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唐神都
-
2 # 真甄詩詞
著意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
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
唐 無盡藏
-
3 # 潯陽鹹魚
對我影響最深的是杜甫的《贈衛八處士》。原詩為: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乃未已,兒女羅酒漿。夜雨翦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少年時期,我曾喜歡過李白“大鵬一日同風起,摶遙直上九萬里”的飄逸不群,也曾喜歡過孟浩然“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的清高自賞,那時候的我,並不太欣賞杜甫,總覺得就是一個不得志的小文人,顛沛流離,國家不幸,他也不幸,於是這不幸便又放大了,他無能為力,只好將悲歡寄寓詩中,那時的我,一點兒也體會不出他心境的淒寒,反而覺得可笑:他為什麼不學學李白的寫意灑脫呢?
【杜甫。萬里悲秋常作客】
直到大江南北都闖蕩了一番,嚐遍了人生滋味,“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最終我又回到家中,身心都是疲憊不堪,哪裡還有“願乘冷風去,直出浮雲間”的意志呢?一天偶然翻到從前讀詩的筆記,剛好便翻在這一首上,一眼就看到過去的我做了重點標記的那一句“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當時真是百感交集,過去的一切重到心頭,一瞬間我忽然完全地理解了杜甫,我知道了他內心的蒼涼,原詩中一句“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倏忽之間,人已遲暮,我點檢人生,發現自己不過是別人人生裡的一個小點綴。
我追隨著一些人,陪他們燈紅酒綠,陪他們夜夜笙歌,來維持著自己的生計,儘管在偶爾酒足飯飽之後,我和他們似乎忽然消除了等級的界限,成為了彼此的朋友,但在清醒之後,大家又忘記了自己之前的失態各安原位,在這困苦的際遇之中,豪情安在?
一瞬間我嚐到了李白放達的外表之下的苦酸,感受到了孟浩然那出仕與入仕的兩難,甚至體會到陶淵明那求清明政治而不得轉而隱居的無奈——世事兩茫茫!
這首詩令我終於能體會到一點兒杜甫的心境,由此去讀杜甫其他的詩,便自覺陋俗了——杜甫所考慮的,從來不只是自己,“窮年憂黎元,嘆息場內熱”,血淚深沉,令人感佩至深,更別提他至死都沒有放棄“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理想,也足以令我輩汗顏。
這首詩讓我重新認識了杜甫,打開了新的詩境,也重新認識了自己,所以我要說,它是對我影響最大的一首詩。
-
4 # 醉夢之間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杜甫的《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我在讀初中的時候,語文老師就給我們鄭重推薦這首詩,說這首詩是唐詩七律第一。
之前主要是從藝術手法上看到此詩的精彩。每聯都對仗工整,渾然天成。尤其是頷聯和頸聯,沉鬱頓挫,讀來意味淳厚悠長,令口齒生津,詩意盎然。
而在內容上,也是很好地體現出杜甫一貫的感時憂國傷己的情懷。首聯目光遠眺天地間,寫出“風、天、猿、渚、沙、鳥”此時的狀態,營造出天高地迥、悽清曠遠的意境,暗含詩人對大自然的感悟。
頷聯寫成了千古名句,用工筆刻畫“落木”和“長江”,落木是無邊的,長江是不盡的,寫出了其寬廣,大筆如椽。“蕭蕭下”,“滾滾來”,運用疊詞,動感十足,如見其形,如聞其聲,氣勢磅礴。江山如此多嬌,令人讀來真乃氣壯山河呀!
如此磅礴的山川氣勢,在老年孤獨的杜甫眼中,卻成了一種和自己境況的對比。頸聯寫己,點出了悲秋的主題,寫出杜甫悽慘的現狀:行走了千萬裡卻依然客居他鄉,度過了漫長的歲月依然多病孤獨終老,只能悲秋,自個兒登臺,箇中滋味,誰能體會?
尾聯直抒胸臆,寫出自己痛苦和老態,令人唏噓。
杜甫晚年的《登高》,是他生活狀態和真實心境的記錄,有闊廣的意境,有磅礴的勝景,有人生的況味,有現狀的悲涼,有天地,有自我,糅雜在一起,形成沉鬱頓挫的詩風,令人產生共鳴,釋放出經久不衰的藝術生命力。
-
5 # KK詩文齋
唐詩培養人們的審美情趣,陶冶心靈情操。出現了一些大家:李白、杜甫、王維、李商隱等他們的詩作有的慷慨激昂、有的哀怨悲歌、有的沉鬱頓挫等。自小直大,接觸的唐詩定然不少。
1、《遊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線, 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小學時便接觸的一首詩,翻譯為:慈母手中的一條條的針線,是為遠行的兒子趕製身上的衣衫。在臨行前一針針密密地縫綴,怕的是兒子回來得晚衣服破損。誰說子女那小草一樣微弱的孝心,能夠報答得了像春暉普澤的慈母恩情呢?我記事起,母親便是做裁縫生意的,家裡的衣服,書包但凡是可以用布製作的,母親便可用她的巧手變出來。後來大了,又身在異鄉,便沒有再擁有過。但是隔三差五,母親總是問這問那。母親的心時時掛懷著。而作為子女的我們,抽出一點時間吧,給自己,更是給你愛的人。)
2、《金縷衣》
【唐】無名氏
勸君莫惜金縷衣,
勸君惜取少年時。
花開堪折直須折,
莫待無花空折枝。
(記得這首詩,我之前被唐詩三百首的時候最後一首,記憶深刻。翻譯為:不要愛惜榮華富貴,一定要愛惜少年時光。就像那盛開枝頭的鮮花,要及時採摘。如果採摘不及時,等到春殘花落之時,就只能折取花枝了。 是一首很富哲理性的一首詩。勸喻人們要及時摘取愛情的果實,也可以說是啟示人們要及時建立功業,正因為它沒有說得十分具體,反而更覺內涵豐富。)
3、《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此時描寫的是西域八月風雪的景色,抒寫塞外送別、雪中送客之情,表現離愁和鄉思。有說“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情深”,其實我更愛這描寫的風景。當時學習的時候,嚮往之。)
(圖片源於網路,侵刪!)
