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百花長廊
-
2 # 羊又走丟了
據說當時朱元璋也非常奇怪,自己貴為天子,竟然有人敢當面罵朕,真是太稀奇了。於是走下鑾駕來看稀奇。
老婦見到朱元璋,罵得更兇,幾乎是指著朱元璋鼻子罵。罵的內容不變,就罵朱元璋忘恩負義、無情無義。這套罵詞,不論任何時代,也不論罵在誰身上,誰都得好生掂量掂量,絕對不敢貿然處理。
朱元璋自然也不敢,總要問清個緣由才是。
於是朱元璋問道:老夫人,你為何罵朕?
老婦不答反問:你可還記得韓成?
提到韓成,朱元璋腦袋裡轟隆一聲響。朕怎麼可能忘了韓成!到了此時,朱元璋已經明白了大半,試探問老婦道:老夫人,你是韓成……
老婦答道:我是韓成的母親。
朱元璋立馬向老婦賠禮道歉,隨後又命人將老婦接入皇宮中,好生款待。
那麼,這個韓成是誰呢?他多大的來頭?一提到他的名字,竟然讓貴為天子的朱元璋向一個老婦賠禮道歉!
這事,還得從1363年,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的決戰說起。當時陳友諒的水師非常強大,雙方接戰不久,朱元璋就敗下陣來。
打不過就跑,可惜的是,在逃跑的過程中,朱元璋的戰船擱淺了。
陳友諒手下大將張定邊立馬率領十數條戰船將朱元璋的戰船包圍,隨後,陳英傑也趕了過來,將朱元璋徹底圍困在中央。
戰役到了此時,朱元璋判斷必敗無疑了。他哀嘆道:孤舟被圍,勢不能動,雖有神鬼,亦何能為!
最後,他希望儲存自己手下的戰將和士兵,對張定邊提出條件——希望用自己的死,換手下戰將和士兵的一條生路。張定邊和陳英傑答應了,可手下韓成不答應。
韓成,長得很像朱元璋。早在朱元璋還在郭子興部下時,他就已經追隨朱元璋左右。
此時,他挺身而出,希望自己代替朱元璋而死。朱元璋於心不忍(這個,不好說),沒能答應。韓成不容分說,將朱元璋身上衣服脫下來,自己穿上,隨後走到船沿,大喊:我朱元璋投水自盡後,希望張將軍信守諾言,放我手下士卒一條生路。
說完,即縱身跳入水中。
因為韓成和朱元璋長得確實很像,又在戰亂之中,張定邊沒能看出任何破綻。陳友諒的部下為了搶佔頭功,紛紛跳入水中去搶奪假的朱元璋。
張定邊見朱元璋已投水自盡,信守諾言,放了朱元璋部將一條生路。
真正的朱元璋,因此保全了性命。
朱元璋並沒有忘掉韓成,只是因為韓成早死,開國之後便沒有給予韓成任何封賞,也不知道韓成還有家屬。
當韓成的母親找上門來時,他才有了報恩的機會。
後來,他追封了韓成為高陽侯,並且建造了一所高陽侯府邸作為韓成的母親養老居處。
有恩必報,有仇必報。這才是一個錚錚鐵漢。
-
3 # 年輕時代的水手
明太祖朱元璋是窮苦出身,開創大明基業,歷經千難萬險,除了他本人天賦異稟,氣場大之外,也離不開徐達,常遇春,劉伯溫,李善長等開國元勳的鼎力輔佐。韓成也算是朱元璋創業時期的左膀右臂,只不過他壽命較短,沒有活到大明王朝的建立。
在鄱陽湖大戰之時,朱元璋被陳友諒重兵圍困,身陷絕地。由於韓成與朱元璋身形相貌相似,才有韓成替死,朱元璋活命。是韓成救了朱元璋一命!
