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小盲

    澶淵之盟對遼來說,不僅使遼兵安然脫險,還得到了“歲幣”。對於北宋來說,澶淵之盟是一個屈辱和約,“歲幣“成為它的沉重負擔。但就整個中華民族來說,澶淵之盟的訂立有其積極的一面。它結束了遼宋之間幾十年的戰爭,使此後的遼宋邊境長期處於相對和平穩定的狀態。所以算是雙贏吧!只不過遼的收益更大。

  • 2 # 阿康同學

    第一,澶淵之盟的簽訂主要是因為宋遼資訊不對稱性。

    ①宋軍主力遲遲不來,宋真宗不怎麼指揮得動,這點遼軍不知道。

    ②遼軍主帥被射殺,這點宋軍不知道。

    雙方都心虛的一塌糊塗,覺得敵方優勢大。而且在這種沒有明顯優勢的情況下,一戰定國運,這是宋遼君主都不願意的。最後誰賠誰錢,誰割了地的管轄權,已經不重要了,都急著找臺階下,各自撤兵而已。

    第二,對於利弊來說,在簽訂協議前,宋朝是出於優勢,因為當時契丹方面並未殲滅任何宋軍主力,卻已深入宋朝腹地,身後有王超的三個都部署司八萬人大陣(雖然移動很緩慢),身前是宋真宗親自坐鎮,李繼隆、石保吉等宿將負責排陣的澶州,進退都是險境。偏偏這個時候,契丹軍的主心骨蕭撻凜又被狙死了,士氣頓失。

    其實,說到最後,澶淵之盟也可以算是一個完美的博弈,宋拿土地,遼拿錢,雙方都有足夠的證據說服自己的民族主義者、憤青。

  • 3 # 樹精之力

    澶淵之盟對當時兩國的′利 益最大化,達到雙贏。它結束了遼宋之間幾十年的戰爭,使此後的遼宋邊境長期處於相對和平穩定的狀態,不僅雙方邊境地區的生產得到發展,而且還彼此進行貿易。雖然歲幣成為北宋人民的沉重負擔。但是對當時國家發經展經濟規模而並不算沉重,從長遠看有利於中國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和統一。

  • 4 # 閒來聊史

    鹹平二年開始,遼陸續派兵在宋邊境挑釁,掠奪財物,屠殺百姓,給邊境地區的居民帶來了巨大災難。雖然宋軍有楊家將的率軍抵抗,但遼騎兵進退速度極快,戰術靈活,給宋朝邊防帶來的壓力愈益增大。

    遼國在北宋邊境不斷挑釁,直至揮師進逼,可見其覬覦中原之心,其妄圖吞併北宋,引發兩國之間的戰爭,這也是之後兩國所締結的澶淵之盟的直接原因。

    澶淵之盟對於北宋來說是個平等的合約,微不足道的歲幣換得北宋幽燕地區的和平,可以將主要的精力實力放在內政建設和西北的戰事上。對於遼國來說也是一個很合適的條約,當時的遼國內部暗流湧動,及時從南方宋政權的糾纏中脫身是個明智之舉。

    從整個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來看,澶淵之盟有其積極的一面,它結束了宋遼之間幾十年的戰爭,使此後宋遼邊境長期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有利於邊境地區的生產和發展。從長遠來看,有利於中國多民族國家的統一發展。

    然而澶淵之盟也有一定的弊端,宋朝統治集團“忘戰去兵”,“武裝皆廢”,馬知節、曹瑋、王德用等武臣被排擠,文臣掌握了西府的支配權,內部鬥爭加劇,宋王室又重現一片歌舞昇平,不知居安思危的局面。王欽若和陳堯叟深獲寵幸,以至於導致慶曆增幣。

  • 5 # 想打人的小白

    澶淵之盟結束了宋遼之間長達四十餘年的戰爭,兩朝互市、休養生息、邊境長期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宋朝雖有歲幣卻避免了重兵長年戍邊的造成的過量徭役和朝廷賦稅壓力,以極少的代價換取了戰爭所難以獲取的效果。更是促進了中華民族的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融合,有非常積極的影響,可以說是雙贏。

    但是這樣的雙贏顯然是暫時的,也是屈辱的。

    戰亂遠比安定的時間要長。幽雲十六州沒有收復,使得黎明百姓長期遭受少數民族鐵蹄的踐踏。君可曾聽聞“遺民淚盡胡塵裡”?

    以妥協贏得和平更是不能長久。宋遼兩朝不知居安思危、卻望戰去兵、偏安一隅,引得無數熱血之士憤慨。君可還記得“商女不知亡國恨”?

