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滴水之悟
-
2 # 王子糾
張良足智多謀,富有遠見。但其才能以及威望還有行事風格不足以號令天下群雄。所以他只有依附別人才能施展他的才華。就像諸葛亮他很有才華,但是在那個天下紛亂,群雄逐鹿的亂世,也沒有拉起自己的一支隊伍爭奪天下,他也要依附劉備,尋找名主才能有所建樹。
張良曾在項羽手下做過事,當時項羽手下有范增等謀士,項羽用人也不是唯才是舉,而是唯親所任,既使你有才,和他不是很親,那也是難予重任。張良看到了自己在項羽手下很難有所建樹,也看到了項羽的脾氣和行事風格難成大事就改投明主,去投靠劉邦了。
張良投靠劉邦後,幫劉邦分析了當時的天下形式,也分析了項羽的弱點所在,制定了規劃,謀劃出打敗項羽的戰略計劃,並且有條不紋的實施了下去。
張良是個聰明人,他深知天下苦秦久矣!既然推翻了秦期,那就要建立一個比秦朝還要好的偉大朝代,讓天下人民少受疾苦,安居樂業,但是項羽很顯然不是那個能建立讓天下的黎民百姓安居樂業的人。反觀劉邦,唯才是舉,是人才就用,有功就賞,有罪就罰,深得人心。俗話說,得人心者得天下,所以張良在劉邦身上看到了希望,就一心一意輔佐劉邦,幫劉邦打敗項羽奪得天下。也能讓他的才華得到施展,有所回報。所以就跟著劉邦出謀劃策建功立業。
最後張良幫助劉邦謀得了天下,實現了人生的願望,說明幹什麼事跟什麼人很重要,如果當初他不投靠劉邦,一直跟項羽的話,就一直得不到重用,到頭來可能不是被項羽殺就是被劉邦殺。
-
3 # 半旅
在歷史上被稱為“漢初三傑”之一的張良,怎麼看上劉邦這個無賴了,當然大家現在都知道劉邦最後成了漢高祖,而且張良是在秦末農民起義中,率領部下投靠的劉邦。
張良應該不會“算命”吧,如此說來只能是天命如此了。
話說張良在博浪沙,刺殺秦始皇的計劃失敗後,就開始了逃亡生涯,在逃到下邳(今江蘇睢寧北)在傳說故事是遇到了黃石公得到了《太公兵法》,不知道真假,總之就是說張良是個相當出錯的軍事家。
直到陳勝吳廣起義,秦末亂世以至,張良趁機聚集了上百人,可是勢單力薄就想去投靠一個叫“楚假王”的農民起義軍領袖,沒成想在路上正好碰上在下邳發展勢力的劉邦,都是難兄難弟,就這樣很平常的劉邦就得到了張良,人比人氣死吧,運氣真的很重要。
話說張良這樣一個一心想復國的人才怎麼可能一直追隨劉邦呢,大家也知道後來項羽的叔叔項梁打著楚懷王的名義,收編了很多起義軍,劉邦和張良也投靠了項梁呀,張良憑藉著才智說服了項梁立了一個南韓的貴族為韓王,這下張良不可能跟著劉邦了吧。
可惜的是天意難違,在鉅鹿之戰威震天下的項羽,竟然殺了韓王,復國夢破碎的張良,自然不可能投靠項羽,甚至張良已經把項羽當成敵人了,因此張良回去幫劉邦了。
鴻門宴中,為劉邦謀求關中之地,“彭城之戰”劉邦被打敗後,提議三王才能敵霸王,又提出“劃地為交”之計,使得韓信、英布、彭越一起合力對抗項羽,這才有了漢高祖劉邦。
其實每個人都是一樣的,不甘於平凡 ,都想幹出一番事業,至少讓自己一生不後悔,別讓自己的心在繼續沉寂,去行動吧,路就在腳下。
-
4 # 逝去即歷史
許多人已經介紹了張良的出身來歷及豐功偉績,這裡不再贅述,我們只分析張良會輔佐劉邦的原因。
1、張良在窮途末路之時認識的劉邦,並且深受劉邦的賞識,兩個人惺惺相惜。張良本來家裡頗有銀錢,但是為了完成刺殺秦始皇嬴政,推翻前朝統治的理想,張良花費了大量的錢財,尤其是在最後找大力士用重錘錘擊秦始皇的刺殺行動中,張良幾乎是傾家蕩產。
刺殺失敗後,張良東躲西藏,在逃亡生涯中發生了“奇遇”的到了《太公兵法》,據史書記載張良對很多人都講過《太公兵法》,但是別人都聽不懂,直到張良遇到了劉邦,劉邦能夠聽懂,對張良大家讚賞,所以張良和劉邦就成了惺惺相惜的知己。
2、項羽殺韓王和張良結緣剛開始的時候劉邦和張良都去投奔項梁而去,張良祖上在南韓世代為相,所以張良故國情懷是向著南韓的,希望恢復往日故國風光,說服項梁立南韓王室後人為韓王。
