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問心御神

    1,漢景帝削番也是搞出了七國之亂,還殺了晁錯,並沒有那麼簡單就搞定了一切。

    2,不怕神對手,就怕豬隊友,歷史證明朱棣絕對是神對手,其一生文治武功,在中國歷史上都是屈指可數的人物。而朱允炆身邊不是豬隊友,是一群豬隊友,居然還開了南京城門投降了。漢景帝身邊可都是神隊友,差距太大了。

    3,軍隊戰鬥力不同,七國烏合之眾,統一調動都有問題,可燕王的軍體是當時世界第一強軍,蒙古騎兵都給打跑了,完全沒有可比性。

  • 2 # 瀟蕭歷史文社

    1、漢景帝無論在年齡、素質還是在能力上都遠比建文帝強。

    漢景帝登基的時候已經三十二歲了,當了二十多年的太子,在長達二十多年的太子生涯中在身邊聚集了一大批能臣武將,比如說晁錯、袁盎等人,這些人都是漢景帝府邸舊人,能力強對於漢景帝忠心耿耿。同時漢景帝在長達二十多年的太子生涯中也鍛煉出自己的政治才能,繼承和發展的文景之治。反觀建文帝,建文帝本來沒有機會當上皇帝了,只是他的父親朱標過早去世,年僅十五歲的他才被確立為皇太孫,從皇太孫到皇帝他僅僅用了六年,而在這六年中,他可以說是趕鴨子上架,沒來得及培養和發展自己的死黨。而且由於年紀尚小,還來不及確立自己的威信便被立為皇帝。

    2、漢景帝文臣武將配備遠比建文帝強

    漢朝初年漢高祖劉邦雖然瘋狂屠殺功臣,但卻給後代留下幾個能臣,比如說周勃、陳平。他們對後來穩固劉家天下起了重要的作用,儘管到了漢景帝的時候那些開國勳貴都已經去世了,但是漢文帝非常注重人才培養,他推薦周亞夫、發現李廣、程不識等西漢名將,並加以重用。漢景帝接班後,漢軍的戰力不但沒有削弱,反而更強。反觀建文帝,朱元璋在位的時候將那些勳舊大臣都殺了個精光,最後建文帝接班的時候基本上無將可用,以致於燕王朱棣可以攻下南京城。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便是反叛的諸侯王的條件

    漢景帝的七國之亂儘管有七個諸侯王反叛,但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缺點,那就是都沒有資格做皇帝,實力最強的吳王劉濞是劉邦的侄子,楚王劉戊都是劉邦弟弟楚元王劉交的孫子。根本沒有稱帝的可能性,即便成功了,他們也不可能從劉邦的子孫手中拿走皇位,在這樣的情況下導致七國其實離心離德,雖然聲勢浩大,但卻不堪一擊。反觀燕王朱棣,燕王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不過他的三個哥哥都已經去世了,這樣他就是名副其實的嫡長子。根據漢族王朝的傳統朱元璋的皇位應該由他來繼承,只是朱元璋將其傳給孫子。有著太祖皇帝嫡長子的名號,又加上他在長期和北元作戰積累下來的戰功威望自然會有很多人支援他,其中不乏朱元璋的其他兒子。因此朱棣無論在血統、道義還是在能力上都壓過七國一籌,自然很容易成功。

  • 3 # 歷史百家爭鳴

    西漢與明朝初期的皇帝都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地方的藩王權力過大,威脅到了中央的統治,所以兩個朝代的皇帝都採取了一定的措施,可兩個皇帝的結果卻大不相同,漢景帝贏得了削藩的勝利,而朱允文因為削藩丟掉了皇位。同為削藩,為何漢景帝贏得輕鬆,朱允文敗的悽慘?

    兩朝面對的藩王勢力懸殊。漢景帝削藩時,最強大的藩王是吳王劉濞,他造反不要緊,還聯合了六國進行叛亂,組成了聲勢浩大的造反隊伍,可劉濞不到三個月就被周亞夫打敗了。而朱棣就不一樣了,他是明初的九大塞王之一,長年跟北方的韃靼交戰,軍事水平不是劉濞能比的。再者漢景帝有能將可以用,像周亞夫,他對平叛七國之亂就起了很大的作用。而建文帝是沒有能將可以用,明朝的開國功臣都被他爺爺除掉了,朱元璋這樣做就是為了讓他的皇位穩固,可朱元璋的做法卻讓建文帝沒有能將可以抵抗朱棣,建文帝手底下的耿炳文與李景隆都不是朱棣的對手。而且漢景帝時期造反的藩王並不是所有的,還有幾個藩王在替漢朝皇帝抵抗,像梁國就在平叛七國之亂中發揮了很大作用。而建文帝一開始就大肆削藩,藩王都是人人自危,所以朱棣發動兵變時,很多藩王都是在隔岸觀火,都沒有施於援手,因為幫了建文帝可能以後自己也吃不了兜著走。

