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流浪斌

    “反者道之動”是如何發生作用的?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是老子哲學的主要論點之一,也是儒家所解釋《易經》的主要論點之一。這個理論對於中華民族的影響很大,對於中華民族在其悠久歷史中勝利地克服所遭遇的許多困難,貢獻很大。由於相信這個理論,他們即使在繁榮昌盛時也保持謹慎,即使在極其危險的時也滿懷希望。在抗日戰爭中,這個思想為中華民族提供了一種心理武器,所以哪怕是黑暗的日子,絕大多數人還是懷著希望度過來了,這種希望表現在這句話裡:“黎明即將到來”。正是這種“信仰的意志”幫助華人度過了這場戰爭。這個理論還為中庸之道提供了主要論據,中庸之道儒家的人贊成,道家的人也一樣贊成。“毋太過”歷來是兩家的格言。因為照兩家所說,不及比太過好,不做比做得過多好。因為太過和做得過多,就有適得其反的危險!

  • 2 # 至小無名

    一棵樹,最主要的部分是哪裡。不是繁茂的枝葉,也不是挺立的主杆。是樹根。樹根在地面下,站在地上是看不見的。地下的樹根盤根錯節,通向幽深的地底。只有樹根足夠強大,才能攫取更多的養分,枝繁葉茂,開花結果。

    所以,樹之動在哪裡?在根。根者樹之動。人之動是同樣的道理。大而化之,世界之動也是一樣。這,就是反者,道之動。

  • 3 # 走千走萬

    “反者道之動”,我們可以對它進行重新標點:“反者,道之動。”

    “反者”,是名詞,意思是對立的事物、相反的事物、差別的事物。

    “動”,也是名詞,意思是動力、動因。

    “道”,更是一個名詞,但是這裡的“道”字,是虛指,並不是老子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中的“道”, 只是起著語言結構的作用,相當於“道”“事物”“萬事萬物”。

    “反者道之動”,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對立產生動力,差別產生動力。”一切事物之所以運動,是因為有一種對立的力量存在著;一切對立的力量都是導致事物運動的原因。

    賽場上的兩個運動員在奔跑,是相互窺視著對方的,以對方和己方的差距為動力。如果這兩個人差距太大了,那麼都會失去比賽的動力。

  • 4 # 劉夢輝1445414400581

    “反者道之動”是老子《道德經》書中總結概括出來的精典辨證法思想,是宇宙間萬物執行變化規律之道。

    老子在闡明“道”產生於宇宙萬物同時,也提出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運動發展也同樣遵循這一“道”的總規律。事物向相反的方向運動和發展,總要反回到原來的基本狀態,向相反方向運動發展就是“道”運動規律的必然。

    “反者道之動”這一宇宙間運循規律,引伸到人類社會現象和自然界現象同樣適應這一運循規律。事物變化總是向對立面互為轉化,向相反方面轉化是“道”本身運動而產生的結果。

    “禍兮,福之所倚,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道德經》第五八章)

    按老子的這一說法,幸福伴隨著禍,禍隱在幸福中,而且可以向本身作反向轉化。這就是“反者道之動”執行規律“道”自身運動作用而形成的。

    當今社會很流行毛主席的一句語錄“驕傲使人落後,虛心使人進步。”也就是教導人們,做人不要高傲自大,高傲自大很容易失敗。毛主席這句語錄和“反者道之動”的作用有著一脈相承的道理。

    總之,“反者道之動”這一辯證法思想,對於後世人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除了這一觀點還有,有無相生,相反相成,陰陽轉化,以退為進等。這些思想就是反應萬事萬物運動發展從“道”始發,復歸於“道”的思想,其實也就是“反者道之動”的根夲作用!

