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在水一方國學心理學
-
2 # 飛揚心理王老師
心理諮詢非常管用,前提有兩點,一要有高效簡明的心理理論技術,二要有當事人的積極配合,兩點缺一不可,就像老師教學生一樣,老師教的不好不行;學生不學更是不行滴。
怎麼做心理諮詢呢,這要從心理問題的產生說起,生本能心理學認為,心理問題的產生都是當事人由於認識錯誤或做法不當導致進入心理和現實的困境走不出來所導致的。
那麼心理諮詢,就是通過了解當事人的問題,分析困境原因,查詢認識和做法錯誤或不合適的地方,用正確或合適的認識與做法代換錯誤的認識與做法,這樣就能走出困境,解決掉心理問題了。
心理理論技術人人都可學習和掌握,理論上說,人人都可以做心理諮詢師,人人都可以做自己的心理諮詢師。但是,心理問題的表現非常多,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錯綜複雜,個人往往查覺不到。所以,建議小問題自己處理,自己一時解決不了的千萬別硬扛,一定找專業心理諮詢師,比如找我。
-
3 # 姜芬心理工作室
《來訪者自身影響諮詢體驗的四個關鍵》
一、來訪者的主觀能動性
有時候來訪者會列出一二三四、這樣那樣的問題或困擾,全盤托出之後就全交給諮詢師了,就好像是說:“這些就是我的問題,現在輪到你來治好我了。”心理諮詢跟去醫院看病還是不太一樣,說了症狀給了診斷開了藥還不夠,諮詢師與來訪者之間心靈與心靈的交流,在交流中建立信任、提出分析問題、互相反饋,需要來訪者積極地參與,有些流派甚至以來訪者為主導。諮詢師也不是一味作為老師來授課,某些時候可能會給來訪者講解一些知識,但這並不是諮詢師工作的主要手段,來訪者並不是處於一個被動接受的狀態。
二、對諮詢效果的期望值
有些來訪者想要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諮詢幾次覺得沒什麼效果就放棄了。但是大部分來訪者被困擾的問題或者行為思維模式都經過了很長時間甚至幾十年形成的,不可能像醫生對症下藥一樣很快就達到最終所謂“治好”的效果,有的時候甚至會覺得好像情況更糟糕了,因為你可能需要面對逃避了很長時間的問題或者情緒。而且任何改變都是不容易的,需要來訪者在諮詢以外的時間遵循諮詢師的建議、完成小作業、勇敢突破自我、持之以恆等等,可以想想很多人想健身、改變飲食習慣來減肥塑形,但是有多少人堅持達到了呢?對於達到了的人,這其中的過程包含了自身很多的堅持和努力,並不是單單請個健身教練就完成的。所以來訪者對諮詢和自身轉變的過程需要有耐心,諮詢起到的是引導支援的作用,而不是不付出就能達到目標的捷徑。
三、諮詢過程的持續性
改變並不是只需要做這件事一次,而是需要堅持不懈地做很多次才能讓改變形成習慣、成為自己的一部分。諮詢過程中真正的改變在諮詢時間以外、在來訪者的實際生活中,那麼諮詢師在佈置了作業或者提出了建議之後,來訪者需要在生活中實施,然後由來訪者反饋給諮詢師,讓諮詢師跟進了解實施的情況、提出專業建議和指導、討論需要做出的改進。如果來訪者放棄諮詢或者中間間隔很長時間,這個過程就中斷了,之後可能又需要重新開始,導致花費更多的時間。另外,持續的諮詢(比如一週一次)更利於來訪者與諮詢師建立信任的關係,這是諮詢最終成功與否的一個重要基礎和條件。所以持續的諮詢更利於來訪者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最好的效果。
四、來訪者的責任
有時候我們會認為生活中的困擾是別人造成的,如果某某怎麼樣就好了(我男朋友多關心我一點就好了,我父母不要再數落我就好了,我兒子能聽話就好了,我領導能認可我就好了,等等)。責怪別人很容易,改變自己卻很難,在諮詢中可以傾訴可以共情,但是最終你能改變的只有自己,諮詢不可能幫你改變別人。所以需要來訪者能願意面對自己在各種情況發生中起到的作用,擔當起自己的責任(對自己的情緒、想法、行為負責),而且期待別人改變永遠不會比自己付諸行動更可靠。
-
4 # 周易中醫常老師
產後抑鬱: 產後抑鬱,隨著孩子出生產生的抑鬱,是身體、情緒和行為變化的混合物,歸因於伴隨孩子出生化學的、社會的和心理的變化。 產後什麼因素增加產婦患抑鬱的危險?
