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北斗星3557
-
2 # 雨夜構想
關羽要是不妄自出兵,蜀漢完全有機會統一天下的,主要基於下面幾點理由。
前言
漢中戰役打響時,曹操沒在漢中前線,也沒在襄樊前線。漢中吃緊曹操沒有親自支援,襄樊吃緊他也沒有親自支援。這就說明曹操這時候已經沒有了征伐之心,他不再想親臨前線指揮作戰了。這裡邊原因也很簡單,曹操集團內部有很多隱患需要曹操在家裡解決,再加上曹操年事已高缺乏進取之心了。他和大部分老年人的想法是一樣的,歲數大了心裡就生出了懈怠之意,沒有了英姿勃發指點江山的英雄氣概。所以按照此時曹操的心態,漢中之戰劉備必勝。那麼關羽出兵的作用有多大呢!不存在用關羽牽制曹操軍隊的可能性。況且關羽是在漢中勝利以後才出兵的!
出兵
關羽其實沒必要出兵的,他出兵完全就是為了證明自己,讓自己更出名而已。他沒有考慮到隆中對諸葛亮的戰略意圖的。要是他有考慮就不會輕易出兵。孫權是劉備的盟友,那都是面和心不和,表面功夫罷了。關羽要是出於戰略目的結好孫權,對以後劉備攻伐天下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可關羽偏偏不那麼做,其實孫權的提議是想把同盟關係搞的更加牢固,兩家通婚是個好提議。關羽桀驁的性格破壞了同盟,使孫權起了殺心。也是荊州丟失的重要原因。
不出兵
假如關羽不出兵,只是派兵嚴加防守各處關隘,同時結好孫權,自己坐鎮荊州。曹魏就沒有人能輕易敢來挑戰關羽,同時沿江防線固若金湯,孫權也不不敢直接挑釁,何況兩家目前還處於同盟關係。那麼荊州不失,永遠和益州作為犄角之勢,牽制大部分曹魏軍隊。就像弓箭引而不發,對曹魏政權勢必造成巨大威脅。這就是荊州最大的功勞所在,也是關羽最英明的決定,固守荊州等待劉備下一步命令到來。
休養生息
說完了關羽不出兵,再說劉備稱王以後,留魏延守漢中。事實證明魏延是完全勝任的,受命十年漢中穩如泰山。劉備回到城都,兩年後稱帝,劉備的稱帝也就預示著曹操以死,曹丕登基。這時的曹魏政權至少十年不會主動攻擊劉備,但到了十年以後曹丕就死了。在這十年裡劉備大力發展農業,開展民生建設,促進商業發展。諸葛亮親征孟獲,收復其心,平定南方諸郡。益州,漢中,荊州之地積蓄力量,民殷國富。軍隊建設也長足發展。初步具備攻伐天下之實力,但是還不能打。
諸葛亮的戰略是等待天下有變,這個變還沒來所以不能打。那麼什麼時候變呢!那就是曹丕死,雖然曹睿也不是個昏君,可政權更迭之時是一個國家最危險的時候,也是進攻最好的時候。不久曹丕死,曹睿繼位。
劉備出兵
劉備這時候就可以組織軍隊北伐中原了,首先命令關羽開始襄樊戰役,當然這時候關羽已老,只能坐守荊州。派關平領兵前去,只是佯攻,做出精銳盡出的假象。讓曹魏以為關羽這回是拼盡全力,拼命一搏了。只要曹睿上當就會派司馬懿前往襄樊前線支援,並會帶領為數不少的軍隊。這時益州方面,劉備派魏延為大將,諸葛亮為軍師,出子午谷直奔長安。以最快的速度攻取長安,並佔領周邊各郡鞏固防守。再派趙雲領一軍攻佔庸涼二州,解除長安以北的軍事威脅。
當曹睿得知這訊息以後,司馬懿可能剛到襄樊前線。根本來不及回防長安,而襄樊前線的關平也只是圍而不攻。佯攻目的已達成,靜待劉備下一步命令就可以了。司馬懿得到長安丟失的訊息,立刻請求曹睿派人替換他,他要親自支援長安地區。可為時已晚,長安已落入劉備之手,諸葛亮已經在長安城頭彈琴了。
趙雲攻下庸涼二州,留守少數兵馬,星夜帥軍趕往長安協助魏延,繼續北伐。長安一失曹魏已經首尾難顧,國內民心軍心都亂,很多郡縣紛紛投降,司馬懿縱然是有經天緯地之才,怎奈大廈將傾,獨木難撐。劉備一路勢如破竹,直搗洛陽。曹睿只好出城投降,曹魏政權宣佈覆滅。
統一天下
眼看劉備手握天下之百分之八十,孫權已經無力迴天,自知難以和劉備抗衡。於次年主動向劉備請降。從此劉備一統天下。結束了三國時期連年的戰亂。
-
3 # 木槿c
機會不大。
首先,想保住荊州太難了。要知道荊州地理位置十分優越。東邊可順長江東下直抵江東,北邊可以直接威脅到北方集團的統治核心。還能讓蜀漢脫離在四川盆地這個封閉的區域裡,所以這個地方是曹操和孫權必爭之地。即使不吃關於並不貿然出兵,孫權個曹操也不會放過這個地方。只要關羽還在這裡守著,悲劇終會重演。