-
6 # 詩詞例話
我們常見的有關於詩詞的書《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而唐詩宋詞又豈止三百首能夠囊括的?唐詩宋詞中的類別很多,寫景、詠物、田園、邊塞、抒情、愛國、別離、悼亡、思念等等題材。如果非要按題目說的對我影響最深的,我想莫過於那些勵志或者哲理的詩了。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宋代 · 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我比較喜歡陸游的詩,尤其是這首。我在問答中不止一次的用過它。做學問,如何學習在大詩人陸游的心中是這樣的。要學習就要不遺餘力,年輕的努力在老了就能看出結果。而在書本上獲得的知識只有透過自己的實踐才能更有深刻的體會和覺悟。然而……它是宋代詩人寫的。所以……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那 通:哪)---- 宋代 · 朱熹《觀書有感二首·其一》這首詩的作者是朱熹,他是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被稱為朱子,他是繼孔子、孟子以後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半畝大小的池塘像鏡子一樣鋪開,平靜的水面將光和雲彩都映射出來。為什麼這麼清澈呢?是因為源頭有新水不斷的注入進來。學知識也是一樣的,我們要不斷的汲取新的知識來充實自己,這樣自己會顯得更加光鮮亮麗。然而…它也是宋代的詩人寫的…
如果真要挑幾個唐代詩人寫的對我影響很深的詩句,那我只好選這兩個了。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唐代 · 王之渙《登鸛雀樓》這首從孩童時就會背誦的唐詩通俗易懂,簡單好背。短短二十字如行雲流水,卻意義非凡。白日離山近,黃河流入海。你如果只站在低處,你看到的景象不過如此,如果想看一看更加深遠寬廣的畫面該怎麼辦呢?再上一層樓唄。站的高你就望得遠。你的見識和境界有多高,你所接觸的人或事物就不同。這道理和意義值得我們去深思去理解啊。可不僅僅是字面的簡單意思就是作者要表達的。
既然寫了就再說一個吧。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唐代 · 杜甫《望嶽》這首詩是唐代杜甫寫的。具體意思就不解釋了,都可以查到的。尾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這句話跟“不到長城非好漢”差不多。“會當”是一定要,要想俯瞰群山,一覽美景那就一定要登山泰山的頂峰,站在山頂才會使人有一種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更能給人以積極向上的思想。
當然,唐詩這麼多,能夠給人以深刻影響的絕不止這兩首。那麼,你覺得哪些詩還有這種“功效”嗎?
-
7 # 飛火流雲
對我印像最深的唐詩有兩首。一首是杜牧的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所是,牧童遙指杏花村。
雨紛紛,欲斷魂,定下了全詩的基調,後有借酒澆愁點出了對親人的思念,寥寥幾句,內容豐富,意境深遠,最能打動人。
另一首是張繼的楓橋夜泊;
日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故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一個愁字引領全詩,天冷,水涼,心愁,無眠。遊子他鄉,情何以堪?
可以說,這兩首詩當稱千古絕唱。
-
8 # 小新9293
李商隱的《無題》詩: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李商隱,與杜牧並稱“小李杜”,比杜牧小十歲。其詩構思新奇,風格濃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太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其實這樣也好,千百個人就有千百種解讀,根本不必拘泥於歷史課本里的註釋,那些註釋也不過是後來人的強加附會。就是這些《無題》詩中朦朦朧朧的意境,迷霧一般的色彩,打動了後世無數少男少女的一點靈犀之心。李商隱因為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思想也甚為愁苦。但所謂詩人不幸詩家興,一個人懷才不遇,仕途坎坷反而做出的作品更帶有真情實感,更能打動人心。
後世多少人一定會懷念那個夜晚,星河燦爛,涼風習習,你我相聚在畫樓桂堂,燈紅酒綠,我卻看不清你的模樣,你近在身邊,卻彷彿遠隔千山。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夜晚,讓詩人念念不忘,到底是怎樣一個美人,讓後人千百年來,只能憑空猜測?
回覆列表
《南至隔仗望含元殿香爐》
唐代 · 崔立之
千官望長安,萬國拜含元。
隔仗爐光出,浮霜煙氣翻。
飄飄縈內殿,漠漠澹前軒。
聖日開如捧,卿雲近欲渾。
輪囷灑宮闕,蕭索散乾坤。
願倚天風便,披香奉至尊。
每次讀到這首詩,都會令人感慨萬分。尤其是第一句“千官望長安,萬國拜含元”,不僅使人產生對大唐盛世的無數遐想。
這個時代被稱為“巨唐”,長安城當時就是天下的中心,含元殿就是世界的聯合國總部,大唐西市就是絲綢之路的中心和世界貿易的中心。
一個偉大的朝代因此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