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王子愛上狐狸
-
2 # ChaC
這事不是幾句話說得清楚的。
寶寶的安全感難建立,卻容易毀掉。
建立安全感有三個因素,一個是天生性格,有些寶寶天生膽子小,有些天生熊孩子,作為父母要了解自己寶寶的性格。你可以試一個動作,把寶寶放床邊上,地上放枕頭墊著,你鼓勵寶寶撲到你懷裡,有些寶寶完全不敢。這個動作也可以培養寶寶對你的安全感。
如果天生膽子小的寶寶,你就要多陪伴,多撫摸多對話,多鼓勵寶寶嘗試接觸未知事物,一點點消除恐懼心理。
二是 三歲以前,三歲以前是一個關鍵時期,人類的寶寶出生的時候是沒有發育完全的(發育完全了腦袋就大了,也就沒法生出來了,所以得先生出來再繼續長),尤其是智力和情感,所以這個時期一定要有足夠的撫摸和關愛,這對於寶寶未來性格形成很有幫助。這個事情遇到的一些事,要是父母沒有察覺,可能會轉為潛意識,成為一生的夢魘。
我遇到過一個對白色有異常恐懼的小孩,還有幽閉恐懼症,脾氣也非常非常壞,原因可能就是小時候父母經常把她一個人放在空蕩蕩的屋子裡,天天看著白色的天花板,最後成了潛意識,當然小孩一定不記得這些事,但是對於幽閉的恐懼完全消除不了。父母一臉懵逼,一鬧騰就揍,越揍越鬧騰,負向強化到這孩子基本沒辦法扭轉~
三就是後期的教育和認知培養了。這就看學校和家長的配合了。
還有就是儘量維持家庭和睦,夫妻吵架只要被寶寶看到,寶寶就會表現出煩躁和驚恐情緒。
我也見過一個小孩,很小的時候經歷過父親出軌,母親天天哭鬧砸東西,大了以後極度缺乏安全感,一看到媽媽哭就拿鉛筆劃自己手臂,對於爸爸卻是百般乖巧順從,一看到大人生氣就非常容易驚恐發作。她自己早就忘記了父母的這些事,但是傷害造成了。
-
3 # 唔覺
每個人的童年都應該是多彩多姿,而且是在被呵護中長大的。我的童年雖然家庭並不富裕,但是母愛從不缺,所以我的童年是有安全感的。在現在物慾橫流的這個社會,孩子吃的好穿的好,什麼都好唯獨缺少愛和陪伴。
一般的家庭在有了孩子之後都會將孩子放在老家成為留守兒童或者是將父母接過來交給他們帶,第一種無疑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因為沒有母愛的童年,再幸福能幸福到哪裡去。
我之前在江西某村做過攝影老師,我們讓孩子拍自己的爺爺奶奶,把他們日常生活中的情景都拍下來,有二十個孩子參與了我們的專案。他們都是留守兒童和爺爺奶奶在一起的。有的爺爺奶奶帶一兩個,有的爺爺奶奶帶四五個,因為他們要給好幾個兒子看孩子,誰都不能拒絕。我們採訪過他們你們最希望的是什麼?他們都說是爸爸媽媽能陪著他們,不要老是掙錢。所以在孩子的心目中父母最重要,可是在父母心中錢最重要。所以這些孩子從生下來到上初中,都沒能好好地和自己的父母相處過。好多孩子都說他們現在不想父母,因為他們壓根就沒有愛過自己。有的就是過年時的新衣服和零食。
所以說這樣的孩子是沒有安全感的,自己的父母沒有給他們足夠的關愛,讓他們對父母產生了排斥和抗拒。哪怕以後長大成人心裡也會有隔閡的。
現在我們來說說和父母一起住的孩子。爸爸媽媽很忙,每天朝九晚五,工作忙的時候可能會加班到很晚。回了家還要玩手機或者做些別的事情,這樣的父母也沒有多少時間來陪伴自己的孩子。只是把孩子放在自己的身邊交給爺爺奶奶能看見而已。並沒有盡到做父母的責任。
有多少父母會和孩子一起看書,畫畫,講故事,玩遊戲,很耐心的聽孩子講自己在學校已經發生的事情,其實大人已經很不耐煩了,大部分都是在敷衍孩子,總覺得孩子很小不懂事。其實他們有顆敏感而脆弱的心。
我女兒四歲,有時候我很忙的時候她過來找我玩,或者是問我問題的時候,我就會敷衍一下她,她就會很委屈的告訴我,媽媽不理我,我很傷心,也很孤單。聽了孩子的控訴才讓我反省,原來我也是一直沒有耐心的母親,這樣對孩子造成的傷害真的很大。
所以說不管你想要孩子有安全感還是責任心還是健康的成長,那麼孩子就需要父母的陪伴,你必須犧牲自己的時間,金錢或者工作,不然談一切都是空話。因為孩子需要的就是愛。