況且徐晃此時已經把關羽打得節節敗退,以關羽的能力,並不足以對戰局有多大改變,要知道雖然關羽有斬顏良文丑之力,但是他並沒有斬顏良文丑的智慧。別忘了關於斬顏良文丑時奇襲白馬的策略可是張遼想出來的。關於誰強,但在某列方面略有所欠缺。後邊孫權只是加速了關羽的失敗。
其次,關羽不死,蜀國和魏國遲早會爆發大規模的會戰。這時劉備兵出漢中,大兵壓境,就會變成蜀強,魏弱,這時候孫權還是會打荊州,要知道東吳的策略一直是聯合三國裡比較弱的一方一起攻打比較強的一方(也就是誰搶就打誰)。這時候關羽回軍,還是會被圍在麥城。然後曹操分兵打劉備,劉備還是打不過曹操。
再者,魏國後期人才像司馬懿等依舊可以保住魏國短時間處於不太被動的局面。而且當時產糧的大戶在北方,人口大部分也在北方。蜀國短期很難攻下魏國,而長期糧食始終是個問題。等個幾年還是會變成曹魏優勢。因此蜀漢想統一天下,不是一個關羽能改變的。
-
4 # 畫說吧
個人認為,即使關羽不擅自出兵,蜀漢也基本上沒有一統天下的機會。原因有三:
一,政治上,曹魏挾天子以令諸侯,蜀漢的存在並沒有太大的正當性,歷史曹丕篡漢之後,其正當性也名存實亡,因為諸葛亮為了聯吳抗魏,承認了孫權政權,則同時也否認了自身的正當性。等於三方都沒什麼正當性。
二,軍事上,蜀漢人才不濟,除了第一代的幾個人,後繼無人。比如所謂的五虎上將,其中關,張,黃三人幾乎是同時去世,馬超一直在鎮守關隘,只剩下趙雲可用,再除去老將嚴顏,魏延,關興,張苞等,幾無可用之人。也難怪到後來,姜維迴天無力,弄出個“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的說法來。可以說,在網羅人才方面,蜀漢的確做得比較差。
三,經濟上,劉備入川后,完全是吃老本,休養生息沒幾年,三方互相攻伐不息,老百姓疲於奔命,爆發力差。
-
5 # 天宇的文史情懷
這樣的問題有意思,我就說說我的看法。
假如關羽不出兵打樊城襄陽,那蜀漢絕對有機會統一中原。
在漢中大戰後曹操敗回許昌,這時候的蜀漢集團達到了巔峰期,也可以說具備了隆中對的實施條件,可在這時劉備走了一步錯棋,那就是讓關羽出兵打襄樊,目地的轉移曹操注意力,因為劉備很害怕曹操在打回漢中,可是關羽敗亡,荊州丟失了,這樣一來隆中對戰略瓦解了。
假設劉備不走錯路,在漢中大戰後,劉備嚴令關羽不得出兵,如果關羽聽從命令,那襄樊曹仁也不會主動去打荊州,而東吳更不敢去招惹關羽,這樣一來,蜀漢集團將佔據主動權,但是當時蜀漢集團在漢中大戰時也是傷亡慘重,所以劉備只需爭取到三年和平時間修整部隊,積蓄力量,那將穩勝曹魏。
這三年裡,魏蜀吳都將積蓄力量為日後決戰做準備,時機成熟後,劉備諸葛亮將實施隆中對戰略,但是必須解決東吳,到時候劉備留太子阿斗守成都,由張飛馬超魏延等輔助,相信曹魏不敢犯境,而且也樂的坐山觀虎鬥。
劉備諸葛亮率趙雲黃忠等大軍支援關羽,有諸葛亮在,當年曹操在赤壁之戰犯的錯誤劉備不會犯,這樣一來東吳毫無機會獲勝,相信到時候東吳必敗。
而這時候,隆中對戰略成熟了,最理想的是劉備返回成都,諸葛亮留守荊州,到時候兩路出兵夾擊曹魏,曹魏必敗,到時候蜀漢必將第三次復興。
-
6 # 希望星晨58298869
關羽出兵,就是為自己建功立業,逞自己的英雄氣,違背了隆中對中諸葛亮的戰略意圖。如果他是戰略家,自認東吳是盟友,就要在荊州坐鎮,派出使節,結好孫權。這樣自己既養尊處優了,又為蜀漢作出了貢獻。但,關二爺忘記了吳、蜀兩家已經結親,忘記了諸葛亮臨行前北拒曹操、東和孫權的囑託,忘記了東吳與蜀漢的共同敵人是曹操。他沒審時度勢就輕率出兵,終至孫權起了殺心。自己丟了性命,致使荊州也丟失了。
顯然,如果關二爺如果不出兵,專心修好東吳的關係。以其英名,曹魏方面是沒有誰敢來主動挑戰他的。畢竟誅顏良、抹文丑的英氣在,過五關、斬六將的威名在。而東吳目前還是同盟關係,儘管免不了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但不會輕舉妄動。那麼荊州就不會丟失,這樣與益州形成了牢靠的犄角之勢,從而實現了隆中對中“跨有荊益,保其嚴阻”的宏觀佈置。使“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成為了可能.