到後來,朱元璋建國稱帝,把韓成這事給忘了。當他出巡之時,被韓成的老母親攔住,罵他忘恩負義。好在朱元璋還沒變質,問清緣由後,不僅不壞罪,還把老太太接進皇宮奉養。
-
4 # 荒井胡桃
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盡讀史不如動腦子。歷史就是今天,今天過後就是歷史:歷史不遙遠也不神秘。歷史上的人怎麼個思維與現代人的本性是一樣的。
揪細節那不就是鑽牛角尖嗎?劉邦真斬蛇了?洪秀全真禾乃人王?思宗烈皇帝真的有豐厚內帑?動動腦子
-
5 # 洛水清風
孩子沒娘,說來話長。韓城的老母敢當街攔住朱元璋大罵,不是朱元璋施政方面有問題,更非朱元璋是個昏庸無能的皇帝 ,是因為朱元璋欠了韓母一個大大的人情。
這事還要從韓城說起,他本是朱元璋的同鄉,自從投奔朱元璋後,也是出生入死,屢立戰功,加之長相有幾分酷似朱元璋,很快就成為朱元璋衛隊的一個小頭目。
在和鄱陽湖大戰中,由於陳友諒兵多船多,戰爭的初期,朱元璋部隊始終出於下風。有一次,朱元璋帶領的艦隊,被陳友諒包圍了。幾次突圍都被陳友諒打退了,面臨著全軍覆沒的危險。朱元璋不忍心眾多計程車兵與自己一起葬身鄱陽湖,他打算親自到陳友諒的船中受死,以自己一人的性命換回所有士兵的生命。
這時,韓城站了出來,攔住朱元璋。說天下可以沒有韓城,但絕對不能沒有將軍。請將軍脫下自己的衣服,我願替將軍赴湯蹈火。患難見真情,朱元璋深受感動。脫下自己衣服,讓韓城穿上。就這樣,韓城假扮朱元璋站在船頭直奔陳友諒軍中。看見朱元璋親自來送死,陳友諒的部隊自然就放鬆了警惕。於是,朱元璋帶人趁機突出重圍。
韓城騙的一時,卻騙不了長久。陳友諒很快就醒悟過來,韓城自然難逃一死。
鄱陽湖大戰,最終以朱元璋完勝告終。對於韓城的捨生取義,朱元璋自然念念不忘,奈何在那兵荒馬亂之年,朱元璋想找到韓城家人難於登天。
大明建立後,朱元璋日理萬機,事必躬親。對當年為自己赴死的韓城也慢慢淡忘了。今天,當罵自己忘恩負義的老婦人,說出自己是韓城的母親時,朱元璋這才如夢初醒。慌忙向老人認錯,並把老人接到宮中,好生招待。並追風韓城官職,還為他家人蓋了府邸。
-
6 # 二曲人
問答提這個問題,應該是一種形象的提問。首先,以韓成家風,其母親不會去街上罵朱元璋,即使韓成家風不好,以古時的體制,其母親也不可能有機會在街上遇到朱元璋。其次,韓成母親沒有罵朱元璋的理由,為什麼要罵朱元璋呢?大家可能從評書、小說中瞭解到,韓成如漢朝的紀信一樣,替主一死,在鄱陽湖穿朱元璋衣服,替朱元璋投水而死,騙得陳友諒退兵,朱元璋因此得逃脫。所以,韓成的母親罵朱元璋,朱元璋不怪,反而主動認錯。其實情況根本不可能是這樣,陳友諒再笨,還沒有笨到,要看朱元璋投水自殺就退兵的程度。反過來說,就陳友諒同意退兵,有張定邊在場,這樣的情況也不會發生。史料記載,在鄱陽湖血戰的關鍵時刻,“張定邊直前犯太祖舟,(程)國勝與韓成、陳兆先駕舸左右奮擊,太祖得脫。”這裡提到的程國勝、陳兆先、韓成當日都戰死了,在明開國封功臣時,都封了侯,韓成封為忠壯侯,可能就是這個“忠”字,令後來演繹出替死的說法。在《明史》裡,沒有專門給韓成立傳,反而給韓成的兒子韓觀立了傳,因為韓成在世時,只是個左副指揮,而其子韓觀官至都督,具有天才軍事才幹,在永樂朝是個風雲人物。但如果以評書、小說的說法,倘若韓成在大街攔住朱元璋大罵,以朱元璋的做人原則,會主動認錯。
