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木子三易

    一,何為道?道就是萬物萬事運動變化的規律。道有兩種屬性:一種是一陰一陽。孤陰不長,獨陽不生。一種是運動變化。陰陽往復,動態平衡。何為反?就是物極必反(返),陰盛而一陽長,陽盛而一陰生。何為動?就是運動變化。何為弱?就是老子主張的道德的“德”。老子主張運用道必以德,以弱勝強,以靜制動。何為用?簡單地說就是運用。好了,把這幾個關健詞弄明白了,這整句話就不難理解了。

    二,反者道之動。陰(弱)或陽(強)向相反的方向發展,是道的變化運動。弱者道之用。以弱勝強、以柔克剛是道的正確運用。整個一句話要從道與德兩方面統一來理解,才能真正瞭解《道德經》的精髓正義。

  • 2 # 山人的生活感悟

    如何理解“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張三丰在《無根樹道情》二十四首中有一句“順則凡,逆則仙;只在中間顛倒顛。”這個顛倒顛,就是道家從凡到仙的反覆修煉過程。

    何謂“反者道之動”?由順轉逆就是開始了修道,即修道的過程啟動了。也就是說仙凡相反,反著凡俗的事情去做去修去煉,就是仙道的方向。

    什麼是“弱者道之用”?老子所說的弱者又是什麼?先看看老子眼中的水吧: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水就是“弱”的代表,用水來詮釋“弱”最恰當不過了的。在水的身上就能看到道的用處,水的習性就是道的最好體現,也就是道之用了。

    我們來比較一個謙虛的人和一個自滿的人,謙虛就是處弱就是順道,與人相處便沒有傷害反能收穫。自滿就是處強就是逆道,與人相處容易碰壁招損。

    一個人在生活當中,尤其是遇到困難的時候,常常用“反者”思維去剖析自己,用“弱者”行動去應對,這樣就是遵循道的規律和運動來做事,即道之動和道之用。這是比較通俗簡單的解釋。

  • 3 # 當年青山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原話出自《老子》第四十章。字面意思可以解釋為:迴圈往復是道的運動變化規律,柔弱微小是道的作用。

    老子是周朝皇家圖書管理員,博覽群書,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將文字理論結合生活實踐得出了生活的真理——“道”。老子相信有一個自然之道,相信這個道是所有事物幕後的總指揮,“道”捏拿著提線,而“自然”就順應提線的運動軌跡來行動。那麼這個“運動軌跡”究竟是怎樣的呢?

    老子告訴我們“反者道之動”。 有兩層意思:1.事物的運動規律是迴圈往復的。(精髓“反覆”)例如:自然界:一年四季,都是春夏秋冬;每天,太陽都會白天東昇,夜晚西落。這和佛教的“輪迴說”不謀而合。都是古代思想家對自然觀察得出結論(不可能是道家借鑑的佛家的思想,因為《老子》成書在春秋戰國,佛教是東漢初傳入中國,只能說智者都能看到事物的筋和骨) 2. 事物的某些屬性發展到極端,就會轉變成自己的相反面。(精髓“反動”)例如:自然界:夏季三伏天熱到極致就逐漸轉涼,進入秋天;冬季三九天冷到極致就逐漸轉熱,進入春天。

    因為“反者道之動”的道理,所以《老子》書中很多看似矛盾的說法,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第五十八章),“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第四十二章),都不再矛盾了。 剛說了“反者道之動”緊接著就說“弱者道之用”,這個以“弱”為用,正是依照“反”的規則,推演而出的,這是老子“以弱勝強”的“處世哲學”。所以老子說:“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老子認為,水是自然界最柔弱的,但水滴能穿石;舌頭是身體中最柔軟的部位,但是人老後,最易脫落的是堅固的牙齒。

    《老子》書中,這短短十個字,卻融入了日後華人生活的點點滴滴。因為我們知道物極必反的道理,所以即使在戰亂頻繁,缺衣少糧的黑暗年代,也能心存曙光。因為我們明白最黑暗的日子都來了,光明還會遠嗎;因為我們懂得居安思危,所以在最繁華的盛世,也不盲目樂觀。因為我們懂得,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所以在為人處世時“低調”“謙虛”成了我們的座右銘。

