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說無名

    如果宋江聽方臘之言合夥做生意,即圖謀宋朝的江山,不會成功。這是因為一,方臘之言,是在形勢危急情況下的權宜之計,或者說是古代打仗陣前策反的說教之語,是否出於真心至誠,還很難說。二,嘯聚山林、湖泊的“英雄好漢”們,自有自己的山頭、隊伍、領導班子,衝鋒陷陣冒死拼殺易,齊心協力萬眾一心難,這叫“一個槽頭上拴不住倆叫驢”,逆境時或許還好些,順境時誰主誰副?誰聽誰的?於是就爭利益,爭權力,窩裡鬥。三,宋江與方臘,其起義的聲勢有多大,實力有多強,《水滸傳》是小說,現實還真不好說,但即使是按小說所言,也仍然是以一隅而敵一國,宋江與方臘的聯合也難以與朝廷抗衡。所以,宋江與方臘,無法聯合,也就難以成功。至於說到假設能聯合,宋江應該注意什麼,一要顧大局,二要行公心,三要講團結,等等,可惜這就不是一個人說了算的事了。

  • 2 # 慕容姬雪

    一、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歷史上真實的宋江和方臘起義;

    宋江起義:

    1、 起因:

    北宋末期,朝政對外獻幣乞和,對內恣意搜刮,農民苦於繁重賦稅盤剝,致流離失所。此時,山東梁山泊(黃河氾濫積留水窪)聚集了大量無家可歸的百姓及朝廷緝拿的一些盜匪慣犯等,他們寄宿梁山泊以種地、打魚、採藕、割蒲等為生,宋徽宗正和年間,宦官楊戩設“稻田務”、“西城括田所”,將梁山泊收為“公有”,施以重稅,犯者以盜賊論處,百姓無以為生,長期壓抑的不滿一觸即發,遂匯聚在宋江麾下,抵抗官府;至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以宋江等36人為首的農民隊伍,在梁山泊宣佈起義,

    2、 轉戰:

    《宋史·張叔夜傳》:“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山東青、齊與河南、河北一帶),官軍莫敢嬰其鋒。”

    《宋史·侯蒙傳》:“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抗者”

    1119年12月初二,徽宗納亳州知州侯蒙建議,招安宋江,因侯蒙先死,未成,再命征討;

    3、失敗:

    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遭海州(今連雲港)知州張叔夜伏擊,五月,宋江戰敗被俘歸降,起義失敗。《宋史·張叔夜傳》:“舉火焚其舟……,禽其副賊(副賊一說是吳用,一說是李進義‘盧俊義原型’,不可考證),江乃降。”

    方臘起義:

    1、起因:

    北宋宣和年間,宋徽宗皇帝,在江南設“蘇杭應奉局”,搜刮民間花石竹木和奇珍異寶,船運汴京,時稱“花石綱”。青溪(今杭州市淳安縣西)為重點酷取之地。方臘時為傭工(一說家有漆園),更感壓迫之苦,因而對宋王朝懷有刻骨仇恨,遂起反心。

    《續資治通鑑·宋紀·宋紀九十三》:“時吳中困於朱勔花石之擾,比屋致怨。臘因民不忍,陰聚貧乏遊手之徒,以朱勔為名,遂作亂”。

    宣和二年(1120)十月初九,方臘假託“得天符牒”,利用“摩尼教”二宗、三際之說,聚貧苦農民宣誓起義,自號“聖公”,年號“永樂”。

    2、戰績:

    方臘軍在極盛之時建立了包括浙江全境、江蘇、安徽、江西的六州52縣在內的政權;策略是劃江而治,十年推翻大宋實現統一;(《容齋逸史》:“十年之間,終當混一矣!”),而(《水滸》中稱建立大越國,正史未有所及,不詳!)

    3、失敗:

    宣和三年(1121)正月,童貫、譚稹調集京畿的禁軍和陝西六路蕃、漢兵十五萬,南下鎮壓起義。自正月起至四月,起義軍節節敗退,死傷十萬餘,影從百姓更是死傷無數;

    宣和三年(1121)四月二十四日,宋軍發動總攻。義軍七萬多人戰死。方臘及其妻邵氏、子方亳(二太子)、丞相方肥等三十多人力竭被俘,解往汴京;

    宣和三年(1121)八月二十四日方臘被殺。起義失敗。

    二、當時北宋國力分析及宋江、方臘起義失敗原因

    1、北宋當時國力分析:

