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沒有底谷就沒有高峰

    拖仔一般是蜂群弱了,缺糖缺粉,或者是人為原因無蜜季取蜂群的糖,沒有給蜂群留餬口的糖,或者是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多種因素造成的,具體是那些引起的,要自己細心觀察,發現蜂群拖仔了,緊脾讓蜂多於脾,喂些糖水讓蜂群興奮起來,抓緊時間把病蟲拖了,蜂多於脾過段時間就好了

  • 2 # 追花精靈

    中蜂拖子了,就證明幼蟲發育出現問題了,要找到原因才能有解決的辦法。

    下面我就具體說說蜜蜂拖子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一,蜂群弱小,氣溫驟降,讓幼蟲凍死了。

    幼蟲發育必須要有恆定的35攝氏度的蜂巢溫度,如果蜂群弱小,沒有足夠的工蜂維持正常的蜂巢溫度,遇到氣溫驟降時幼蟲就會凍死了。

    繁蜂要根據氣候條件來,如果氣溫低於15攝氏度,弱小的蜂群就不適宜繁蜂的,要讓蜂王及時停止產子。遇到低溫天氣就要給蜂群進行適當的包裝保暖,幫助工蜂維持正常的蜂巢溫度,讓幼蟲能順利發育。在有冬天的地方,進入十月中下旬時,一定要停止秋繁,不能進行獎勵飼餵,刺激蜂王多產子。

    三,蜜粉不足,工蜂無力撫育幼蟲,幼蟲餓死了。

    幼蟲必須要吃蜜糖和花粉才能正常發育,如果產下來的幼蟲沒有及時飼餵蜂蜜和花粉釀造成的蜂糧就會餓死的。養蜂人在繁蜂的時候一定要保證蜜粉充足,如果僅僅靠飼餵白糖漿是難以正常繁蜂的。特別是中蜂,不能過多的飼餵白糖漿,一定要有蜂蜜混搭食用,還要有足夠的花粉夠幼蟲吃。

    如果排除了氣溫過低凍死幼蟲的原因,就檢查蜂群是否缺蜜少粉?如果完全沒有蜜粉,只是靠喂白糖漿來繁蜂,這樣的幼蟲是難以長大的,勉強長出來的幼蜂體質弱也是無用的。

    中蜂不能學意蜂靠飼餵糖漿繁蜂,花粉替代物也不能亂喂。蜂巢裡要保證有蜜粉,在氣溫降低了蜂王停產時,不要再刺激蜂王多產子。

    三,蜂群出現爛子病或者囊狀幼蟲病了。

    爛子病和囊狀幼蟲病是中蜂容易得的疾病,症狀就是幼蟲或者封蓋子死亡。引發的原因就是因為溼冷天氣難以維持正常的蜂巢溫度或者過多的飼餵白糖造成的,有的也是因為感染所致。發病初期工蜂還有清理能力,會把已經得病死亡的幼蟲拖出來,如果時間長了死亡蟲蛹太多,工蜂難以清理,就會造成大片爛子的現象。

    爛子病死亡的是未封蓋的幼蟲,囊狀幼蟲病死亡的是封蓋蟲蛹。但是這兩種病有時候是同時存在的,難以具體區別開來。

    如果檢查發現有大量子脾蟲蛹腐爛的現象,那就是得病了。這時候一定要把蜂王囚禁起來,不能繼續產子,把得病的子脾抽出來,空巢脾抽出來,放入石灰水中消毒或者處理掉。讓蜂群密集能夠維持正常的蜂巢溫度,然後再大量的飼餵蜂蜜,把巢房都灌滿蜂蜜,讓蜂蜜進行消毒殺菌。10天左右再把蜂王放出來,如果病症輕的可以治癒。

    說了這麼多,自己根據以上幾點來判斷,找到解決的辦法。養殖中蜂一定要注意,蜂群弱小不能急於繁蜂,要保證蜂脾相稱,密集繁蜂。

  • 3 # 農村李小杰

    蜂群“拖子”現象在養蜂生產中普遍存在,嚴重時可導致子圈縮小、群勢下降。如果蜂場普遍出現這種現象,而又沒有及時採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將直接影響到蜂場一個花期甚至一年的蜂群繁殖及經濟效益。

    秋繁後氣溫變化溫差大,出現白天過冷,晚上蜂箱不通風悶熱潮溼。造成熱傷、冷傷導致拖子情況。教大家緊脾、通風勤於管理!