  • 5 # 微道助您創造終生價值

    “反者道之動”出自《道德經》第四十章。“動”,指的是運動;“反”,指的是對立(《辭海》),是“道”(物質)運動形式。它是在吸引和排斥運動中,發生相互作用的。

    《道德經》第五章:“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這就是把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切運動基本形式——吸引與排斥形象地比作“一拉一推”的鼓風箱,與恩格斯說的“一切運動的基本形式都是接近和分離、收縮和膨脹,——一句話,是吸引和排斥這一古老的兩極對立”(恩格斯《自然辯證法》,《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493頁)是相似的。那麼,運動是如何存在於吸引和排斥之中呢?以下用通俗的例項加以闡明:

    過去有一個山區辦一個養牛場,地處海拔800多米,面積幾千畝,職工只有10多人。開創初期養牛隻有10多頭,後來發展到100多頭,並種了部分過冬牛草。到了過冬季節,草場的草乾枯;過冬的人工種植草因資金困難,面積發展不大,不足以供應100多頭牛吃。於是養牛場只好將牛分散到低海拔地方放養,牛場的職工也隨之下山而去管理。待到草木逢春時,牛與飼養員又回到原來的牛場開始新的一年運作,週而復始地迴圈。

    這個例項中,牛場的牛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又因過冬問題而變集中為分散放養,草木逢春時又回場集中放養,這個過程就是運動。牛有草(包括人工種植的草)吃,相當於“吸引”;過冬草乾枯,將牛轉移至低海拔地方放養,相當於“排斥”;草木逢春時牛群回場放養,也相當於“吸引”。在正常季節裡,牛群較少時,牛數量的增加,草場便成為“吸引”;牛群增加到相當規模時,牛數量的增加,草場便成為“排斥”。

    以上說明“道”(物質)運動是由“吸引”與“排斥”引起的,是在“吸引”與“排斥”中出現的,並隨著“吸引”與“排斥”的兩極對立的變化而變化。這就是“反者道之動”如何發生作用的。

     

    注:橐(tuó)龠(yuè):古代冶鑄時用的噓風熾火的器具,相當於鼓風箱。不屈:不枯竭。

    嚴正宣告:

  • 6 # 澡雪堂主談修心

    這裡的“反”,是反覆的意思,來來回回的反覆,老子的意思是說,修道之人,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是“道”將要在體內發生作用的徵兆,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現象,因為用拳頭打人之前,總要先把拳頭縮回來一下下,這樣打出去才有力量,所以這是所有修道之人都夢昧以求的效果。

    “反覆”是兩股勢力的較量

    這個“反覆”到底應該怎麼理解?我們可以參考生活中的例子,比如一個人練習書法,剛開始還有點感覺,覺得挺有進步,但是越練越覺得不行,字越寫越難看,這一點,恐怕學過書法並堅持練習的朋友都會有體會。

    懂行的老師這時候就會來安慰你,告訴你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你的欣賞能力提高了,是因為以前看不到的東西,現在能看出來了,所以才會覺得自己寫的字很彆扭,看到不足,才是進步的基礎,如果永遠覺得自己很棒,那就永遠不會進步。

    那麼“反者道之動”也是這個道理,以前自己的體內只有一股勢力,也就是把自己往俗人堆力拉的那股力量,怎麼可能會有反覆呢?只會是直撞南牆,不會有任何的反覆。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透過自己的修行,已經在體內培養出了一股相反的力量,也就是把自己推向聖賢的力量,這是一股新的勢力,而舊勢力是不允許它存在的,所以就要維護現狀,而新勢力因為我們一直在培養,所以自然會做出反應,會去與舊勢力抗衡,這就是較量。

    關鍵在於我們想讓哪一方獲勝

    這時候修行者是很痛苦的,舊的習氣一直在打壓,各種誘惑都會來,就好象當年撒旦對耶穌的試探,也象是魔女對釋迦佛的引誘,當一個修行者修到一定的境界時,經典中的故事就會在他的身上以現實版的形式上映。

    所以到了這個時候,真正的考驗就來了,現實中有不少出家人耐不住這種誘惑,有很多就還俗了,這樣一來,就是說,你想讓舊勢力獲勝,對新勢力的培養至此打住了,那麼從此以後,你依然做回你的俗人,離聖賢也就越來越遠了。

    沒有修行的普通人,是體會不到這種感覺的,如果這個世界可以用佛與魔來劃分的話,俗人可以歸於魔子魔孫,他們一直在魔王的統治下做順民,所以魔王自然犯不著給自己的臣民找彆扭,所以魔子魔孫自然也就感覺不到boss的存在。

