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魚生卿多指教

    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楊貴妃的豔名,流傳千古,大家對於楊貴妃的認識,一般人的印象裡,她是“四大美人”之一,環肥燕瘦裡面的“環肥”。在以胖為美的唐朝,楊貴妃依靠自己的美貌走上了人生頂峰,從一個平凡百姓的女子,成為萬千寵愛於一身的楊貴妃,她依靠的是自己的美貌,單純與活潑。

    朝堂上的軍政大事,國土上的風起雲湧,一切與她無關,她沒有什麼政治野心,只想過好自己的生活,順便也讓自己的家人能過上好生活,她無憂無慮的,生活裡處處美滿,唯一的波折就是偶爾和唐玄宗鬧鬧性子,耍耍小脾氣。

    安祿山反了,楊玉環很是驚詫,她不懂這個平時對自己千依百順諂媚奉承的胡人怎麼突然就反了,朝廷對他明明也很好啊!為什麼他要造反?並且還說自己的兄長楊國忠是奸臣,要誅殺他,楊玉環有些害怕,但是她不懂!

    安史之亂如火如荼,一路上勢如破竹,竟然攻破了長安城,楊玉環的驚詫也變得慌張,跟著唐玄宗李隆基跌跌撞撞的出逃,最後到了一個叫做馬嵬坡的地方,將士們突然鼓譟了起來,楊玉環慌了,難道一路追隨的將士們都反了嗎?這該如何是好?沒等來訊息,卻只見高力士走了進來,平時笑臉盈盈的高力士滿臉陰沉,楊玉環想問個清楚,沒等她問,高力士便命隨從用三尺白綾結束了她的生命。

    一個居住在深宮的女子,被以“謀反”的罪名吊死了。

    唐玄宗後期統治昏庸無能,貪圖享樂,聽信奸邪小人,陷害忠良,最後被安祿山的叛軍追得如同一條喪家之犬,而自己失敗的原因,全都歸咎在一個女人身上,美其名曰“紅顏禍水”。在歷史上,楊貴妃不是第一個被封建男權社會用來背黑鍋的女人,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前有褒姒妲己,後有陳圓圓,這樣的歷史悲劇不斷輪迴。

    歷史上這樣被罵成禍國殃民紅顏禍水的女人們,她們沒有通天的手段,也沒有逆轉乾坤的本事,她們跟普通的女人們並沒有什麼區別,任由那些站在權力頂峰的男人們擺佈。

    所以,楊玉環們只是一名普通的,長得有點漂亮的女子,僅此而已。

  • 2 # 靜逸堂堂主

    楊貴妃(719-756),小字玉環。出身弘農大族楊氏,不僅容貌傾城傾國,而且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精通音律,擅歌舞琵琶。本為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的正妃。

    開元二十五年,寵妃武惠妃病逝,玄宗因此鬱鬱寡歡。在心腹宦官高力士的引薦下,唐玄宗把目光投向了美貌絕倫且富有才情的兒媳楊玉環,並且運用巧取豪奪的方式,先是憑藉為玄宗已經過世的母親竇太后薦福的名義,令楊玉環出家,繼而賜道號“太真”,納入宮中。

    天寶四年,唐玄宗把韋昭訓的女兒冊立為壽王妃後,遂冊立楊玉環為貴妃。由於玄宗早已不再冊立皇后,楊貴妃成為無冕之後,後宮第一人。

    楊玉環才貌過人,與本就擅長音樂歌舞的玄宗有共同的文化品味和追求,加之生性聰慧可人,善於討玄宗歡心,寵冠後宮。

    玄宗到了晚年怠於政事,貪圖享樂。自從納楊玉環為妃,更懈怠朝政。雖然楊玉環並無政治野心,入宮以來比較安分守己,不插手權力之爭和朝政大事。但是她也無政治遠見,生活奢侈。而玄宗出於愛屋及烏的心理,大量任用貴妃親屬,貴妃的姐妹的賞賜就佔用了大量國庫儲備,且貴妃家人仗著皇帝的寵愛,飛揚跋扈,不得人心。貴妃堂兄楊國忠擔任宰相,權傾朝野。楊國忠一屆庸人,志大才疏,任人唯親,窮兵黷武,加劇了唐朝的衰落。加之與太子和安祿山不和,極力排擠打壓二人,造成局勢動盪,間接加速了安史之亂的爆發,天寶十四年,即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開始局勢並未惡化到不可收拾,哥舒翰死守潼關,一時處於相持階段,但是楊國忠為了速戰速決搶佔功勞,同時打壓有權力慾望的太子等人,以鞏固楊家的地位,唆使楊貴妃等人勸諫唐玄宗,吹枕邊風,最終玄宗下令哥舒翰主動出擊,結果潼關失守,玄宗帶楊貴妃等人倉皇西逃,走到馬嵬坡時,兵疲人怨,眾怒洶洶,殺死楊國忠,六軍不發,唐玄宗迫於兵諫,賜死楊貴妃,貴妃時年38歲。

