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的乾坤

    這個問題在邏輯上有點小小的瑕疵,因為並非四大美女都命運多舛,就真有紅顏薄命。

    歷史的真相是:

    一、對於美女,也是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歷史上比這四位女子漂亮的多了去了,因為有人會認為西施太瘦了,貂蟬過於知性,王昭君不夠嫵媚,楊貴則太胖了;

    二、可即便如此,為什麼獨獨這四位被後世公認為四大美人?有這麼幾個原因:

    1、她們都主動或被動參與到當時的政治活動當中去,只有與重大的政治事件結合,一個女子才會被歷史深刻的銘記;

    2、她們都處在中國重要的歷史節點或轉折點上,而這些節點所發生的事情或是對後世產生了重要影響,或是讓後世津津樂道。如西施就參與了春秋時期著名的吳越爭霸;王昭君則是漢王朝將匈奴打趴後,處於主動地位第一位“下嫁”匈奴單于的女子;貂蟬的命運則與四百年大漢王朝崩潰和中國最有名的分裂時期(三國鼎立)緊緊聯絡在一起;而楊貴妃的背後則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開元盛世”和“安史之亂”;

    3、這四位女子確實命運多舛,但歷史的經驗是,悲劇比喜劇更打動人心,更有持久的生命力。如果她們幾個一生平平安安,無災無病,誰會記得她們呢。

    所以,真相是這四位女子因為都處在波瀾壯闊的歷史大背景下,她們的背後都站著一群偉岸的男人,加上其命運又都是悲劇,所以她們才成為了後世公認的四大美人。而不是四大美人命運多舛,就真的紅顏薄命。

  • 2 # 腦波小蟲子

    被譽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的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無一例外的都曾處在統治階級內部,或多或少與當時的政治走向命運與共。

    一,西施,出身貧寒,浣紗女。天生麗質,美貌動人,被當作禮物獻給吳王,直至吳滅國,下落不明。

    二,王昭君,原是漢元帝后宮中並不起眼的佳麗之一。因政治需要和親聯姻,陰差陽錯被選中至苦寒之地的匈奴。昭君和呼韓邪單于共同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呼韓邪單于去世後,復嫁呼韓邪單于長子復株累單于。顛沛流離在他鄉。

    三,貂蟬,該人物歷史中並無記載,存在於歷史小說《三國演義》中。據書中描寫,貂蟬為王允設計送至董卓處,造成董卓與呂布之間的父子關係破裂,皆無好下場。

    四,楊玉環,本為唐玄宗之兒媳。白居易形容她“溫泉水滑洗凝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李白的《清平調》則說她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受令出家後又被冊封為貴妃,備受寵愛。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唐玄宗親譜《霓裳羽衣曲》為其娛樂,極盡寵愛。天寶十五載(756年),安祿山發動叛亂,隨李隆基從延秋門出長安,流亡蜀中,途經馬嵬驛,楊玉環於六月十四日(公曆7月15日),在馬嵬驛死於亂軍之中。

    自古道,紅顏禍水,紅顏薄命。然而在歷史的長河中,處於漩渦之中的男人往往人不由己,何況一柔柔弱弱女子乎。不過是政治的犧牲品,她們的苦又能向何人訴說。

  • 3 # 小史猴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古詩詞裡的絕色美人:傾國傾城,卻終究逃不過“紅顏薄命”!

    釋義:紅顏,詞典解釋為“美貌的女子”,簡稱為“美女”。“薄命”,即所謂“命運不幸”。 

    “紅顏”是修辭方法,代指女人。“紅顏薄命”正確的理解應該是:在人類的社會生活中,美麗女子的命運是不幸的。   

    “薄命”就是魔咒一樣網羅著天下美人的心。是迷信還是命運?我認為都不是,這是個大機率的命題,是有一定道理的,不然這句話不會流傳千古。

    江山與美人,自古便是男兒爭權奪勢的根源,更是歷史畫卷中濃墨重彩的兩筆。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只為博得美人一笑;順治帝出家為僧悼念亡妃……歷史的長河中,美人無數,引得英雄競折腰。奈何情深不壽,縱使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多少絕色紅顏也終究繞不過“薄命”二字。