    只有當他試圖脫離boss的陣營,擺脫魔王的控制的時候,這時boss才會生氣,才會想盡一切辦法將你留下來。古人所謂“萬化隨心”,也有這方面的意思,要看自己想去哪個陣營,怎麼選擇,是化為聖賢,還是留在魔營,一切由自己拿主意。

    總結

    總之,人是萬物之靈,透過經典,我們要清晰的瞭解自己體內蘊涵的能量,要明白自己現在是什麼樣,自己也可以怎麼樣,要把可供自己選擇的各個物件搞清楚,然後就可以去做選擇。

    這是我們每個人的權力,前人留下的經典,就是在為我們的選擇提供素材,只要我們從燈紅酒綠,以及娛樂至死,又或是沐雨櫛風中稍微抽出一點時間,就能從經典中輕易得到這些東西。

  • 7 # 本然堂講席

    題主好!《道德經》這句話在講“道”的特性,如生疑,原因是沒看懂老子在首章明說的“道、無、有”三者關係所致。下面由此出發,簡析幾句,供參考。

    【1、解讀前提】

    《道德經》是總分結構,首章是總綱,總說“道、無、有”三字的關係,是貫穿全經每句話的背後線索;其餘各章都是首章的註解,在變著角度反覆講三字的統一性原理,即“道”是世界的本源,有兩個屬性,“無”是真性,“有”是假性,三者同體共在,永不分離。這是解讀全經的技巧,否則容易被文字所迷惑。

    【2、字面意思】

    “反”是逆向,泛指恆動的萬物以當下為起點,朝反方向運動的趨勢。“動”是變化,泛指萬物離開“中”的形態。可見,這句話在講“矛盾變化和道的關係”。

    【3、整句隱義】

    “反”的引申義指矛盾,“動”的引申義指“有”,“道”無形,不可見,是“無”的,所以,整句既在講“矛盾和有”的關係,也在講“有和道、無”的關係。這二義是句子邏輯的主線,此時句子大意為“反向變化是道之假性(有)的矛盾態”。同理,本句的反義也成立,即“不反者,道之不動”,此時句意為“不變化是道的不動性(無)”。所以,標題句是一語雙關,正反同時說,講的是同一個道理。

    【4、易誤解處】

    有三個:(1)“道”無形,是唯一絕在的、獨立的,沒有相對,也就沒有矛盾和變化,故“反、動”都不指“道”,而指“道”的假性“有”。(2)人對“道”,不可思、不可見、不可說、不可描述,故此處的“反、動”講的不是“道”,而是另有所指。(3)人對“有”,可思、可見、可說、可描述,故“反、動”講的是“有”。

    【5、老子如此說的原因】

    主要有四個:(1)“有”是恆動的,不能靜止,即為矛盾。萬物在“有”,必然趨向兩極,至極就滅亡消失,從“有”歸“無”,重新開始。故“有”是短暫的、虛幻的、非真的,才說它是道的假性。也因此,只要講的是運動的、變化的、矛盾的,都指“有”。(2)“無”是不變的、永恆的、真實的,故“無”是道的真性。也因此,只要講的是不動的、在中的、無變的,都指“無”。(3)道以“無”顯示永恆性、絕對性,以“有”顯示存在性、起用性,故人見萬物有反有動,是見“道”的假性(有);見萬物不反不動,是見“道”的真性(無)。(4)“反、動”都是人的感覺,而感覺屬於慾望,人在慾望中就只能見“有”(假),不能見“道和無”(真),故證道的方法是無慾無為,人能如此,才明道知無。

    看懂這四點,也就知道“反者道之動”的根本原因,是萬物的自我矛盾性造成的;反之,萬物若不自相矛盾,就不會“反“,也就沒有“動”了。為何?因為“道”是無矛盾的,所生萬物也該是無矛盾的,也就天然無反無動,保持真性,故萬物只要“反和動”,就違背這個自身無矛盾的道性,開始自相矛盾,結果必將觸發“道”的力量,強制平衡一切,歸於真性“無”,也就造成“生滅”了。

    總之,老子這句話是在教育世人“道的假性(有)常在矛盾、變化中,永無停止”,揭示了“矛盾非道,卻在道中”的真理,引申義指“有”是萬物的假象,人不可被其迷惑,妨礙證道和行道。

