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子瑾2019
-
2 # 一個小芋頭
很有趣的想法,但目前從已探究的科學知識表明,植物的光合作用,就跟我們呼吸一樣是種本能的行為而已,正是植物和動物的互補,才有了現在這個多樣性的世界。
不過話說起來,人類對宇宙的瞭解並不深刻,已瞭解的也不見得是正確的,所以有可能你的問題點到點子上了。
-
3 # 每日科學發現
針對這個問題,我的看法是,
我們生活在富含氧氣的空氣中,離開氧氣我們的生命就不能存在,但是氧氣也有對人體有害的一面,有時候它能殺死健康細胞甚至致人於死地。當然,直接殺死細胞的並不是氧氣本身,而是由它產生的一種叫氧自由基的有害物質,它是人體的代謝產物,可以造成生物膜系統損傷以及細胞內氧化磷酸化障礙,是人體疾病、衰老和死亡的直接參與者,對人體的健康和長壽危害非常之大。
我們知道,細胞經呼吸獲取氧,其中98%與細胞器內的葡萄糖和脂肪相結合,轉化為能量,滿足細胞活動的需要,另外2%的氧則轉化成氧自由基。由於這種物質非常活躍,幾乎可以與各種物質發生作用,引起一系列對細胞具有破壞性的連鎖反應。
在一般情況下,細胞不會遭到這種分子殺手的殺害,這是因為我們人體細胞存在著大量氧自由基的剋星——抗氧化劑,比如,脂溶性的維生素E、水溶性的維生素C及一些酶類等等,這些天然的抗氧化劑能夠與氧自由基發生氧化還原反應,使氧自由基被徹底清除,而只有在某些情況下,氧自由基才會致細胞甚至肌體於死地。
當人體遭受外傷、中毒或者是大手術流血過多等重創的時候,組織處於缺氧狀態,能量代謝發生障礙,細胞色素氧化酶無力將氧還原成水,便會被氧原子奪去一個電子,由無害的氧變成具有殺傷力的活性氧自由基。氧自由基的過氧化殺傷,主要是破壞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破壞線粒體,斷絕細胞的能源,毀壞溶酶體,使細胞自溶。同時它對人體的非細胞結構也有危害作用,可以使血管壁上的粘合劑遭受破壞,使完整密封的血管變得千瘡百孔,發生漏血、滲液,進而導致水腫和紫癜等等。
同樣,當供應心臟血液的冠狀動脈突然發生痙攣的時候,心肌細胞由於缺氧而發生一系列的代謝改變,心肌細胞內抗氧化劑含量減少,使生成氧自由基的化學反應由於缺氧而相對加快,在冠狀動脈痙攣切除的一剎那,心肌細胞突然重新得到血液的灌注,隨之而來有大量的氧轉化成氧自由基,而同時由於抗氧化劑的相對不足,不能夠清除氧自由基,結果使具有高度殺傷性的氧自由基嚴重損傷心肌細胞膜,大量離子由心肌細胞內溢位,而後者可以擾亂控制心臟搏動的電流訊號,引起心室顫動,從而導致死亡。
那麼氧自由基為什麼會使人體衰老呢?近年來的研究發現,氧自由基的化學性質是很活躍的,能夠攻擊細胞膜上的脂肪酸產生過氧化物,這些物質是毒性很強的一種物質,它會侵害體內的核酸、蛋白質等等而引起一系列的細胞破壞作用,人體內氧自由基積累越多,衰老的程序就越快,我們常見老年人臉上的壽斑就是由於脂類受氧自由基的氧化分解作用形成丙二醛所致。
氧自由基不但與衰老有關,而且還和許多衰老有關的疾病有關係,比如動脈硬化症、高血壓、骨關節炎、白內障以及帕金森氏病等等。至於對付氧自由基的辦法,目前已經發現了許多氧自由基的剋星,也就是氧自由清除劑或者抑制劑,其作用機理有的是直接提供電子使氧自由基還原,有的是增強抗氧化酶活性,迅速消滅自由基,比如超氧化物岐化酶和過氧化氫酶就是存在於人體的正常組織當中的清除氧自由基的重要酶系統。
另外,谷胱甘肽、別嘌呤醇和維生素C、E等都具有清除或者是抑制氧自由基的作用。根據營養流行病學的研究發現,經常食用新鮮的蔬菜與水果,有延緩衰老的作用,可以降低腫瘤,特別是消化道腫瘤的發病率,就是因為蔬菜可以清除氧自由基的主要前身產物,也就是超氧負離子,超氧負離子減少,氧自由基也就相應減少,由此也就可以延緩人的衰老。
營養學家研究發現,日常的水果、蔬菜大多數都具有清除超氧負離子的活動,蔬菜當中以薺菜、青菜、蒜頭、黃芽菜為最強,另外,經常吃富含維生素A的花菜、胡蘿蔔、菠菜、甘薯,富含維生素C的葡萄、桔子、青椒,含維素E的檸檬、豌豆、未加工的麥胚芽、葵花籽油和含硒的捲心菜、洋蔥、燕麥片、海產品等等都是大有幫助的。
-
4 # 崑崙還東國
