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臘肉是我們湖北恩施少數民族的必備年味兒
6
回覆列表
  • 1 # 土家硒利哥

    年味,在湖北恩施利川,我的家鄉,比如說:貼對聯,殺年豬,煙花滿天飛,鞭炮歲歲響,更重要的是,要下大雪,才有過年的味道。️️大概這些吧!太多了️️

  • 2 # 可愛的樂樂姐

    年味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了.

    曾經小的時候盼著過年.新衣服.鞭炮.餃子.熱鬧.

    可是回頭你看現在年味太淡了.

    對聯.豆包.年糕.餃子.比較有特色!

    我這無處安放的魅力吖

  • 3 # 範佛安

    3天前 · 天水星火機械製造有限責任公司質檢專員

    年,是一種味道,這個濃濃的氣味,是從臘月初八開始氤氳瀰漫的。小時候,每到這一天中午,大人便熬一鍋蔬菜大米粥,粥雖不怎麼好吃,可是在告訴家裡人該過年了,該盤年了。在家鄉,備年就叫盤年,過了臘月八,就要磨面,置辦年貨,殺豬;上世紀七十年代,我生活的小鎮上還主要以水磨磨面,全鎮就一臺電磨,長輩們還可能不適應,也說電磨磨的面不好吃,把面燒熱得很,都快熟了,燙手,沒面味道了,因而揹著糧食或借架子車拉著去水磨磨面;那時間的人臘月裡磨面,什麼糧食都有,玉米,蕎麥(大蕎,小蕎),青稞,燕麥,扁豆,大豆,大麥,小麥;磨坊是建在水渠上的,把水聚攏在木製開口的四方槽裡,利用水兩米高的落差衝著磨坊底下木製的、有很多葉片的大木輪轉動,大木輪中心的軸固定在磨坊裡面直徑有一米五左右,厚度在三十公分以上的石磨磨盤上,兩扇磨盤,上面一塊磨盤不轉,下面轉,糧食從上面磨盤鑿開的小洞裡,透過轉動後帶動著的自動晃動的木棍引導下去,兩塊磨盤各開鑿有弧度槽,磨細的糧食便從磨盤接觸的間隙向周圍像天女散花般飄散在磨坊木製地板上了,勘磨的店家有時間也幫主人用籮籮出粗細,粗的再磨一次,再剩下的粗麩皮便給牲口拌草或給豬拌菜吃;

    寒冬臘月,地處黃土高原腹地的小鎮很冷冰天雪地,磨輪上時不時就凍一層冰疙瘩,這時就得有人拿斧頭去剁冰,要不磨輪就不轉了,我的外婆是小腳,她把水截到槽外流後,從沒水的槽裡下去剁冰,手腳麻利,十幾分鍾就收拾好了,這活按理說是男人乾的,可她照樣能幹,那時守磨坊的一般都是女人

    在古鎮,大人常說,過年新軒一張紙,花花綠綠的各種紙是集市和家家必備的,紙買回家用來糊牆,貼窗花,寫對聯,畫門神;對於家道貧寒的人家來說,過年就是一張新紙。盤年期間,還要劈柴,殺豬,到了臘月二十三小年這一天,要祭灶,祭灶糖是農村手藝人承師傅傳授,一輩一輩傳下來的,他們用天然穀物製作灶糖,不新增任何外來材料,香甜可口,筋道有嚼頭,遇熱又容化,含嘴裡就化了,這也是在我記憶中的年味裡極為獨特的體驗,今天想起來,都認為他們是真正變腐朽為神奇的手工匠人。

    臘月二十三過後,灶王爺便去上天稟報各家這一年吃喝的狀況,上天也就一直給他放假到來年的正月初九,,灶爺一走,凡間的人家便開始了激上爬下,用小石磨把自己產的黃豆粗磨成兩三瓣,溫水浸泡一小時後再精磨成豆漿,豆漿用粗麻布過濾擰乾到開水鍋裡,用滷水點制,便結成豆花,把豆花舀到木匣裡,壓榨後便成四四方方的豆腐塊了。小年過後,家家也都要踩著灶頭大掃除了,這期間凡間的凡間值日,便由玉皇大帝親自籠統看護,來年的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生日,他便重返天宮,接受各路神仙的朝拜;從臘月八喝粥,祭祀佛祖釋迦牟尼得道開始,鄉人的年味就已經濃濃地盪漾開了。

    大年三十,是年味最濃的一天,最後剩餘的食品烹炸煎炒,中午一般就要收拾停當,下午打紙錢,再掃庭院,打漿糊,擦門窗,貼窗花,貼對聯,貼門神,備紙錢,點香出門請先人,到了年夜飯,大塊吃肉前,先要在供桌上獻上各種鄉人認為最好吃的供品供神靈,獻祖先,祭土地爺,這當中都要磕頭,作揖,燒香,燒紙錢。先祭祖,祭神,再家人食用;三十晚上要守夜到子時,然後各村各鎮手腳靈敏的小夥姑娘便結伴到自己的山神廟裡去搶頭香,祈福來年幸運。初一早期,一年勤快,早起後要放開門炮,在喜神待著的方向迎喜神,喜神在什麼方向農曆上都寫著。

