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蛙哈哈餐飲

    我認為那不是同情,清朝樹立崇禎的正面形象是因為他們需要打著為崇禎報仇的旗號入關追剿李自成,這叫師出有名。後世談論崇禎,基本是六個字,既可氣又可笑,所謂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 2 # 為了夢想繼續加油

    崇禎皇帝朱由檢,是一個勤勞的人,可惜他根本不懂帝王之術,他一心想給大明續命,但始終不得其法,反而將大明帶向了毀滅,雖然大明已經積重,但也還有救

    他的敵人有造反的農民,這些人可不同情他,只是想殺死他

    他的另一個敵人,滿人也是想殺死他的,可滿人入關之後,為了更好的統治,為了表示自己的正統地位,所以他們自然也承認大明皇帝嘍,也曾經打著為明皇帝復仇的旗號攻擊李自成

  • 3 # 隨便123840952

    首先是他殉國了。其次他是因為李自成打進北京而自縊煤山的,而李自成最終也沒有奪取天下政權,所以李自成在史書裡的身份還是流寇,是匪而不是什麼開國皇帝。所以崇禎的殉國就成了死於流寇。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清政府為了安撫明朝遺民的人心而聲稱奪取天下是從李自成手裡而非從明朝。把自己美化成為崇禎報仇的正義一方。同時也給了崇禎慜烈的諡號。這個諡號本身就有同情和憐憫的意思在裡面。

  • 4 # 賽麥大弘

    謝邀,崇禎以死報國,符合天子守國門的大明國策,符合儒家思想社稷為重君為輕的道德要求,更重要的是清朝政府的觀點。清朝入關以後大肆宣傳崇禎的好,大明王朝的合法性、正統性,藉此打擊李自成的非法性。清朝是從李自成手裡奪來的政權,他將自己包裝成明朝的合法繼承人,李自成是賊,這樣,崇禎皇帝才受到正面的宣傳。清朝高調將崇禎以皇帝的大禮安葬在明十三陵,他就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這一點李自成遠遠不夠,中國傳統文化叫“死者為大”,不管這人生前有多壞,死了也要讓他入土為安,否則,人們就譴責你。清朝不僅安葬崇禎,高調宣傳崇禎,而且將大明王朝的歷代皇帝的陵墓派兵保護起來,到清朝滅亡沒有發生一起明皇陵失竊事件。這是清朝統治者的高明,也是清朝文化的先進性。

  • 5 # 曉圓說

    崇禎的死,是李自成直接導致的,目前沒有史料證明李自成同情崇禎。滿清入關是聯合吳三桂打著為崇禎報仇的旗號,以師出有名。所以,崇禎是末代君王中唯一不完全黑化的人。其他的,都是推翻他的人當了皇帝,當然被推翻的那個就得是個十惡不赦的大暴君,魔鬼一樣的人物,來證明新生政權是多麼的正義,多麼的合乎民心!

  • 6 # 鍾愛經典老電影老電視

    對於滅國之君和亡國之君,其中的含義是非常不一樣的。

    1:能看出很努力。朱由檢這個皇帝是生不逢時,在他上臺後採取了很多的手段,除掉了魏忠賢一夥的同黨,啟用了很多的其他派別的大臣,自己也是盡心盡力去挽救這個國家,並且做了大量的工作,在位期間朱由檢沒有過舒服的一天,每天都是在煎熬中度過,總得來說全是勤勤懇懇的皇帝。

    2:國家已經病入膏肓,無力迴天。在朱由檢上位開始,國家已經失去了了所有的支撐,做再多的事也起不了大的作用,各地的人民已經失去了信心,接下來的就是暴亂等事情的發生了,就算朱由檢再有能力有手段,也是無濟於事,只能聽天由命。

    3:人心不一,各懷鬼胎。這是造成國家滅亡的重要原因,新啟用的官員,在後面的時間裡無作為,沒有盡心盡力的輔佐新皇理政,能貪則貪,真的到了打仗,出建議的時候就都成了草包,這讓朱由檢真的成了孤家寡人。

    4:民怨四起,暴亂不斷。到了後期,因為民怨四起,朱由檢只能忙著平復叛亂,然而去平叛的軍人也都變成了叛軍,這就決定了滅亡了。

    綜上所述,朱由檢是想努力和一直在努力,並沒有貪圖享樂,所以只能說是滅國之君,而不是亡國之君,有相當大的差別。

  • 7 # Lhclearly

    朱由檢會收到敵人和後世的同情,我想從清朝的角度簡單說下。

    清朝入關的時候,對於自己的力量比較悲觀,他們認為自己的人數太少,不足以消化明朝所有的領土,因此他們注重拉攏,利用漢族勢力特別是原明廷勢力。而崇禎皇帝死於李自成之手,宣揚崇禎皇帝的悲慘事蹟有利於拉攏原明廷勢力。為此,清朝政府在入關不久就諡其為懷宗,1660年進一步追為莊烈帝。對於一個亡國之君能有這樣的褒義化諡號並不多見。

    除了能拉攏漢族地主階級,宣揚自身對崇禎的同情也有利於清朝正統性地位的確立。崇禎皇帝是一個好皇帝,但他被朝廷群臣拋棄,被李自成這幫人害死了,而現在能還崇禎皇帝一份公道的只有我們大清,只有大清才能替天行道。那麼在我們大清幫崇禎主持公道之後,自然取得了上天的認可,這時清替代明就是天道的意志了。

