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海龍兄帝

    古代有一些特殊的群體。他們不是史學家。但是他們也愛記錄。當時當地發生的一些有趣的是事情。

    官方的記者就是史學家。他們負責記錄。採集。一些重大的官方資訊。和民間的一些資訊。他們也可以稱為記者。但除他們之外,還有一些愛好記錄這方面的民間愛好者。他們也會把他們所得到的一些資訊寫成野史。這些新聞資訊。會在民間廣泛流傳。其真實性有可能超過官方記載。

  • 2 # 老貓談史

    後來採風官們不僅為統治者們服務,還負責專門蒐集民間歌謠、樂曲、故事、諺語、笑話,他們的出現也使得很多古代藝術創作得以流傳至今。

  • 3 # 閒人閒得慌

    關於古代有沒有記者這一行業,首先我們要知道"記者"是一種職業,以現代人的理解便是從事資訊採集和新聞報道的工作人員。我們都知道記者是代替民眾前往事發現場,接觸事件當事人,並將真實的事件經過透過不同的形式如電視、報刊、網路的形式呈現於大眾。翻看中國的歷史,的確有這一行業從事記錄當時所發生的大事件,他們透過文字、詩歌、圖畫的形式記錄當時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

    中國曆代均設有專門記錄和編撰歷史的官職,統稱為"史官"。作為記者,需要的是將真實的事件進行報道,所以首要的品質便是剛正不阿。這也是史官所需要的。不管是史學家"司馬遷遭受腐刑",還是歷史中的"崔杼弒君斬史官"的著名案例均刻畫了真正的史學家為記錄真實的事件所付出的代價。

    記錄事件的方向的不同在不同時期也有不同的稱呼,古代便有專門蒐集民間詩歌,瞭解民間訴求的"採風官"。

  • 4 # 周方851

    古代沒有新聞媒體,自然也就沒有記者。那時官方釋出訊息叫“邸報”,有資格接觸的人可以去抄。有些退位的官員依然關心國事,就透過抄傳邸報得知朝廷動向。也有在野的文人會用筆記的形式記錄聽到的各種訊息,類似於野史和評論,流傳下來也有一定價值,甚至更加接近真相。

  • 5 # 付久佳

    應該是有的,那個時候他們只為皇氏家族撰寫自己的豐功偉績,目的是為了讓後人為其歌頌,留其美名。

    當然了有些當時帝王不願意見到的不願聽到的事情也被記錄下來了。

    那個時候叫史官

  • 6 # 孤罔炎史

    史官可以算一個,還有專門負責記錄皇帝起居的起居郎可以算。但這二者只負責記錄皇帝的言行。民間的可以參考《閱微草堂筆記》,文人墨客閒的沒事就記一記,什麼八卦都可以有

  • 7 # 暗夜思考

    在古代早些時候,並沒有現代意義的報紙,當時只有在官方才有一種類似的刊物叫邸報,邸報最早出現於漢代,是專門用於登載皇帝的詔書、旨意用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與內容的刊物。這些邸報的記錄者為史官,它們傳於後世,也就自然成為了史料。

    至於古代的史官是怎麼工作的呢?這個更多的是取決於各個史官本身的職業操手。

    有的史官為堅持記實而大禍臨頭

    最早關於史官的記錄是在春秋戰國時期。他們很多人為了真實地記錄當朝的史料,而遭遇大禍甚至被殺!

    《春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中:齊莊公因與大臣崔杼的妻子私通而被崔杼設計殺害。之後,崔杼另立君王、專斷朝政!

    當時的齊國太史伯如因如實記錄了此事件而遭到了崔杼的殘殺!

    之後,與伯如一樣,同為史官的兩個弟弟也因如實記載而被崔杼所殺!

    但是,同樣身為太史的伯如第三弟依然無所畏懼、據事直書!........

    如此秉筆直書的事件給了後人很大的鼓舞,後來更是有了“董狐直筆”等成語。

    與之同時,漢代《史記》的作者——太史公司馬遷,更是在遭受屈辱的宮刑之後,於獄中奮筆直書,終成《史記》

    在清初時期更是有一位不要俸祿、不受官職、不收賄賂而修成《明史》的史學家!他專心修史的初衷純粹是因為對於明史的熱愛,他就是著名的史學家萬斯同。

    ..........

    有的史官以公謀私到處索要錢財

    當然,數千年曆史裡,也並不是每位史官者有著優良的職業操手。其中也不乏有著一些以史官之位而謀取私利之人!

    《晉書》的載,陳壽在寫《三國志》時,就曾向丁儀、丁廙的兒子索取大米千斛,以此來作為給丁儀列傳的條件!