-
4 # 有料家庭教育
父母從小要幫助孩子建立安全感,怎麼做,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安全感,才能知道怎麼給予。
安全感是什麼?安全感,來自於自己感受到自己是被愛的、有價值的感覺,是對重要他人或環境、物體的穩定的可獲得、可控制感。
比如說我,我的童年雖然家境比較富裕,但是父母常常為錢為生意而爭吵,每次父母吵架我都會很害怕甚至緊張到想躲起來。那時候外人看來我應該生活的很無憂無慮,又好吃又好穿,很多同齡人很羨慕。但是,我內心常常處於一種擔心害怕中,比如早上起來看看媽媽的眼睛有沒有腫,這樣能知道他們在我睡之後有沒有吵架;晚上下學就開始祈禱父母今晚不要吵架......我對所生活的家庭環境沒有可預期的可控感——常常是突然又處於硝煙四起的吵架甚至打架之中。有一次,我甚至有一個想法,如果媽媽“沒了”(被氣走了,或者其他意外),我也不活了。我很多精力都花在揣測父母,並常常做一些事情讓父母開心,因此我那時候用在學習上的精力其實很少。但父母精力在生意上,根本沒有注意到我的內心其實是很缺乏安全感的,更別說會拿出一些時間對我陪伴。從這個角度上說我是缺乏安全感的。
但另一方面,好在我有一個很有韌性和對家庭非常負責任的媽媽,她用自己一輩子的執著行動和堅強的品質幾次把我們家從瀕臨破碎的邊緣拉回來,媽媽用幾十年的經歷,她的決心和信心,和每次化險為夷的結果,又給了我一種安全感——只要樂觀、勤奮、執著、堅韌,就沒有跨不過去的坎,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上。
在現實生活中有什麼影響呢?現在每次遇到吵架,我還是會條件反射般很有壓力,很緊張害怕,想逃避;但之後我內心又有一個聲音鼓勵自己:再難的事情都會過去的,勇敢面對。於是我又鼓起勇氣去面對。
怎樣給孩子安全感?最重要的一點,一定是父母自己內心要有力量,有安全感。因為你沒有的東西是給不了孩子的。父母是孩子的安全港灣,能量來源。父母對生活有把控感,才會有力量保護孩子,給他們安全感。如果父母是無力的,哪怕嘴裡不說,你的狀態就滲透在生活的點滴中,孩子也能吸收到。當然,直接的影響是,如果你沒有安全感,你對孩子所做的行為也不會充滿愛,而是充滿壓力、焦慮或者是其他負面氣息,孩子自然不會感受到溫暖、無條件的愛和支援,這樣就會缺乏安全感。
具體來說:
1、在幼年的時候,父母對孩子的需求要及時的迴應和滿足,這種安全的依戀關係,讓孩子對周圍的環境產生信任、安全感。
比如嬰兒餓了、渴了,媽媽是否能及時的來餵奶,哭了,媽媽是否能及時來抱,當媽媽在嬰兒需要的時候及時滿足,這個嬰兒會對周圍的環境很信任,感覺到安全。
2、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父母需要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並保持高質量的陪伴,多與孩子溝通其內心的困惑,及時給予支援和指導,幫助孩子解決壓力問題;
對於大一點的孩子來說,父母對自己的愛、認可和支援是安全感的來源。如果父母自身不關注或者忽視孩子,常常不理解孩子,甚至批評、斥責、打罵孩子,甚至被威脅和拋棄(比如,你再這樣以後就不要你了),那孩子會覺得自己不被愛,沒有用(因為父母的言行舉止透露出孩子“沒用”,讓自己失望),孩子會缺乏安全感,他們的注意力會時時關注在怎樣讓父母滿意和關注自己,而不去探索外部世界。
3、孩子一生都需要父母的尊重、理解、鼓勵和認可。
父母尊重和鼓勵孩子非常重要。只有孩子的各種合理需求得到父母的尊重,行為得到父母認可和鼓勵,從而對自己形成正面的評價。這樣,孩子內心就會形成對自己積極滿意的評價,這種人就是自信的。
4、父母孩子幫助孩子發展一技之長,這樣孩子對自己的人生更有把控感。
-
5 # 慧媽媽家庭教育
