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趙公
-
2 # 賤議你讀史
齊國:自由開放,相容幷蓄;魯國:謙虛禮讓、因循保守。齊國文化
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只要是臨海的國家,其文化都比較開放;而內陸國家就正好相反,文化上就比較保守。
這個可真是有趣,不知道是不是大海的遼闊和包容也會影響到人呢?
齊國作為一個臨海諸侯國,在文化上,可以說是春秋戰國時期最為開放包容的。
我就說‘稷下學宮’這事,咱們就能瞭解如同大海一般的齊國文化。
在這裡,只要你有真才實學,就能盡情拋售自己的所學。孔子、孟子、荀子等等很多知名和不知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兵家以及其他各種家們,都像溪流一般匯聚於此。
他們來了又走,走了一波又一波,揮一揮手,走時沒帶走一片雲彩,卻留下了諸多的思想。
可以說,彼時的中國大地上,齊國是思想文化匯聚的中心點。
我不知道百家爭鳴的緣起,但我知道齊國的稷下學宮是百家爭鳴的中心點,由此而向外輻射。是他,是他,就是他,是稷下學宮極大推動了百家爭鳴的發展,和諸子百家的自由學說。
順便說一下,齊國宰相管仲建立了咱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妓院,而且還是國營的喲。
魯國文化作為內陸諸侯國的魯國,也作為周家直系親屬的魯國,其文化其實就是周朝文化的一個倒影。
在春秋戰國‘禮崩樂壞’的時候,魯國這個倒影突然就像從後臺,被拎到了舞臺上,成為大家的一個關注點。
當時‘周禮盡在魯’是普遍共識,魯國是禮崩樂壞時期,對周朝文化典籍儲存最為完好的諸侯國,沒有之一。魯國在當時,也給其他諸侯國留下了禮儀之邦的印象。
我個人覺得,齊魯兩國的文化倒像是咱們中國文化的一個縮影。
-
3 # 闕里文道
首先,先來看下兩種文化的來源及其共同點。齊、魯兩國是西周初期分封於今山東地區的兩大諸侯國。姜尚被封於營丘建立齊國,其所管轄範圍主要是泰山以北及以東的山東半島地區,既濰淄流域。周公被分封於曲阜建立魯國,以周公長子伯禽就國,其所管轄範圍主要是魯西南山地地區,既汶泗流域。
周文華是典型的農耕文化,山東地區在周之前是東夷文化的主要根據地。而隨著周文化對山東地區的滲透和齊、魯兩國的建立,周文化開始在山東大地紮根。總體上,齊、魯文化是周文化與原有的東夷文化交流融合的產物。
其次,再來看兩者之間的不同。齊、魯兩國文化雖然都是周文化與東夷文化交流融合的產物,但是兩者又有所側重、有所不同。齊國因為地處海濱,建國初期其地東夷族勢力強大,其文化因素中所保留東夷文化元素更多更顯著;又因為姜尚為功臣所封之地,其政權採取簡政從俗、工商立國、尊賢尚功的政策,使得齊文化帶有深深地東夷土著文化的烙印。魯國地處魯西南山地平原地帶,具有發展農耕文化的先天優勢,加之曲阜一帶曾經作為商朝首都存在,因此,西周政權將周公分封於此地並移入大量周、殷商移民,以強化對該地區的控制和管理,周公為其長子伯禽制定了崇禮革俗、強農固本、尊尊親親的國策,更加強化了周文化對魯文化的影響。因此,在齊、魯文化的源頭上講,齊魯兩國文化都深受周文化與東夷文化的影響,但齊國受東夷土著文化的影響更深刻,而魯國受周文化的影響更深。
如果將這個問題具體展開的話,春秋時期兩國文化則主要有以下幾點不同:
首先,齊文化具有很強的相容性。齊國是沿海國家,開放程度比較高,對外來文化能夠兼收幷蓄。稷下學宮既是非常典型的例子。魯文化則是單一性的文化,是在魯國單一農業經濟基礎上產生的文化,以儒家思想為宗,排他性特別強,因為只有儒家思想才最適合農業社會的國情需要。
