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沐靈舒
-
2 # 名利不如閒86380201
乾隆的裕陵去過嗎?
在裕妃陵園,有兩座皇貴妃墓,一個是純惠皇貴妃(也就是延禧攻略的純妃),另一個是慶恭皇貴妃(也就是延禧攻略的慶貴人)。
其中,慶恭皇貴妃是乾隆死了以後,嘉慶皇帝封的,所以實際上乾隆只有一位皇貴妃,也就是純惠皇貴妃沒有入葬帝陵。其它兩位皇后三位皇貴妃都是和乾隆合葬的。
那麼廢后死的時候,乾隆下旨“以皇貴妃禮”下葬,正常的情況或者葬入地宮(那有給她留的位置)或者另建一座皇貴妃墓。但乾隆顯然不願意這麼做。
他是把妃園中唯一的一座皇貴妃墓挖開,把廢后放進去了。而且沒有移動純惠皇貴妃的棺木,只是把廢后的棺木像個丫鬟一樣放旁邊了。所以他並不是想把廢后和純妃合葬,只是羞辱一下廢后。
也許他是想把純惠皇貴妃移到帝陵,把這座墓讓給廢后吧,不知何故中途又變卦了。
-
3 # 歷史課課代表
堂堂一國皇后死後卻被塞進了妃子的墳墓裡,這樣的事情在清朝乾隆帝之前恐怕是沒有先例的。然而,隨著乾隆帝繼後輝發那拉氏的死亡,這一切改變了。輝發那拉氏皇后因為生前擅自斷髮觸怒乾隆帝,最終被不廢而廢,最後被以皇貴妃的名義葬入純惠皇貴妃的地宮,由此可見乾隆帝對她的恨到了各種程度。
在古代封建制度森嚴的等級之下,作為一國之母的皇后大多數都應該跟皇帝葬在一起,即使不與皇帝同葬,也會有單獨的地宮。但是繼後輝發那拉氏不僅沒有與皇帝合葬,也沒有單獨建陵寢,反而被塞入早於她去世的純惠皇貴妃的地宮之中。導致這樣的結局是因為乾隆三十年發生了一件事情。
乾隆三十年,繼後輝發那拉氏陪伴皇帝南巡,在途中,二人不知什麼原因發生了激烈的衝突,導致皇后做出斷髮這樣大不敬的舉動,震怒之餘,乾隆帝雖然沒有廢除她的皇后之位,但卻收回了他的所有冊寶,並將她打入冷宮。一年之後輝發那拉氏病逝,乾隆帝下旨將其按照皇貴妃喪葬規制處理,實際上,她的喪禮僅為嬪的級別。並且沒有單獨為他建立墓券,而是將她葬入純惠皇貴妃的地宮之中。輝發那拉氏死後不僅沒有單獨的墓券,甚至沒有神牌,自然也得不到後世子孫的祭享,可以說是清朝歷代皇后中結局最慘的了。乾隆帝對她可以說相當絕情了。
-
4 # 雍親王府
這裡所說的烏拉那拉氏,就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后,也就是歷史上的繼皇后輝發那拉氏,將其稱為烏拉那拉氏是根據《清史稿》的記載。
那拉氏,是海西女真四部王族的姓氏,也稱為“納蘭氏”,例如大家非常熟悉的納蘭明珠、納蘭性德等。葉赫、烏拉、輝發、哈達,這四個是部落的名字,加在那拉氏前以示區分,因而就有了葉赫那拉氏、烏拉那拉氏、輝發那拉氏和哈達那拉氏。
乾隆朝的繼皇后,也就時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后,輝發那拉氏(1718年—1766年),來自輝發那拉部落,贈一等承恩公、佐領訥爾布之女。《清史稿》中,將其記載為烏拉那拉氏。2018年熱播的兩部清宮劇中,《延禧攻略》中的繼後遵循了歷史慣例,稱繼後為輝發那拉氏;而《如懿傳》中,則按照《清史稿》的記載,稱繼後為烏拉那拉氏。
輝發那拉氏於雍正十二年(1734年),嫁給當時還是寶親王的乾隆皇帝弘曆為側福晉。乾隆皇帝登基後,在乾隆二年(1737年)冊封為嫻妃,乾隆十年(1745年)晉封為嫻貴妃,乾隆十三年(1748年)晉封為攝六宮事皇貴妃,乾隆十五年(1750年)正式冊立為皇后。
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皇帝在第四次南巡途中,安排福隆安將皇后秘密從水路送回京師,隨後直接收回了輝發那拉氏手中的四份冊寶。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對於收回輝發那拉氏手中的四份冊寶給予了自己的解釋:
“孝賢皇后崩逝時,因那拉氏本系朕青宮時皇考所賜之側室福晉,位次相當,遂奏聞聖母皇太后,冊為皇貴妃、攝六宮事。又越三年,乃冊立為後。其後自獲過愆,朕仍優容如故。乃至自行翦發,則國俗所最忌者,而彼竟悍然不顧。然朕猶曲予包含,不行廢斥。後因病薨逝,只令減其儀文,並未降明旨削其位號。朕處此事,實為仁至義盡。且其立也,循序而進,並非以愛選色升。及其後自蹈非理,更非因色衰愛弛......”