    蜂巢中巢脾過多,空間大,蜜蜂分散,不利於保溫保溼。在蜂巢裡,蜂王產卵、蜂子發育需在35℃的條件下進行,稱為“暖區”。而貯存飼料和工蜂棲息,溫度條件要求不太高,稱為“冷區”。早春,把子脾限制在蜂巢中心的幾個巢脾內,便於蜂王產卵和蜂子發育。邊脾供幼蜂棲息和貯存飼料,也可起到保溫作用。

    也是可抽出多餘的巢脾,使蜜蜂密集,達到蜂多於脾的程度,保證蜂巢中心溫度達到35℃,蜂王才會產卵,蜂子才能正常發育,以後隨著蜂群的發展,再逐漸加入巢脾,供蜂王產卵。把剩餘的巢脾集中於蜂箱中央,雙王群則集中於隔板兩側,兩側再各加隔板。

  • 4 # 湘野小劉

    秋繁後氣溫變化溫差大,出現白天過冷,晚上蜂箱不通風悶熱潮溼。造成熱傷、冷傷導致拖子情況。教大家緊脾、通風勤於管理!

    蜂巢中巢脾過多,空間大,蜜蜂分散,不利於保溫保溼。在蜂巢裡,蜂王產卵、蜂子發育需在35℃的條件下進行,稱為“暖區”。而貯存飼料和工蜂棲息,溫度條件要求不太高,稱為“冷區”。早春,把子脾限制在蜂巢中心的幾個巢脾內,便於蜂王產卵和蜂子發育。邊脾供幼蜂棲息和貯存飼料,也可起到保溫作用。

    也是可抽出多餘的巢脾,使蜜蜂密集,達到蜂多於脾的程度,保證蜂巢中心溫度達到35℃,蜂王才會產卵,蜂子才能正常發育,以後隨著蜂群的發展,再逐漸加入巢脾,供蜂王產卵。把剩餘的巢脾集中於蜂箱中央,雙王群則集中於隔板兩側,兩側再各加隔板

  • 5 # 蜂語語

    秋末冬初,中蜂出現拖子現象,一般是由氣溫、食物、疾病等引發的,應根據發病的具體原因,採取相應的處理措施。

    氣溫驟變、管理不當、蜂群保溫能力不足導致中蜂拖子現象

    一、氣候變化

    秋末氣溫較低、早晚溫差大、寒流影響等,極其容易造成蜂群保溫能力不足,造成部分幼蟲被凍傷或凍死,出現拖子現象。蜂群的繁殖溫度為34-35度,外界溫度過高或過低度不適宜蜜蜂繁殖。在外界氣溫低於15度地區,要緊蜂縮脾增加蜂群保溫能力並及時結束秋繁。

    二、蜂群弱小

    過於弱小的蜂群缺乏保溫和哺育能力,遭遇溫度突然變低,無力維持巢溫,凍死幼蟲是在所難免的。因此,要及時合併繁殖能力差的弱群、養殖強群、蜂多於脾,提高蜂群的保溫能力,避免出現拖子現象。

    三、飼餵過度

    在秋季繁殖期間,因為大量飼餵,刺激蜂王大量產卵,如果蜂群的哺育和保溫能力跟不上,蜜蜂就會放棄部分幼蟲的哺育和保溫,造成拖子現象。蜂群繁殖,要循序漸進、順勢而為,千萬不可操之過急。

    四、過激反應

    管理方法不當,比如,開箱頻繁、飼餵不當、運輸震動、取蜜作業等,均可刺激中蜂發生不良反應,出現幼蟲體色異常、變形等,而導致拖子。選擇優良放蜂環境、減少干擾蜂群次數和時間、喂糖要適量等,可有效減少蜜蜂的過激反應。