-
7 # 文史磚家
明太祖朱元璋生性狠戾、果於殺戮,但凡冒犯到他或讓他感覺有威脅的人,必定會毫不手軟地予以剷除。但凡事都有例外,在稱帝后不久的某次出行中,朱元璋被一名老婦攔路痛罵,但明太祖瞭解實情後,非但沒有龍顏大怒,反而趕忙賠禮道歉,並優待老婦,這是怎麼回事呢?一切,還要從將軍韓成的死難說起。
韓成是元末濠州人,在朱元璋於鳳陽起兵後,便前往投靠他,在其帳下做了一名親兵。韓成性情忠厚,加上相貌與朱元璋酷似,所以深得主公欣賞,並被提拔為帳前牙將。對於主公的信任,韓成發誓要肝腦塗地以回報之,結果在鄱陽湖之戰中,他的這個願望終於實現了。
朱元璋渡江攻取應天后,逐漸成為割據東南一帶的大軍閥,由於實力發展迅猛,很自然地便引起割據兩湖一帶的大軍閥陳友諒(自稱漢帝)的嫉恨。陳友諒有統一海內的志向,而阻止他完成這項大事業的對手,唯有朱元璋一人,所以要想實現抱負,必須首先消滅朱元璋(此時已自稱吳王)。
於是在1263年,陳友諒率水陸聯軍60餘萬人、戰船千艘,在圍攻洪都多日未克後,與趕來救援的朱元璋20萬大軍碰面,雙方在鄱陽湖展開終極一戰。陳友諒來勢洶洶,史書稱其“聯巨舟為陣,樓櫓高十餘丈,綿亙數十里,旌旗戈盾,望之如山。”(見《明史·卷一·本紀第一》),從一開始便在氣勢上壓倒朱元璋。
果不其然,朱元璋的艦隊跟敵軍甫一接觸,便被衝散的七零八落,連朱元璋的座船也被陳友諒的部將陳英傑緊緊追趕,在混戰中慌不擇路,擱於淺灘之上。朱元璋見狀面如死灰,不禁哀嘆道:“看來孤今日已是窮途末路,再沒有解圍的可能了。”身邊的眾將領也是無計可施,全都低頭不語。
正在這危急時刻,韓成挺身而出,對朱元璋說:“請大王賜臣龍袍、冠冕,與臣衣更換,待臣設計以退賊兵後,大王便可趁機與眾將突圍。”朱元璋不忍讓韓成代替自己去死,所以遲遲不肯同意。就在此時,敵艦越來越近,韓成顧不得君臣禮儀,指揮著侍從強行扒下朱元璋的冠冕、衣服,然後給他換上自己的衣服。
換完衣服後,韓成站在船頭,以朱元璋的口氣跟陳英傑喊話,若他肯放走自己的部下,自己願意投水而死。陳英傑誤以為韓成真的是朱元璋,所以很高興地便應允下來。韓成見時機已到,便毅然投湖而死,陳英傑見狀,便指揮眾將士下水打撈屍體回去邀功,並就此停止對朱元璋座船的圍攻。
癸卯四月,偽漢陳友諒罄舉所有兵,號六十萬,圍南昌急。七日,從太祖親征,大戰於鄱陽湖...交鋒既久,賊眾不退,因被圍。一時群將計無所出。上方設奇,成進曰:“臣聞古之人有殺身以成仁者,臣不敢辭也。”遂賜成龍袍冠冕,與上服同,對賊眾投水中,賊遂退後。見《國朝典故·卷六十三·遵聞錄》。
朱元璋僥倖脫險後,採用部將郭興的建議,改用火攻破敵,幾番戰鬥下來,竟然大敗陳軍,併成功地將其殘軍堵在湖中。1個多月後,軍糧殆盡的陳友諒冒死突圍,結果被流矢射中,當場斃命。陳友諒既死,便再無人能阻止朱元璋統一天下,5年後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建國,建立明朝。
韓成救回朱元璋一條命,但不知何故,後者在事後論功行賞時,竟然把韓成的功勞忘得一乾二淨,即使在稱帝后大封功臣時,也沒有給與韓家任何恩賞。這種“忘恩負義”的舉動,在意料之中會給他招致尷尬。
