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國小書童

    白起——遭人妒忌,被賜自刎身亡。白起,又名公孫起,是中國歷史上繼孫武、吳起之後又一位傑出的軍事家、統帥,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白起指揮秦軍許多重要戰役,平生大小70餘戰,沒有敗績。伊闕之戰殲滅韓魏24萬聯軍,徹底掃平秦軍東進之路。他大破楚軍,攻入郢都,迫使楚國遷都,楚國從此一蹶不振。 長平之戰一舉殲滅趙軍45萬人,開創了中國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包圍殲敵戰先例,奠定了自己被後世尊為一代名將的基礎。據 梁啟超考證,整個戰國期間共戰死兩百萬人,白起一人指揮的戰役就殺了一百多萬人。所以白起有一個綽號——“人屠”,也叫“殺神”。

    廉頗——遭人排擠,客死他國。廉頗:嬴姓,廉氏,名頗。山東德州陵縣人,戰國時期趙國傑出的軍事家。司馬遷在他的《史記》中,對廉頗有這樣一段高度概括的記載:“廉頗者,趙之良將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取陽晉,拜為上卿,以勇氣聞於諸侯。”後來,廉頗又領兵大敗魏軍,取房陵,收安陽;痛擊燕兵,入冀地,圍燕京,升任相國,封信平君,集相國、大將軍於一身,主持全國軍事。“趙有廉頗馬服,強秦不敢窺兵井阱”(《漢書》),“四十餘年強秦不能得其所欲”(《戰國策》)。長平之戰中,廉頗審時度勢,表現了優秀的軍事指揮才能。他命三軍“堅壁以待秦”,以逸待勞,築壘修塞,蓄足澗水,廣設疑兵,以丹河為障,壁壘為屏、大糧山為大本營。平安固守三年,使秦疲而無功。後秦針對廉頗展開外交收賣手段,使趙王中了反間計,派僅能“紙上談兵”的趙括到長平取代廉頗掛印。結果,秦將白起大敗趙軍,於長平坑殺了趙卒四十萬。

    李牧——被汙“謀反”,含冤而死。李牧,嬴姓,李氏,名牧,戰國時期的趙國名領。李牧戰功顯赫,生平未嘗一敗仗。李牧生平事蹟大致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先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以抵禦秦國為主。趙王遷七年(前 229年),秦國大將王翦大舉攻趙。趙國派李牧、司馬尚傾全軍抵禦,一直相持到第二年。趙國由於連年戰爭,再加北部代地地震,大面積饑荒,國力已相當衰弱,而更大的憂患還在朝中,昏聵的趙王遷,對那個誣陷過廉頗的秦國間諜郭開寵信不疑。秦國在戰場上不能速勝,便又行反間故計,重金賄賂郭開,使其誣告李牧、司馬尚謀反。趙王遷不作分析,馬上派趙蔥及齊將顏聚取代李牧。李牧為社稷軍民計,拒交兵權,繼續奮勇抵抗。趙王、郭開便暗中窺探,乘其不備之時,將李牧抓獲並殺害。三個月後,王翦大破趙軍,殺死趙蔥,俘虜了趙王遷及顏聚,攻取邯鄲,滅掉了趙國。

    王翦——急流勇退,安逸終老。王翦:姬姓,王氏,名翦,秦代傑出的軍事家,是繼白起之後秦國的又一位名將。與其子王賁在輔助秦始皇統一六國的戰爭中立有大功,除韓之外,其餘五國均為王翦父子所滅。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秦國準備南下攻楚,秦將李信口稱只需二十萬人馬就可平定楚地,但王翦卻認為需要派出六十萬大軍。秦王認為王翦年老膽怯,未聽取他的意見,派李信、蒙武率軍二十萬人攻楚,在城父(今安徽亳縣東南)與楚軍交戰,秦軍大敗。秦王得知攻楚失利,便親自到頻陽去訪王翦,請他領兵玫楚。王翦對秦王說,大王要用臣領兵,就非派六十萬大軍方可,秦王立即答應。當王翦領兵出發時,秦王為他送行到灞上。王翦向秦王提出要求,請賜給他田地和房子,以作為自己養老和子孫基業,並在行軍中又多次向秦王寫信要求得到賞賜。副將蒙恬問他為何此時向秦王求賞賜?他說,我手握重兵,求賞賜以表明我胸無大志,沒有反叛之心,可以消除秦王對我可能產生的猜疑。王翦領兵來到楚國邊界,楚國組織四十萬大軍抗秦。王翦紮營不進,任憑楚軍挑戰,他堅守不肯出戰。雙方相持一年之久,楚將項燕鬆懈下來,同時楚軍糧草不足,便拔營東歸。此時,王翦看準了機會,揮兵向楚軍發起猛攻,楚軍潰敗。秦軍追至蘄南(今安徽宿縣東〉,全殲楚軍,逼得楚將項燕自殺。淮河南北變為秦國所有。公元前223年,王翦率兵攻入楚國都城壽春(今安徽壽縣),俘楚王。接著,秦軍在王翦指揮下,馬不停蹄地渡過長江,佔領了吳越之地。第二年,王翦便平定了楚國的屬地,統一了長江流域。秦在楚地設南郡、九江郡和會稽郡。王翦得勝班師回到咸陽,秦王為他舉行慶功宴會。會上王翦便向秦王要求告老還鄉。此後,他便回到家鄉,過著農耕生活,終老於家。王翦南征北戰,為秦統一六國立下了蓋世之功。現今陝西富平縣道賢鄉保留有王翦的墓址,後世人憑弔他為國統一所做出的貢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李清照故居的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