    飼料匱乏、劣質導致中蜂拖子現象

    一、飼料缺乏

    秋季蜜源植物較少,隨著氣溫不斷降低蜜源植物停止泌蜜,如果取蜜時沒有留足飼料,就容易造成蜜蜂飼料匱乏,忍飢挨餓的蜜蜂不可能去哺育幼蟲的。對於飼料匱乏的蜂群應及時調取蜜脾或用1.5:1的蜂蜜(或糖漿)補助飼餵,一直喂到越冬飼料足夠為止。

    二、劣質飼料

    飼餵劣質飼料容易造成蜜蜂消化不良而導致疾病。來路不明的蜂蜜和白糖不能飼餵蜜蜂;蜜蜂花粉久後容易發黴變質,也不能飼餵蜜蜂。蜂花粉應該經過殺菌消毒後才能飼餵。長期大量飼餵白糖的蜂群,容易出現幼蟲營養不良、發育不健全,而導致蜜蜂拖子現象。

    食物中毒導致中蜂拖子現象

    一、油茶花中毒

    (1)中毒原因

    現在正是油茶花含苞吐蕊、競相開放的季節。茶花蜜中含有蜜蜂幼蟲不能消化的低聚糖和生物鹼,蜜蜂大量採集油茶花容易中毒,中毒蜂群會出現爛子現象。

    (2)預防及處理

    1.遠離有毒蜜源或保持巢內蜜粉充足,蜜蜂不用茶花蜜飼餵幼蟲,蜂群就不會發生中毒現象。

    2.油茶花流蜜期,用1:1優質蜂蜜水每天飼餵,稀釋有毒的茶花蜜。

    3.流蜜結束,蜂蜜全部取出,新增蜜脾或用1.5:1優質蜂蜜水補飼蜂群。

    二、甘露蜜中毒

    (1)什麼是甘露蜜?

    甘露是由蚜蟲、介殼蟲等昆蟲採食植物的汁液後所分泌出來的一種淡黃色、無芳香味的含糖汁液;蜜露則是由植物受外界氣溫變化的影響從葉莖部分或創傷部位分泌出來的一種含糖汁液。

    (2)甘露蜜中毒

    甘露蜜中毒,常常發生在晚秋蜜粉源缺乏季節,是上一種常見的非傳染性病害。在外界蜜源缺乏時,蜜蜂採集這兩種含糖汁液並釀造成甘露蜜。由於甘露蜜中單糖含量較少,蔗糖含量較多,還含有大量的糊精、無機鹽和松三糖等, 甘露蜜哺育幼蟲後發生消化吸收障礙,嚴重的會導致幼蟲中毒死亡。

    (3)預防及處理辦法

    1.在晚秋蜜源缺乏季節,把蜂場及時轉移到沒有松、柏等甘露蜜植物的地方。

    2.低溫溼冷天氣,主要蜜源泌蜜終止時,留足或喂足飼料,可避免蜜蜂採集甘露蜜。

    3.甘露蜜不能留作蜜蜂飼料,必須及時取出,換優質蜜脾供蜜蜂食用。也可用1.5:1優質蜂蜜水飼餵,補充蜜蜂飼料。

    4.如果甘露蜜數量較少或秋末不適合取蜜時,採用1:1優質蜂蜜水每天或隔天飼餵,稀釋或掩蓋甘露蜜,待來年春繁再作處理。

    病蟲害引發中蜂拖子現象

    一、巢蟲

    (1)巢蟲的危害

    巢蟲,又稱蠟螟,在12-38度均能生長髮育,是中蜂養殖的主要敵害之一。巢蟲的幼蟲以箱底蠟屑為食,長大後鑽入巢房底部蛀食巢脾,逐步鑽空房壁、吐絲,形成隧道,導致蜜蜂幼蟲和蛹不能封蓋,或封蓋後出現白頭蛹,蜜蜂會咬掉被蛀毀的封蓋子並拖走死蛹。