其次,齊文化具有很強的變通性。齊文化的典型代表是《管子》,其主要提倡的就是變革精神。魯文化則表現出守常性。魯國一直儲存先王之遺風,所謂“周禮盡在魯矣”,就是指此而言的,因此,魯文化傾向於保守,不主張變革。
再次,齊文化是智者型文化。在春秋時期的齊國,科學技術比較發達,天文學家甘德、鄒衍、醫學家扁鵲、軍事家孫武、邏輯學家公孫龍等等,或是齊華人,或長期在齊國居住過。魯文化是仁者型文化。一部《論語》中,只有一處提到海洋;《孟子》一書提到海的地方也僅有9次。魯國內陸仁者型文化的主幹,是“尊尊而親親”,因為孝悌是仁的根本,這正是適合農業國家的國情的。
-
4 # 貓眼觀史
如今中國的很多省份,都有著一些傳統的稱呼,這些稱呼主要都是與春秋戰國時期的一些國家有關,比如像河北就被稱為燕趙之地,山西被稱為晉,這些地方都是之前這幾個國家的領土,那麼山東被稱為齊魯大地,這裡原本有齊魯兩個大國,齊魯在春秋戰國時期都算是非常活躍的國家,魯國的實力相對較弱,齊國一直都是東部的頂級大國,也是戰國裡面最後一個被秦國滅掉的國家,齊魯在這片土地上存在數百年,它們自身的文化,也讓山東地區的文化受到一定的影響。
齊魯文化有何區別?我們現在常常是把齊魯連起來稱呼,連他們的文化也是被統稱為齊魯文化,不過齊與魯是兩個不同的國家,他們內部的文化也是有明顯的不同,那麼齊魯文化之間,到底是存在著哪些的區別呢?具體都表現在什麼方面呢?
總得來看,齊魯兩國的形成決定他們文化之間的差異,齊國是姜太公的封地,而齊所處的沿海地區,最早是東夷人生活的地方,後來姜太公和他的後代們不斷去和東夷人作戰,這才確定後來齊國的疆域。
魯國始祖是著名的周公,他被封到這個地方,由於周公在國內的地位非常高,也是武王的弟弟,因此魯國在列國中的地位也非常高。可以說魯國文化是正好就繼承周文化,而齊的文化是融合東夷之後,所產生獨特的齊文化。這兩種文化最大的不同,就是社會風氣的不同,魯文化相對保守一些,魯國王室一直都在推崇周禮,孔子後來也在這裡開始進行自己的禮儀改革,這就使得魯地的風氣相對封閉一些,具體體現在他們的國家政策上,魯國重農抑商。
齊文化則是一個反向特點,由於融合東夷的文化,它們國內風氣非常開放,具體就體現在他們重視商業上,齊桓公時期國內商業迎來飛速的發展,管仲還發明瞭官妓這些制度,齊華人注重文化的實用性,對於禮儀反而沒有什麼重視,連齊國王室私生活都非常混亂,國內功利風氣盛行,齊的這種開放,也讓它吸引了無數的優秀學者,比如最著名的稷下學宮,只有齊才有這個條件和包容性,這在封閉保守的魯國是不可能見到的。
齊國擁有廣袤的海岸線,很早姜太公等人就已經開始利用鹽來振興國家的經濟,魯國基本是內陸國家,國內有著眾多的土地,這就讓它們發展的重心是在農業以及畜牧業上,魯華人生活中主要是耕田放牧或者是養蠶種桑,魯國的絲織品在列國中都是非常有名的。
魯國的大部分人,都是原本的殷商遺民,由於條件先天較好,魯國很早就已經成為東部的大國,齊國條件要差一些,後面靠著自己的打拼才崛起的,這種歷史就導致兩國在文化風氣上巨大的差異。
此外,齊魯之間的政治文化也有明顯的不同,魯國一直都是以宗室為主,姬姓的貴族掌握著國內大權,後來就形成三桓執政的局面,連魯國的國君都已經沒有什麼權力。齊國就明顯不同,他們開始放權給有能力的人,像管仲這樣原本只是一個小商販,他卻最後掌握了齊國的大權,要是管仲這樣的人在魯國,他是沒有任何出頭的機會。魯國像吳起這些人,要不就是由於私德,要不就是由於身份的問題,在國內始終沒有得到重用。
魯國從來沒有成功利用什麼變法讓自己強大起來,由於堅守周的宗法禮儀,他們國內的宗室力量太強,想求變也是不太可能的。齊國就不一樣,他們國內百家思想盛行,像法家,道家這些思想在齊國也得到發展,齊國就非常注重法治,利用這種思想來治理國家,魯國是使用王道制度來治理國家。
治理國家的思想不同,使得齊魯兩國最終有不同的結局,魯國不求變,這就在慢慢發展中越來越落後,春秋後期魯國就已經不算是什麼強國,開始任由其他大國欺負,到戰國也被楚給滅掉。