這個問題要怎麼看呢,從地球的生命演化史上看,有證據表明起碼有兩次生物大滅絕都跟生物釋放過多氧氣有關。
大約在24億年前,地球上還沒有植物也沒有動物,大氣層中也沒有氧氣。海洋生活著大量厭氧細菌,這些細菌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也能完成新陳代謝。本來大家都好好的,但這時藍藻出現了,它能進行光合作用,吸收太Sunny轉化為能量,並釋放出氧氣。它大量繁殖和釋放的氧氣改變了大氣構成,那時地球大氣構成主要是甲烷,更加的保暖,但氧氣與甲烷結合變成了二氧化碳,相對沒那麼的保暖。地球開始降溫了,進入冰川時代,水位下降,大量的厭氧細菌死亡。
但這個過程中有些生物可以在自己的代謝過程中使用氧氣,將氧氣與其他分子結合可以釋放很多有用的能量,使得這些微觀生物生長得更快,繁殖更快,促進了生命的進化。
所以這次生物大滅絕一殺一生,譭譽參半,但我們應該感謝,因為沒有這次藍藻突變,我們也沒有機會在這看文章。
另外一次生物大滅絕跟氧氣有關的是3.7億年前泥盆紀後期滅絕事件,這次滅絕持續了2000萬年,造成了19%的科、50%的屬滅絕。關於這次滅絕事件的原因,科學家比較傾向於海洋缺氧,因為植物突發演化,變得非常大,可以高到30米,比原來大了100倍,森林破環岩層,釋放了大量藻類需要的營養鹽,造成藻類大量繁殖,水底缺氧,水生生物大量死亡。同時陸上森林大規模吸收溫室氣體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再次造成地球降溫進入冰川時代,造成陸上生物受不了寒冷而滅絕。
所以進入工業時代以來,現代人類大量燃燒化石原料,釋放二氧化碳,是不是在平衡植物釋放的氧氣,延遲我們進入冰川時代,這是禍是福呢?從生命演化史上看,只能讓時間來回答。
-
5 # 兔斯基聊科學
我覺得如果植物有這個想法的話,那麼它的計劃應該是落空了。因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包括植物在內呼吸都是需要氧氣參與的。
地球上的氧氣大部分是由綠色植物透過光合作用產生的。綠色植物利用太陽的光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成富含能量的有機物,並且釋放出氧氣。在這個過程當產生的有機物是是植物生長必須的,而氧氣可以說是光合作用產生的副產品或者說是“廢氣”。
圖示:植物的光合作用
問題中所說的植物釋放氧氣來消滅其它生物,在早期的地球歷史上也曾經出現過。在早期的地球大氣層中是沒有氧氣的。那時候地球上的生物主要是厭氧生物,它們的生命代謝不但不需要氧氣,而且氧氣對於它們來說是有毒的。
然而後來地球上出現了第一批含有葉綠素的生物,比如藍藻等。藍藻可以進行光合作用釋放出氧氣。藍藻在地球上出現並大量的繁殖,讓地球大氣從無氧變成了有氧。厭氧生物是無法忍受氧氣的存在的,大批的死亡,很快藍藻就統治了整個地球。這是綠色植物利用氧氣打贏的一場生存競爭戰役。
圖示:最早能夠產生氧氣的藍藻
綠色植物產生的氧氣對生物的演化意義重大。自從藍藻出現後,地球上的主流生物都變成了好氧生物。隨著地球氧氣含量的增加,地球上的物種也越來越來越豐富,體型也越來越大。在石炭紀時期(距今2.86億~3.6億年前)地球上的氧氣濃度一度達到了35%。空氣中氧氣濃度的增加導致了當時地球上出現了巨型節肢動物,比如人頭大小的巨型蜘蛛,翼展可達一米的巨型蜻蜓,甚至是身長達2.6米的巨型蜈蚣。
圖示:石炭紀巨型蜈蚣
這麼看來,綠色植物釋放出來的氧氣,不但沒有消滅掉其它的生物,反而讓其它生物種類更加多樣化,體型更加巨大。現在地球上的生物離不開氧氣。
-
6 # 星光之霖
生物與地球共同進化演變成,今天我們所見到的,趨於平衡的生態系統!也可以說是供需的平衡。我們現在見到的絕大多數的動植物都是共生關係(除去極個別的生態圈)。
在這種情況下,植物釋放的氧氣,不但殺不死周圍的生物,反而會為他們提供寶貴的生存條件。
況且植物本身也不是一味的放出氧氣,吸入二氧化碳。在晚上,因為沒有光照,它們也會吸入氧氣來維持體內的代謝活動。
從地球的歷史以及生物進化的角度來看,植物可以說是動物的大哥哥,甚至可以說是動物的生身父母。為什麼這麼說呢?