這個時候,劉備軍事集團可以養精蓄銳。其時,漢中在太守魏延的治理下,風雨不動安如山存在了十年,曹魏奈何不了他。劉備兩年後在成都稱帝,曹魏新舊交接,曹操死,曹丕登基。新皇帝要穩固地位,是不會輕易發動侵略的。劉備軍事集團可以趁機發展農業,興旺經濟,繁榮貿易。諸葛亮也會“西和諸戎,南撫彝越,外結孫權,內修政理”,連七擒孟獲都不會發生,國家會富強起來,這就有了鞏固荊州與益州的條件。
諸葛亮就是要這樣的格局,然後靜待“天下有變”的時刻到來。曹丕死,曹睿繼位就是變,這就是諸葛亮等待的時機。這個時候,先主可以開始旗幟鮮明地北伐中原了。此時,他可以命令關羽開啟襄樊戰役了,關羽其時已是耄耋之年,他會派關平、趙累、寥化等領兵作戰,牽制住曹魏主力。司馬懿定會動身前往襄樊前線進行阻擊,因為關羽之猛,非司馬懿難以抵擋。在益州,劉備派諸葛亮為軍師,向寵為大將,魏延為先鋒,抄近道子午谷直奔長安。
曹睿自是有兩把刷子,但無沙場經驗,司馬懿在襄樊前線被關雲長纏住了,又脫不開身………。其它的就不再暢想了,這興復漢室,還於舊都就指日可待。可惜,一把好牌被這個心高氣傲、好大喜功的關二爺打得稀爛!真令人痛心疾首,扼膿嘆息。
寫完,閉目沉思:真弄不清劉備與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對劉奮來說是對還是錯?放在戰略層面,這個問題還真有重新認識的必要。
-
7 # 瀾石記
有的。因為荊州是諸葛亮“隆中對”中北伐的兩個出發地之一,失去了荊州,相當於蜀漢集團折掉了一條腿,再也跑不快了。沒有荊州,蜀軍只能從益州出發北伐,道路崎嶇,運糧困難,難有勝算。而且,沒有荊州,蜀軍缺少呼應的一方,要單獨對付曹軍,談何容易。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荊州是蜀漢重要的軍事、政治和文化人才輸出地。像黃忠、魏延和馬良、蔣琬等人都是從荊州到益州的,成了蜀漢重要的執政班底。失去了荊州,劉備的人才就斷流了,僅靠益州是難以補充的。所以,關羽大意失荊州,不但失去了地盤和部隊,還失去了人才的根據地。
從戰略角度看,關羽妄自出兵,以致兵敗身亡,讓劉備永遠失去荊州,這成為劉備事業的轉折點。那以後,劉備又錯上加錯,為給關羽報仇,興師去打東吳,夷陵之戰大敗,又損失了多年積累的骨幹部隊。從那以後,蜀漢統一中國的夢想就基本破滅了。因為沒有足夠的人才和將士,蜀國一州的國力不足以支撐統一大業。《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都沒有成功。
如果關羽不妄自出兵,儲存實力,守住荊州,等待時機成熟,和劉備兩翼齊飛,共同北伐。那麼,蜀漢還有統一天下的機會。
回覆列表
謝謝平臺,說兩句,在三國當中,就是三分天下上百年,沒有任何人,能改變歷史,因為三國當中,就是三國,謀事在人,成事在天,都是老天的安排,所以說就是,關羽不出兵,蜀漢也統一不了天下,因為諸葛亮,六出祁山,也沒有統,統一天下,這是大自然吧?人沒有灰心之力,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