1、人或家庭有經前期綜合症和經期經歷經前期煩躁不安的紊亂歷史
2、懷孕時的年齡——年齡越小,危險性越高
3、單獨生活
4、有限的社會支援
5、孩子——孩子越多,以後懷孕患抑鬱的可能性越大
6、婚姻衝突
7、對懷孕的不確定性
8、在懷孕期有抑鬱史——50%的抑鬱孕婦將會患產後抑鬱 產後抑鬱型別:產後憂鬱——大家都熟悉的“兒童憂鬱”,50-57%的女性產後出現這種症狀。如果你正在經歷兒童憂鬱,你會不為明顯理由、悲傷和焦慮而常常哭泣。這種症狀開始於產後第一週(1-4天)。儘管這個經歷不愉快,這種症狀通常在沒有治療下兩週內減緩下來。你所做的一切是放心幫助照料嬰兒和家務雜事。產後抑鬱——這是比產後憂鬱更嚴重的症狀,在10個產婦中大約有一個受其影響。你可能經歷“高聲”與“低聲”頻繁的哭泣、易怒和疲勞,以及感到犯罪、焦慮和不能照顧你的嬰兒和自己。症狀的範圍從輕微到嚴重,可能是產後幾天出現或者逐漸出現,甚至一年後出現。儘管症狀持續幾周到一年,心理治療和抗抑鬱治療很有效。產後精神病——這是產後抑鬱最嚴重的情形,1000個產婦中僅有一個患這種症狀。這種症狀一般產後很快發生且十分嚴重,持續數週到幾個月。症狀包括非常興奮、混亂、感到絕望和羞恥、失眠、偏執狂、錯覺或幻覺、極度活躍、說話迅速或狂躁。產後精神病需要立即藥物干預,因為有增加自殺和傷害嬰兒的危險。要送這母親去醫院進行藥物治療。 產後抑鬱的原因是什麼? 更多的研究測定產後荷爾蒙急速下降與抑鬱有關。雌激素和孕酮(女性生殖激素)的水平在懷孕期增加10倍,但產後急劇下降。產後三天,這些荷爾蒙的水平降回到懷孕前的水平。另外,與生了孩子相關的這些化學變化,社會和心理變化增加了產後抑鬱的危險。 產後抑鬱可以被預防嗎?這裡有幾個方法可以幫助預防或幫你處理產後抑鬱: 1、你自己和你寶寶的期望值要實際 2、當你從醫院首次回家時,要限制人來看你 3、尋求幫助——讓別人知道他們如何能幫你 4、當你的寶寶睡覺時,你也要睡覺或休息 5、鍛鍊,散步,到室外走一走 6、蓋上你的電話 7、吃營養食物;避免酒精和咖啡因 8、與你的家人和朋友保持聯絡——不要孤立自己
9、培養與伴侶的關係——彼此抽空
10、期望有好時光也有壞日子 治療產後抑鬱: 產後抑鬱要根據這位產婦症狀的型別和嚴重性進行不同的治療。可選擇治療的方法有抗焦慮或抗抑鬱藥物、心理治療和參與支援小組。在產後精神病症狀中,通常要增加藥物來治療精神病。住醫院治療常常也有必要。如果你是母乳餵養,不要設想你不能吃抑鬱、焦慮或精神上的藥物。還沒有報告說母乳餵養的媽媽吃了抗抑鬱藥,寶寶承受任何副作用,但不是長期用藥是這樣。 什麼時候一位新媽媽應尋求專業醫學治療一個新媽媽應尋求專業幫助當: 1、症狀持續兩週 2、她沒有正常功能;她不能處理每天日常生活 3、她想要傷害自己和寶寶 4、她感到整天嚴重的焦慮、恐懼和恐慌。
-
5 # 溦霺細雨
心理諮詢基本上就是透過談話的方式,瞭解,理解,探索來訪者內心。在心理諮詢裡,在一個安全受保護的空間下,探索來訪者的內心,那些痛苦,糾結,和困難。如果在諮詢師受訓合格的情況下,來訪和諮詢師匹配的情況下,一般而言都有收穫。
-
6 # 東男說心理
做心理諮詢的方式很多。目前多數以談話溝通為主。至於說心理諮詢,管不管用?主要還是看你是什麼問題。如果是一般心理問題,家庭婚姻情感類。兒童心理問題。像這樣的問題,多數諮詢師都對你有一些幫助。
如果是心理疾病類。你再做心理諮詢就要慎重了。據我瞭解,多數諮詢師沒有這個能力。有少數諮詢師確實有這個能力,而且能夠徹底治癒。效果也非常理想。但是這樣的諮詢師不好遇。