    還有北魏的魏收,他編史時也大量收受禮物和金錢,他所著的《魏書》因此頗受後人詬病。

    ........

  • 8 # 飛天夜航船

    古代是沒有記者這個稱謂和職業的。中國古代被稱為報紙的是邸報,它最早出現在漢代,是專門用於登載皇帝的諭旨、詔書、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以及宮廷大事等內容,最早寫在竹簡或絹帛上,後來隨著造紙術和印刷術的發明應用,才印在紙上。因為都是官樣文書,無需採訪報道,就沒有記者之說了。直到晚清時期,大約19世紀70年代,正式的報紙出現,才開始有專職的採訪記者,起初叫“訪員”“訪事”“報事人”,到了19世紀90年代開始採用“記者”這種稱謂。中國印世界第一份報紙——天寶四年(公元745年)  第一份官方報紙———《北洋官報》(1902年,天津設立總局全國發行)

    近代第一份官方報紙第一份中文商業報紙———《香港中外新報》(1858年,香港)

    第一份商業性報紙———《香港船頭貨價紙》(1857年,香港) 第一份中國境內出版的中文報刊———《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1833,廣州)第一份英文報紙———廣州記錄報(廣東記事報)(1827年,廣州—英文)第一份國內現代報紙(也是第一份外文報刊)———《蜜蜂華報》(1822年,澳門—葡萄牙文) 第一份近代華文報刊(也是第一份宗教報刊)———《察世俗每月統記傳》(1815年,新加坡)筆桿子“最硬”的記者:齊太史在古代最近接近記者職業的是那些秉筆直書的史官,稱為太史。據《春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載:春秋時,齊莊公名光與大臣崔杼的妻子私通。崔杼知道後,便設計殺了莊公,立莊公的異母弟杵臼為君,是為景公。崔杼也自封為相國,飛揚跋扈、專斷朝政。齊國太史公如實記載了這件事,崔杼大怒,殺了太史伯。太史的兩個弟弟太史仲和太史叔也如實記載,都被崔杼殺了。崔杼告訴太史第三個弟弟太史季說“你三個哥哥都是因為不聽我的話被我殺死了,你不怕死嗎?你最好是按照我的要求,把莊公之死寫成為暴病而忘!”,太史季正色回答:“據事直書,是史官的職責,失職求生,不如去死。你做的這件事,遲早有一天會大白於天下,我即使不如實寫,你的罪責也掩蓋不了,反而會成為一個天大的笑話”。崔杼被噎的無話可說,最後只好放了他。太史季走出來,正遇到南史氏執簡而來,南史氏以為他也被殺了,是來繼續實寫這事的。齊太史秉筆直書的故事,給後人很大的鼓舞和啟發。正是有了這種不畏犧牲的精神,才有了“董狐直筆”“秉筆直書”這樣的成語,這是古代的“記者”們用生命代價為今天的文字工作者換來的最高美譽。中國最早的“娛樂記者”:屈原中國古代最早的娛樂記者是絕對非屈原莫屬了。他的《九歌》則是一篇發了三千年的新聞通稿。  《九歌》是《楚辭》篇名。原為漢族神話傳說中的一種遠古歌曲的名稱,戰國楚人屈原據漢族民間祭神樂歌改作或加工而成。“九歌”是祀神的巫舞,表演者自然是巫人。共十一篇,前面十篇是每篇祭一個神,最後一篇是結束時的送神曲。特別需要指出的是,其中所表現的這些神的形象,並不是抽象的、虛幻的精靈,而是充滿著人的感情,這些神靈和我們一樣,有痛苦、歡樂、願望和追求。這種神靈的平凡化,已經顯示出中國戲劇藝術發展的萌芽。何其精彩的演出現場記錄!屈原被後世稱為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這一點總是讓人費解,《離騷》《天問》這些篇章中明明是一腦門子官司的,談何浪漫?正因為有了《九歌》,屈原才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這一千秋美譽。對兄弟最"仗義"的記者:司馬遷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正在全身心地撰寫《史記》的司馬遷,卻遇上了飛來橫禍,這就是李陵事件。這年,漢武帝派自己寵妃李夫人的哥哥、二師將軍李廣利領兵討伐匈奴,另派李廣的孫子、別將李陵隨從押運輜重。李陵帶領步卒五千人出居延,孤軍深入浚稽山,與單于遭遇。匈奴以八萬騎兵圍攻李陵。經過八晝夜的戰鬥,李陵斬殺了一萬多匈奴,但由於他得不到主力部隊的後援,不幸被俘。李陵兵敗的訊息傳到長安後,滿朝文武官員察言觀色,趨炎附勢,幾天前還紛紛稱讚李陵的英勇,現在卻附和漢武帝指責批判李陵的罪過。