    建文帝的失敗也在於他沒有多少政治手腕,打仗時都傳命於人說不能傷害朱棣,可見他在政治方面的年輕,他對朱棣心慈手軟只會換來自己日後的遭殃。

    其實漢文帝和建文帝面臨的情況比較像,朱棣也是沒有實力抗衡中央的,兩個皇帝削藩的時候中央政府的實力都是比較強大的,軍事人才也不缺乏,歸根結底還是皇帝本身的問題,或者說制度的問題,所有的事情都由皇帝決定的時候,結局就會有很大的偶然性,如果把漢文帝和建文帝互換,建文帝依然會失敗,他的失敗並不是實力的失敗而是決策的失敗,也就是建文帝這個皇帝本身是不合格的,失敗也就是必然的了。

  • 4 # 歷史春秋網

    漢景帝贏得並不輕鬆啊,而且,七國之亂,把漢景帝驚得不輕,乃至在叛軍的威脅下,把他的恩師、提出《削藩策》的忠臣晁錯都冤殺了。漢景帝實際上在殺晁錯的時侯,有時後悔了,指望殺了晁錯平息叛亂。但他想錯了,殺了晁錯,打著“清君側”口號的叛軍們並沒有住手,而是一不做二不休了。形勢所逼,後悔無用,漢景帝才不得不全力反擊。幸好用人得力,平息了叛亂。

    漢景帝能夠平息叛亂,原因有三:第一,漢景帝有豐富的執政經驗,大事面前臨危不亂。能力上顯然比建文帝強得多;第二,用人得力。漢景帝不乏強兵猛將與謀略之士,周亞夫、竇嬰、欒布、酈寄等都是他的左膀右臂,並且爭取了梁王做他的接應助手;第三,七國雖然叛亂,但人心不齊,各打各的小算盤,沒有雄才大略之主。最後被漢王朝各個擊破。

    反觀朱允炆,在能力上很差,沒有什麼執政經驗,本來明朝開國的能臣武將不少,但被朱元璋殺個差不多,導致朱允炆無將可有,無謀可參。到了大事臨頭,豈是雄才大略的朱棣對手?朱棣久在邊防,跟蒙古人打仗都是戰神級的人物,手下又有很多文臣武將,在硬實力上強於朱允炆。重要的一點是,朱棣是朱元璋的兒子,也姓朱。明朝將士的心是左右搖擺的,反正是姓朱的當皇帝,保誰不一樣呢。所以朱允炆失敗時,人心盡失,各自尋找生路,投降了朱棣。

  • 5 # 英熋本不瑟

    首先明確一點:漢景帝平定“七國之亂”並不輕鬆,但他最終還是取得了勝利!而建文帝削藩引發了“靖難之役”,最終兵敗江山易主,自身生死成謎。比較這兩個歷史事件,有以下幾點值得思考。

    一 兩次削藩的時機成熟度上,景帝時期西漢已傳三代,中間還夾有惠帝和呂后,此時地方諸侯國擁有高度自治權,有自己的政權、財權、兵權。其尾大不掉之勢早已成為中央政府眼中之刺,可以說自高祖劉邦起就屢有加強中央集權之策,對地方諸侯國的防範也一步步在加強。再看建文帝時期,地方藩鎮並沒有太大自治權,中央對他們的控制較強,如對地方官的任命權和地方財政權都歸中央。藩王們的屬兵雖精銳但相對數量不多,大多集中於邊境線以抵禦外敵為主要職責。所以此時並沒到非削不可的地步。

    二 削藩策略問題。漢景帝聽以晁錯策略,開始削藩先從弱小諸侯國下手,這一步已證明失算了,最終導致了“七國之亂”,初期其實很被動,幸虧當時匈奴沒有趁勢大舉南下,否則結局真的難料。而建文帝還是這樣搞,導致勢力最大的燕王朱棣唇亡齒寒,下定決心造反到底。如果建文帝果斷決策,在幾大藩王進京赴太祖之喪時以“參贊政務”之名加以扣留軟禁,先制住首腦人物,結果要好很多。

    三 君臣能力問題。漢景帝在危機爆發後,能夠殺晁錯堵住諸侯王的口,利用親兄弟梁王劉武擋住造反大軍主力,重用周亞夫,最後一舉平定天下。儘管後世對景帝為人方面頗有微詞,但評論一個政治家不能簡單用個人道德,主要看他的決策對天下後世的實際影響。而建文帝在個人道德方面無疑是很高尚的,燕王以“靖難”,也就是幫皇帝清除身邊奸臣名義起兵,他仍堅持重用齊泰,黃子澄等人,始終相信李景隆,對出征將士下達不許傷害皇叔的命令。這一系列仁義道德換來的更大的動亂和殺戮,這是典型的“小仁”而不是真正的“大仁”。