    古往今來,美人與“紅顏薄命”彷彿同根生,傾國傾城的容顏,是她們的鎧甲,更是她們的軟肋。奈何,緊繫命運的韁繩從未掌握在自己手中。

    美人越美命運的韁繩就勒的越緊。

    讓家喻戶曉的六大美女來給我們做個佐證吧:

    1:楊玉環

    《清平調三首》

    ——李白

    其一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

    其二

    一枝紅豔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其三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胖美人的絕佳代言人——楊玉環,從兒媳婦壽王妃到集後宮三千寵愛於一身的母妃楊貴妃,又生在盛唐時期,自然少不了詩人筆墨的揮灑。李白、白居易、杜牧、李商隱等大文豪都曾為之提筆,除去白樂天的《長恨歌》,最令人為之驚歎的便是李白的三首《清平調》,若真有那麼一場空前氣派的極樂之宴,那時的楊玉環定是快樂至極。牡丹一般的美豔,深得帝王榮寵,與君王心意相通、恩愛無比,在李白的筆下,顯得越發詩情畫意。

    奈何,那個擁有三千專寵的傾國容顏、卻還是沒能逃過六軍的逼迫,終被賜死在馬嵬驛。

    2:西施

    《西施詠》

    ——王維

    豔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

    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

    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

    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羅衣。

    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

    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

    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出身貧寒的西施,自幼便隨母親到江邊浣紗,天生麗質,貌若天仙,在越國戰敗企圖復國之時,她被選中,訓練得體,送給沉溺美色的吳王,使得吳王荒廢朝政,最終亡國。

    本是作為“美人計”中誘餌的西施,肩負興復越國重任,在成功之後,不僅揹負著吳國的亡國罵名,更受著來自故國的質疑。而她的慘死,也與那傾國的美貌息息相關。儘管曾引人效顰,卻終究無法左右自己的命運。

    3:貂蟬

    原是昭陽宮裡人,驚鴻宛轉掌中身,只疑飛過洞庭春。

    按徹梁州蓮步穩,好花風嫋一枝新,畫堂香暖不勝春。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中的貂蟬,擁有“閉月”之姿,不停在男人間流轉,離間董卓與養子呂布反目,她的結局卻成了未解之謎。或許,人們習慣了對美好圓滿的憧憬,寧願留下懸念,可被捲入計謀中的絕色,古今又有幾人最終能被溫柔以待?

    4.王昭君

    《相和歌辭·王昭君》

    ——駱賓王

    斂容辭豹尾,緘怨度龍鱗。金鈿明漢月,玉箸染胡塵。

    妝鏡菱花暗,愁眉柳葉嚬。惟有清笳曲,時聞芳樹春。

    出身平民之家,被選作宮女,卻因不肯向宮廷畫師行賄,被畫得容貌最差,漏選後宮。若非匈奴首領來求親,又被漢元帝按影象選中,恐怕至死都無人知曉她那“平沙落雁”的絕世美貌。出塞和親,琵琶聲聲,在荒涼的塞外景色中顯得愈發淒冷,可誰又能反抗這樣的安排?

    結婚兩年,呼韓邪單于便去世了,按照胡俗,她必須嫁給呼韓邪單于的長子,作為從小接受漢俗教化洗禮的昭君,心裡又怎能過意得去?輾轉於父子為妻,最終鬱鬱而終,“獨留青冢向黃昏”,對於故土、親人,又怎會未曾心生思念呢?

    5.虞姬

    《浪淘沙·賦虞美人草》

    ——辛棄疾

    不肯過江東。玉帳匆匆。至今草木憶英雄。唱著虞兮當日曲,便舞春風。

    兒女此情同。往事朦朧。湘娥竹上淚痕濃。舜蓋重瞳堪痛恨,羽又重瞳。

    “霸王別姬”,使得叱吒風雲、縱橫沙場的西楚霸王也多了一分兒女情長的柔情一面,這悽美的愛情故事被載入史冊,也成為後世諸多影視劇作品的取材來源。容顏傾城,舞姿美豔,為所愛之人在所不惜,情真意切。在她的墓上長出了一種草,無風自動,鮮豔可愛,人們便將賦予它一個美好的名字——“虞美人草”,彷彿昔日翩翩起舞的虞姬,令人動容。如今,“虞美人”花常開,而美人又在何處?