    楊貴妃本是封建時代一個普通的貴族女性,美麗而富有才情。雖然由於對政治的無知和盲目的家族觀念,間接為楊國忠的禍國殃民推波助瀾。但是整體來說,她並無政治野心,為安史之亂付出生命的代價也著實昂貴了些。所謂紅顏禍水,不過是歷史學家為了給君王掩飾和推卸責任。唐朝的由盛轉衰,關鍵因素在於玄宗晚年的懈怠朝政和用人不當,而楊國忠之所以能興風作浪,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晚年的玄宗多疑,借他的手來分化其它重臣的權力,壓制異己。作為封建時代的女子,一身榮辱繫於君王,她的命運很大程度上是身不由己的。

  • 3 # 你好剛剛

    “一千個人心中就有一千個楊貴妃”,憑什麼楊貴妃就得長一副狐媚相,能夠傾國傾城的女人未必就是妖豔異常。歷史已經用它不客觀的想象編造了一個符合人們心意的埃及豔后—— 解釋一下,經現代史學家研究證明,埃及豔后實際上長相稍顯普通,端莊大氣、非常有學問,並非淫娃蕩婦——同理是不是也應該再仔細研究一下楊貴妃到底是不是紅顏禍水。

    況且,楊貴妃的確是一個多才多藝且善解人意的人物,尤小剛自己也說他此次是抱定了讓觀眾認識一個知性楊貴妃的目的,那麼殷桃的入選是很合適的。殷桃一直以來就給大家一種知書達理的感覺,很有觀眾緣,由她來出演楊貴妃也未嘗不可。而且,最近殷桃一路走紅,無論是形象還是演技,都得到了觀眾的認可。此次觀眾們雖然質疑楊貴妃的人選,但卻很少有人跳出來罵殷桃本人怎樣怎樣,多是抱著一種“殷桃的形象不太符合楊貴妃”的態度。如果觀眾可以換一個角度來看待楊貴妃,那麼仔細想想,殷桃未必就不像楊貴妃。

    這位以胖為美的楊貴妃,是最簡單的美人、最幸福的美人,也是最令人感慨的美人。

      楊玉環與西施、王昭君、貂蟬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用成語“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形容4人。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中地位最高、權力最大的一位美女,也是中國在世界範圍內影響最大的一位后妃。

    貴妃每次乘馬,都有大宦官高力士親至執鞭,貴妃的織繡工就有七百人,更有爭獻珍玩者。嶺南經略史張九章,廣陵長史王翼,因所獻精美,二人均被升官。於是,百官竟相仿效。楊貴妃喜愛嶺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計急運新鮮荔枝到長安,有詩云"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所以荔枝又稱"妃子笑"。

      楊玉環是唐代宮廷音樂家、歌舞家,其音樂才華在歷代后妃中鮮見。楊玉環天生麗質,加上優越的教育環境,使她具備有一定的文化修養,性格婉順,精通音律,擅歌舞,並善彈琵琶。雖為美女,但仍有缺陷:其體有狐臭,因此特別喜歡沐浴。

      天寶十五年安祿山起兵造反,沉迷於酒色歌舞之中的唐玄宗倉皇南逃。途經馬嵬坡,右龍武軍(禁軍)將軍陳玄禮等六軍(白居易所言“六軍”當為北衙禁軍——左右羽林軍、左右龍武軍和左右神武軍,但玄宗朝其實只有左右羽林軍和左右龍武軍四軍)將士認為楊家禍國殃民,不肯前行,說是因為楊國忠(貴妃之堂兄)通於胡人,而致有安祿山之反,玄宗為息軍心,乃殺楊國忠。左右羽林軍和左右龍武軍又不肯前行,說楊國忠為貴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難免,貴妃亦被縊死於路祠。安史之亂與楊貴妃無關,她成了唐玄宗的替罪羔羊。貴妃死時,年38歲。

    唐玄宗看上楊玉環時,她已經嫁給壽王李瑁差不多五年了。唐時宮廷“胡風”盛行,老子搶兒子的媳婦,好像也不算稀罕事,“愛情面前人人平等”嘛,所以也沒有衛道士哭鬧著向皇上諫勸什麼“人倫之理”。但這畢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為了給天下人一個交代,唐玄宗還是做了一些檯面上的工作。譬如先是打著孝順的旗號,下詔令她出家做女道士,說是要為自己的母親竇太后薦福,並賜道號“太真”,讓楊玉環搬出壽王府,住太真宮。這樣做也是為避人耳目,方便他們偷情。好不容易熬過五年,玄宗先是很正經地盡了一把“父親之責”,為壽王李瑁娶韋昭訓的女兒為妃,緊接著就迫不及待地將楊氏迎回宮裡,並正式冊封為貴妃。楊玉環不僅長得漂亮,歌舞俱佳,而且很是聰明,善解人意,簡直就是皇上的貼心“小棉襖”,玄宗自然極為喜歡。不久,楊玉環便專寵後宮,使得“六宮粉黛無顏色”,當時宮中稱她為娘子,一切待遇(儀體規制)也都是皇后級別。