繼後輝發那拉氏是在孝賢純皇后,也就是富察皇后去世後,主政六宮,並且被冊立為皇后。但是輝發那拉氏竟然削剪頭髮,按照當時的禮節,皇上和太后在世時削剪頭髮是在詛咒皇上和太后,這是大不敬的行為,因而這也引起了乾隆皇帝的震怒,乾隆雖然沒有廢黜繼後,但是於乾隆三十年(1765年)收繳皇后、皇貴妃、嫻貴妃、嫻妃共四份冊寶夾紙。按照乾隆自己的說法,他這是做到了仁至義盡,說白了,乾隆並不是因為年老色衰而對繼後移情別戀,而這一切都是輝發那拉氏咎由自取。
一年之後的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繼後便在淒涼與憂鬱中病逝,而他為乾隆所生的皇十二子永璂,自始至終也沒有得到乾隆的喜愛,死後才被追封了貝勒。
繼後輝發那拉氏去世後,乾隆下旨以皇貴妃禮葬,但是並沒有讓其葬入裕陵地宮與自己合葬,而實際上殯葬的標準和禮儀可以說是相當的寒酸。相比於敬敏皇貴妃章佳氏可以葬入康熙的景陵地宮同康熙合葬,敦肅皇貴妃年氏可以葬入雍正的泰陵地宮同雍正合葬,而作為曾經的皇后,並且是乾隆沒有下旨廢黜的皇后,輝發那拉氏竟然不能同乾隆皇帝合葬,足見乾隆對於他的厭惡和憤怒。
在這種情況下,乾隆也僅僅是象徵性的將她安葬入了純惠皇貴妃的陵寢地宮中,並且不是安葬在正位,以偏位安葬。而整個的葬禮也是非常的寒酸,雖然乾隆下旨要以皇貴妃的禮儀下葬,但是實際上,只相當於一般嬪級妃子的下葬標準,而根據內務府檔案顯示,整個喪事僅用銀207兩。
更為重要的是,輝發那拉氏去世後,竟然沒有獲封任何的諡號,而她也成為了清朝歷史上唯一沒有獲得諡號的皇后。
-
5 # 師明禮
這是因為輝發那拉氏被嚴重降級了。
乾隆的陵墓,主陵是裕陵,這是乾隆安葬的地方,裡面能陪他長眠的是皇后和皇貴妃,陪陵是妃園寢,安葬的是貴妃和妃嬪們。
(1)主陵裕陵:安葬的是皇帝,皇后和皇貴妃。
乾隆主陵裕陵,裡面安葬著乾隆皇帝,還有五位后妃。
兩個皇后:富察皇后和令貴妃。富察皇后安葬在這裡天經地義。令貴妃生前是皇貴妃,乾隆欽點安葬裕陵,死後追封皇后。
三個皇貴妃:高皇貴妃生前已經是皇貴妃,有資格安葬於此。
富察格格和嘉貴妃是乾隆追封的皇貴妃。這三位都是乾隆欽點安葬裕陵的。
(2)陪陵妃園寢:安葬的是皇貴妃以下的後宮。
乾隆的陪陵安葬者分成五排,基本是嚴格按照死者的位份安葬的。
第一排4人:貴妃2個。特殊2人:一位皇貴妃和一位皇后(烏拉那拉氏)。
第二排7人:全部是貴妃和妃(生前)。
第三排9人:全部是妃和嬪(生前)。
第四排11人:全部是貴人和常在(生前)。
第五排5人:全部是貴人(生前)。
這裡的五排妃嬪,只有第一排比較特殊,其餘四排很容易理解,基本是按照其品級安葬的。
第一排的有四個人。
蘇佳氏皇貴妃,她是皇貴妃,即《延禧攻略》裡的純妃原型,她在生前就已經是皇貴妃了,但是為什麼沒有安葬在主陵呢?