漢武帝就此詢問太史令司馬遷的看法,司馬遷一方面安慰武帝,一方面也痛恨那些見風使舵的大臣,盡力為李陵辯護。他認為李陵平時孝順母親,對朋友講信義,對人謙虛禮讓,對士兵有恩信,常常奮不顧身地急國家之所急,有國士的風範。司馬遷對漢武帝說:“李陵只率領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孤軍奮戰,殺傷了許多敵人,立下了赫赫功勞。在救兵不至、彈盡糧絕、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仍然奮勇殺敵。就是古代名將也不過如此。李陵自己雖陷於失敗之中,而他殺傷匈奴之多,也足以顯赫於天下。他之所以不死,而是投降了匈奴,一定是想尋找適當的機會再報答漢室”。司馬遷的仗義直言觸怒了漢武帝,漢武帝認為他是在為李陵辯護,諷刺勞師遠征、戰敗而歸的李廣利,於是將司馬遷打入大牢。最後司馬遷被處以最殘酷的宮刑,如此屈辱的刑罰,沒有擊倒司馬遷的信念,為了完成鴻篇鉅製《史記》,他堅持活了下來,而且在大赦後,迅速投入到自己的著史中來。到徵和二年(公元前91年),在司馬遷的艱辛努力下,《史記》全書完成,共得130篇,52萬餘言。司馬遷的人格力量,鑄就了他的史書力度,從而奠定了他在史學界的泰斗地位。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中給他以高度的評價:“自劉向、楊雄博極群書,皆稱遷有良史之材,服其狀況序事理,辯而不華,質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虛美、不隱惡,故謂之實錄。”司馬遷堅持真理、仗義執言、秉筆直書的“實錄”精神已成為中國史學界和新聞工作者的優良傳統。《史記》因此被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不要稿費的記者:萬斯同在漫長的《二十四史》修著過程中,史家史官們大都能夠堅持實事求是,以史實說話,不搞以稿謀私。但也不排除個別謀私現象,《晉書》中記載,陳壽在寫《三國志》時,曾向丁儀、丁廙的兒子索取大米千斛作為潤筆費,這兩人不給,得罪了陳壽,他就不給丁儀列傳。另外還有北魏的魏收,他編史時大量收受禮物和金錢,他所著的《魏書》,因此頗受後人詬病。但是到了清初,卻出了一位不要國家俸祿,不收傳主後人賄賂,堪稱古代“記者”操守嚴謹的第一人,這人便是萬斯同。他幼年聰慧異常,十四五歲時,他已遍讀家中藏書;十七歲那年,其父又送他跟諸兄一起受業於浙東學派的一代宗師黃宗羲,成為最得力弟子,熱愛明史的研究。但是正如其師黃宗羲一樣,萬斯同也重氣節,不願當清廷的官。1678年,有大臣推舉萬斯同為博學鴻詞科,他堅辭。1679年,大學士徐元文任修明史館Quattroporte,又推薦他入館,他開始仍不願去,但老師黃宗羲覺得這是挽救明史的好機會,勸他赴京。送別時,黃宗羲以“四方身價歸明水,一代奸賢託布衣”的名言相贈鼓勵他。當時,凡入史館者至少可授七品俸祿,但萬斯同赴京後,只寓居於徐元文家,不受官職,不受俸祿,以布衣身份入館修《明史》,擔任實際上的主編,且不收稿費,前後達十九年。萬斯同對明史情有獨鍾,研究深入,編纂嚴謹,堅持史實至上。清代陳康祺《郎潛紀聞初筆》載:有個運糧餉的官員,半路上遇到強盜,嚇得逃到山裡而死。死者的孫子懷藏白銀,送給萬斯同,請求他把死者附在《忠義傳》裡。萬斯同說道:“史家之筆是中流砥柱,歪曲不得。你想讓我當第二個陳壽嗎?”一脈相承的是,後來萬斯同的侄子萬言,又參加了《明史》的編撰工作,專門負責寫明崇禎長編。好多當時重臣的後人,紛紛入京賄賂他,求他美化其先祖,以減輕其先人的罪責,萬言當即嚴詞拒絕說:“史家之筆金不換,你們不知道我的為人,難道不知道我叔叔的為人嗎?”賄賂的人羞愧而退。正是有了這樣的氣節和操守,萬斯同編著的《明史》在二十四史中,被看成除了“前四史”,即《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以外最好的史著。趙翼在《廿二史札記》中說:“近代諸史自歐陽公《五代史》外……未有如《明史》之完善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週末散心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