話說朱元璋稱帝后,某日在出行經過一座橋樑時,其鑾駕隊伍被一名衣衫襤褸的老婦人攔下。朱元璋覺得很奇怪,便命侍衛將其押來相見,沒想到老婦人一見到皇帝,便在他面前歷數當年韓成鄱陽湖救駕之功,並痛罵皇帝忘恩負義,言辭甚是激烈、刺耳。原來,老婦人乃是韓成的母親,因兒子死後無依無靠,已經淪落為沿街乞討的乞丐。
朱元璋被韓母痛罵一番後,既後悔又慚愧,忙不迭地向她賠禮道歉,並將其接入皇宮奉養。朱元璋回朝後,下令追贈韓成為安遠大將軍、輕車都尉,並追封高陽郡侯。朱元璋還下令,為韓成在康郎山建立功臣祠,命有司年年祭奠。如今,南京城內依然留有韓家巷和罵駕橋兩處地名,前者為韓成被追封建宅之地,而後者則正是韓母怒罵朱元璋所在。
以成為首功,贈安遠大將軍、輕車都尉、帳前總制、親兵都指揮使司左副都指揮使,封高陽郡侯。建功臣祠於康郎山,設像其城中,成位第一,命有司歲時祭之。引文同上。
-
8 # 有點小曖昧哦
如果你罵人的理由正當合理,那當然是辯無可辯。特別是朱元璋出自社會底層,是中國歷史上最關心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皇帝了。鄉下的婦人我們都知道,如果你對她好,讓她日子好過,誰也不會沒事罵人玩,肯定是人遇到事而且是大事特別急才會連命都不要了去罵皇帝。
-
9 # 夢圓的金窩丫
朱元璋作為一個人生最低潮做過乞丐的皇帝,作為一個父母死於饑荒的皇帝,作為一個吃過苦的皇帝,是非常同情下層人民的,痛恨官僚階級的貪腐和瀆職。
問題提出的這個故事極有可能是一個真實的事情,綜合朱元璋的個性和經歷,聯絡起來這個老婦人應該是是代替朱元璋赴死的韓成的家屬。
在鄱陽湖大戰期間,朱元璋數次遇險。最險的一次陳友諒的軍隊集中兵力衝擊朱元璋旗艦,造成朱元璋很難突圍。韓成護主,和朱元璋換了衣服,吸引了陳友諒軍隊的注意力,造成了韓成的戰死屍體被搶走,朱元璋得以逃出生天。
而這次大戰朱元璋大勝,隨後稱帝北伐,事情漸漸被朱元璋忘記。
而枉死的韓成的家屬陷入了無盡的悲痛。以為朱元璋是一個忘恩負義之輩。
但是經過了這次怒罵,朱元璋及時補救了這次失誤。內心的慚愧加上理性的操作,給予了韓成家屬相對豐厚的賞賜。也算是彌補了朱元璋內心的一個遺憾吧。在此基礎上的朱元璋不僅不會發怒,而且還會道歉也是最起碼的道義所在了。
回覆列表
首先談朱重八的出身。重八出生在一個貧民家庭,父親朱五四,生有八個子女,因為沒有上過學,朱五四隻能按順序給子女們取名,朱元璋排第八,因此取名朱重八。重八少年時代,父母交不出稅錢,被元朝稅官逼死,父母上吊,重八目睹了慘狀。從這以後,朱重八深知百姓生活疾苦,全是腐敗朝廷所造成的,重八當上皇帝后,心繫百姓,反對貪汙腐敗,而且心狠手辣,最著名的就是《洪武大案》,自此案後,朱重八威名大震,深受百姓愛戴。洪武年間,朱重八在皇宮外,設面大響鼓,全國有冤的,有揭露腐敗的,都可來此擊打此鼓。可想而知,重八是位親民皇帝,只要是正當訴求,證據確鑿,合法告狀,就是情緒激動,朱重八心裡也是理解的。主要原因,朱重八是位農民皇帝,開國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