因為乾隆主陵只有7個棺位,此前已經安葬了四個妃後,只剩下三個棺位。
三個棺位:乾隆一個,輝發那拉氏皇后一個,未來的皇帝之母一個。
當時輝發那拉氏皇后還沒有被廢,一定是有一個位置的。
當時皇儲未定,輝發那拉氏皇后有一個兒子,如果他被立為太子,那麼就不必空出一個棺位給未來的皇帝之母了,可是萬一他不是太子,那麼乾隆必須從其他的兒子裡選一個做接班人,這個接班人的生母將來死後就要安葬在裕陵。
所以,蘇佳氏皇貴妃只好安葬在陪陵了。
乾隆怕委屈了這位皇貴妃,特意將其陵寢加大,豪華,也是陪陵的首位,在乾隆時期,乾隆的陪陵就叫做純惠皇貴妃園寢。(清朝所有的妃園寢裡面,超規建制的只有兩座,純惠皇貴妃園寢是其中之一)
輝發那拉氏由於剪髮有罪,失去了皇后的資格,實廢名不廢,保留著皇后的名義,但是死後乾隆無論如何也不會讓她進入主陵,只把她安排在陪陵,而且比皇貴妃還要低一級。
因此,輝發那拉氏皇后安葬在陪陵,實際上是被乾隆皇帝拋棄了,是一種對她位份的嚴重降級。
-
6 # 暢享明亮1706
為什麼乾隆會把純惠皇貴妃和烏拉那拉氏葬在一起?因為烏拉那拉氏雖然曾經貴為皇后,但是後位最終被乾隆廢棄,甚至可以說最後乾隆特別討厭她,那麼乾隆最後這麼對待她也就不奇怪了。烏拉那拉氏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后,烏拉那拉氏原為明末海西女真四部之一烏拉部的部族姓氏,是滿洲八大姓之一,烏拉那拉氏在清朝歷史上多次與皇家聯姻,有三位烏拉那拉氏女子成為滿清皇帝的皇后。今天所講的烏拉那拉氏是乾隆皇帝弘曆的繼皇后,相對於其他兩位她算是結局最悽慘的一位,畢竟她是歷史唯一一位在死後也沒有得到諡號的皇后。但是這並不能只歸咎於乾隆薄情寡義,她的最終結局也與烏拉那拉氏自己性格缺陷,最終偏激作死,做事不顧後果有關。
立烏拉那拉氏為後,並非乾隆本意
烏拉那拉氏在乾隆還是寶親王時就嫁給了乾隆,但是烏拉那拉氏並不得乾隆寵愛,乾隆最鍾愛的女人還是富察皇后,“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對於一名後宮的女人真的是奢望。在富察皇后當位時,別的妃子都在爭風吃醋,無所不用其極的爭奪剩餘的寵幸機會,烏拉那拉氏自知比不過富察皇后,便主動轉換思想,一直主動侍奉在乾隆帝生母孝聖太后身邊,她也因此而得到了太后的特別關注,太后一度甚至把她當女兒一樣看待。因此在富察皇后逝世後,太后推薦烏拉那拉氏立為貴妃,不久烏拉那拉氏又晉升為統攝六宮皇貴妃,最終在乾隆十五年,烏拉那拉氏被冊為皇后,但是這都不是乾隆的本意,都是太后逼迫的,所以說烏拉那拉氏雖然貴為皇后,但是乾隆與烏拉那拉氏關係並不和睦 ,甚至可以說形同陌路。
私自斷髮,大不敬,皇后後位被廢
乾隆皇帝的第四次南巡是烏拉那拉氏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也是烏拉那拉氏痛苦的開始。在乾隆南巡時,當地地方官員為皇帝進獻了幾名漂亮的歌女,以供乾隆皇帝享樂。但是乾隆皇帝不知節制,烏拉那拉氏深知沉迷美色會耽誤朝堂國事,也害怕過度酒色傷害了乾隆的身體根本,便好言相勸,但是乾隆皇上不僅不領情,而且大聲斥責了烏拉那拉氏皇后,埋怨她多管閒事。多年的不受寵幸以及自己身為皇后,卻毫無皇后的尊嚴等等積怨,使烏拉那拉氏皇后無比怨憤,犯下大錯。烏拉那拉氏皇后為宣洩怨憤,當著乾隆皇帝的面剪掉了幾縷頭髮,清朝與現代理發觀念不同,在清朝當時只有喪夫立志不再改嫁的女子才剪髮,烏拉那拉氏斷髮的行為無異於詛咒皇帝和太后,違反孝道,自然被視為對皇帝太后的大不敬。乾隆憤怒異常,認為烏拉那拉氏精神不正常將其打入冷宮,決定永生不在相見,後來回宮不久烏拉那拉氏鬱鬱寡歡,很快就在冷宮中暴斃了,對於烏拉那拉氏的死乾隆沒有理睬,只是安排以皇貴妃之禮舉行了烏拉那拉氏的葬禮,但實際上烏拉那拉氏的葬禮級別比皇貴妃還不如,另外,乾隆並未烏拉那拉氏單獨開闢墓地,而是與純惠皇貴妃葬在一起。對於烏拉那拉氏的後事來說,乾隆皇帝可以說也是十分狠心了,畢竟烏拉那拉氏也是從潛邸就一直陪伴著乾隆,但乾隆卻沒有給烏拉那拉氏最後的體面。
回覆列表
因為只有皇后才能和皇帝葬在一起,所以首先純惠皇貴妃是沒法和皇帝葬在一起的,但是她有自己的陵寢,只是規格沒那麼好。而烏拉那拉氏雖為皇后,卻做出了斷發這種大逆不道的事,在清朝只有皇帝和太后去世皇后才能斷髮。這件事惹怒了皇帝,將烏拉那拉氏拉入冷宮,沒收皇后冊寶,不給設牌位,兒子都沒發祭奠,伺候的宮人也只留了兩個,實際上等同於廢后。就連葬禮也簡簡單單,只有64人抬棺,真正的皇后是上千人輪流抬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