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曉鑑

    你說的現象的“氾濫期”應該是發生於清朝。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臺灣收復,第二年,康熙即開海禁,先後於二十三至二十五年間設立閩、粵、江、浙四海關,分別管理對外貿易事務。

    如此急於開禁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為了緩解銀貴谷賤之急。穀賤傷農,這將嚴重且自動影響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影響國家稅賦收入,威脅政治穩定的大好局面,有人還稱之為“康熙蕭條”(見宋敘五、趙善軒《包世臣的貨幣思想研究》,《新亞學報》第二十四期 )。

    1644年,多爾袞率清軍入關,定都北京,隨著戰爭的結束,社會日趨安定,糧食生產及產量都得以恢復發展,據統計,當時的米價由此直線下降,1670年代較1650年代竟下降了84.87%,每公石大米僅為0.51—0.57兩白銀。

    自明朝短命的“大明寶鈔”,因惡意發行而信譽掃地後,中國自然形成了銀本位的白銀——銅錢雙幣制。

    這個獨特的白銀——銅錢雙幣制,有一個特點,即國家稅賦只以白銀,嚴格地說,只以紋銀,或紋銀、銅錢以一定比例作為稅賦貨幣,如七銀三錢收取。但市場流通的主要為銅錢。由此國家必須保持穩定的銀錢兌換率。如果銅錢相對紋銀貶值,將加重民眾負擔,導致社會不穩定,如當時的鹽商,其收入基本都是銅錢,但上交滿清政府的則必須為紋銀,當銅錢兌換紋銀由1:1000貶為1:1200,則意味著鹽商增稅近20%。為此整個清朝,始終以穩定銀錢兌換率為目標,以控制鑄錢數量,來調控銀錢比率。

    根據現代貨幣理論,貨幣供給應與經濟增長保持一定的比例關係,以保持物價的穩定。當貨幣供給過度,會引起通貨膨脹,物價上漲;貨幣供給不足,將造成經濟蕭條。

    由此可見,清朝的貨幣政策要實現有效的管控,必須滿足一個前提條件:即紋銀流通量能夠自我調整,符合市場需求。

    經歷了明末清初社會動盪後,康熙初期,整個社會的經濟總量得到恢復,因此需要保持適量的白銀與銅錢供給,以保持物價穩定。但事實卻是農耕社會,衡量物價最基本大宗物品——米價直線下降,說明白銀供給不足。

    這一切,緣於康熙初,出於防漢制夷的政治目的,同時為了打擊毀滅反清復明勢力,配套實行了包括沿海遷界在內的空前絕後海禁政策,使得對外貿易幾乎斷絕,導致貨幣供給日趨緊缺。

    當時就有人說:“今天下之勢,即使歲歲順成,在在豐稔,猶苦於穀賤傷農,點金無術”(見《慕天顏請開海禁疏》)

    其原因就是“蓋銀兩之所由生,其途二焉:一則礦業之銀也”,但中國是個貧銀國,順治、康熙、雍正三朝將近一個世紀沒有開礦,幾乎無銀可產,“自開採既停,而坑冶不當復問矣”;“一則番舶之銀也”,但”自遷海既嚴,而片帆不許出洋矣”。由此“生銀之兩途並絕,則今直省之所流轉者,止有現在之銀兩”。(見《慕天顏請開海禁疏》)

    是否可以透過增加銅錢供給,以緩解白銀緊缺?與白銀一樣,當時中國銅產量很低,實施海禁遷界前,同樣依靠每年進口大量的銅,以便鑄成銅錢。

    順治初期,滿清政府制訂了白銀——銅錢的固定匯率:1:1000,即1兩白銀兌換1000文銅錢。雖然一直未能實現過這樣一個理想目標,但整個滿清,始終以此為目標進行調控。如果實際兌換低於1000,則稱錢貴銀賤;高於1000,則稱銀貴錢賤,後期則根據銀錢相對兌換率來判定所謂的錢貴銀賤或銀貴錢賤。

    其實,當時的中國早已知道源源不斷的白銀在何處!“番舶之銀”,有銀來自日本與呂宋——今日菲律賓。

    早在明朝年間,中國已經從日本與呂宋輸入了大量的白銀,支撐起了銀本位的銀錢雙幣制。甚至有人說,明朝末年社會失衡動盪,是緣於明末突然中斷的白銀輸入。

    自明隆慶元年(1567年),明朝政府因為白銀緊缺而決定開放海禁,史稱“隆慶開關”。中日、中菲貿易即有了飛速發展。

    日本,被一位葡萄牙詩人讚歎為:“日本,白銀之島,上蒼之光照耀你”,在十六世紀後半世紀,其白銀產量佔當時世界產量的20%,曾經是中國白銀輸入的主要國家,顧炎武在《天下郡國利病書》卷九三《福建》中說道:“日本無貨,只有金銀”。日本白銀輸入中國有這幾個渠道

