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愛吃洋芋嘚小姑娘

    對於中年人來說,大部分已經成家。 有了自己的家庭,擔負起了一定的責任,要養家餬口,不像青年敢於揮霍青春時間,有的是大片時光,趁年輕多折騰吧

  • 2 # 一兩仔姜

    職場對中年人更薄情更殘酷,但這些中年人擔負著養家餬口的重任,一旦離職,短期內再找不到合適的崗位,就會馬上青黃不接,試問怎麼敢離職,不是不想離,是離不起

  • 3 # 拯救心靈

    謝謝邀請,我認為中年人許多都不敢離職的原因是已經成家了,而自己又是家裡的頂樑柱,家裡有老人和孩子的花銷都需要承擔,在大城市家庭開銷特別大,衣食住行都要用錢,馬上離職了,有積蓄的還能好點,沒有積蓄的壓力真的特別特別大,每天睜開眼家庭就要用錢,如果自己沒有穩定收入了,恰恰趕上家裡老人又生病需要用錢,一夜之間愁的頭髮變白都是有可能的,在這裡說可能有些人體會不到,等自己到中年了就慢慢明白別人口中所說的中年危機。還有另一方面身體也不如年輕人了,有些公司需要長期加班,中年人身體也會受不了,還有一些年輕人也正對自己的職位虎視眈眈,慢慢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多公司也都不大願意招中年人,所以他們也都不會輕易離職。中年人真的特別不容易,在這裡願所有職場人都能給中年人一些理解吧,他們真的每天壓力都特別大。

  • 4 # 徐林Grace

    分享自己親身經歷

    40歲,一切從0開始

    40歲,一切從0開始,這到底是多麼大的勇氣?

    40歲前,我曾是世界500強的高管。做過全球維生素產業領導者荷蘭皇家帝斯曼美國副Quattroporte、大中華區人類營養Quattroporte,百年益生菌供應商丹麥科漢森中國區Quattroporte,年薪幾百萬。可是,我卻什麼都不要了,丟下這一切,開始了創業。

    40歲前,我曾住在紐約上西區中央公園Penhouse。可是我卻選擇去上海擠地鐵,騎共享單車,一根筋地選擇了創業。

    40歲前,身處金領的生活,我卻感到了中年危機,覺得好像沒有什麼可以挑戰的了。我把我爸媽、我弟弟、我自己的房產賣掉,毅然決然地開始了創業。

    如果換成是你,你敢嗎?

    我在紐約上西區的家

    人生長遠想要的,才是創業開始的源動力

    我的理想是把世界級的營養品帶到中國,提高中國消費者尤其是孩子和女性的營養狀況。

    在2014年有一個數據統計:中國約有2億個14歲以下的兒童,每年有2千萬個新生兒。但國內的營養品頻繁被爆出質量問題,中國的家長多從國外海淘,但很多卻又不適合中國孩子。我自己就是營養專家,懂得什麼才是最適合中國孩子的,於是微娃營養vivaNUTRITION,就自然地誕生了。

    作為我個人,特別喜歡孩子,由於我錯過了生孩子的年齡,因為這個遺憾,我更加熱愛孩子。我會把自己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貢獻給兒童和女性營養事業。

    這是我的源動力,有著這樣的夢想,才促使我開始了創業之路。

    我創業的收益會用於成立微娃兒童基金會,我知道自己是在做一件很有價值很有意義的事情。

    我多次參加聯合國組織的提高兒童營養的非盈利專案中,也多次出席聯合國婦女署會議,促進婦女發展和維護婦女權益,提高婦女地位。並且還積極投身中國健康事業,分享母嬰大健康趨勢,在中國健康節上和原外交部部長李肇星,同臺對話。

    *在中國健康節上,與原外交部長李肇星同臺對話

    這3點,創業的必備條件

    1.充分分析自己內心所愛

    在我決定創業前,為了尋找自己內心所愛,我做了好多好多冒險的事情,沙漠,峭壁,峽谷,哪裡危險去哪裡,幾次險些喪命,這讓我更加珍惜生命,知道什麼才是人生想要的。等所有的糾結都結束之後,我才不會後悔最後的決定和選擇。

    2.找到自己擅長的領域

    我在營養行業做了21年,對營養產品的研發,趨勢,佈局,供應鏈都非常熟悉,包括上下游的資源,客戶,渠道,市場也都瞭如指掌。這又是自己所愛的行業,不做點事情怎麼對得起這麼多年的積累呢?