  • 4 # 東方國學

    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四十章。意思是說,回返是道的運動,柔弱是道的作用。在老子的哲學體系中,道和萬物的運動都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律,他將其概括為“反者道之動”。這裡的“反”有兩種含義:(1)相反;(2)作“返”,即回返、反覆之意。依前者,道之動是向自己的反面轉化;依後者,道之動是一個週而復始的過程。這句話其實是老子辯證法的總括,具體則有下面幾個層次的意思。

    (1)對立轉化的規律

    首先,一切相對立的事物和概念,都是相互依賴的關係。所謂“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就是講對立事物的相互依存。

    其次,對立雙方存在相互滲透、相互包含的關係。老子說:“大成若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等等。

    最後,對立雙方存在相互轉化的關係。老子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也就是古語所說的“物極必反”的觀念。

    (2)迴圈運動的規律

    老子重視事物相反對立的關係和事物向對立面轉化的作用。但老子哲學的歸結點,卻是返本復初的思想。他說:“有物混成……周行而不殆……”“周行”即是迴圈運動,它表現為由大而逝而遠而反的執行過程。所以他又說:“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復”也是“周行”的意思。在老子看來,紛紜的萬物最終都會返回到它的本根,本根是一種虛靜的狀態,與萬物的蓬勃生長相對立。

    老子又比較崇尚柔弱的力量,他認為柔弱是道的體現。他經常以水為喻,水是天下至柔之物,但卻能馳騁天下至堅之物,所以他認為宇宙和社會中往往是柔弱勝剛強,堅強代表著死的一類事物,柔弱卻代表著生的一類事物。老子的尚柔思想成為了華人重要的處世哲學。

  • 5 # 馬振廷1

    反者哲理也,有反就有復。道曰大,大曰遠,遠曰逝,逝曰反。逝者看不見了,夜也陰也。由陰暗看不見反還陽白天也。四季日月氣侯輪迴。地球自轉天地之道。弱者,微也。任何物質和生物都是微小的物質組合而成。亮子暗物質空氣,既然萬物都是微弱小的什麼分子細胞組合而成。統稱道之用,生也。分子細胞微也,凡用肉眼看不到的都稱微弱柔小空無,無不是沒有,無者道也,無中生有成形大了可見。只作大眾解釋之用。大小相反都在道里發展運動。

  • 6 # 吾淨吾自持

    這句話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事物的變化規律是迴圈往復的,周圍的事物也圍繞著道在永不停息的變化之中。大道都是像水以柔弱的方式執行著的。天下萬物都是由有演化出來的,而有又孕育了無。

    說明大道一直都在我們身邊,以一種我們常用而不知的方式在執行著。比如你懂的了某一個道理,學會了某一項技能,在生活中學會了什麼經驗。比如我會唱歌,我在待人處事中明白了謙虛才能得到長遠的發展。我知道了太陽東昇西落,春夏秋冬四季交替,天氣燥熱了會下雨,天上出現鱗片狀的雲了過幾天也會下雨,天上有翻滾的蘑菇雲了過一段時間也會下雨。總之,你在生活中領悟的一切,看到的一切都是大道的表現形式。老子開篇就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形式來比喻大道。其實,道就在我們身邊,我們身邊的一切表現形式都是道的軌跡。或者用八卦圖的演示也可以指出道的變化規律。八卦圖是陰陽兩儀,在兩儀盛點都各有一個魚眼,其實也是揭示了道的演變,萬物都有正反對立面,都在兩儀之中。陰之極為陽,陽之極為陰,陰陽兩儀互相轉化。比如一件事在做到極致的時候就會出現衰敗,一件事在糟糕到極點時就會出現轉機。也有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功成神退明哲保身,過剛易折等等詞語形容這個道理,這就是陰陽的道理,這就是大道的道理。

    我們閒暇時光可以去好好品鑑一下,道德經裡帶給我們的智慧,結合生活去看,你會發現古聖的境界真是高深莫測呀,這也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大智慧呀。

  • 7 #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道德經.四十一章》“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意思是什麼?