    6.甄宓

    《洛神賦》(節選)

    其形也,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髣髴兮若輕雲之蔽月,飄颻兮若流風之迴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曹植這篇千古流傳的《洛神賦》,極盡敘述洛神之美,原型更是直指嫂子甄宓,“江南有二喬,河北甄宓俏”,才情過人,姿貌絕倫,救濟鄉里,在硝煙瀰漫的三國格外引人注目,爭奪天下,美人的歸屬自然也不曾落下。嫁與曹丕之後,甄宓獨得寵愛,她的兒子更成為了下一任皇帝,奈何感情消散,愛意流失,最終更被愛人所賜死。愛恨,終究成空。

    紅顏之所以薄命,是因為她的命運掌握在男人的手中。

    一個家庭是社會的一個細胞,一夫一妻組成一個家庭,一個家庭就是一個生產單位,既進行物質財富的生產,又進行人類本身的生產。生產物質財富,是維繫家庭成員生命的經濟基礎。在男權社會中,家庭生活的經濟來源,由男人創造和掌控,女人離開男人就無法生存,於是男人就成了家庭生活的支配者,女人依附於男人受男人的支配。女人在經濟上不能獨立,也就沒有獨立的人格,也只能處於男人附庸的社會地位。

    在中國古代就有一句名言,真實地反映了女人的社會地位:“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

    在社會下層男人的眼中,女人是一個傳宗接代的工具。在上流社會,在大權大款們的眼中,女人是生孩子的工具更是供男人淫樂的工具。 

      當然這是就整個社會層面的狀況來說的。上流社會的女人,受上流社會男人的掌控,下流社會的女人受下流社會男人的掌控。

    孔子曰:“唯女人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孔子的名言,反映了當時的現實:女人就像牛馬驢騾雞鴨豬狗一樣,被主人所包養。過去所謂“後宮佳麗三千人”,那“三千佳麗”都是皇帝豢養的,在老百姓看來,那是高高在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娘娘”,地位何其“尊崇’”,而對皇帝來說,那只是皇帝發洩性慾的工具,冬爐夏扇而已!

    “紅顏多薄命”的命題還適用於當今社會嘛?適用,只不過機率有所減弱而已。比起古代的男權社會雖然今天女同胞們的社會地位有了空前的提升但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男性在生理上的巨大優勢,生理是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萬丈高樓的地基,其它的上層建築都要由它來決定。母系社會過渡為父系社會就是例證。

  • 4 # 一抹暗香

    中國四大美女命運多舛,但不是因為紅顏薄命,主要還是因為她們都在某一個特定的歷史時代,又恰好與時代共進退。

    1、西施,春秋時吳越之戰,她因為容貌美麗被捲進這場爭端,作為禮物奉獻給吳王,為越國爭取休養的時機,以待反攻。吳國滅亡後,西施就從歷史上消失了,不知所蹤。她把青春和美麗奉獻給越國,為越國滅吳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就西施本人而言,她自己並不幸福。

    2、王昭君,漢元帝時,為了促進與匈奴的友好交往,漢元帝答應了呼韓邪單于的求婚,在後宮選擇了王昭君遠嫁匈奴。漢書上記載昭君出塞時“豐容靚飾,光照漢宮”。單于去世時,昭君還很年輕,按照匈奴的風俗她改嫁單于的兒子,並生下兩個女兒,都嫁給了匈奴的大貴族。在單于的兒子去世後,昭君已經年老了,但是按照風俗,她還要再嫁呼韓邪單于的孫子。這時,漢朝走向下坡路,匈奴對待昭君也沒有以前那麼尊重,她為漢匈和平奉獻了一生,但是她內心的悲苦又有誰知道呢。

    貂蟬和楊貴妃也一樣,在歷史上,美女大多沒有好下場,受皇帝寵愛就是紅顏禍水,如果國家滅亡了,所有的罪責還要美女背上,反而是無能的皇帝不會受到太多的指責。這也和中國兩千多年的儒家思想影響是分不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皇馬成了二流豪門,博格巴、內馬爾、姆巴佩還想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