  • 6 # 小丁同學起床了

    澶淵之盟確實是宋遼兩國雙贏的選擇

    澶淵之盟是北宋和遼國,在經過二十五年的戰爭後締結的盟約。公元1004年秋(景德元年),遼國蕭太后與遼聖宗以收復瓦橋關為名,率領大軍南下進入宋境。宋真宗畏敵,欲遷都難逃,只有宰相寇準力勸真宗御駕親征,真宗被迫只能北上迎敵,這時真宗依靠的將領是在抗遼戰爭中屢立戰功的楊延朗(楊家六郎)。楊延郎建議“飭諸軍,扼其要路,眾可殲焉,即幽、易數州可襲而取”,但未被採納,按照以往戰勝比,宋軍在面對遼軍時只有10%的勝率,意想不到的是宋軍在澶州前線以伏弩射殺遼南京統軍使蕭撻凜,遼軍士氣受挫。真宗親自督軍宋軍士氣大漲。再加上遼軍戰線拉得過長,補給非常困難,孤軍挺進宋朝腹地,萬一戰敗,後果不堪設想。在這種情況下蕭太后有心與宋朝合談,於是派人赴澶州轉達了自己罷兵息戰的願望。這也是正是真宗趙恆的心願,他當即表示宋朝也不願窮兵黷武,願意和解。寇準知曉後苦諫趙恆讓他趁此良機圍而殲之,然而朝中大臣也都懼怕遼國,紛紛贊成合議。1005年1月,與遼訂立和約:遼宋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宋遼以白溝河為邊界。因澶州(河南濮陽)在宋朝亦稱澶淵郡,故史稱“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的影響:

    一、結束了宋遼之間長達二十五年的戰爭,“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髮長者),不識干戈”,此後宋遼邊境長期處於相對和平的狀態。

    二、宋朝節省了鉅額戰爭開支,歲幣(30萬)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費用(3000萬)百分之一,避免了重兵長年戍邊的造成的過量徭役和朝廷賦稅壓力,以極少的代價換取了戰爭所難以獲取的效果。

    三、促進了宋遼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於中華民族的經濟發展、文化繁榮、民族融合。

    澶淵之盟是宋真宗在有利的軍事形勢下接受求和的結果。對宋而言,一方面幽雲十六州的大部分土地未能收回,另一方面要輸金納絹以求遼朝不再南侵,此後遼更是不斷索取,以金錢換取和平使北宋不再居安思危。對遼國而言,卻是在不利的軍事情勢下佔了大便宜,得到了戰場上得不到的東西。 所以說澶淵之盟是雙贏的選擇。

  • 7 # 涼拌古今

    宋遼簽訂的澶淵之盟,從短期來看,是宋遼雙贏;從中長期來看,是宋遼雙輸。

    宋遼訂立的澶淵之盟的內容有什麼呢?

    和議規定:遼主尊宋帝為兄,宋帝尊遼太后為叔母;宋每年向遼輸“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兩朝罷兵,各守舊界,兩地人互不得交侵;兩朝城池依舊修繕,不得增築城堡,改移河道。其實澶淵之盟主要包含三個方面內容:雙方地位問題、經濟問題、邊界問題。

    要想評價澶淵之盟對宋遼兩國的利害關係,首先得了解雙方處於什麼背景下籤訂的才有意義。

    宋遼在澶淵之盟之前,雙方戰爭已經時戰時停了二十五年,雙方互有勝負,遼國戰績略勝一籌。宋太祖制定“先南後北”的統一大業,所謂的 “北”也僅僅是收復燕雲十六州而已,並不是消滅遼國。李攸(宋)《宋朝事實》:“開寶九年(976年)二月,朝臣以江南平,中國基本統一,請加“一統太平”的尊號。宋太祖以汾、晉未平,幽、薊未復,不能為“一統”,卻而不受。”

    宋太祖還為此設定了封樁庫,以贖回幽薊之地,若遼不從,則募兵北上。王闢之(宋)《澠水燕談錄》:“太祖討平諸國,收其府藏,貯之別庫,曰‘封樁庫’,每歲國用之餘,皆入焉。嘗語近臣曰:‘石晉割幽燕諸郡以歸契丹。朕憫八州之民久陷夷虜,俟所蓄滿五百萬緡,遣使遺北虜贖之山後諸郡。如不我從,則散府財,募戰士,以圖攻取。’”

    燕雲十六州,在遼國眼裡,可是戰略要地和重要經濟來源之地,哪能輕易丟失。因此,宋太祖的封樁庫沒發揮作用,於是,太宗繼位後,親率大軍北征,企圖收復幽雲之地。在宋遼的“高粱河之戰”和“雍熙北伐”兩次大戰中,宋軍慘敗。宋太宗收復燕雲十六州的希望落空,“歧溝一蹶,終宋不振”。從此,宋朝談遼色變,轉入戰略防禦階段。遼國從此則士氣大振,採取了積極主動的進攻戰略,揮師南下。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遼聖宗、蕭太后只用了四個月的時間,氣勢洶洶的殺到了黃河岸邊的澶州(澶淵)。只要過了黃河,就可直取東京汴梁。整個朝廷為之大震,宋真宗驚慌失措,甚至動起了南遷國都的念頭。宰相寇準針對遼軍孤軍深入,提出禦敵之策,宋真宗聽從寇準的建議勉強御駕親征,宋軍士氣大振,“皆呼萬歲,聲聞數十里”。恰好北宋軍隊的床子弩在澶州城上射殺遼國大將蕭撻凜,這一突發事件直接改變了整個戰局,致使遼軍士氣低落,是快速促成澶淵和談的重要因素。