    北宋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經濟文化最繁榮的時代。王安石變法以來,國家財政收入大幅提高,鹹平三年(1000年)的GDP為265.5億美元 ,佔據世界比重的22.7%,人均GDP為450美元,超過當時西歐人均的400美元。人口從太平興國五年(980年)的3710萬迅速增至宣和六年(1124年)的12600萬。在編軍隊由開國的20萬到仁宗已125萬之眾;

    同時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活字印刷術”“火藥”三大發明均在此間發明,尤其是火藥當時被廣泛用於軍隊中;

    由上看見,北宋當時的國力還是非常強大的,軍隊雖然因腐敗懶散等原因戰鬥力一般,但人數、裝備、軍事訓練等等相對於宋江、方臘等農民起義的隊伍優勢相當明顯;

    2、起義失敗原因

    實力懸殊是主要因素:

    宋江起義:是以農、漁民,盜匪等類人為主,起義後轉戰于山東青、齊與河南、河北一帶,(相當於流寇啦),以“替天行道”之名,討伐那些與梁山政見和道義不同的幫派組織、貪官汙吏等,他們攻陷州郡縣後大多並不駐守,除了梁山泊總部外,基本沒有常駐和實際管控區域,起義軍實際總人數也就在一萬人左右,整體實力並不強,所謂起義軍還不如說是山大王可能更確切些,而朝廷對宋江的態度也能反應出,宋江等實力只是一般般,比如起義方始第一年,朝廷以為草寇,有招安之意,可以看出朝廷並不重視宋江起義,想招撫了事;再有,招安不成後,僅以知州級別的軍隊,二、三萬人馬,三個月就平叛了,整個起義僅維持兩年有餘,可見宋江與朝廷力量之懸殊;

    還有一點,就是宋江起義軍的首領們大部分是原來朝廷的小官吏,只是被貪官汙吏冤枉被迫入夥起義,而一些盜賊也是得過且過,逍遙法外即可,沒有什麼政治野心,更有首領宋江始終抱有“反貪官不反朝廷”的心態,一心忠君報國,封建專制思想嚴重,這都註定了起義軍的革命態度很不堅決;而起義軍民眾多是勞苦百姓,缺乏軍事訓練和武器設施,人數也很少,打起仗來基本沒有後援等等,整體戰鬥力可想而知;在梁山泊依仗有利地形和一鼓作氣,還有迴旋的餘地,而面對朝廷有備而來的正規軍圍剿,就不堪一擊了;

    所以,宋江起義從開始就註定了失敗的結局;

    方臘起義:相對於宋江起義,方臘起義在規模,地域,起義人數,政治目的等全方位上有顯著的區別和優勢,鼎盛時期,方臘有軍隊二十萬,從軍百姓數十萬以上,實際掌控區域近北宋國土的三分之一,而且物產豐富,人口眾多。

    然而,相對於整個北宋的綜合實力來看,方臘等仍是相差懸殊,首先是起義雖然蔓延迅速,擴張極快,但軍隊的組成仍然是和宋江起義的基本相同,大都是貧苦的農民,起義軍在補給、訓練、武器、人員素質、戰略思想等等方面,都很難在短時間內達到與北宋多年“積攢”的且數量龐大、裝備精良的正規軍相抗衡,

    還有,方臘出身平民,雖豪放重義氣,但仍跳不出中國幾千年來農民起義軍首領,在思想、管控能力、策略等方面的侷限性和狹隘性;封建君主專制思維根深蒂固;

    另外,方臘起義伊始,就以“邪教”惑眾,沒有堅定的持續的政治信仰,雖然提出十年滅宋的豪言壯語,最多就是個口號而已;《容齋逸史》:“義軍無弓箭、盔甲,只以鬼神那些隱秘難測的事互相煽動,燒房舍,掠金帛子女,誘逼良民加入起義軍。人們安於太平,不識兵革,聽到金鼓聲就束手聽命,不到十天就有數萬人參加義軍;”,隊伍擴張太快(不到半年號稱百萬),後期又沒有有效的約束和管理,泱泱數十萬烏合之眾,禍害百姓無數,比民國期間的軍閥有過之而無不及,《續資治通鑑》:“凡破六州、五十二縣,戕平民二百萬。所掠婦女,自賊洞逃出,裸而縊於林中者,相望百餘裡。”

    如上,方臘起義看起來表面風風火火,戰績頗豐,更有反抗壓迫的決心,然而,從內到外,從上到下,仍只是一群草莽(小編沒有貶低之意),在朝廷十幾萬正規軍(這只是北宋總兵力的五分之一不到)圍剿下,起義自始至終不到一年就土崩瓦解,生靈塗炭無以計數;令人痛惜亦!

    言歸正題:如果宋江聽從方臘意見,合夥做“生意”,會成功嗎?