  • 8 # 流浪斌

    “反者道之動”是如何發生作用的?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是老子哲學的主要論點之一,也是儒家所解釋《易經》的主要論點之一。這個理論對於中華民族的影響很大,對於中華民族在其悠久歷史中勝利地克服所遭遇的許多困難,貢獻很大。由於相信這個理論,他們即使在繁榮昌盛時也保持謹慎,即使在極其危險的時也滿懷希望。在抗日戰爭中,這個思想為中華民族提供了一種心理武器,所以哪怕是黑暗的日子,絕大多數人還是懷著希望度過來了,這種希望表現在這句話裡:“黎明即將到來”。正是這種“信仰的意志”幫助華人度過了這場戰爭。這個理論還為中庸之道提供了主要論據,中庸之道儒家的人贊成,道家的人也一樣贊成。“毋太過”歷來是兩家的格言。因為照兩家所說,不及比太過好,不做比做得過多好。因為太過和做得過多,就有適得其反的危險!

  • 9 # 至小無名

    一棵樹,最主要的部分是哪裡。不是繁茂的枝葉,也不是挺立的主杆。是樹根。樹根在地面下,站在地上是看不見的。地下的樹根盤根錯節,通向幽深的地底。只有樹根足夠強大,才能攫取更多的養分,枝繁葉茂,開花結果。

    所以,樹之動在哪裡?在根。根者樹之動。人之動是同樣的道理。大而化之,世界之動也是一樣。這,就是反者,道之動。

  • 10 # 走千走萬

    “反者道之動”,我們可以對它進行重新標點:“反者,道之動。”

    “反者”,是名詞,意思是對立的事物、相反的事物、差別的事物。

    “動”,也是名詞,意思是動力、動因。

    “道”,更是一個名詞,但是這裡的“道”字,是虛指,並不是老子所說的“道可道,非常道”中的“道”, 只是起著語言結構的作用,相當於“道”“事物”“萬事萬物”。

    “反者道之動”,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對立產生動力,差別產生動力。”一切事物之所以運動,是因為有一種對立的力量存在著;一切對立的力量都是導致事物運動的原因。

    賽場上的兩個運動員在奔跑,是相互窺視著對方的,以對方和己方的差距為動力。如果這兩個人差距太大了,那麼都會失去比賽的動力。

  • 11 # 劉夢輝1445414400581

    “反者道之動”是老子《道德經》書中總結概括出來的精典辨證法思想,是宇宙間萬物執行變化規律之道。

    老子在闡明“道”產生於宇宙萬物同時,也提出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運動發展也同樣遵循這一“道”的總規律。事物向相反的方向運動和發展,總要反回到原來的基本狀態,向相反方向運動發展就是“道”運動規律的必然。

    “反者道之動”這一宇宙間運循規律,引伸到人類社會現象和自然界現象同樣適應這一運循規律。事物變化總是向對立面互為轉化,向相反方面轉化是“道”本身運動而產生的結果。

    “禍兮,福之所倚,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道德經》第五八章)

    按老子的這一說法,幸福伴隨著禍,禍隱在幸福中,而且可以向本身作反向轉化。這就是“反者道之動”執行規律“道”自身運動作用而形成的。

    當今社會很流行毛主席的一句語錄“驕傲使人落後,虛心使人進步。”也就是教導人們,做人不要高傲自大,高傲自大很容易失敗。毛主席這句語錄和“反者道之動”的作用有著一脈相承的道理。

    總之,“反者道之動”這一辯證法思想,對於後世人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除了這一觀點還有,有無相生,相反相成,陰陽轉化,以退為進等。這些思想就是反應萬事萬物運動發展從“道”始發,復歸於“道”的思想,其實也就是“反者道之動”的根夲作用!