回覆列表
“心理諮詢是一種幫助人們自我指導的高度藝術,是一種有愛心,有技術的專業,在心理諮詢工作者與諮詢物件的合作過程中,促進諮詢物件的身心健康發展。”
心理諮詢的內容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
一、傾訴心聲。傾訴是人的一種心理需要,它能幫你緩解心理壓力,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前提。朋友、同學、親人都可以成為傾聽心聲的人,但也有不方便、不適宜的時候。而與自己沒有親緣、利害關係的心理諮詢師,他能耐心聽你訴說,並且有心理學的專業知識,能幫你分析問題,排憂解難。
二、辨明問題。人的心理問題有各種型別和性質,其中許多並非心理疾病,它們是在紛繁複雜的社會生活中引發的。心理諮詢是和你一起去分析所面臨問題的實質,發現引起問題的原因。
三、磋商對策。當一個人處於生活旋渦之中,在精神壓力的重負下,思路常常會被堵塞。而諮詢師處於旁觀者的角色,他的頭腦冷靜,思路較為開闊,能為你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參考建議,幫你開啟思路。
四、平衡情緒。心理諮詢透過給你宣洩壓抑情緒的機會,幫你辨明自己問題的性質並且磋商解決問題的對策,使你緊繃的情緒得到緩解,心態也隨之得到平衡。
五、促進成長。心理諮詢的性質屬於發展性諮詢,目的在於助人成長。即不僅要幫你處理好當前的問題,更要透過處理當前的問題提高你的認知水平,增強你的自信心,發展和完善你的人格。
具體來說,心理諮詢是具有良好價值和意義的,在歐洲、美國等國家,心理諮詢是被納入醫療保障系統內的,在生活中極為普遍,受到極大的推崇和認可。只是中國心理諮詢的行業發展比較晚,也比較緩慢,還需進一步深度發展,但前景是很樂觀的,而心理諮詢的意義可以從以下幾點簡單說明:
一、幫助人們正確認識自我和周圍世界,擁有完善的認知體系,避免因為錯誤歸因而導致種種失敗。
二、教會人們如何管理自己的情緒,擁有積極穩定的情緒,避免罹患各種情緒障礙,如抑鬱症、躁狂症,歇斯底里等。
三、幫助人們完善人格、擺脫自卑、自戀、自閉等不良心態,從而更好地投入到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去。
四、幫助人們恢復愛的能力,學會幸福的工作,生活和愛。
五、幫助人們擺脫失業、失戀、離異等造成的痛苦,使人們學會應付生活挫折的方法。
六、矯治各種人格和神經症。
七、幫助人們度過人生各個發展階段的種種危機。
完全沒有心理問題的人是不存在的,只有輕重緩急之分。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有可能遇到衝突、挫折,產生憤怒,焦慮,導致心理失衡,甚至釀成疾病。當人們產生心理問題時,往往很難跳出自己的邏輯情緒基調,家人,朋友,同事等因與當事人關係密切且大都主觀看待問題,難以給以有效調解。
此時及時進行心理諮詢,才是明智的選擇和正確的途徑。心理諮詢的專業工作者,接受過專業訓練,具有必要的心理學、醫學知識和綜合運用心理諮詢理論與方法的能力,尊重、保護來訪者的個人隱私,更不會歧視來訪者。心理諮詢就像精神按摩,是人們保持心理健康,促進心理發展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