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皮皮有想法

    人格分裂的人怎麼生活的?

    有部電影推薦你看一下《分裂》

    這部電影就是誇張的講述人格分裂症的故事。

    電影只是誇張的表現形式,現實中的人格分裂患者,應該是比較多,一般不太明顯,自己和身邊的人,甚至都不會意識到。

    生活中明顯的表現就是,喜怒無常,沒有主見,嚴重的會產生幻聽、妄想等症狀,把一些假象當成真實世界對待。

    大家經常說的雙重性格,多重性格,嚴格說也算是分裂症的一種。

    “分裂”相對的是“獨立”,具備獨立人格,獨立思考能力的人,就是遇事能瞬間統一思想。這需要強大的思維組織能力,這樣的人基本就是那種遇事不亂,處事不驚的人。

  • 2 # 大叻先生

    多數人格分裂的人並未意識到自己是人格分裂者,在亞健康的社會,更多是偽精神病患者。他們的生活,就像你們的生活一樣,看似如此的正常,人類是一個很好解釋機器,可以對一切行為進行解讀,加以自己的認識,慣性思維,為了只是說服自己,同時也為了讓自己顯得特別,卻又再正常不過了。那為什麼人格分裂者,可稱之為人格分裂患者,是因為他們隨身帶著一個發生器,隨時引爆在內心的多個偽裝起來的自己,矛盾的自己。所以要避免觸發這個裝置,然而卻不可預測與避免。

  • 3 # 唯尊l

    關於人格分裂一些回答已經比較全面了。

    但是題主問的是人格分裂者的生活是怎樣的。

    人格分裂是一個個體中擁有多重不一致的性格與思想。

    人的大腦不僅僅是很奇妙,還很魔幻。在不基於現實的基礎上的思考。都可以稱之為幻想,這種幻想很容易佔據主導地位。從而導致思維與現實產生偏差。

    在大腦空靈的狀態初期可以很容易迴歸到正常的狀態。

    大多數人格分裂者可以正常的生活,也可以感覺到自己的思想與身邊其他人的不同。

    人格分裂如果說完全的幻想自己是另一個不同的個體,比如說幻想成李小龍,或是二次元或是各種虛擬的人物。這種情況的產生是極為苛刻的,見過的應該很少吧。

    正常來說,一般生活中很難發現某個人有人格分裂。

    人的大腦可以區分什麼是正常什麼是不正常,有的患者在認識到自己的情況後會選擇兩者共存,有的也會選擇遺忘掉病態人格。

  • 4 # 高邈

    人格分裂,是指性格的多重性,即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雙重、或者是多重人格。兩面性,即是雙重人格;多面性,就是多重人格。

    有人會問:“人格”究竟是個什麼?“人格”這個詞據說是以拉丁文譯過來的,指的是“演戲時應劇情需要所戴的臉譜”。

    人格分裂之人的生活就是帶著不同面具去生活的人。

    從某種角度而言,一個人發展出多重人格,有時也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是一個人應對這充滿危機、挫敗、以及害怕受到傷害的一種策略,儘管這種策略在正常健康的人來看是如此扭曲荒誕而不可理喻,但是如果某一處境下的當事人沒有發展出這種策略的話,也許他們的情況會更糟糕,比如他們有可能選擇更為極端的方式來釋放內在的壓抑。

    在現實的生活中,我們會感受到來自我們內心的矛盾和多樣化,用現在大家都愛用的一個詞來說就是“糾結”。

    智者把分解出去的人格稱其為“客觀的子人格”,這些“客觀的子人格”代表個體性格的一個部分或是一個側面。這種分解讓人們有機會分辨和直面自己未曾覺悟到的內在特質,然後透過學習接納、轉化、以及整合這些特質,讓它們不是在凌亂、不安、突兀、躁動、分裂地存在於我們的內心,而是各安其位,各守其責、和諧地整合成一個人格整體。這樣的人心裡才能更健康。

    如果一個人的內在創傷不算太大的話,這種觀客性的人格分裂的過程並不會那麼痛苦,相反更有可能是一種充滿探索的驚喜與樂趣。

    在生活與追求的每一個行動中,我們同時既塑造著我們自己,又塑造著美好的未來。

    我知道我的另一個身份是“靈魂”長生不死,沒有年齡。這個隱於我們身體裡的“靈命”是我們生來具有的。他的任務是激勵我們,給我們智慧,讓我們充滿希望,讓我們鼓起勇氣活下去。始終我都感覺到了他在我生命裡的存在。