    3.朋友推了我一把

    我在瑞士商學院讀書的時候認識一個藍顏知己Morgan,他最早的企業在他28歲的時候賣給了惠普,所以他完全不需要再工作。他一直就勸我創業:如果你只想在人生中過一個舒服的生活,不想經歷波濤洶湧這種創業的激情,那就繼續做你在紐約的這種高階白領、金領、粉領的生活。但是如果你想經歷人生的波濤洶湧,就是要像他一樣經歷一個創業的過程。

    如今Morgan也成了VIVA營養的股東之一。

    *2013徒步秘魯馬丘比丘思考人生方向

    我的自信源自何處?

    我剛大學畢業的時候,在山東工作,但是我完全無法安於現狀。為了想去北京工作,我找準機會說服了在北京當區域經理的澳洲老闆。

    世界500強企業荷蘭皇家帝斯曼為了中國的發展開始在瑞士培養中國高管,我的職業積累和跨國公司的資歷使我成為了最中意人選。

    但我提出加入條件:“派我去瑞士洛桑商學院讀EMBA!”瑞士洛桑商學院是世界頂級高管學府,僅學費就摺合人民幣150萬元,更何況還有公派學習的時間成本,沒有一家公司會對沒做過貢獻的人投入這麼大的成本,但帝斯曼一口答應了。

    因為我有底氣,可以提出這樣的條件!我自信可以實現夢想!

    一次跑紐約馬拉松經歷,在我心裡埋下了一顆種子:“我喜歡紐約,我要來這裡工作!和紐約同睡同起!”

    之後我向帝斯曼公司提交去美國工作的申請屢次被拒,Quattroporte直接質疑我:你一箇中國女人,憑什麼去解決連美國高管都解決不了的政府合作問題?而我的理由倔強固執:“我一定能改變現有局面,只有我才能實現,所以必須是我。”

    在去了紐約的第6個月,我就促使公司和美國政府在營養專案上達成戰略協議。

    到底是什麼讓我這麼自信,這麼有底氣,這麼有勇氣,這麼有魄力?!

    其實回答很簡單:一個人不自信,是因為她總是在考慮自己,考慮外界對她的看法,這其實是一件很浪費時間的事情。只有考慮到對方精準的需求,分析自己所有的擅長,完全去Match到對方的需求,就可以去努力啦。

    “我從不為了丟面子而失去任何機會!”

    有沒有被震驚到?

    在美國

    每天過到極致,人生就是奇蹟

    我創業才2年,就已經拿到了兩輪的融資,把產品所有的法律法規認證的證書全部搞定,進駐了中國眾多高階商場,產品線全部布齊,渠道全面開啟。連明星胡可都在《安徽衛視》為微娃營養“打廣告”。

    我計劃VIVA營養在5年內上市。讓我們拭目以待。

    胡可在《安徽衛視》時尚媽咪推薦VIVA兒童營養品

    要把人生過到極致的事情太多太多……

    我花費3個半小時,跑完紐約馬拉松全程……

    江蘇衛視《一站到底》冠軍……

    我成為美國紐約設計師凱莉•翰驀Carrie Hammer在上海時裝週上的Role Model……

    我在上海雲峰劇院表演《自由之路》狂野的拉丁舞……

    最大的困難一定沒有到來

    創業,每天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我覺得最大的困難一定沒有到來。

    我在創業的這3年,被各種懷有不同目的的個人威脅,為各種不同事情煩心,還有好多難以訴說的難事,如果不是身懷夢想摯愛所為,那創業,一天都進行不下去。

    但我覺得這才是創業的妙處,否則與在大公司做高管有什麼區別?創業不就是要應對更多的挑戰,不停地解決問題嗎?