    況且,遼國也深知,想吃掉宋,自己也沒那實力。述律太后曾對遼太宗說過:“漢兒何得一向眠!自古但聞漢和藩,未聞藩和漢。漢兒果能回意,我亦何惜與和!”。他們也是抱著“以戰逼和”的態度南征北宋的。在遼軍南下時,遼就一直透過宋軍降將王繼忠向宋傳遞議和的資訊。再加上大將蕭撻凜被殺、自家軍隊孤軍深入宋朝腹地,一路南下時又沒全部吃掉沿路的駐軍,並且北宋定州還駐紮著王超10萬的主力軍,戰局對遼國是非常危險的,因此,遼迫切與宋議和。

    而北宋呢,雖說射死了遼大將蕭撻凜,但並不知道具體是何人,前線戰事吃緊,宋真宗又調不動手握10萬兵力的王超,也是焦慮萬分、膽戰心驚,所以也非常迫切與遼議和。(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資訊戰真的非常重要啊!如果一方完全知曉另一方的情況,那歷史故事就得重講了。)

    雙方議和意願如此強烈,澶淵之盟便水到渠成。

    為什麼說澶淵之盟,從短期來看,是宋遼雙贏?

    澶淵和議中,雙方互稱兄弟,地位平等,契合當時兩國的實力;雙方明確的邊界也是雙方軍事實力的真實體現;前面兩方面在後人看來基本沒有什麼大的爭議,讓時人和後人爭議最大的就是:宋每年向遼輸“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不少人覺得對宋來說奇恥大辱,是城下之盟。其實澶淵之盟對宋遼雙方體現的是公平和實惠。

    對宋朝來說:

    首先要拋掉蔑視異族的陳腐觀念,遼國軍事實力強,漢化程度高(錢穆《國史大綱》:“建國,自此即依仗漢人之歸附”、“遼廷多用漢人”),只是在經濟上遜色於宋朝。

    宋每年向遼輸“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30萬的歲幣相對宋的年度稅收(錢穆《國史大綱》:“宋真宗天禧之末,所入增至2600多萬緡”)確實是九牛一毛。

    宋朝經過長期的統一戰爭,士兵厭戰情緒嚴重,戰爭費用大幅增加,稅收逐年加重,民眾怨聲載道,以30萬價碼換來120年宋遼的基本和平時光,使得北宋能騰出手來整頓內政(儘管最後也沒整好!)和對付西夏,民眾也能正常生產生活等。再說,以前時開時停的邊境貿易也正常化了,中國自古以前就是貿易順差國,北宋送出去的30萬又回到老百姓的腰包了。所以說,澶淵之盟對宋來說是一本萬利的買賣。

    對遼國來說:

    每年穩定收入30萬的歲幣,遼國地廣人少,稅收少,不像北宋政府腰包那麼鼓,這些錢對遼國來說已經是個不小的數目了。澶淵之盟後的120年,基本與宋無戰事的遼國也著手自己的內政管理。澶淵之盟,既讓遼國賺了面子也富了裡子。

    為什麼說澶淵之盟,從中長期來看,是宋遼雙輸?

    對宋朝來說:

    澶淵之盟後,宋遼長年無戰事,也使得宋朝真宗、仁宗、英宗三朝“忘戰去兵”,武將被排擠,禁軍河北軍和京師軍“武備皆廢”,對外亦加積弱,以致發生慶曆增幣事件(宋仁宗慶曆二年,遼乘北宋同西夏交戰的機會,向北宋勒索土地。北宋增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10萬匹)等。

    雖說澶淵之盟時,宋真宗時期每年政府收支還有盈餘,對外贈送歲幣沒什麼太大的壓力。但宋仁宗時期,政府經濟收支正好相當,而到宋英宗的時期,政府財政已經收不抵支(錢穆《國史大綱》有記載),給遼50萬的歲幣也亞歷山大。澶淵之盟,宋真宗當時是痛快了,但也把包袱留給後代。

    北宋對外不振,內部又因冗兵冗吏致財政枯竭,再加上皇帝的昏庸,最後被金所滅。

    對遼國來說:

    澶淵之盟後,宋遼120年基本和平,戰爭歷練少了,再加上每年有30萬(慶曆增幣後為50萬)的穩定收入,生存壓力變小,契丹人驍勇善戰的優良作風也慢慢消失了,軍備鬆弛,最後被崛起的金所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格力舉報奧克斯,對於這種行業內監督,大家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