  • 8 # 高宗1986

    這話說長了一萬字都寫不完,簡單概括,崇禎非亡國之君。歷史上的亡國之君是自己作死,要麼就是昏庸無能,或者不理朝政和沉迷享樂。而崇禎不一樣,特別勤政,崇禎當了十幾年的皇帝幾乎是受了十幾年的罪。每天殫精竭慮,寢食難安,每天都在忙政務。每天的休息時間很少,也不太好女色,生活也比較節儉。如果崇禎之前的幾任皇帝能有他這樣努力,大明就不會亡,崇禎不是亡國之君,但卻是亡國之命,只能怪他的那些不稱職的祖先把這個國家折騰的不成樣子。

    讓我感動的是崇禎倔強性格,明朝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其實皇帝沒有義務為了國家去死,就算去死至少也不應該1644年死,因為大明不是不可以挽救。假如崇禎在李自成圍攻北京前答應李自成的要求,當時李自成的要求真不過分,李自成要求朝廷給他封王。給他一百萬兩銀子,還有一些小條件。李自成還承諾只要朝廷答應了他的要求,他願意率領部隊為大明平定內亂和抵禦外敵。崇禎沒有答應李自成的要求,事實上依崇禎的性格他絕不可能妥協。

    還有一條是當時有大臣建議崇禎遷都南京,也就是在李自成圍攻北京前乘船走海路到南京,因為江南還在明朝控制下,如果崇禎南下我不敢說他能恢復中原,但是做明朝的趙構是可以,和滿清劃江而治是沒問題的。因為他有他的權威,他能號令那些武將,弘光政權之所以瓦解,就是有人覺得弘光帝得位不正,所以有人起來唱反調,假如是崇禎南下,他們敢嗎?

    所以崇禎之所以死,是他自己把自己逼死的,也是他的性格造成,假如他能有永立帝那麼惜命,估計明朝不會亡。讓我感動的是崇禎決定殉國的那天,他把自己寵愛的愛妃給一劍刺死,然後和周皇后告別,周皇后隨即上吊而亡。然後他準備去後宮殺掉自己的兩個公主,大公主在崇禎揮刀砍來的時候用手阻擋,結果斷了一隻手,崇禎不忍再下手,隨即去殺了自己的小女兒。看到這裡心裡特別不是滋味,作為一個父親我想都願意為自己的孩子去死,可是崇禎的孩子生在帝王家,他們此時還不如平民,平民再大變動時還有辦法保全家人。崇禎知道自己的女兒如果活著那麼接下來就會受到無盡的侮辱,所以他咬著牙決定在自己自殺前殺掉自己的兩個女兒。我不知道崇禎再揮刀那一刻心理承受了多大的煎熬。

    辦完了這些事崇禎決定了結自己,他在上吊前留下的那句話感動了後來人,那句話翻譯成白話文就是,我死之後任由你們分屍,但是不要傷害百姓一人。因為這句話,你不同情他嗎?你不覺得感動嗎?相比如滿清的殘忍,我覺得崇禎至少是個好人,所以他亡國後人才覺得惋惜

  • 9 # 歷史長河中的魚

    崇禎雖然是亡國之君,但他是一位勤政而節儉的好皇帝。他白天上班,晚上還要加班,一天工作十四到十六個小時,還不要加班費。他的衣服都打有補丁,關鍵問題是這些補丁,都是他老婆周皇后免費打的。因此,後世都同情他的遭遇,並敬佩他的為人。

    清政府對崇禎也相當的“不錯”,給他建了明十三陵的最後一陵——思陵,以一個皇帝的規格厚葬了他,還下令全國服喪三天,並給了他一個明思宗的諡號。

    不過,大清這樣做的目的就不那麼單純了,多爾袞進關後曾聲稱“清之天下,取之於闖賊,而非取之於明朝”,什麼意思?他是在向天下表明:是李自成滅了明朝,不關我的事,你們不要埋怨我,我進關是為了打李自成,給崇禎皇帝報仇,你們應該感謝我!

    清政府是這樣說的,我們再看看,他們對崇禎的兒孫們是怎樣做的。

    太子朱慈烺,剛潛回北京,就被清政府抓獲,以冒充太子的罪名,給光明正大的處死了。皇三子定王朱慈燦,被吳三桂抓獲交給康熙,康熙卻說:“彼時朱慈燦年甚小,必不能逸出,今安得尚存?大約是假。”結果又以冒充者的罪名給殺死了。皇四子永王朱慈煥,75歲時暴露身份,康熙以“崇禎第四子已於崇禎十四年身故,且當年老太監俱不認識”為由,以冒充者的罪名給凌遲處死,全家無一倖免。

    清政府的手段不謂不高明,一邊籠絡天下人心,一邊對崇禎的後代斬盡殺絕。他們是“既要當婊子,又要立牌坊”啊!

  • 10 # 好的57

    這麼多回答,說的比較全面了,我認為還有一點,崇禎帝真正做到了天子守國門,與社稷共存亡,試問?歷史上有多少亡國之君做亡國奴的,惜命而已,崇禎是有骨氣的,讓所有人敬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長安逸動配主鑰匙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