    一般從初一初二開始,村上每年用的大鼓就被好事之人搬上場面,肆意宣洩的鼓聲,告示著鄉人正月裡了,過年了,新的一年來了;小孩大人,小媳婦大姑娘都穿著給過年預備的新衣裳,三五成群,集結在鞦韆架下炫耀,村裡能人每年這時便用木檁支起鞦韆架,揉柔軟有韌性的耐磨的木棍為鞦韆繩,有本事的小夥女孩便蕩起鞦韆,颯爽英姿隨著銀鈴般的笑聲飛揚在小鎮的上空。在向陽坡路口之熱鬧地方,還有農人說書的,小鎮的說書人本不識字,平時以洗制瓤皮為生,可他說起書來,手腳並用,吐沫星子飛濺,不一會人群便擠成一圈,說到動情處與緊要地方他還要比劃動作,如小踢腿,馬上亮相等等出場人物都被他描繪的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就如現場演著一般,他還說的細緻入微,一般一個章節要幾天下午才能說完整;我從沒在書上看見過如此描寫的章節,現在想想,他可能是拜過師,後才學會藝的。

    初三送三十晚上請來的先祖,俗稱送紙,送紙是每家每戶最隆重的儀式了,盤子里長子或長孫端上紙錢,點著的香,別人拿上煙、酒、茶及各種供品,到路邊用草木灰圈個圓圈,留個出口,便從裡面燒紙了。

    從初一到初五,講究是每日要吃不同的五穀雜糧,父親在世時曾給我無數次說過,我都認為無聊話題沒進腦子,今日想起,不經意間流失的,也許就永遠找不回來了;初九要敬神,初九晚上各村秧歌就開演了,唱秧歌,這是必須的,一直唱到正月十五晚上,也有唱戲的。

    年是每個人心中深深的記憶和回味,有錢沒錢,回家過年,道出了多少人一年的辛酸苦辣,三十晚上一根折筷子也要歸家的古訓,已經刻在了華人五千年文明的血液裡了。

    編輯

  • 4 # 新新茶飲

    過年!我覺得就是我們放鬆的日子、團聚的日子!快樂的日子!現在生活壓力山大、平時幾乎喘氣的機會都不想浪費、唯有過來了可以和身邊的家人朋友開開心心聚聚、一起做好吃的、一起聊聊舊的一年點點滴滴、和展望新的一年計劃。祝大家今年過個特別開心快樂的好年!

  • 5 # 蔡燕333333

    我們潮汕地區的年味一般每家每戶都是備上一隻到幾隻滷鵝和滷鴨,白斬雞,紅桃果,發果,還有幾條大一點的魚,這些基本的食物,現在天天都有新鮮的食物可以買,只要你想吃基本都可以買到,所以不會備太多年貨

  • 6 # 長腿吃貨馬作作

    在成都,過年可以喝刨豬湯,好喜歡去吃羊肉湯鍋,彭州的九尺板鴨也要有,過年的時候彭州會專門開板鴨節。另外還可以在寬窄巷子附近買奇香花生米,每到臨近過年就會天天排隊的炒貨。

  • 7 # 大廚蔡光江

    大家好!我的家鄉是重慶市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區!是少數民族集居地!我們的過年風俗有很多,現在我就給大家講一講。

    一,大年三十,一大早,母親就要準備年夜飯。臘肉,臘豬腳,雞,鴨,豆腐,全魚這些是必須的。小孩打掃家裡和周圍的衛生。父親殺雞殺魚。

    二,下午年夜飯開始之前是要去祭拜逝去的親人的。帶上貢品,香燭,紙錢,鞭炮去祭拜。

    三,年夜飯開始之前也要先祭拜祖先,然後一家人才開始歡聚一堂,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對了,是不能湯泡飯的哦。傳說這樣做了,來年辦事時要下雨。

    四,吃完團圓飯,就是放煙花時間哦。特別是12點鐘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這叫迎接新年!

    五,大年初一,吃湯圓。必須要早起,說這樣一年都是早起。因為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嘛。

    六,走親訪友,有媳婦的走老丈人屋,沒有媳婦的走乾爸屋。然後七大姑八大姨的相互走訪。

    七,正月十五元宵節,看舞龍舞獅。晚上十二點時家家戶戶放鞭炮,寓意為(送年)

    最後我代表土家族兒女預祝大家2019春節快樂!闔家歡樂!