  • 12 # 微道助您創造終生價值

    “反者道之動”出自《道德經》第四十章。“動”,指的是運動;“反”,指的是對立(《辭海》),是“道”(物質)運動形式。它是在吸引和排斥運動中,發生相互作用的。

    《道德經》第五章:“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這就是把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切運動基本形式——吸引與排斥形象地比作“一拉一推”的鼓風箱,與恩格斯說的“一切運動的基本形式都是接近和分離、收縮和膨脹,——一句話,是吸引和排斥這一古老的兩極對立”(恩格斯《自然辯證法》,《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第493頁)是相似的。那麼,運動是如何存在於吸引和排斥之中呢?以下用通俗的例項加以闡明:

    過去有一個山區辦一個養牛場,地處海拔800多米,面積幾千畝,職工只有10多人。開創初期養牛隻有10多頭,後來發展到100多頭,並種了部分過冬牛草。到了過冬季節,草場的草乾枯;過冬的人工種植草因資金困難,面積發展不大,不足以供應100多頭牛吃。於是養牛場只好將牛分散到低海拔地方放養,牛場的職工也隨之下山而去管理。待到草木逢春時,牛與飼養員又回到原來的牛場開始新的一年運作,週而復始地迴圈。

    這個例項中,牛場的牛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又因過冬問題而變集中為分散放養,草木逢春時又回場集中放養,這個過程就是運動。牛有草(包括人工種植的草)吃,相當於“吸引”;過冬草乾枯,將牛轉移至低海拔地方放養,相當於“排斥”;草木逢春時牛群回場放養,也相當於“吸引”。在正常季節裡,牛群較少時,牛數量的增加,草場便成為“吸引”;牛群增加到相當規模時,牛數量的增加,草場便成為“排斥”。

    以上說明“道”(物質)運動是由“吸引”與“排斥”引起的,是在“吸引”與“排斥”中出現的,並隨著“吸引”與“排斥”的兩極對立的變化而變化。這就是“反者道之動”如何發生作用的。

     

    注:橐(tuó)龠(yuè):古代冶鑄時用的噓風熾火的器具,相當於鼓風箱。不屈:不枯竭。

    嚴正宣告:

  • 13 # 澡雪堂主談修心

    這裡的“反”,是反覆的意思,來來回回的反覆,老子的意思是說,修道之人,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是“道”將要在體內發生作用的徵兆,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現象,因為用拳頭打人之前,總要先把拳頭縮回來一下下,這樣打出去才有力量,所以這是所有修道之人都夢昧以求的效果。

    “反覆”是兩股勢力的較量

    這個“反覆”到底應該怎麼理解?我們可以參考生活中的例子,比如一個人練習書法,剛開始還有點感覺,覺得挺有進步,但是越練越覺得不行,字越寫越難看,這一點,恐怕學過書法並堅持練習的朋友都會有體會。

    懂行的老師這時候就會來安慰你,告訴你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你的欣賞能力提高了,是因為以前看不到的東西,現在能看出來了,所以才會覺得自己寫的字很彆扭,看到不足,才是進步的基礎,如果永遠覺得自己很棒,那就永遠不會進步。

    那麼“反者道之動”也是這個道理,以前自己的體內只有一股勢力,也就是把自己往俗人堆力拉的那股力量,怎麼可能會有反覆呢?只會是直撞南牆,不會有任何的反覆。

    但是現在不一樣了,透過自己的修行,已經在體內培養出了一股相反的力量,也就是把自己推向聖賢的力量,這是一股新的勢力,而舊勢力是不允許它存在的,所以就要維護現狀,而新勢力因為我們一直在培養,所以自然會做出反應,會去與舊勢力抗衡,這就是較量。

    關鍵在於我們想讓哪一方獲勝

    這時候修行者是很痛苦的,舊的習氣一直在打壓,各種誘惑都會來,就好象當年撒旦對耶穌的試探,也象是魔女對釋迦佛的引誘,當一個修行者修到一定的境界時,經典中的故事就會在他的身上以現實版的形式上映。

    所以到了這個時候,真正的考驗就來了,現實中有不少出家人耐不住這種誘惑,有很多就還俗了,這樣一來,就是說,你想讓舊勢力獲勝,對新勢力的培養至此打住了,那麼從此以後,你依然做回你的俗人,離聖賢也就越來越遠了。

    沒有修行的普通人,是體會不到這種感覺的,如果這個世界可以用佛與魔來劃分的話,俗人可以歸於魔子魔孫,他們一直在魔王的統治下做順民,所以魔王自然犯不著給自己的臣民找彆扭,所以魔子魔孫自然也就感覺不到boss的存在。