  • 6 # 看遍山川

    漢景帝削藩,明建文帝也削藩,前者成功後者失敗,是軍事策略失誤,還是豬隊友壞事,歸根結底還是包括帝王本身人的問題。

    漢景帝削藩一開始也不見得輕鬆,聞聽吳王起兵開始也是驚慌失措,病急亂投醫先斬了晁錯,想投入最小的代價來平息已經蠢蠢而動的七國之亂。沒想到事後派袁盎去勸說吳王放棄謀反,吳王連個照面也不打,扔下一句話“寡人已是東帝,還不定誰拜誰呢”,景帝才擼起袖子加油幹開始軍事動員平叛。

    景帝雖然先失一著,但能立刻將國家納入正確的戰爭機制,首先用人得當,並且給予充分信任。啟用將門虎子周亞夫統帥大軍進軍洛陽,周亞夫出手不凡佔領戰略要地昌邑,和老謀深算的謀士鄧都尉商議吳兵此時士氣旺盛,暫時深溝高壘只作堅守,等吳軍疲弊再派輕騎截斷吳國糧道,到時再全線出擊。

    這時吳國精銳都轉而進攻梁王所在地,梁王承受著巨大的壓力,他可是竇太后最喜愛的兒子,幾次三番向朝廷求救,景帝駁不了面子也派人讓周亞夫出兵,可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景帝也沒有辦法,周亞夫還是堅守不出。一直等到吳軍陷入消耗戰,周亞夫截斷吳軍糧道,使糧草供應不濟,才出動大軍全面進攻,吳兵士兵飢餓難忍已經沒有鬥志,兵敗如山倒,年過劉旬的吳王劉濞舉兵問鼎竟在九十天裡敗亡,其他挾從都樹倒猢猻散。

    其實豬隊友出在造反的吳王這邊,而且是那幫自以為是的老將,戰前有人提出吳國步兵多,漢軍騎兵多,不能和善於平原作戰的漢軍騎兵在平原地帶過份糾纏,吳軍不要貪戀城池得失,應該以最快速度奔襲洛陽,據太行依黃河,哪怕不能問鼎關中也能憑險自守,有地盤才有談判條件。

    吳王拿不定主意,向老臣們請教,可他們認為此計屬於急功近利,吳軍需要穩紮穩打。但戰局的發展正如事先有人擔心的那樣,漢軍出現在梁,楚地帶和吳軍相持,吳軍遠道而來應該力求速戰,拖泥帶水的戰術正中周亞夫下懷。

    而明建文帝削藩時,豬隊友全部在建文帝這邊,並且敗招連連。建文帝在“高參”齊泰和黃子澄建議下,先削奪了周,湘,齊,代等宗室爵位,剪除了他們自認為燕王的羽翼,但也給了他充分的準備時間。建文帝放回燕王留在南京的三個兒子,使朱棣最後的顧慮也煙消雲散,他的“高參”卻認為這樣做可以消除朱棣的疑心,到時能一舉抓獲。

    事後在得到燕王造反的確切訊息後,建文帝完全可以明詔天下,先下手為強以得到輿論上的支援,但南京方面卻派北平都指揮使張信去逮捕朱棣,還不知道張信已經背叛朝廷,朱棣先發制人起兵反叛,並且根據《祖訓》提出“舉兵誅討,以清君側”,控制輿論導向。

    怪就怪老朱皇帝為了防止武將權臣造反,那些能征善戰的功勳武將都被他基本肅清,建王帝此時是“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派年過六旬的老將耿炳文率部北上,首戰遭挫後,黃子澄熬不住心急,趕緊建議建文帝臨陣換將,換上個李景隆,同樣是出自將門,他可是個紈絝子弟,和周亞夫相差十萬八千里,將來開啟南京城門投降的也是他。

    燕王朱棣這邊可都是明白人,軍師姚廣孝,世子朱高熾兩個死守北平,待朱棣挾朵顏三衛大軍回返合擊李景隆,南軍大敗,李景隆率先逃跑回德州。像這種敗軍之將要換在朱元璋手裡早死一百回了,可建文帝和“高參”們好似熟視無睹,當什麼事都沒發生。

    建文帝非但不處分李景隆,在建文三年左都督盛庸於保定大敗燕軍,由於建文襄公之仁不許射殺朱棣,不負“殺叔之名”,南軍眼睜睜地看著朱棣殿後逃跑,讓朱棣重演了一回“長坂坡趙子龍”,實在是迂腐透頂。

    朱棣作為造反方遠道而來,和景帝時的吳國軍隊性質一樣,都不應該過於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吳王沒有聽取正確的戰術規劃,可朱棣從善如流接受了軍師姚廣孝的建議,甩開聚集在山東地界的南軍,發揮北軍騎兵優勢,主力向南直逼南京。

    盛庸等南軍在北軍後面追擊,一敗再敗,之後在長江邊高資港作最後阻擊也功虧一簣,南軍陳瑄率水軍投降,北軍渡過長江兵臨南京城下,還是那個李景隆開啟金川門迎降。

    看來造反可是門技術活,選擇正確的戰略,拋棄襄公之仁,可千萬不能相信豬隊友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辣子雞鍋貼家常做法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