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圖影觀史
-
2 # 失去航線的孤舟
楚漢戰爭結束後,劉邦分封天下,實行郡縣制和分封制相結合,在劉邦眼裡,漢室宗親才是最可靠的,其他異性諸侯王是非常不可靠的,這是由歷史佐證的。周王室衰落,導致其他諸侯王逐步做大,最終導致周王朝的覆滅,項羽分封天下,各路諸侯不斷叛亂,導致西楚滅亡。劉邦的分封只不過是權宜之計,剿滅異性諸侯王在逮捕韓信之前已經作為他的基本國策。而歷史確實印證了劉邦的猜想,陳曦、英布、彭越等分分叛亂,最好的兄弟盧綰最終也背叛了劉邦,而漢室宗親是他剿滅各路諸侯的鐵桿,在最後一個諸侯王被剿滅之後,劉邦提出了“非劉而王,天下共擊之”,諸侯王必須由劉氏宗親所擔任。但劉邦的思想仍有侷限性,隨著時間的推移,劉氏宗親也開始離心離德,最終在景帝時發生了七國之亂。一直到武帝時推恩令的實施,才最終完成了大一統。在以後的王朝中,叛亂還總是反反覆覆,一直持續了2000多年。中央集權制永遠是一條鐵律,動搖不得。
-
3 # 廟堂不高
英雄遲暮 不得不為自己的後代著想 劉邦活著 這幫功臣派不敢造反 但是一旦他卦掉了 他的兒子們是肯定鎮不住這幫如狼似虎的功臣 所以劉邦是高人 他沒死前故意培養扶持外戚派 讓外戚派做大做強 他肯定了解他老婆呂后是一個只有私心而沒有野心的政治家 這樣等他死後呂后掌權 能很好的平衡這兩股力量 等呂后死了 他的兒子們也都長大了 王族派能掌控局面了 之前的兩派相互制約消耗的差不多了 此消彼長 他的兒子才能真正掌握皇權
-
4 # 在下古麒
對於劉邦來說,在開國之後,就算是功勞再大,只要威脅了劉氏的江山,他也會毫不留情面的去對付他們。
異姓王,就是這樣一個存在。
劉邦很清楚,那些異性王很容易就會滋生逆反之心。並且,特別是韓信、彭越這些人,論起行軍打仗,劉邦真的是拿他們沒有一點辦法,如果這些人想要推翻劉氏江山的話,那就是一個大麻煩了。
在劉邦的心底,只有同姓的人才可靠,正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劉邦在創業的時候還可以與那些臣子稱兄道弟的,可是稱帝之後就不一樣了,有難同當,而有福則自己享,他不能夠忍受那些異姓臣子們與自己共享江山。
但是,飯要一口一口吃,先把韓信給幹掉,然後接著就是彭越與英布,總之劉邦要把異姓王的土地權力都給奪回來。
白馬之盟就是劉邦想法最直接的體現。非劉姓稱王,天下共擊之。
而至於說“敵國破,謀臣亡”的說法,並不是正確的。因為像張良、蕭何這些謀臣,劉邦是並沒有去過多的為難的,因為他明白治理天下還是需要依靠文臣的。只不過,張良淡泊名利,早早的退出了權力的中心而頤養天年去了。
蕭何在劉邦死後仍然擔任丞相一職,只有蕭規曹隨的曹參同樣是劉邦的舊臣。所以,儘管劉邦對韓信等人趕盡殺絕,可是對於這些並不威脅皇權的文臣卻還是比較放心的。
-
5 # 天生我材必有用6789
可以這麼講,歷史就是這樣的!
越王勾踐滅吳,范蠡泛舟西湖,文種卻不知進退,吹牛逼,獻3策就使勾踐復國,還有4策未用,勾踐就讓他下去伺候先王了。一代殺神白起,軍功累累,到頭來被秦昭襄王賜死。如此種種,都是因為,他們具備造反的能力,對政權造成威脅,臥榻之側,不容他人鼾睡。
然而,推翻爆秦,楚漢戰爭,有一句話深入人心,那就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勝吳廣都是役夫,劉邦泗水亭長,英布是犯人,彭越是土匪,韓信胯下之辱…他們不甘於人下,一旦機會成熟,必然造反。英布就是活生生例子,覺得項羽死了、彭越死了、韓信死了,打仗再無敵手,就起兵了。
所以,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是皇權治下必經之路。
後面七國之亂,西晉八王之亂都說明這個問題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皇權旁落,權臣輕言廢立
南北朝更替頻繁,隋唐也是權貴交接
五代十國時期,更是混亂
朱元璋誅殺權臣,藍玉被告謀反,徐達是賜鵝肉病發…但是沒有防住朱棣
-
6 # 羽書遲
劉邦是平民出生而有天下,他自身沒有基礎和資源,但他識大勢,會用人。漢初出現"布衣將相"的盛況。他為了成功,只能與功臣們共享成果,封了很多異姓王。這些異姓王成為他穩固江山,加強中央集權的障礙,於是劉邦不斷剪除功臣,尤其是象韓信、彭越、英布影響大的諸侯。後來又定下了"白馬之盟",規定非劉姓不得封王,非功不得封侯。
但劉邦對文臣基本上可以相容,所以說劉邦“敵國破,謀臣亡",是不準確的。
-
7 # 碧波壹線1
劉邦統一天下以後,真的如常人所說那樣:鳥盡弓藏,兔死狗烹,敵國破謀臣亡,肆意誅殺有功之臣嗎?