    第一條渠道是自16世紀60年代開始,葡萄牙人控制的澳門與中國、日本的轉口貿易,特別是1571年至1638年形成的以澳門—長崎為軸心的葡萄牙日本貿易網,成為日本白銀輸出的主要渠道之一,每年的數量達到五六十萬兩之多。

    第二條渠道就是1602年成立的荷蘭東印度公司與日本的貿易。日本一位白銀史專家就認為:“在十七世紀初,由日本人、華人、葡萄牙人以及荷蘭人的船隻,從日本載運出口的白銀每年可達150000到187500公斤。……最終還是流到了中國大陸。”

    第三種渠道則是中國與日本的直接貿易,含朝貢貿易和明中葉以後的民間海上貿易。

    除此之外,日本透過北韓、琉球中介,也有相當白銀流入中國。

    後來居上的白銀輸入地——呂宋,1519年麥哲倫率船隊開始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環球航行,並於1521年抵達菲律賓,即呂宋。因為西班牙在美洲發現大銀礦,西班牙人自一五六五年開始,每年都派遣馬尼拉大帆船(Manila galleon)橫渡太平洋,來往於菲律賓馬尼拉於墨西哥阿卡普魯可(Acapulco)之間。在這條航線上定期航行,一時太平洋號稱“西班牙湖”,佔當時世界產量60%以上的美洲白銀,除了運回歐洲之外,源源不斷地湧入呂宋。

    看看西班牙人及華人是如何談論中菲貿易,中國輸入的白銀吧。

    一五七五年,一位西班牙官員自馬尼拉寫信給菲利普二世(Felipe二世),談及自中國出口到呂宋的各種貨物時候,說“各種貨物的價格,低廉到幾乎等於不用貨幣購買那樣”

    一五八七年六月二十六日二十六日,菲律賓總督維拉,自馬尼拉給國王菲利普二世上書說:“他們(指中國商人)把各種貨物賣得這樣便宜,以致我們只好作這樣的想法,要不是在他們國家不需要什麼勞力來生產這些東西,那便是他們不用花費什麼本錢便可得到這些東西”

    一五九〇年,一位沒有署名的人給菲利普二世的信中說:“如果准許西印度與中國通航,則王國中的銀幣將全部流入中國,而不輸往西班牙,因為中國是這樣大,有這許多貨物出售,所以無論運多少銀幣前往,那個國家都將把它全部吸收了去”。

    一六〇七年,有一位西班牙官員報告:“銀子之所以自菲島大量流出,主要因為自中國運到那裡的貨物,售價低廉,同時銀的購買力又很大,故西班牙人都把銀投資於中國貨物以取利”。

    一六二八年,另外一位西班牙人說:“華人有的是大量而過剩的貨物,他們從不向外貿購買任何物品,只是把物品賣給我們,而專門索取銀幣作代價。為著獲得銀幣,他們出賣貨物的價格非常便宜,故我們向他們買的東西特別多,要比假如價格較貴、利潤較低時為多。”

    中國的史書,同樣記載了從呂宋輸入大量白銀,如“貿其銀錢,滿載而歸”,“單得其銀錢”,“歸船自銀錢外,無他攜來”。

    有人形容呂宋金銀之多,說呂宋是“山富銀礦,樹生金豆”,只要去採摘,因此哪怕一次幾萬華人被殺,後續者依然絡繹不絕,前赴後繼來到呂宋。

    但中國缺乏具體數字統計,而無法知道具體輸入的白銀數量。

    全漢昇認為,從長崎輸出的銀子,從1599年至l637年間,共5800萬兩,大部分流入中國。

    依據西班牙等統計,1633年前,每年從呂宋輸入中國的白銀達2000000西元;如果扣除西班牙與荷蘭因為參加三十年戰爭(1618—1648年),當菲律賓對外交通受到荷人騷擾的時候,每年由大帆船運抵菲島的美洲白銀,有時少至不足一百萬西元——這就是前述白銀突然中斷輸入中國的原因之;以及清初因海禁而幾乎中斷的白銀輸入,正常年間的實際輸入量更大。

    如此之多的白銀流入中國,保證了明朝銀錢雙幣制的銀本位穩定

    為此,即使在海禁遷界期間,依然有走私船隻赴海外通商,以換取銅銀,在海禁遷界期間,康熙也已經派船赴日以換取銅。

    為此,康熙二十年(1881年),當時的江蘇布政使慕天顏就上書康熙請求開放海禁;