在地球形成之初,有著濃厚的甲烷大氣。這對於現在的動物而言,簡直就是毒氣室。
但是當地球上出現,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原生植物開始。他們開始一點點的改造地球的大氣。每天轉化多一點點的氧氣,經過億萬年的積累,達到了今天這個穩定的程度。(中間雖然經歷了一些起伏)
但如果植物大量的釋放氧氣會怎麼樣呢?在地球的發展史上,有過那麼一段時間,由於植物的過度茂盛,導致地球上的氧氣含量達到30%,甚至是更高。這也使得地球上的動物在那個時期異常的高大。恐龍時代既是如此。可以想象,氧氣相對於動物來說如果含量過高,可能會成為動物的催長劑。
當然,這種影響不是單向的,而是一個動態,雙向的。
它也表現在,動物如果身材過大,數量過多,並且他們沒有辦法在食物鏈上消耗乾淨。那麼就會在大氣中腐爛,進而產生更多氮氣。大氣中氮氣的含量改變,那是對動物還是植物來說,都是一種消極的影響,尤其是對植物的影響,比我們想象的要大得多。
所以動物和植物在總體平衡的情況下,此消彼長。植物撥出氧氣,動物來吸收氧氣。動物撥出二氧化碳,植物吸入二氧化碳,再為食草動物產生寶貴的食物。如此生生不息,迴圈不止。並造就了今天地球上枝繁葉茂的被子植物,以及體型趨於偏小型化的動物。
所以說,植物和其他的生物一樣,在我們這個大的生態圈裡面,大家是共生共榮的關係。
-
7 # 推子
答案恰恰相反,正是因為植物可以釋放氧氣,所以今天的地球上才有那麼多的生物,包括我們人類在內。
事實上地球早期的環境是無氧的,那個時候的原核生物都是厭氧的,但當能夠進行光合作用的海洋藍藻出現之後,地球的大氣環境就開始發生變化,因為海洋藍藻在進行光合作用的時候,會釋放出氧氣。
那麼這個過程當中,大氣中的含氧量暴漲,於是科學家們把這段特殊的時期,稱之為大氧化事件。
但在大氧化事件發生之前,地球上的生命還是以厭氧生物為主,氧氣對於它們來說,就是一種致命的毒氣,所以在大氧化事件發生之後,這些原核的厭氧生物受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它們絕大部分都死了。
另外氧氣在暴漲的同時,還影響到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結果就導致地球的溫度也隨之下跌,最終在24億年前到21億年前,出現了一次長達3億年的冰河時期。
在氧氣含量暴漲以及冰河時期的影響下,一些生物逐漸進化出了氧氣代謝的能力,於是它們得以存活下來,而正是因為這些生物演化出了代謝氧氣的能力,也使得它們能朝更復雜的形態進行演化。
所以早期的植物透過光合作用釋放氧氣,確實消滅了一大批原核的厭氧生物,但這些氧氣又孕育出了更復雜的有氧生物,否則就不會有人類的出現。
但氧氣多了也不是好事,例如石炭紀的氧氣含量,一度佔到了大氣比例的45%,此時植物已經無法從大氣當中,獲得足夠多的二氧化碳,結果就導致地球上的植物大批大批的死亡,最終食物鏈崩潰,生物大滅絕又一次出現了......
回覆列表
感謝相邀,你這個說法是錯誤的,植物透過光合作用釋放氧氣,為其他生物包括動物、真菌、細菌呼吸作用提供氧氣,以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以供它們生命活動利用,;雖然個別的微生物也能進行無氧呼吸,但這樣的生物種類較少,並且它們也不是完全能離開氧氣生活,所以,植物不是利用氧氣殺死其他生物,而是透過光合作用為其他生物提供它們生命活動離不了的氧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