很高興家長能重視孩子的安全感,安全感對每個人都極其重要,有的人要花一生的時間去追求。無數個案問題的根源是童年沒有形成安全感,尤其是婚戀關係中的問題。例如:有的女士在婚戀關係中極度粘人,對方離開一會兒就會電話簡訊查崗,這些可以歸因為童年沒有形成穩定的安全感。
首先我們來一起探討一下家長哪些行為破壞了孩子的安全感。
1、過早分離。有的父母太忙,把孩子送回老家和爺爺奶奶生活,等3歲後接回城裡上幼兒園。三歲前和媽媽在一起是孩子的生物本能也是孩子最大的心理需要,在這個年齡段,媽媽的缺失會讓孩子認為媽媽沒有了,產生恐懼心理,產生最大的不安全感。
2、悄悄溜走。父母擔心孩子知道爸爸媽媽離開會哭,於是,趁孩子不注意或睡著的時候偷偷溜走,等孩子發現父母不在,又不知道原因,以為爸爸媽媽不要他了,會產生不安。次數多了,即使媽媽在身邊,他都會覺得不安全,害怕媽媽突然消失。我們在遊樂場經常看到有的小朋友一邊玩,一邊眼睛注視著媽媽。這就是媽媽沒有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
3、欺騙孩子。很多大人認為孩子小“好騙”,等到大一點發現孩子很難管,說什麼都不聽,這都是小時候沒有建立起最起碼的親子信任感。從小被最親的人欺騙的寶寶,長大後會產生嚴重的不安全感。
4、脾氣暴躁的媽媽。媽媽性格平和是孩子最好的家庭教育。如果媽媽經常發脾氣,孩子覺得媽媽根本不愛我,而追求媽媽的愛是小孩子最大的人生價值。我們經常發現脾氣暴躁的媽媽會帶出聽話的孩子,有人說是孩子被嚇著了,有人說孩子被管教的很好。一個孩子做事情的時候謹小慎微,生怕媽媽生氣,有的孩子因為愛媽媽,而不想讓媽媽傷心,生活中的膽怯,背後就是深刻的不安全感。
有一次和幾個同事一起帶孩子們到遊樂場,大人決定要走的時候,孩子們的反應各不相同,有的一看媽媽發火,趕緊起身離開。有個媽媽看孩子不走,說:“你不走,我們就走了”。那個小孩一看我們走了幾步立刻追上來,我家小壯絲毫沒有要離開的意思,還在那自顧玩,我同事很驚訝說;“你家寶寶不怕你離開嗎?”我說:他安全感很強,根本不相信我會離開。我回去和他約定5分鐘後離開,時間到他開開心心和我離開遊樂場。
以上幾點都是破壞孩子安全感的利器,父母們要慎用,培養一個安全型依戀的孩子才能更好的面對未來的所有變化和困難。
回覆列表
關於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最好的階段也是最重要的階段:三歲以前。所以,很多家長在此期間都會非常注重親子陪伴與引導。分享幾點育兒實踐中的體會,大家來共同探討:
用心陪伴,是最好的禮物任何一個孩子的童年,都渴望得到爸爸媽媽的呵護與愛,其中陪伴是最好的禮物。以我自己為例:小時候爸爸媽媽忙於工作我和爺爺奶奶一起長大,屬於典型的隔代撫養。那個時候最期待的就是能天天都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玩,所以只要他們一回來,那簡直高興得欣喜若狂。但是,這樣的快樂時光卻並不是常有的,確切來說是少的可憐。所以,我最能體會那種感覺,當我成為一個母親時,就下定決心一定要陪伴孩子長大,哪怕是自己辛苦一點也不怕。
多一些互動交流,多一份理解孩子越小,家長就越應該具有同理心,學會與孩子進行順暢的交流。比如每天晚上和孩子一起進行繪本閱讀,透過這種方式讓孩子感受到你的愛與陪伴,這就是互動帶來的快樂。把睡前故事時間,變成一種儀式感,這也是一種智慧。
營造和諧幸福的家庭氛圍我們都希望給予孩子深深的愛,但是卻容易忽視環境對於孩子的影響。如果夫妻之間經常吵鬧,這對於孩子來說是極度缺乏安全感的。所以,營造一個適合孩子成長的家庭氛圍,就是夫妻共同的責任。讓孩子在充滿愛與希望的家庭成長,這是安全感建立的重要元素。
用對的方法來建立孩子的安全感,這是父母親在育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多學習和總結,你就會越來越得心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