齊國則是由於過於開放,使得國內的公卿大夫們權力越來越大,最終姜王室丟失自己的政權,田氏順利取得國家的統治權。他們國力確實是上來,可是齊國的宗室力量卻越來越弱,到後期就根本沒有辦法維護王室,國君任由公卿大夫們欺負。
還有一點,齊魯之間文化的差異,使得他們國內的很多文化產業的發展是不一樣的,魯國由於重視農業,自己也非常保守,這就使得魯國的科技文化以及其他的文化發展非常緩慢,魯文化相對來說是非常單一的,齊國就不一樣。
齊魯文化之間的融合齊文化是典型的多元性文化,它包容多種文化思想,國內的科技,醫療各類文化非常發達。這些差異在後來也沒有影響到齊魯文化的融合,其實他們兩國的文化融合是必然的結果,齊魯立國開始就互相不對付,相互間常常會爆發戰爭,齊國對外征戰中最常打的國家就是魯國,兩個相鄰的國家,在長期的交戰中也就保持著一定的溝通交流,之後孟子等人在齊國,開始把儒家文化與其他文化融合傳播開來,漸漸齊魯之間也開始融合。
之後齊國這裡主要是青州地區,而魯國是處於兗州地區的,隨著時代的發展,齊魯之間開始成為一體,在金朝時期開始將兩地合稱為山東,在元,明朝時期,山東開始作為一個正式的行政區,儒學文化與黃老文化是齊魯的代表,後來很多統治者都採用這種文化思想來統治國家。在社會中,齊魯形成一種獨特的庭院經濟,山東地區也有著不少的富庶的土地,民間就形成以堂室、欄廄、宅院為結構的家庭居住模式,平時大家主要是種田,樹藝木果、飼養六畜為主要產業。
還出現了漆園這些獨特的產業,那麼齊魯文化對於在這裡成長的人們也產生很大的影響,山東自古多豪傑,這裡的人平均體質要非常好,由於儒家這些思想,山東地區的很多人信奉忠義,像隋唐時期秦瓊這些好漢,身上都有著非常明顯的山東的豪氣。
後來山東各地開始移民狂潮,很多人進入到東北地區,還有很多山西地區的人在明朝時期被移民到山東,這種人員的不斷流通,使得齊魯文化也出現更多的變化,如今齊魯文化已經成為一種整體性的文化,不再像之前那樣獨立,在東北這些地方也能見到齊魯文化的一些影子。
參考文獻:
《資治通鑑》
《淮南子》
-
5 # 喜怒未發
齊和魯是春秋時期的兩個國家,都在現在的山東地區,所以現在山東也叫齊魯
齊魯
“齊魯”一名,因於先秦齊、魯兩國。到戰國末年,隨著民族融合和人文同化的基本完成,齊、魯兩國文化也逐漸融合為一體。因為文化的一體,“齊魯”形成一個統一的文化圈,由統一的文化圈形成了“齊魯”的地域概念。這一地域與後來的山東省區範圍大體相當,故成為山東的代稱。
-
6 # 科技商業史
春秋時期齊魯文化差異並不明顯,如果硬要說有,那就是在周禮方面。
齊國是姜太公也就是姜子牙的受封地,而魯國是周公(就是那個夢裡的周公)的受封地,從親疏關係來看,魯國顯然要更親近周王室,因此,對周禮的傳承要好過齊國,這也是孔子為何晚年要定居魯國(今曲阜)的原因。但是一味的傳承也就讓魯國喪失了文化的多樣性,反觀齊國,齊國創辦了當時世界第一所皇家學會---稷下學宮,由此開啟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百家爭鳴。同時也為後來齊國能夠稱霸天下打下了重要的文化基礎。
寫在最後,春秋各國都是受封於周朝,因此在文化認同上都是以周王室為正朔,文化表現上都向周王室靠攏,至於民間細微之處,只能體現在各地物產差異和邊疆民族的互相影響上,而國君和士大夫則是更是與周王室為標杆,後世來看幾乎感覺不到文化的差異。
-
7 # 使用者6406927534235李
齊和魯是春秋時期的兩個國家,都在現在的山東地區,所以現在山東也叫齊魯。
但在那時時,齊魯兩國的文化還是有一定的區別。
