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譚lawyer
-
2 # 李陽11186281859
其實魯達是個非常聰明的人,算是棄暗投明吧,在職業選擇上獨具慧眼,他毅然拋棄了山賊劫匪黑社會這種風險高收入低高危行業,加入了風險低收入高的宗教事業,不但每天都有香火錢收,生命安全也得到了保障,高人啊
-
3 # 薩沙
大家看看魯達對宋江的態度,就知道他絕非一個溜鬚拍馬,討好上級的人。
魯達對於宋江,從沒有一句拍馬屁,甚至敢於正面頂撞。
魯智深便道:“只今滿朝文武,俱是奸邪,矇蔽聖聰,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殺怎得乾淨。”——《水滸傳》
這話說的非常難聽了,等於當面說宋江要求朱安是妄想。
要知道,魯達是在大會上當著眾人的面說,而不是私下對宋江說,根本沒有給宋江面子。
同時,在梁山上,魯達從沒有對宋江有過獻媚的表示,宋江對魯達也很尊敬,不敢把他怎麼樣。
甚至,在全書結尾,魯達還毫不客氣的諷刺宋江。
宋江繼續勸告魯智深說:“如果你想當和尚,那就去京城,當一個名山大寺的和尚首腦也足以光宗耀祖。”魯智深這時說了一句話:“我什麼都不要,這些沒什麼用,死後能有個全屍,對於我來說就算好了。”
看看,魯達等於直接說跟著宋江會死無全屍,這說話多難聽,但事實也是如此。
宋江為了自己榮華富貴,自己的兄弟們剩下的沒幾個了。這幾個,不是被朝廷設法暗算整死,就是被貶為平民。
而魯達是唯一敢當面指責宋江不講義氣的人。
可以說,水滸傳中唯一正直、有骨氣、講義氣還不濫殺無辜的的好漢,就是魯達了。
所以魯達身邊有十多個朋友,也是梁山最大的山頭力量。
-
4 # 文化一家人
作威作福,討好上司。這兩個標籤與魯達的邊兒都沾不上。
恰恰相反,魯達是個心地善良,行俠仗義,除暴安良,無私無畏的英雄好漢。同時,他豪爽梗直,沒有一絲奴顏和媚骨,從不阿諛奉承討好任何人。他仗義直言,不畏強權,不論是在二龍山當頭領,還是在水泊梁山,都具有較高的聲望。正因為有著眾口皆碑的人品,他身邊圍著許多朋友。從綜合素質上考量,把魯達稱為梁山第一好漢也不為過。
01
魯達在渭州府做兵馬提轄時,看到最底層的老百姓金翠蓮父女受惡霸鎮關西欺詐,他湊錢資助她們逃走,然後三拳打死作惡多端的惡霸鎮關西,為此丟掉提轄的榮華富貴,流落江湖。
02
魯達在東京大相國寺看菜園子時,見到林沖娘子受高衙內欺侮,提著禪仗就來和對方拼命。在野豬林他救下林沖,為防不測,他不遠千里把林沖一直送到滄州,粉粹了高俅在押送路上殺害林沖的陰謀。為此受到高俅的追捕,他只好又丟掉在大相國寺看菜園子的活計,逃上二龍山落草。
03
作為原渭州府的兵馬提轄,魯達的身世並不顯赫。但是,當上了二龍山後,作為三代將門之後,五候楊令公之孫的楊志,卻甘心跟在他身後當二把手。還有心勁兒極高,一般人根本瞧不上眼兒的打虎武松,一口一個哥哥的叫著,對魯達心服口服,甘心情願地當三把手。要知道,楊志和武松可不是一般人,同時他們都不是晁蓋和宋江集團的人。別看武松和宋江是結義弟兄,他們倆真就志不同道不合。所以,這倆個人能佩服魯達,說明魯達的人品確非一般。
04
魯達雖然在二龍山當頭領,在桃花山、白虎山這兩座山寨也有極高的威望。桃花山被官軍圍攻時,寨主李忠找他去增援。白虎山的寨主孔明被呼延灼捉去,孔明的弟弟孔亮也來找魯達搭救。為此魯達組織了三山聚義打青州這場戰役,他已經成了三山派事實上的大頭領。
另外,遠在華陰縣少華山上的九紋龍史進,也是魯達千里迢迢趕去招來。這四座山寨共計十多位好漢,都圍繞在魯達周圍,在後來的水泊梁山中,形成了一股不可小覷的武裝集團。為此,在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時,魯達才能夠躋身步軍頭領第一名的高位。
05
上梁山後,魯達依然秉承了純潔樸實仗義直言的優良品德,當宋江提出招安,遭到武松和李逵反對後,在無人響應的微妙時刻,魯達挺身而出,當著宋江和全寨好漢的面前發聲:當今滿朝文武俱是奸邪,矇蔽聖聰,就比俺的直裰染作皂了,洗殺怎得乾淨,招安不濟事!不僅為朋友撐了腰,同時絲毫沒給宋江留下面子。從而反映出他無私無畏,仗義直言的豪放性格。
06
魯達早已看透了奸臣當道,朝綱混亂,招安必是一條絕路。所以,當南征結束後,他不戀朝庭封賞的高官厚祿,毅然按照智真師傅的囑託,在杭州六合寺坐化而去。作為生擒方臘立有大功之人,他如此灑脫地完結一生。足以看出,《水滸傳》的作者施耐庵先生就是要把他塑造成一個完人形象,留與後世。
總結:
縱觀魯達的一生,他較為完美地詮釋了心地善良,潔白無瑕,行俠仗義,無私無畏,勇猛頑強,剛直不阿的高尚人格和道德情操。確是一個當之無愧的英雄豪傑!