    只有當他試圖脫離boss的陣營,擺脫魔王的控制的時候,這時boss才會生氣,才會想盡一切辦法將你留下來。古人所謂“萬化隨心”,也有這方面的意思,要看自己想去哪個陣營,怎麼選擇,是化為聖賢,還是留在魔營,一切由自己拿主意。

    總結

    總之,人是萬物之靈,透過經典,我們要清晰的瞭解自己體內蘊涵的能量,要明白自己現在是什麼樣,自己也可以怎麼樣,要把可供自己選擇的各個物件搞清楚,然後就可以去做選擇。

    這是我們每個人的權力,前人留下的經典,就是在為我們的選擇提供素材,只要我們從燈紅酒綠,以及娛樂至死,又或是沐雨櫛風中稍微抽出一點時間,就能從經典中輕易得到這些東西。

  • 14 # 本然堂講席

    題主好!《道德經》這句話在講“道”的特性,如生疑,原因是沒看懂老子在首章明說的“道、無、有”三者關係所致。下面由此出發,簡析幾句,供參考。

    【1、解讀前提】

    《道德經》是總分結構,首章是總綱,總說“道、無、有”三字的關係,是貫穿全經每句話的背後線索;其餘各章都是首章的註解,在變著角度反覆講三字的統一性原理,即“道”是世界的本源,有兩個屬性,“無”是真性,“有”是假性,三者同體共在,永不分離。這是解讀全經的技巧,否則容易被文字所迷惑。

    【2、字面意思】

    “反”是逆向,泛指恆動的萬物以當下為起點,朝反方向運動的趨勢。“動”是變化,泛指萬物離開“中”的形態。可見,這句話在講“矛盾變化和道的關係”。

    【3、整句隱義】

    “反”的引申義指矛盾,“動”的引申義指“有”,“道”無形,不可見,是“無”的,所以,整句既在講“矛盾和有”的關係,也在講“有和道、無”的關係。這二義是句子邏輯的主線,此時句子大意為“反向變化是道之假性(有)的矛盾態”。同理,本句的反義也成立,即“不反者,道之不動”,此時句意為“不變化是道的不動性(無)”。所以,標題句是一語雙關,正反同時說,講的是同一個道理。

    【4、易誤解處】

    有三個:(1)“道”無形,是唯一絕在的、獨立的,沒有相對,也就沒有矛盾和變化,故“反、動”都不指“道”,而指“道”的假性“有”。(2)人對“道”,不可思、不可見、不可說、不可描述,故此處的“反、動”講的不是“道”,而是另有所指。(3)人對“有”,可思、可見、可說、可描述,故“反、動”講的是“有”。

    【5、老子如此說的原因】

    主要有四個:(1)“有”是恆動的,不能靜止,即為矛盾。萬物在“有”,必然趨向兩極,至極就滅亡消失,從“有”歸“無”,重新開始。故“有”是短暫的、虛幻的、非真的,才說它是道的假性。也因此,只要講的是運動的、變化的、矛盾的,都指“有”。(2)“無”是不變的、永恆的、真實的,故“無”是道的真性。也因此,只要講的是不動的、在中的、無變的,都指“無”。(3)道以“無”顯示永恆性、絕對性,以“有”顯示存在性、起用性,故人見萬物有反有動,是見“道”的假性(有);見萬物不反不動,是見“道”的真性(無)。(4)“反、動”都是人的感覺,而感覺屬於慾望,人在慾望中就只能見“有”(假),不能見“道和無”(真),故證道的方法是無慾無為,人能如此,才明道知無。

    看懂這四點,也就知道“反者道之動”的根本原因,是萬物的自我矛盾性造成的;反之,萬物若不自相矛盾,就不會“反“,也就沒有“動”了。為何?因為“道”是無矛盾的,所生萬物也該是無矛盾的,也就天然無反無動,保持真性,故萬物只要“反和動”,就違背這個自身無矛盾的道性,開始自相矛盾,結果必將觸發“道”的力量,強制平衡一切,歸於真性“無”,也就造成“生滅”了。

    總之,老子這句話是在教育世人“道的假性(有)常在矛盾、變化中,永無停止”,揭示了“矛盾非道,卻在道中”的真理,引申義指“有”是萬物的假象,人不可被其迷惑,妨礙證道和行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一路向前的唯美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