    (2)預防及處理

    1.巢蟲以預防為主,治理為輔。造新脾、去老脾,填補蜂箱縫隙,並及時清理箱底垃圾,防止巢蟲滋生。

    2.飼養強群、合併弱群,保持蜂多於脾、蜂不露脾,不給巢蟲可乘之機。

    3.巢蟲清木片掛在框梁間可以防治巢蟲,如果情況過於嚴重就要換箱換脾了。

    二、中蜂囊狀幼蟲病和歐洲幼蟲腐臭病

    (1)發病原因

    中蜂囊狀幼蟲病和歐洲幼蟲腐臭病,發病高峰期為10月至第二年5月,溫度低、晝夜溫差大、寒流等容易引發此病。是蜂群保溫能力和哺育能力不足造成的,弱群、飼料缺乏、經常受干擾的蜂群容易染病。中蜂囊狀幼蟲病蜂群巢房下塌並被啃破,形成穿孔,死蛹無粘性,無臭味,易清除。發病初期死蛹較少,工蜂會進行清理。

    (2)處理辦法

    中蜂囊狀幼蟲病,屬於傳染病,必須隔離病群,燒燬巢脾,蜂具消毒。將病群換王、換箱、重新造脾、飼餵(拌藥)。中蜂囊狀幼蟲病與歐洲幼蟲腐臭病及其相似,比較明顯的區別,歐洲幼蟲腐臭病,死蛹有酸臭味,稍有粘性。發病原因和處理辦法也基本相同(用藥不同),有時候還兩病併發。

    總結:氣溫驟變、管理不當、蜂群保溫能力不足、飼料匱乏和劣質都會導致蜜蜂疾病,出現中蜂拖子現象,油茶花中毒、甘露蜜中毒、巢蟲、中蜂囊狀幼蟲病和歐洲幼蟲腐臭病都會導致中蜂拖子。選擇優良放蜂環境、減少干擾、飼餵適度、飼養強群、蜂多於脾、保證飼料充足和優質等,可有效減少蜜蜂疾病,避免拖子現象發生。對於病蟲害, 防重於治!預防為主,治療為輔。

  • 6 # 丫頭苗苗的農村事

    拖仔一般是蜂群弱了,缺糖缺粉,或者是人為原因無蜜季取蜂群的糖,沒有給蜂群留餬口的糖,或者是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多種因素造成的,具體是那些引起的,要自己細心觀察,發現蜂群拖仔了,緊脾讓蜂多於脾,喂些糖水讓蜂群興奮起來,抓緊時間把病蟲拖了,蜂多於脾過段時間就好了

  • 7 # 畜勢勃發牧歌揚

    方法一:

    個別巢蟲採用鑷子順著隧道挑開,把巢蟲挑出來滅掉,對蜂群進行獎勵飼餵。如果是一張或者多張蜂脾出現這種現象,方法是把這些蜂脾全部取出來化蠟,然後更換新的蜂脾進去。如果整箱蜜蜂都出現這種現象,蜂脾全部化蠟,換箱換脾,加強飼餵,保持蜂多於脾,養殖強群。

    方法二:

    巢蟲主要是預防,藥物治療不建議,如果是正常蜂群的預防,可以半年使用一次巢蟲清木片,直接在蜂箱中懸掛。然後一年更換一次蜂脾,最少半個月清理一次蜂箱底部的巢脾碎片,養殖強群,保持蜂多於脾即可。

  • 8 # 李爾勳

    我也是個養蜂愛好者,收益不多由於愛,信心十足。中蜂拖子現象根據出現看,多數是舊脾產生的,一般是箱裡陳舊的老脾產生。因為我是土法養蜂,無法仔細看裡面,多數是缺蜜而不是缺粉,此時發現應加強喂蜜(成熟純蜂蜜),這時的蜜蜂就會在不停採食的同時,連夜清除死亡的蜂子。大約持續半天就會消失,處於正常狀態。此時,可打掃清理蜂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物業主管主要是幹什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