    我的建議,For在創業和想創業的人

    1.身體健康,永遠排第一。不一定非要去健身房,哪怕每天走1萬步,都要堅持。任何時候,身體都是第一位的。

    2.每天正能量,把創業當成一種人生經歷。在這個世界上,人都是孤獨的,只有你去幫助別人,帶給別人的都是溫暖的正能量,你才能得到快樂。

    3. 200%努力,才有贏的機會,在任何時候,都要比別人更加努力,只有不斷持續努力下去,你才有贏的機會。

  • 5 # 雪天驚雷

    中年職場人之所以不敢輕易辭職,就是一個原因:要活著!

    說起來很辛酸,中年職場人頭頂兩座大山,壓得中年職場人喘不過起來,哪裡敢輕易辭職,辭了職,任何一座大山都可能把你壓垮!

    第一座大山:家庭開支巨大。

    中年人,身上有貸款(房貸車貸),而且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經濟壓力,那叫一個大!

    中年人的父輩多數都是年逾古稀,身體機能大不如前,特別是心腦血管疾病基本上都不會少,而這些疾病的治療都需要很多的錢,這是壓力之一。

    中年人的子女大多還未成年,所需的教育費用那也是一筆驚人的費用,且不說出國留學,就是想去讀一個國內的好大學,各種補課費,各種教育開支,那都是一個不小的數目,這是壓力之二。

    如果辭職之後,找不到一個比現在更好的工作,那上述這些經濟壓力就會如山崩一般,壓得你喘不過氣來。

    第二座大山:身體機能弱化

    職場人步入中年之後,特別是40歲以後,身體機能、思維能力、記憶功能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想要和一幫20多歲的小鮮肉拼學習、拼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拼加班體力,你都不會佔優勢。

    所以,辭職之後,是否能夠找到一個更好的工作,還是兩說的事情,但是,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只要你辭職跳槽到一個新單位,你就必須要花更多的精力、更多的體力來適用新的崗位,而你的家庭情況、你的自身狀態,能否很好的承接這些要求,真的是一個未知數。

    輕易辭職,將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動盪。

    綜上,職場中年人其實很辛苦,也很辛酸,揹負的壓力很大。每個人都曾有過青春,每個人都會經歷中年,善待自己,善待中年職場人,多給他們一些寬容吧!

  • 6 # 歷史時政愛號者

    上有老,下有小,過了拼搏的年齡了。一切以追求穩定為主。

    再一個也看清了自己,知道自己能幹什麼,正所謂四十不惑是也。不會再盲目選擇,給自己不確定性。

    當然如果有確定性機會還是可以換一換的。

  • 7 # 職場必勝客

    職場戰場,人到中年兩不堪,工作是除了死,生病都不敢停下來。

    半夜的深圳,無論是坂田的華為,還是深大北門的騰訊大廈,又或者濱海旁邊的新騰大、商湯、百度和阿里,辦公樓依然燈火通明。

    1,年齡增長帶來的中年危機是職場人繞不過去的坎。以40歲作為一個分水嶺,有些工種在40歲之前就有可能進入中年危機。有些時候會推遲幾年,但基本以40歲作為一個節點。以程式設計師為例,很多到了三十八九歲,積累了一定的資金或行業資歷,或轉行或創業或退休,如果沒有太大的變化,基本上就定型了。騰訊最近的組織架構調整,就明確要把更多機會留給年輕人。

    2,人過了40歲,職位能往上走的就繼續努力,升職無望或職業開拓空間不大的就只能繼續努力做好手頭工作, 40歲後掙錢的能力緩慢的下降,而要維持原來的生活水平,你會發現生活會越來越難。D&G, LV,江詩丹頓,黃金週的歐美豪華遊,已經是想都不敢想了,還有孩子的假期國外遊學,不是說想攀比,主要是班裡老師說了,不要輸在起跑線。

    3,隨著每年小鮮肉的加入,公司越來越年輕,並帶來一系列的變化,包括工作方法,價值觀,等。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這年頭有房貸的中年大叔,誰都能欺負。

    人生,本來就是一場詩意化了的苦旅,你說是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把鬣狗定義為更接近貓科動物而不是犬科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