齊國的祖先是武王伐商時的第一功臣姜子牙。由於善於經營,成為春秋時期的大國。由於臨海,境內多鹽鹼地,不利於傳統的種植業發展。因此利用地域優勢,廣謀魚鹽之利。工商業的發展促進了齊國境內商業城市的繁榮。另一方面也拓展了人們的視野,促進了思想的開放。這就塑造了齊國文化的外向性和開放性的特點。
魯國,孔子的母國,在春秋時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弱國。但魯國的文化地位在當時位居第一。
在春秋時期的多數國家,゛周禮”對於國民來講,己成為一段模糊的歷史。但是魯華人仍然遵守著周禮,而且魯國國君把它當成一門大學問發揚光大。其中在公元前540年,晉華人在魯國下聘禮的時候,看到魯國太史所藏的典籍時,不由的感嘆:゛周禮盡在魯矣!”在此之後的數年裡,每逢有使者路過魯國,必然請求聽奏各種゛周樂”。
-
8 # 切磋琢磨5
山東名為齊魯大地,簡稱魯,而沒有簡稱齊,可見齊魯還是有區別的,單從文化講,齊國沒法跟魯國比,放眼整個春秋戰國時期,最能代表周文化的,恐怕只有魯國了,誕生在魯國的孔夫子的“仁義道德”、“禮義廉恥”等封建正統思想,統治中國兩千多年。齊國名聲很響,春秋五霸之首,思想文化領域真的拿不出手,沒法跟魯國的孔孟之道相提並論。
-
9 # 故紙匯
魯國和齊國是西周到春秋時期現在山東地區最重要的兩個諸侯國。
儘管是近鄰,但兩國的文化是很不一樣的。
魯國的始祖是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周公輔助武王滅商,建立了周朝。武王死後又作為攝政王代年幼的成王治理天下。周公一手建立了周朝的禮儀章程,並深刻的影響了後世的儒家。
因為周公的貢獻,成王把魯國封給周公,並允許魯國保有周天子才能用的儀軌文物。因此魯國文化非常講究。
齊國的始祖是姜子牙。
姜子牙剛到齊國的時候,這裡還處在敵視的東夷人的包圍中。姜子牙帶領很少的人來這裡。因此為了維護統治,姜子牙的政策就是不循常規,非常實用。比如齊國靠近大海,那齊國就大力發展海洋漁業和鹽業,這實現了富國強兵。
回覆列表
用一個字形容春秋時期的齊國,就是“霸”,用一個字來形容春秋時期的魯國,就是“守”。透過這兩個字來看,齊國與魯國的立國方方針,確實有天壤之別的差距。齊國崇尚建立霸業,而魯國崇尚守土安邦。
齊國王室的祖先,是武王伐紂滅商第一功的姜子牙。姜子牙不但有超凡卓越的軍事才能,還善於經營,在他的管理之下齊國國富民強積累了雄厚的實力,隨著西周王室日漸衰弱,春秋時期,齊國君主齊桓公率先挑起了匡扶周王氏的大旗。這種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做法,在後世看來,已是赤裸裸的稱霸行為。齊國匡扶周王氏的旗幟高高的舉起,周圍弱小的諸侯國,誰要敢武逆齊國,那麼一頂謀反的大帽子就扣到你的腦袋上,隨後作為盟主的齊國就帶著一群諸侯國來討伐你。周圍的小國們敢怒不敢言,畢竟春秋是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齊國方圓千里,帶甲百萬,也足以配得起霸主的名號。
而魯國是聖人之國,詩書成風,禮樂立國,立國方針是守一方國土,保一方百姓太平,尤其是在孔子管理魯國政治的時候,魯國出現了整個人類歷史上都罕見的景觀: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犯罪率極低。百姓安心生產,安居樂業,一副國泰民安的景象。當然在如此亂世之中,想要獨善其身還是需要一定的實力的,魯國的軍事實力實則不容小覷。唯一與齊國不同的是魯國的軍隊,並非用來侵略其他國家,而是用來防守的,日常訓練自然也是以首層為主,沒有大型的工程器械,卻配備著精良的守城武器。如此立國方針,有一點點像如今的瑞士。魯國也算是春秋時期一個永久中立國的雛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