項梁死後,項羽卻將韓王給殺了,使張良的希望破滅,因此和張良結下了仇怨。
3、能對抗項羽的只有劉邦張良因此不會再輔佐項羽,為了給韓王復仇,張良肯定要找一個能夠和項羽對抗的勢力來投靠,要對抗項羽,打敗項羽。
因為當時天下能夠有希望對抗項羽的人只有劉邦,而且兩人是舊識,張良瞭解劉邦的為人。
所以張良會輔佐劉邦。
-
5 # 上游的小石頭
張良之所以會輔佐劉邦,我認為是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共同的目標,二是實現個人理想,三是知音難覓。
共同的目標張良和劉邦有著共同的目標——滅秦。張良是已亡南韓的貴族,與秦是國仇,良年輕的時候是個率直、剛強的人,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熱血青年”,熱血青年張良幹過一件很“熱血”的事情——刺殺秦王嬴政。(當時嬴政還沒有稱帝)
根據《史記》上記載,南韓被秦滅亡之後,良散盡家財請了一個力士去刺殺嬴政,在博浪沙伏擊的時候良親自到場,力士用一百二十斤的大鐵錘擊中嬴政的副車,贏政大怒而全國通緝張良。
透過史記的這個記載我們可以看出張良對滅秦的決心是很大的,不惜把自己置於險境,和力士一起刺殺嬴政,是在用自己的生命復國仇。
而劉邦恰恰是一支反秦起義軍的頭領,和張良屬於志同道合,在滅秦的共同目標下,張良選擇了輔佐劉邦。
個人的理想張良在被通緝後逃亡到下邳,在這裡成為他的人生的轉折點。在下邳的橋上因幫助黃石公家拾鞋子,得到的《太公兵法》,黃石公曰“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得到此書後張良經常的讀“常習誦讀之”,可見張良多成為帝王的老師是很有興趣的,不然不會經常的練習、讀誦。
想要成為帝王的老師必須要有“帝王”,張良與秦有國仇不可能去咸陽當帝師,只能在起義軍中選擇有王者氣象的人輔佐,一步一步幫他成為帝王。
在眾多的起因將領中只有劉邦出身平民,瞭解平民苦楚,又能善待,能夠得到天下的民心。楚懷王也是看到劉邦的這個優點才讓他去攻打關中,去收服關中民心。張良看到了劉邦得到天下的潛力,為了實現“為王者師”的個人理想,所以選擇了輔佐劉邦。
知音難覓在張良、劉邦結識不久,張良就常常以《太公兵法》向劉邦獻計,劉邦也經常的採納。而良向其他人說的時候,沒人能聽懂。
俗話說千里馬常有,伯樂不常有,有再多的高超計謀不被採納也沒有用,劉邦就是張良的知音,當時只有他能夠懂得張良獻的計策並採用,那麼張良忠心耿耿輔佐劉邦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張良輔佐劉邦達成了他們共同的目標,也實現和個人的理想,還收穫了兩人的友誼(我認為是有的),相輔相成,互相成就了對方的千古之名。
回覆列表
楚漢爭霸期間,各路豪傑不斷湧現,猛將謀士輩出,但其中最為出名的,無疑是後來的漢初三傑:韓信,蕭何,張良。而劉邦也正是因為有這三人的大力輔佐,才打敗了項羽,成就了帝業,開創了大漢400的疆土。就這三人來講,對劉邦幫助最大,甚至可以說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的人物,毫無疑問就是張良張子房了。
張良是秦末漢初謀士、大臣,祖先五代相韓。秦滅韓後,他在博浪沙狙擊秦始皇未中,後來跟隨劉邦,楚漢戰爭中,提出不立六國後代,聯結英布、彭越,重用韓信等策略,又主張追擊項羽,殲滅楚軍,為劉邦完成統一大業奠定堅實基礎,劉邦稱他“運籌策於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這一名句,也隨著張良的機智謀劃、文韜武略而流傳百世。
唐德宗時期,張良被評為古今十賢,與姜太公等人同列於武成王廟。此人帳中運籌帷幄,便可決勝千里,不論是謀略,人情世故,還是對人的分析,都可稱作是一絕,這從他給劉邦的出謀劃策當中便足矣看出來。