-
5 # 唐風宋月
魯達恰恰是因為不會討好上司,才淪落到當和尚當土匪的悲慘境地。
魯達最早是給老種打工的,一直幹到關西五路廉訪使。廉訪使顧名思義,就是訪查關西五路官員們是否廉潔奉公的特使,相當於漢代的督郵,明代的按察使。老種是關西五路的一把手,所以必須要有信得過的人前往各路明查暗訪,瞭解自己轄區的實際情況。
但是不知怎地,他卻被調到小種這裡當了一個小小的提轄。從位高權重的廉訪使成了可有可無的提轄,可謂天壤之別。之所以混成這樣,無非兩點。
第一就是工作犯了錯誤,被人抓住把柄,去老種哪裡告了狀,老種為了消除下屬們的怨氣,就把魯達調走了。再有就是不聽老種的話,老種把他調走了,眼不見心不煩。但是第二種可能性很小,因為從魯達言行舉止來看對老種小種還是跟尊重的,因此只能是第一種。
魯達在小種這裡,租了個小房子,就在經略府前面住。沒有一個朋友,每天就是去飯館裡喝點酒,但他有個毛病,就是經常賒欠,而且能不能按時結賬都是未知數。喝茶欠茶錢,喝酒欠酒錢。以前欠的還了沒有不清楚,起碼最後這兩頓肯定是白吃了。
所以魯達不是個作威作福專門討好上司的人,但也絕對不是完人,白吃白喝這種事也是經常乾的。很可能在幹廉訪使時候也經常白吃白喝,所以被老種撤了。
後來跟生鐵佛幹仗時,搶過一群老和尚的粥,在五臺山出家時,搶過賣酒人的酒。這些事情魯達幹起來輕車熟路,所以他喜歡白吃白喝是鐵板釘釘的事。
-
6 # 375829282
魯智深又名魯達,豁達開朗,性格豪爽嫉惡如仇,最初在渭州經略府任提轄 。是軍隊中的基層領導,朝廷正式的編制人員,也屬於鐵飯碗。可是為了抱打不平,這個鐵飯碗也丟了。
當魯智深聽到鎮關西霸佔民女金翠蓮時,不由得怒火中燒,前去找鎮關西算賬,沒想到自己的拳頭太厲害了,三拳打死了鎮關西,本想是教訓他一番的,不曾想鬧出了人命。就這樣魯智深開始了逃亡的生活,經人介紹打點出家做了和尚,這樣可以躲避官府的通緝。後來到了東京大相國寺,在這裡傳藝授徒,也能有一個安定舒適的生活。
在授徒時結識了京東“八十萬禁軍”總教頭林沖,兩人相見恨晚,結拜為兄弟。林沖得罪了頂頭上司太尉高俅,高俅要治林沖於死地,多虧了魯智深的保護,才保林沖平安無事。因此魯智深得罪了高俅,東京待不下去,上了二龍山劫富濟貧。如果魯智深是一個溜鬚拍馬作威作福的人,也不至於兩次被通緝。魯智深才是真正有俠義之心的好漢。
回覆列表
一片熱血直噴出魯智深,梁山泊第十三位好漢,十員步軍頭領第一名。他原名魯達,在《水滸傳》的眾多英雄中是一個有著鮮明特色的人物。他有超群的武藝和赫赫的軍功,又在權位極重的經略府中任提轄。憑這些,他本可以和當時的社會和睦相處,逍遙自在地做個武官。但是,行伍出身的下層人的階級地位和長期形成的可貴品格,決定了他偏偏要向黑暗的現實挑戰。拳打鎮關西、大鬧桃花村、火燒瓦官寺、大鬧野豬林,直至奔上二龍山落草,是他所走過的生活道路;疾惡如仇、見義勇為,是他突出的性格特徵。有人說,魯智深是一百零八人中唯一真正帶給我們光明和溫暖的人物。他是守忠義的,他是有良心的,他的執著、他的豪爽、他的正義感讓人感動。雖然不畏強暴、見義勇為、嫉惡如仇、濟危扶貧是許多水滸人物都有的優點,但“一片熱血直噴出來”這一句卻最能體現了魯智深的性格。細細體會魯智深的所作所為,才能發現魯智深的俠肝義膽是多麼的真誠,真誠得感人肺腑,真誠得叫人心靈得到淨化。這是水滸其他人物所不具備的。 魯達長期闖蕩江湖,對社會上的壓迫和不平,懷有強烈的憤懣。他拔刀助人,不避水火;衝鋒陷陣,不畏刀槍;抗暴鬥惡,捨生忘死。他相貌粗惡而心地善良,脾性急暴而用心精微,力大藝高而處事謹慎。