    搞清楚這段話的意思,先必須要搞清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概念“無”“有”的詳細意思:

    一、“無(無)"字的意思:主方(如頭腦、領導等)壓制客方(如身體、人民等)民主自由選擇的行為不存在、沒有。

    例如:"無為”就是“無”的如上意思的作“為”。

    還比如:人熟睡不清醒,就是無。

    二、"有"字的意思:主方集中指導、工作時(十、手),要有限制客方(月)民主自由選擇行為的能動性存在。

    例如:“而”當頭腦、領導等行使指揮工作的權力,是指揮身子的整體(不是指揮身體內部選擇營養的權力)時,"無”的行為不能有,"而無不為”就是這個意思。

    還比如:人清醒、精神,就是有。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經典的“無”“有”概念不這樣理解,只當沒有、有的意思理解,就無法理解其古經典的意思。

    千百年來,為什麼講不清這“有、無"兩個字的意思?因為奴隸社會的奴隸主就是壓迫、強迫、傷害人民,有無由他說,他能告訴後人揭其老底的漢字造字的一般原則:“上邊壓制下邊,左邊制約右邊”嗎?

    今天把“無有”二字的意思告訴天下,就沒有民主與集中同時不夠的問題了,也就理解了《道德經》中的這段話的意思:

    反對法紀規矩約束者,是在結婚、交換、票決之道時,否則就會出現震動;女性、人民這些弱者是靠結婚、交換、票決之道的使用權而生存。天下萬物生存是物質決定意識,人民決定領導、歷史,於時有了這種意識、領導、歷史;有這種意識、領導、歷史,產生於物質決定意識,人民決定領導、歷史的無意識、領導干涉中。

    《紅樓夢》是《道德經》的文學版,兩部名著的四十一章回的中心思想:“賈寶玉品茶櫳翠庵,劉姥姥碎臥怡紅院”“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的意思一樣。

    例如本回:妙玉與寶玉(保護女性人民的權力機關男)等一群女性人民,用有“九五”之尊(被制約的管理機關政府)的茶水工具“品茶”,不知交情、交換、票決的味"道"。劉(六的諧音、陸地、民主的意思)姥姥這一人民大地主人,不知當家作主,參加票決行使權力的尊嚴,而是走"假僕人政府的"賈府"的後門,吃其麻醉自己的酒,被其當玩偶取笑,見了大觀園的“省親別野”牌子,就當廟磕頭……"酒屁臭氣滿屋",妙玉嫌她髒,連她喝過的寶貝杯都不要。

    為什麼?

    這就是青衣“妙玉"這一《道德經.一章》說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反六姥姥的意思:《道德經.四十一章》說的:“反者(本章回密碼五五二十五)道之動",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把這顛倒了的歷史再顛倒過來,人民做真正的有尊嚴的主人,即變成一十四、五十二、道庵翠龍木(反櫳):迎接以法參加交情、結婚、交換、票決,文明民主美麗的"清氣滿乾坤”的時代。

    還比如: 地球繞日橢圓形軌道中,在太陽附近又轉來一個行星(兩個太陽核心),二者連成一線,同性互相排斥,與地球形成直角三角形,加大對地球的引力(異性相吸),萬有引力制約天體與太陽引力促使地球改變橢圓形軌道,向正圓形軌道發展的葫蘆“了"字形道,就產生地震(即“反者道之動”),萬有引力把靠近太陽的另一天體分離(讓它走)開,即變成地球圍繞"一"個太陽轉,地震結束。

    所以說,地震是地球軌道中正常引力反制約非常引力的運動,給震區帶來災害,卻避免了太陽系及地月系的大害。沒有地震這一運動,地球就有變數。因此,我們要認識地震,有效預防地震,最大限度地減少震災。

    原始龍型造字規則詳見拙著《解密紅樓夢真味道》(含《道德經》譯文)中的“說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銀行利息計算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