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你猜的有錯

    1、繁殖情況及環境條件:黃鱔每年只繁殖一次,在每年的4一8月,盛期為5一6月。其產卵週期較長。黃鱔的繁殖季節到來之前,親鱔先打繁殖洞。一般洞打在田埂邊,洞口通常開于田埂的隱蔽處,洞口下緣2/3浸於水中,分前洞和後洞。前洞產卵,洞長10釐米處比較寬闊,上下高約5釐米左右,寬約10釐米。後洞則細長,作隱蔽棲身。在較大的水體中或在不方便打洞的水域,親鱔尋找茂密的水草、水草根、瓦礫、石縫等可隱蔽的物體做巢。

    2、自然性比與配偶構成:黃鱔生殖群體在整個生殖時期是雌多於雄。其中2月份雌鱔佔91.3%,從6一8月雌鱔產過卵後性腺逐漸逆轉,到9月份雌鱔逐漸減少到38.3%,10一12月雌、雄鱔大約各佔50%。在秋、冬季節,人們捕獲黃鱔捉大留小,因此開春後仍是雌多雄少。黃鱔的繁殖,多數屬於子代與親代配對,也有與前兩代雄鱔配對。但在沒有雄鱔存在的情況下,同批黃鱔中就有少部分雌鱔逆轉為雄鱔後,再與同批雌鱔繁殖後代,這是黃鱔有別於其他動物的特殊之處。

    3、自然產卵與孵化:性成熟的雌鱔腹部膨大呈淺橘紅色(也有灰黃色),有的親鱔有一條紅色橫線。產卵前,雌、雄鱔吐泡沫築巢,然後將卵產於洞頂部掉下的草根上面,受精卵和泡沫起漂浮在洞口。受精卵黃色或橘黃色、半透明,卵徑(吸水後)一般為2一4毫米。親鱔,特別是雄親鱔有護卵的習性,一般要守護到鱔苗的卵黃囊消失為止。親鱔吐泡沫作巢一般有如下作用:一是使受精卵不易被敵害發覺,保護鱔卵;二是使受精卵託浮於水面,而水面則一般溶氧高、水溫高(鱔卵孵化適宜水溫2l一28℃),有利於提高孵化率;三是親鱔吐的泡沫中,有對鱔卵孵化起著重要作用的物質,目前尚未認清是何種物質。

    黃鱔卵從受精到孵出仔鱔,一般在30℃左右水溫中需要5一7天,25℃左右水溫需要9一11天。自然界中黃鱔的受精率和孵化率可達95%一100%。

    黃鱔孵化技術

    一、人工授精將開始排卵的雌鱔取出,一手墊乾毛巾握住前部,另一手由前向後擠壓腹部,部分親鱔即可順利擠出卵,但多數親鱔會出現洩殖腔堵塞現象,此時可用小剪刀在洩殖腔處向裡剪開0.5~1釐米,然後再將卵擠出,連續3~5次,擠空為止。放卵容器可用玻璃缸或瓷盆,將卵擠入容器後,立即把雄鱔殺死,取出精巢,取一小部分放在400倍以上的顯微鏡下觀察,如精子活動正常,即可用剪刀把精巢剪碎,放入擠出的卵中,充分攪拌(人工授精時的雌雄配比,視卵量而定,一般為3~5:1),然後加入任氏溶液200毫升,放置5分鐘,再加清水洗去精巢碎片和血汙,放入孵化器中靜水孵化。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經典的“奧利奧”配色,怎麼穿才不會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