我覺得這樣說很片面,一方面劉邦確實誅殺了一大批有功之臣,但是同樣保留了很多權臣能臣,同樣是建國功臣為什麼結果截然不同呢?劉邦能夠擊敗強敵項羽成就一統天下的霸業,必然深諳帝王之術,何為帝王之術,有人簡單論述為平衡,筆者認為這所謂的平衡即是在劉邦這個最高統治者掌控之下全國政治形式的平衡,那麼劉邦是如何保持這種平衡的呢?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劉邦殺了哪些人,以韓信、彭越、英布為代表的功臣,為什麼要殺他們呢?因為他們有能力推翻劉邦的統治,如果這些人造反,他們將會是劉邦所制定的政治平衡體系的最大破壞者。同樣是功臣為什麼有這樣能力的人只是他們而不是蕭何、張良呢,因為韓信、彭越、英布等人皆是裂土封疆之臣,是諸侯王,有自己的地盤、軍隊而且個個都能征善戰,足以引起戰亂破壞平衡,這樣的人不管忠心不忠心必然要犧牲掉,因為他們的存在會讓劉邦寢室難安。
其次對於蕭何、張良這樣的治國之臣,善於搞經濟建設這樣的人雖然也到了功高蓋主的程度,他們對國家的平衡威脅較小,反而能幫助劉邦搞經濟建設,所以這樣的人往往能夠得以善終;周勃、樊噲等這樣的武將為什麼不殺呢,因為他們雖然能帶兵,但是沒有自己的封地沒有自己的子弟兵,這樣的人只能替劉邦守護平衡而沒有足以破壞平衡的能力,所以這樣的人也能夠得以善終。
最後我們發現:敵國破,謀臣亡只是片面之詞,能夠威脅劉邦的人不管忠心不忠心必然要亡,而那些對劉邦有利的謀臣反而活的很好!這與敵國破不破沒有必然聯絡。
-
8 # 司馬武侯
史書上常說說劉邦殺功臣,實際上劉邦殺死的只有異性諸侯王,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能算劉邦的“臣”。
這些異姓諸侯王都立於劉邦稱帝之前,分封只是對既成事實的承認。當時,劉邦僅是漢王,尚屬於項羽式的霸王,與其他諸王尚“亡上下之分”。異姓諸王有權置丞相以下所有官吏,自為法令而“不用漢法”、“自拊循其民“。
所以說劉邦剪除異性諸侯王並不是屠殺功臣,這更多的是是楚漢之爭的延續。而劉邦殺死這些異性諸侯王也有非常充分的理由,並不是以“莫須有”的罪名陷害功臣。我們可以進行一個總結:
1.韓信
一代兵仙最終被一個女人用竹子捅死,也是憋屈得很。究其原因,韓信是個有賊心沒賊膽的小偷,對問鼎天下總是有想法,但是卻猶豫不決,放棄了一次次好機會。劉邦喘過氣來肯定是要跟韓信算賬,結果韓信還沒覺悟,常稱病不出,長期怨恨不滿。當陳豨升官至鉅鹿,臨走前,韓信與陳豨約定,陳豨若起兵造反,韓信將助一臂之力。其結局,可謂是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2.臧荼
此人早年是韓廣的手下,在項羽的支援下做了燕王。楚漢戰爭關鍵時刻此人站隊正確,變成了漢初幾位異性王之一。然而這人屬於是被迫害妄想症,因劉邦大肆捕殺項羽舊部,令自己非常恐懼,於是決定先下手為強,舉兵反漢,高祖劉邦親自征伐,臧荼被斬殺。
3.彭越
這人可能算是游擊戰的鼻祖了,楚漢相持時給項羽製造了巨大的麻煩。然而沒啥文化的彭越軍閥思想太重,手裡有了權力就想做聽調不聽宣的二郎神。劉邦一看,這老小子不聽話,我是天子,你這是拿天子不當乾糧啊!還以為老子是亭長?盤他!然後彭越就變成肉醬了~以後也就只能和老乾媽有點合作關係了。
4.英布
這傢伙有點臧荼加彭越的意思。本來就是想聽調不聽宣,然後本身是楚國降將,兩頭不討好。一看劉邦把韓信彭越都辦了,小心臟撲通撲通的,然後又收到劉邦送來的彭越牌老乾媽肉醬豆豉,果斷就先下手為強了,最後雖然被剿滅了,但是補了劉邦一刀。