    為此當臺灣一旦收復,康熙立刻開放海禁,恢復對外貿易,就是為了恢復與呂宋的貿易,以換取中國急需的白銀。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很多偏僻農村,雖然農產品豐富,但產品無法外銷,依然過著貧困的生活。因此當時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要致富,先修路”。這就是當時中國的典型寫照。

    由此可見,不是外國只能用白銀來換取中國的茶葉、絲綢、瓷器。這些商品對當時的歐洲人來說,並非生活必需品,而是貴族浮靡生活的奢侈品及所謂上流社會的標誌,沒有這些商品不會影響外國社會穩定與發展。但中國迫切需要用茶葉、絲綢、瓷器等來換取社會經濟活動所必不可少的貨幣——白銀。以滿足前所述的中國商品市場白銀流通量需求,以避免經濟崩潰、社會動盪的出現。

    這也是其後乾隆年間,雖然擔心“民俗易囂,洋商雜處,必致滋事”,懼怕外華人支援漢人反抗清朝的活動,清政府一再嚴申“華夷之別”,但始終不敢徹底斷絕一切對外貿易的根本原因。如乾隆五年(1740年),噶喇吧(今屬印度尼西亞)發生荷蘭殖民者屠殺華僑的慘案,史稱“紅溪慘案”。翌年,浙閩總督、福建巡撫等奏聞於朝,並請“禁止南洋商販”以困之的對策,朝臣意見不一時。內閣學士方苞知道蔡新生長於閩南,且有經濟策略,就寫信徵求蔡新的意見。蔡新在回信中認為,閩廣兩省所用番錢,統計兩省歲入內地約近千萬,若一概禁絕,東西之地每歲頓少千萬之入,不獨民生日 ,而國計亦絀,此重可憂也(見光緒《廣州府志》卷三十三《人物六》)。禁止通商有弊無利,只能引起沿海民眾財物損失和閩粵兩省財源睏乏。因而主張“靜加查察”,若噶喇吧繼續迫害中國商人,那也只禁止與噶喇吧通販,其餘南洋諸國“聽從民便”。蔡新複方苞書對否定“閩大吏”禁南洋之議起了關鍵作用,《福建通志》蔡新列傳在複方苞書後以“議遂不行”作結,否定了福建官員的奏請。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更正式釋出諭令,僅限廣州一口通商,所有外國船僅在廣州停泊、交易,但依然保留一個可以使白銀流入的視窗。

  • 2 # ciando

    中國金、銀的產量很低。

    明朝中後期人口飛漲,使用量大。

    物產豐富使得白銀不滿足貨幣市場的需要。

    金銀一直奇貨可居!

  • 3 # ajukk

    明朝的時候,皇帝規定只能拿貴金屬換大明寶鈔,而不能拿大明寶鈔兌換貴金屬,於是官民抵制大明寶鈔,所有事物使用金銀,但西班牙殖民非律賓,白銀從美洲運到中國,使原本不足的白銀變為緊缺

  • 4 # 纖筆如椽

    在小農經濟條件下,由於少有商品流通,所以對白銀的需求並不很大。開通海禁後,尤其是鴉片戰爭後,中國門戶洞開,外國商品大量湧入,加之戰爭的鉅額賠款所致白銀外流,社會對白銀需求量劇增,直接導致了銀價飛漲。

    其實歷史有一個規律,每一次的市場開放(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都伴隨著通脹,都促進了金銀的升值。

  • 5 # 長安城不良人

    中國明末清初白銀確實很多,主要原因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大量美洲銀礦的開發與掠奪,白銀帶到了歐洲後,再被歐洲商人帶來中國換購生絲、絲織品、瓷器、茶葉、棉布、砂糖、糧食、藥材等。而此時歐洲工業革命尚未成型,中國從來華商人手中換購的東西很少,所以形成了貿易順差,使得這些白銀留在了中國。

    W. L.舒爾茨在《馬尼拉大商帆》中記載,西班牙人多次抱怨“中國商人把從新西班牙運來的白銀幾乎全部運走了”;一位西班牙海軍上將則驚歎道:“中國國王能用來自秘魯的銀條修建一座宮殿。”[16]美洲白銀流入中國數量之大,竟一度使歐洲貴金屬輸入量銳減。

    所以你們覺得,中國是否也間接的參與了美洲摸開發和掠奪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古代歷史上退位後成為太上皇的帝王,最後的結果是怎麼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