    學會與心靈對話,學會讓自我回歸自己,只要你不與你的內在分裂,你的人生就不會太亂。

    有些人的問題卻是很多,各種各樣;也許是無知、也許是愚蠢、也許是自卑、也許是偏見、也許是私慾、也許是無恥……也許是責難、也許是鄙視、也許是嘲笑與打激、也許是孤立與輕蔑……創傷有來自自己造成的,也有來自別人的傷害,不論多少、也不論大小,那些印記是否已深入骨骼。來自相愛之人的一個嘲弄,蘊含的殺傷力可能堪比核武器。這些回憶沉積在你的心裡,讓你永遠無法忘懷,如同威力強大的定時炸彈,潛伏在你的人生礁石中,不知什麼時候一旦觸動,轟然起暴,汙染你整個生命的海洋。

    人格這東西,絕對不能沒有;如果說某人沒有人格,對他將是嚴重的指控,基本上就等於把他與人類區分出去。當然人格也不能太多,多了就會瀕臨崩潰的邊緣,生活被自己弄的一團糟。甚至會陷入巨大的精神錯亂之中。

    人格;是一個人人會用,卻有不甚了知的詞。眾說紛紜。於是有人乾脆把“人格”一詞暫且擱置,按照自己的理解來闡釋“人格”的含義。比如什麼樣的人格能當好官?這是把人格同性格相混淆了。有人問什麼樣人的人格才值得相信?這是把人格同道德品質聯絡到了一起。雜誌上登出的,猜一猜最能掙錢的五種人格特質?乾脆把人格與算命又混為了一談。

    正常人,每個人都只有一個固有的人格,就像了每個人都只有一個血型一樣。如果誰擁有多個不同的人格聚為一體,那就是一種病態與變態。

    一個人的身上如果聚集了多達10個以上的人格,那他就是個“鬼”。靈魂的居所因此會變得擁擠不堪、衝突不斷,你的生命將會為此被捲入混戰的巨大的不幸中,那麼一切也都將出軌了。

    我比較贊同的說法是,人格是構成一個人的思想、情感以及行為的特有模式,它具有獨特性、穩定性、統和性和功能性。人格是一整套心身系統、在人的成長過程中逐漸形成的;時刻能對環境的刺激下做出相應的反應。說它獨特,是因為每個人都與眾不同,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說它穩定統和,是指在某段時間內,人格有規律可循,很難形成突變。它是和諧的,是由各種因素維合而成,渾然一體。

    人類最大的問題與痛苦,就在於對生命的迷惑與不解。

    化名(修福)

  • 5 # 心理擺渡師

    看來精神科大神們都在趕來的路上。如問題補充的,精神分裂和多重人格是兩回事。

    這麼多抖機靈的答案真是微醺,就像大部分人以為神經病就是精神病一樣。

    我在大神們趕來之前答個沾邊的。

    我舅舅是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從發病到現在約15年。談談作為一個親人的旁觀體驗。

    我舅舅比我媽小十多歲。是外公外婆的老來子。

    在那個年代的農村,你們懂的,實際上就是已經過了生育年齡但為了一定要生出個兒子,所以我舅舅從小都帶著家族的使命和萬千的寵愛。

    可惜高齡生育的風險真的很大。舅舅出生後,智商就有點問題。四歲才學會說話。 在農村,別人都笑他傻子,捉弄他,欺負他。他嚇得不敢上學,每天跟家裡謊稱去上學,實際上則是躲到其他地方睡覺。連自己的親姐姐,我的二姨,也常常捉弄他,打他。大家都覺得,取笑和捉弄一個傻子,是理所應當的樂趣。

    於是十四歲,就棄學踏上了南下打工之路。

    雖然打工沒掙到什麼大錢,但學了一門手藝,也基本能養活自己。後來也順利娶媳婦生子,日子勉強過得去。

    後來第一個孩子6歲的時候,舅舅發病了。

    每天在家“練功”,不去上班。胡言亂語,說自己是天上的某某神仙(貌似有一個還比較邏輯嚴密的空想世界),下凡來拯救人類的。他不用吃喝,每天練功打坐,即可普渡眾生修成正果,然後昇天。 舅媽嚇壞了,因為他不吃飯,每天喝一點水,門也不出,更不要說正常上班了。