5.盧綰
盧綰在臧荼覆滅之後被封為燕王,劉邦本來很信任這個鐵哥們兒,所有諸侯王受到的皇帝寵幸都比不上燕王。然而有時候事情就是這樣,不怕沒好事兒,就怕沒好人。有個叫張勝的人,發揚了封建時代效忠主公優先於效忠天子的精神,為盧綰謀劃了一盤“大棋”。結果陳豨滅亡,暗通匈奴和叛賊的事實被發現,好好的大漢燕王變成了匈奴盧王。悲劇啊~
6.韓王信
這是第二位韓信,被封為韓王的原因很可能是劉邦為了照顧張良的感情,為畢生以復韓為己任的張良找一個感情寄託。可以說韓王信算是被劉邦坑反的,這是一位被派到長城戍邊的諸侯王。漢高祖劉邦平定天下之後,將韓信封地遷移到太原以北。不久南韓都城馬邑被匈奴包圍,因韓信屢次向匈奴求和,朝廷懷疑其有異心。韓信遂起兵反叛,投靠匈奴。漢高祖劉邦率軍親自征討,韓信逃往匈奴,並多次率軍攻打漢朝,還引誘代相陳豨造反,在其又一次帶兵攻漢之時,被將軍柴武在參合斬殺。劉邦自己都打不過匈奴,讓這位王爺去也是居心不良。
7.吳芮 張耳
這倆人比較老實,最後善終。劉邦在平了所有異性王之後,找了個理由把這兩位的繼承者定了罪,取消了封國。
所以說劉邦剿滅異性王的行為基本上是消滅項羽後的連續動作,為的是鞏固國家的統一,消除所有不安定因素。這其中,劉邦從諸侯王但天子的身份轉變使他更加多疑,他斷然容不下異性王,然而這些王爺們也沒一個是冤枉的,給了大量的藉口,至於真正的功臣,劉邦其實一個沒殺。
回覆列表
嚴格來說異姓王根本不是劉邦的“臣”,
在劉邦眼裡他們和項羽沒什麼區別,只是大家先聯合起來幹掉一家最大的,諸侯的實力和心態不會因為劉邦自己稱個帝就改變的,所以諸侯眼裡劉邦還是那家最大的,不知道又什麼時候聯合起來也把他幹掉了。
拿韓信來說,他強迫劉邦封其為假齊王,又在約定共討項羽時失期不至,直到劉邦正式宣佈把齊地分封給他時(前面只是假齊王,也就是代理齊王)才領兵助戰,早就犯了劉邦的忌諱,更不要說他後來的確造反了。可以說在韓信逼迫劉邦封他為王時,劉邦殺心已起,他終究是難逃一死的。
再比如彭越,和韓信一樣,當初劉邦追擊項羽時,他也不出兵助戰,致使劉邦在固陵大敗,直到劉邦承諾事成之後封其為王才肯出兵,完全是一副投機者的討價還價的心態,早就犯了劉邦的忌諱,讓他非常的不爽。
後來,彭越被封為梁王,本有發兵追隨天子作戰的義務。但在劉邦征討陳豨時,他卻稱病不往,只派手下帶兵前往,犯了和英布當年一樣的錯誤,引起劉邦的猜忌是必然的。
楚漢之爭是戰國的延續,平定異姓王的戰爭是楚漢之爭的延續,七王之亂是誅殺異姓王戰爭的延續。
劉邦生在戰國長在戰國,在當時的人看來,秦朝的大一統只是一個小插曲,諸國並立才是正常狀態。
如果站在劉邦同輩人的角度,就不難理解項羽大封諸侯,和劉邦殺了異姓王又封同姓的舉動。也不難理解諸侯稱“臣”時的心態。
商周數千年形成的秩序不會因為秦國十年的統一戰爭就突然消失,歷史的慣性是巨大的,影響後世又幾千年,統一的帝國秩序,是在漢初幾代皇帝手中緩慢建立起來的。
按照馬教的觀點,歷史是曲折前進、螺旋上升,如果把分封制到大一統看作這樣一個反覆過程:戰國並立——秦統一戰爭——秦末列國的復國和項羽大分封——劉邦剪除異姓王戰爭的統一——劉邦分封同姓——漢初削藩的統一叛亂戰爭——武帝時的大一統。
從這個角度來看,劉邦“殺功臣”的舉動,和後世的開國之君殺功臣,性質是完全不同的。別人是怕子孫被中央的權臣篡權,他這是在削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