    楊玉環除卻容貌出眾,更令玄宗神魂顛倒的是她高超的音樂舞蹈藝術修養。史載她“善歌舞,通音律”,而玄宗也有同好,這就難怪他會將她視為自己的藝術知音和精神伴侶了。這一點,從他“朕得楊貴妃,如得至寶也”的欣喜語氣裡便可知。

    唐玄宗寵愛的武惠妃病逝,玄宗因此鬱鬱寡歡。在心腹宦官高力士的引薦下,唐玄宗把目光投向了武惠妃相似的兒媳楊玉環。

    搶奪兒子王妃畢竟不是件光彩的事情,壽王李瑁雖然表面不敢說,暗地裡肯定是耿耿於懷的,所以唐玄宗雖然極其寵愛楊貴妃,將所有的恩惠都施加到她身上,連她的親戚朋友都提拔為重要官員,由朝廷俸祿包養起來,甚至於民間產生了“不重生男重生女”的風氣,但卻一直不肯加封她為皇后。一來是從兒子手中搶來的貴妃畢竟有違倫理,雖然其時風俗開化,但綱紀倫常的主體還是存在的,讓這麼得來的婦人做了皇后顯然無法“母儀天下”。二來是如果封楊玉環為皇后,勢必將壽王李瑁心中壓抑的怒氣激發出來,到時候發生政變也很有可能。其三是楊貴妃得寵後仙及雞犬,她的兄妹親戚都得到了朝廷的重用,已經發展成一股龐大的政治力量,如果再封她為皇后,必將引起大臣的反對和權力的傾斜,這對維護穩定是很不利的,所以唐玄宗一直不肯封楊貴妃為皇后。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讓唐玄宗不能封楊貴妃為皇后,這就是楊貴妃跟隨唐玄宗後一直沒有子嗣。至於楊貴妃為什麼沒有生育我們無從得知,但沒有兒子肯定是封她為皇后的一大障礙,因為古代冊立皇后是件非常重要的大事,要君臣參與,詔示天下,冊立的皇后必須是懿德懿容,能起到垂範萬眾、母儀天下的作用,她所生的兒子也將被立為太子,日後繼承大統。因此皇后與太子一般應當是母以子顯或是子以母顯的,但當時太子已立多年,而且成長正常,楊貴妃又遲遲沒能生個兒子出來,所以就沒有理由封她為皇后。如果強弓硬上馬,立楊貴妃為皇后,很可能引起太子、壽王李瑁甚至朝廷大臣的反對,發生宮廷政變,那樣就得不償失了,唐玄宗斷然不會去冒這個險。

      事實上,楊貴妃雖然沒有成為皇后,但她享受的待遇規格早就是皇后的標準了。她一入宮便集“三千寵愛在一身”,民間還有“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的傳說,可見楊貴妃地位之高,承運之深,宮中的儀體規制都是為她而設了。楊貴妃雖無皇后之名,但得皇后之實,而且比一般的皇后更受尊寵。楊貴妃也比較聰明,沒有反覆請求唐玄宗立自己為皇后。既然已經達到了一個女人所達到的極致,得到了天子的萬千寵愛,何必還去在乎皇后的名號呢?她只需要發揮自己的美豔多才,把唐玄宗伺候得舒舒服服,便永遠都是實際意義上的皇后。

  • 4 # 土生土長的山裡人

    楊貴妃,本名楊玉環。被唐玄宗李隆基冊封為貴妃,被人們稱為楊貴妃。楊玉環能歌善舞,深得唐玄宗的寵愛。是中國古代四代美女之一。

    就是這麼一個女子,人們對她的品價可以說是眾說紛紜。

    第一種說法,認為楊貴妃是紅顏禍水,中國正史中,認為一切禍事都是由楊貴妃引起。深究史學家都是代表上層統治者的聲音。他們會為真正的罪魁禍首當權者開脫罪名。在古代社會男尊女卑,女性必須遵守男性制定的道德規範。君主不會有錯的,有錯的只是君主身邊的人,更何況是皇帝身邊的女人,楊貴妃只不過是歷朝統治者為唐玄宗開脫罪責的藉口罷了。

    第二種說法,認為楊貴妃是令人同情的弱女子。因為在古代男性社會,楊貴妃的命運由不得自己掌握,所有的一切都是當權者替她決定的。楊貴妃一生漂泊無靠。只能將一切寄託在愛情上,她在愛情上的執著與犧牲,是受到人們稱讚的。

    楊貴妃是一名弱女子,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評價。就是因為她太美了,傾國傾城,註定不能像平凡百姓一樣安穩生活。

    紅顏薄命,君不見古代四大美女哪個可以安穩一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別克凱越自檢時哪些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