    所謂患病後的感受,其實應該比較“好”吧。完全能夠沉浸在自己的幻覺與想象之中,並執著地相信,你們這些凡夫俗子怎麼能理解我呢。

    後來跟家裡求助。我媽剛好是精神科醫生。

    (為什麼剛好呢,你們有沒有發現聽到不少坊間故事說,某某精神病醫生自己得了精神病,某某精神病醫生家的誰誰誰得了精神病?實際上這裡面有個潛在的相關性。我媽媽也是因為她的二舅患有精神病,才傾向性的選擇了精神科。 )

    然後舅舅被帶回我們的城市,開始住院治療,吃藥。

    吃藥的過程中,他會睡很多覺(因為很多藥物含有鎮定安眠的成分)。但醒來後,總會說,我聽得到有聲音在喊我,在跟我說,我就是這個世界的神,我是來拯救你們的。

    第一次治療持續了很長的時間,前後接近一年。從開始清醒的時間比較少,到清醒的時間越來越多。 可能我舅舅的情況跟某些智商正常的人患病有些不一樣。因為他的智力問題,所以即便是清醒的時候,也算不上多麼正常睿智。而只是不再胡言亂語,並回憶起自己發病時,腦袋有些混沌。

    後來舅舅狀況不錯,又南下打工,但一直持續吃著藥控制病情。

    後來大概過了兩三年,舅舅的病又復發了,並且加重了。

    到現在我還記得,那天半夜,我媽給我的電話裡的絕望與憔悴。

    是舅媽半夜突然打電話給我媽,說舅舅又發病了。

    他拿著剪刀自殘,往自己身上捅了幾十刀,沒人敢近身。十分歇斯底里。並聲稱要燒掉房子。

    舅媽勸他吃藥,他把藥全部丟進了馬桶。

    我媽連夜安排人過去接他回來,在醫院進行了鎮定治療後才消停下來,我們才逐漸瞭解到事情的起因。

    因為在外租房,居住條件較差。他們與房東,以及另外幾家租戶同住在一個院子裡。然而舅舅懷疑舅媽與房東有染,併合謀殺死他。故逐漸激發矛盾導致不可收拾。

    是的,在精神分裂症的前期,大多是出現幻覺,妄想。而後期,又大多會因為自己的行為怪異,導致別人另類的眼光與非議,從而發展成為被害妄想。

    這一次的治療同樣持續了很長時間。期間我去看過他。他說,曾經有幾年確實腦子不太清楚,但現在清楚了。我不是神,我還沒修煉到那一層境界。我還要受苦,才能成神。以我的努力,不需要太久的。幾年後你們就知道了,現在我說什麼你們都不會信的。

    舅媽曾經想過離婚,可是兩個年幼的孩子讓她也沒有勇氣能夠成為單親媽媽生活下去。

    舅舅幾乎完全喪失了勞動能力。現在他持續吃著藥,在一些小店打零工,但每一家店幾乎都沒有呆超過3個月,後來他自己和家人也都放棄讓他找工作了。

    一家人生活得非常艱難。靠著我外婆和我媽的資助和幫助,勉強生活。

    兩個孩子都有非常大的心理陰影。學習成績不好,性格叛逆。可是這能怪誰呢?他們的自卑是那麼地顯而易見,他們的自尊又是那麼的可憐。

    說實話寫到這裡我挺難過的。

    現在我媽總是在憂慮,要是我外婆走了,舅舅一家人又該怎麼辦?舅舅年齡越來越大,越來越需要照顧。舅媽也越來越衰老,勞動力越來越弱。孩子越來越大,要成家立業,需要家庭的扶持。而這些,對於這個家庭來說,真的很難很難。

    只希望社會中能善待患病者。他們不是怪物,也不是魔鬼。他們都是普通人。如果能少一些異樣的眼光,也許就會少一些被害妄想。如果能少一些嘲諷和辱罵,也許就會少一些暴力狂躁。

    我回憶起舅舅小時候的一些故事,他有一次被同學欺負過頭,一個人跑到河南去進少林寺想要學武功,結果最後被捱了幾個月打自己偷偷跑回來了。這種事情在當時的農村多麼的荒誕和可笑,所有人都以此為笑柄來嘲笑他。可誰又曾關注過,他為何要不顧一切地去學習武功呢。邊緣智力的孩子有很多,如果我們可以多一些包容和關照,其實也許他們不一定會患病,落得一個灰暗的人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孤獨的夜裡原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