    兩人的政治目標不同,宋江起義是“反貪官不反朝廷”,是有 “堅定”的忠君思想,是抱有最後效忠朝廷的期望的;方臘則是徹底的造反者,起義目的是滅宋而取代之;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他們在本質上是相互對立的,到最後彼此都會是對方最大的敵人!《水滸》中,宋江討方臘就是個有力證明;

    當然,歷史上梁山泊的宋江是否征討過方臘,史書繁雜,相互有悖,史學家和近代學者仍沒有明確認定,一說宋江歸降是在方臘被滅前二個月,根本沒時間整軍征討,一說宋江歸降在宋軍滅方臘之後,那又不存在征討;更有日本學者提出當時有兩個宋江,一個是起義的宋江,一個是原本朝廷內的大將宋江,總之,史書是後人寫的,各有典出,如今看就當是個迷吧,這與本題無關,不再詳述,感興趣的朋友可自己查閱;

    原因一、合夥後極有可能出現內訌:由於雙方實力差距較大,“合夥”的實際本質是“入夥”,宋江入方臘的夥,這從《水滸》中,方臘與宋江密談時的對話可以分析出來,方臘說你宋江過來吧做我的宰相,實在不行也可以和我做並肩王;在方臘心裡是要宋江入夥的;

    所以,一旦宋江等以入夥的身份“合夥”,地位在方臘之下,那麼宋江陣營會有強烈的不滿情緒,而方臘陣營也會出現防狼心裡,(畢竟宋江有前科,梁山是晁蓋搶過來的,宋江某種意義上也是從晁蓋手中‘搶’的),一山不容二虎,內訌是早晚的事,這對起義軍來說不一定是強強聯合,而極有可能會是相反的,產生實力被極大削弱的後果;

    原因二、合夥後,兩大起義軍的實際控制範圍會擴大,短期內實力會加強,這增加了對抗朝廷的砝碼,與朝廷抗衡的時間會延長,但是,隨著地域擴大和鬥爭成功的希望加大同時,起義軍領導者作為平民出身所與生俱來的狹隘思想等不足也會逐步突顯,所佔領地域內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問題會讓草莽英雄們焦頭爛額,新的腐敗及軍隊的殘暴會逐漸失去人心,各首領之間會因地位、封地、糧草、財務等等問題出現嚴重的分歧,極有可能出現類似民國初年軍閥割據甚至內戰的局面;

    原因三、合夥後,即便有“高人”,很好的解決了以上二個問題,大家齊心合力對抗北宋,但總體實力與北宋仍是相差極大,當時北宋、以及起義軍實力比較如何,上面已經有說明,合夥後的起義軍最多隻是在存活時間上有所延長,估計也就能延長一、兩年,終究免不了被剿滅的結局;

    原因四、周邊環境:北宋北有遼、金虎視眈眈,蒙古部落已經崛起,如果起義軍與北宋進入持久戰爭,會致使遼金趁機南下,加速北宋的滅亡,而起義軍也會因長年累戰,實力大損,會被一鍋端掉,如果是這個結果那是很嚇人的,歷史就沒有南宋了,以後如何更不知所以啦!

    天罡盡已歸天界,地煞還應入地中。

    千古為神皆廟食,萬年青史播英雄。

    莫把行藏怨老天,韓彭赤族已堪憐。

    一心報國摧鋒日,百戰擒遼破臘年。

    然曜罡星今已矣,讒臣賊子尚依然!

    早知鴆毒埋黃壤,學取鴟夷范蠡船。

    生當鼎食死封侯,男子生平志已酬。

    鐵馬夜嘶山月曉,玄猿秋嘯暮雲稠。

    不須出處求真跡,卻喜忠良作話頭。

    千古蓼窪埋玉地,落花啼鳥總關愁。

    自古權奸害善良,不容忠義立家邦。

    皇天若肯明昭報,男作俳優女作倡。

  • 3 # 隕落之紅

    不會成功。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以宋江為首的梁山勢力的目標就是為了招安。

    正是因為招安,所以他們手下才會有呼延灼等一系列朝廷軍官。

    如何宋江不保證招安,呼延灼等人是不會投降的。

    如果宋江真的想要造反,那麼他一開始就不會謀劃呼延灼,徐寧等人。

    這樣的情況下,梁山的實力在三打祝家莊就可以看出來了,太差勁。離造反還遠著呢。

    如果宋江在天罡地煞匯聚之後,再來造反,那麼梁山上的招安勢力,就會強行讓宋江來招安,一樣不會造反成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螢石路由器怎麼設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