  • 8 # 上海市書記李強nn

    一,大年三十,一大早,母親就要準備年夜飯。臘肉,臘豬腳,雞,鴨,豆腐,全魚這些是必須的。小孩打掃家裡和周圍的衛生。父親殺雞殺魚。

    二,下午年夜飯開始之前是要去祭拜逝去的親人的。帶上貢品,香燭,紙錢,鞭炮去祭拜。

    三,年夜飯開始之前也要先祭拜祖先,然後一家人才開始歡聚一堂,大口吃肉,大碗喝酒。對了,是不能湯泡飯的哦。傳說這樣做了,來年辦事時要下雨。

    四,吃完團圓飯,就是放煙花時間哦。特別是12點鐘的時候,家家戶戶都要放鞭炮,這叫迎接新年!

    五,大年初一,吃湯圓。必須要早起,說這樣一年都是早起。因為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嘛。

    六,走親訪友,有媳婦的走老丈人屋,沒有媳婦的走乾爸屋。然後七大姑八大姨的相互走訪。

    七,正月十五元宵節,看舞龍舞獅。晚上十二點時家家戶戶放鞭炮,

  • 9 # wyp一生平安

    你的家鄉有哪些“年味”呢?

    我的家鄉在江西贛州,我們這裡的“年味”可豐富了。

    1、炒果、芋絲

    我們這裡的客家農村每到過年的時候,每家每戶都要炸“炒果、芋絲”,這是用糯米粉和上一定的梗米粉,用開水揉搓,再碾壓成一公分的薄片,再切成長4、5公分的絲,然後再炸,炸成香酥的的條狀食品。“炒果”是甜的,“芋絲”帶有鹹味和姜味。吃起來很好吃。

    2、年豆腐

    我們這裡的客家人,每年都要炸“年豆腐”。“年豆腐”是用酸漿點的豆腐,邊長有兩寸左右的正當體,切成長方形的薄片,再去炸,炸好後,抹上炒幹水分的鹽,再裝在罈子裡。一直可以吃到夏天。

    3、米粄。

    米粄是用浸泡的糯米和梗米,磨成漿,再到鍋裡熬,熬成粘稠狀,再用手抹上油,斷成一個一個的米粄的粗胚,再去蒸。蒸熟以後,再揉搓成一個個,大小形狀可根據自己的習慣,做成統一的大小和形狀,注意做的時候,手要抹上油。現在可用食品袋裝好,可存放比較長的時間。

    4、米酒。

    每到過年,每家每戶都會自釀米酒。用糯米浸泡,洗乾淨,蒸熟,要熟透,再用乾淨的冷水澆淋,使溫度將至30°左右。再把酒麴(酒餅)用冷水捏碎,(一斤米一個酒餅)淋到蒸熟的糯米里。倒到缸裡,拌均勻。用手壓實,中間挖一個洞。用米篩蓋起來。把缸用棉被包裹起來,放在桶房裡,面上再蓋被子保溫。2——3天以後可聞到酒香味了。酒釀已滿,就可以放乾淨的冷水。一兩天後,過濾,榨乾,燒開,就可以到酒罈裡儲藏備用。

    5、臘味:如,香腸、臘肉、臘魚、板鴨、臘雞等。

  • 10 # 草草啖鹽說蜜

    泉州的年味應該從尾牙開始,泉州人信奉土地公,這尊神仙屆最小的神,也是真正管事的神。

    所以每年的臘月十六,土地公生日的時候,泉州的老闆們都要宴請夥計,感謝夥計們一年來的辛苦,並分發紅利。

    尾牙的宴席少不了一尾大魚,魚頭朝誰,誰就被告知明年不用來了。

    無論怎樣,夥計和老闆都從今兒開始要準備過年了。於是這個尾牙在泉州那是相當的熱鬧。

    過完尾牙,便是臘月二十三送神,送神得有吉紅糕和甜粿,好讓財神到天上美言幾句,來年依舊大豐收。

    逼近年關,家家忙碌,到了除夕,一大家子要聚在一起祭祖,祭品滿滿二三十樣,有多少財力便出多少食材,但少不了泉州人愛吃的潤餅菜,一塊薄面皮,包上紅蘿蔔、海蠣煎、荷蘭都、炒豆乾、炸米粉、花生末、海藻、芫荽等,家人們圍在一起開開心心地吃團圓飯。

    年初一零點,放鞭炮開正,穿新衣戴新帽,五牲瓜果粿盒酒水等供品拜天公,祈一年平安順遂,福星高照。

    正月裡,你來我往,紅包雨直下,直到元宵。

    鬧元宵的民俗在泉州由來已久,也最為熱鬧,逛花燈,踩街,火鼎公火鼎婆,拍胸舞,弄龍舞獅,最最為吃貨稱道的就是泉州的上元丸了。

    上元丸的陷由糖、花生、黑芝麻、冬瓜糖等組成,皮為糯米滾圓,相當美味。

    吃完上元丸,泉州的年也就過完了,該上班的上班,該討海的討海,大夥收心,一起努力過好新的一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些地方的農民種植蔬菜瓜果價低無銷路,然而消費者購買的瓜果蔬菜卻價格不菲,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