他是水滸英雄人物中深受人們喜愛的一位。魯智深儘管是個粗放的人,但他也是一個極其細緻的人,他兼有“粗”和“細”兩方面。魯智深的粗魯是性急,這不同於史進少年任氣的長今的粗魯,不同於李逵蠻的粗魯,亦不同於武松那種豪傑不受羈束的粗鹵。店小二阻撓金家父女還鄉,魯達先喻之以理,但店小二糾纏不休。這時“魯達大怒,揸開五指,去那小二臉上只一掌,打得那店小二口中吐血;再復一拳,打落兩個當門牙齒”。 魯智深愛管閒事,魯智深愛管閒事,而且還把閒事管到底,管到自己放心為止。 例如,在聽了素不相識的金老父女的悲慘遭遇之後,他一連問了四句:“你姓甚麼?在哪個客店裡歇?哪個鎮關西鄭大官人?在哪裡住?”關切之情溢於言表,並且立刻就要去打死鄭屠那廝。被勸住之後,“晚飯也不吃,氣憤憤地睡了。”第二天“天色微明”,魯智深就趕到金老父女住的店裡,讓店小二叫他們動身出發,等他們走遠,便去三拳打死了鎮關西,除了心中一口惡氣。也許有人覺得他傻,很可笑,他管得閒事太多了,。但在他看來必然不是如此。他的嫉惡如仇的本性,他的急公好義的胸懷,都使他必然如此。都會使他自覺自願、急不可待地去做這一切。這就是“一片熱血直噴出來”。沒有人強迫他去做什麼,他完全可以不做這一切,但他自覺自願地去做了,急不可待地去做了,完全不計可能給自己帶來的不利後果,這就是“一片熱血直噴出來”,完全出於真誠,完全出於內心的要求。再說他的精細。智深行事,雖性急,但有時做事頗為謹細。拳打鎮關西時,“且說魯達尋思,恐怕店小二趕去攔截他,且向店裡掇條凳子坐了兩個時辰,約莫金公去得遠了,方才起身,逕到狀元橋來。”魯智深的火爆脾氣居然能掇條凳子坐了兩個時辰(合四個小時),也是難得呀。救林沖一節中,魯智深道:“灑家疑心,放你不下。恐這廝們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將來。見這兩個撮鳥帶你入店裡去,酒家也在那店裡歇。夜間聽得那廝兩個,做神做鬼,把滾湯賺了你腳,那時俺便要殺這兩個撮鳥;卻被客店裡人多,恐防救了。酒家見這廝們不懷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裡出門時,酒家先投奔這林子裡來等殺這廝兩個撮鳥。他倒來這裡害你,正好殺這兩個!”智深料事之明達細心可見。做事又是何等的精細,對人又是何等的體貼!在大相國寺菜園子裡降伏眾潑皮的那場戲,他的眼光又是何等敏銳,辦事又是何等利落! 他雖粗魯,卻不是沒頭腦的人,他好打不平,直率中又帶一些狡猾,要找鄭屠打架,先把他戲弄一番,失手打死了鄭屠,不是呆呆地等著被捉,而是一道煙走了。 他慷慨大方,重義輕財。比如他請史進,贈金老。一聽說金老父女的苦情,把自己身邊帶來的五兩銀子全放在桌上,還向史進、李忠借錢來幫助他逃生。當李忠不爽利只摸出來二兩銀子時,便將這銀子丟還了他。在第二回中,魯智深一出場便是“大踏步”地走來。僅這“大踏步”三字,就已預顯出此人一生的慷慨磊落。果然,從他的身影在水滸世界裡出現以後,從打死鎮關西,到大鬧野豬林,一路散發著奮身忘我的精神,他所奮身干預的事情,沒有一件和他切身相關,關涉到他個人利害,而他無不慷慨赴之,這才是十足烈火真金的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從某種程度上說,魯智深是水滸中最為行俠仗義的英雄好漢。是的,每當魯智深大踏步而來時,就有一種大無畏的信心,人間保姆的呵護,籠罩著我們,這話說得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