關於張良這個能人為劉邦出的計謀,有以下五點值得提出來的:
一,先入關中,劉邦當時採取了張良的美計,保證了軍事上的順順利利的發展,當時僅僅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進入了關中,比項羽的速度快了一步。
二,安定關中,劉邦正是在張良的勸導下,劉邦才有了約法三章的說法,此事以後,劉邦大軍才穩定了關中的民心,這也為楚漢爭霸的時候做了很大的鋪墊。
三,機智鬥鴻門宴,關於鴻門宴的電視劇,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吧,長話短說,如果要是沒有張良這個軍師的話,那麼劉邦就算有十條命也不夠用。
四,暗度陳倉,劉邦順利到達了關中之後,在張良軍師的建議之下,燒掉了關中的棧道,表明出沒有意思和項羽爭鬥,而這只是暗度陳倉的計謀。
五,聯兵破楚,面對非常勇猛的項羽,張良有提出了建議,就是讓劉邦聯合天下所有的實力,一同來打擊項羽,當時策反了很多人,韓信彭越兩個人鬧情緒的時候,劉邦又給他們封官來安撫。
鴻門宴前夕,他巧用與項伯的私交,獲得了至關重要的情報,保住了劉邦這條小命;下邑兵敗之時,他能建言獻策,利用項羽和彭越、英布之間的矛盾,規劃了一個合擊項羽的戰略總方針,之後再利用韓信這員將才,北擊燕、趙之地,三大軍事力量合圍,最終讓劉邦以弱勝強,在絕境當中大破楚軍。
但讓人不解的是,像張良這樣的大才,可以說輔佐任何一個人,都足以讓其創出一番功績,但他為何偏偏要去輔佐一個小小的劉邦呢?在這一點上,除了體現出張良識人的能力之外,還與他的一個執念有很大關係。
其實,張良的身份並非普通布衣,他的家族曾經是南韓的貴族世家,接連三代擔任南韓宰相,可謂名震一時。但隨著南韓的沒落與滅亡,張良的家族一夜之間淪為衰落破敗,而他自己也成為了一個亡國之人。為了給自己的國家和家人報仇,張良這前半生的所作所為,全都僅有一個目的,那就是推翻秦朝,殺掉嬴政。報仇,便是他前半生的最大執念。
但推翻強秦談何容易,雖然他曾組織過一次暗殺行動,想要刺殺秦始皇,但卻失敗了。等到陳勝吳廣大澤鄉起兵,雖然當時天下反叛之聲四起,但秦國的實力仍舊不容小覷,僅憑他自己的力量,很難完成自己的心願。也就是這時候,他遇到了同樣帶兵起義的劉邦,兩人一見如故。
其實當時的劉邦,手下也僅有一支小部隊而已,在一般人看來就是一群烏合之眾,難成大器。但張良卻不這麼認為,他看中的,其實是劉邦這個人。當時雖然農民起義軍的首領眾多,但這些人大多都難成氣候,對張良的建言獻策也並不重視。
話說回來,其實當時的那些人,也並不知曉張良這一號人物,更不清楚他的本事,所以難免會遭到不屑對待。但劉邦卻不同,這劉邦和張良兩人可以說是一見如故,雖然並不清楚這個白衣書生的底細,但劉邦卻對他的話十分看重,並且大多都能理解採納,這就讓張良看到了報仇的希望。
要知道,古往今來的這些能人隱士,賢者大才,他們選擇一個領導者,除了領導者本身的潛力之外,最看重的就是他的誠心,以及對他的絕對信任。這一點從很多故事當中就能看出。
比如諸葛亮,他之所以對劉備盡心盡力,鞠躬盡瘁,其實說白了,就是因為三顧茅廬那一場知遇之恩,以及初出茅廬之後,對諸葛亮各種決策的信任和執行。這一點,可能也是張良選擇劉備的重要原因。
其實以張良的能耐,即使當時沒有劉邦,他同樣還是可以輔佐諸如張邦、李邦、韓邦、項邦等人成就一番事業,但因為他的報仇執念,或者是因為害怕自己報不了仇,所以才早早地選擇了劉邦,並且一路帶領其成就了一番帝業,光復了自己的家族,也報了家國之仇。
想來這也許就是他功成之後,瀟灑身退的原因之一吧。畢竟一個人的一生,只要做了一件讓自己可以瞑目的事,那麼餘下的時光即使虛度荒廢,貧窮慘淡,或許也都沒那麼重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