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陳跡先生
-
2 # 軒樂了381138
素質教育是一些自以為很了不起的專家“為了學生全面發展”而提出的家長不接受 教師做不到的教學理論;應試教育是人人反對 但是又不得不這樣做的學習方法。
-
3 # 77878rmhh
教育變成了競賽,教育變成了急功近利。教師變成了教練,學生變成了機器。教師沒有了獨立人格,學生沒有了獨立思考。西方人發明創造的自然科學,孩子們被拿來死記硬背(人文學科背記標準答案),卻失去了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這叫買櫝還珠。教育要道法自然,就象大森林一樣,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給孩子們一定的Sunny和雨露,讓孩子們隨自然天性,依不同的天賦、不同的興趣愛好,快樂成長。讓每種樹、每棵樹,每種草、每棵草,甚至苔蘚都有存在和成長的理由和自豪。不必也不可能把每個孩子變成參天大樹、棟樑之材。教育不是揠苗助長,不是短跑比賽,不是急功近利,不是政績工程,不是生產標準件的大工廠。好的教育境界應該是老師快樂地教、學生快樂地學。學校應該是萬木爭榮,萬花爭豔的大森林。好的義務教育應是發現孩子的不同天賦,培養和發展他(她)們的興趣愛好、好奇心、想象力,並輔以一定的學習方法,而不是把學生弄成知識的容器、分數的工具。
-
4 # Daniel曾老師
主要衝突,考核標準。
應試教育是以標準的清晰的,書面測試形式做評估。
素質教育是相對模糊的,無固定形式的多樣化形式考核。
可惜的是,現在很多人提倡素質教育也以應試教育的考核形式作為標準,這樣的話,兩者沒什麼區別了,例如鼓勵學音樂,變成各種考級,奧賽測試說明你的邏輯思維。
-
5 # 使用者3136172044
十年前我應邀到市教育局教科室出全市初三年級上期的期末考試題,當時國家正倡導“素質教育”,我們同去出題的老師也對這個問題議論紛紛,我現在還記得當時有一位老師說“什麼素質教育?只要有考試就不可能是素質教育!”十年過去了,我對那位老師遠見卓識真的很佩服!
其實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爭論多年從沒停止,真是剪不斷,理還亂,欲說還休。我的看法是:只要升學的機制沒有變、選拔人才的方式沒有變、對學校及老師的評價體系沒有變,那麼“素質教育”就是一句空話!無論變換什麼“花樣”,穿什麼“馬甲”,仍然是“表面上素質教育轟轟烈烈,實質上應試教育紮紮實實”!
首先,從我們國家當前的國情看仍然是人口眾多,教育資源短缺且不平衡,在這種情況下,高考這種選拔從才的方式,仍然不失為一種相對還算公平的制度。那麼“考試”這種方式就有它存在的合理性。實際情況就是,考得好、分數高,你讀的高校層次就高一些,反之你就讀的高校就差一些,而這又直接決定很多人未來的“命運。”很顯然人們普遍存在的“趨利”心理,自然要透過各種辦法爭取在考試中勝出!
從現在政府及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對教育的評價機制來看,怎樣叫做“人民滿意的教育”?衡量的標準是什麼?說到底主要還是看你那個地區、你某所學校考取了多少大學生,以升學率論“英雄”。就拿九年義務教育來說,應該說只要完成了義務教育規定的教學內容,透過考試或者考查合格就行,但上面仍然要統計小學畢業和中考成績,給老師排位,並以此來衡量老師教學成績,且作為老師發獎勵性績效工資的依據,在這種情況下老師不圍繞“應試”為中心教學能行嗎?何況高考?
從社會的大環境看,當下什麼都是“逢進必考”,比如考公務員,考教師資格,大學畢業各單位的招考等等。考得好的明顯工作環境和待遇不一樣。這給我們的家長一個直接的導向,只有子女考出好成績,才可能有一個美好的前途。所以無論過去國家怎樣叫囂“素質教育”,我們的家長並不“買帳”,甚至認為那是“忽悠”。一個學校如果高考升學率不高,或者連續幾年考不起多少大學生,家長是不認可的,這樣的學校連生存都成問題。況且,我們國家脫胎於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自古就有“學而優則仕”的傳統思想,一時半會不可能改變!在這種文化背景下家長怎麼可能培養子女的素質全面發展?
從歐美髮達國家看,儘管國情和我們不同,但“考試”這種形式並沒有絕跡,“應試”仍然是考察一個人知識和能力最重要的方式之一。
從“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關係看,沒有單獨的“素質教育”存在。“素質”和“應試”並非是對立的,而是形式和內容的關係,“應試”之中有“素質”,“素質”透過“應試”體現出來!一直以來人們對素質沒有有一個準確的定義,實際上對知識的掌握也是“素質”應有的內涵。比如中學的思想品德課吧,我認為這門課顯然是以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為主要教學目的的,但是我們最後還是要透過考試來檢驗。
當然應試教育下,如果不加以管控,競爭會愈演愈烈,其危害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學生課業負擔會加重,身心健康會受影響,教師疲於應付考試,也會感覺“苦不堪言”!更為嚴重的是可能培養的所謂人才,差不多都得了“小兒麻痺症”,那就關乎國家和民族未來了!只是我認為社會評價體系問題和分配機制問題不解決,“應試教育”的弊病就不可能得到遏制!
-
6 # 法哲學的真相
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其實這倆是有一個共同前提吧,都是教育,是不是?
那麼,咱們得先知道什麼是教育,為什麼要有教育,教育對人類的價值,是不是?
然後才能去選擇,是應試教育還是素質教育,對吧?或者哪種教育,對吧?
什麼是教育呢?
人類社會的社會學家和哲學家,為什麼要把教育普及率作為現代社會的現代性的評價標準?
解釋一下也就是,一個國家,是不是一個現代化國家,其實經濟基礎是最基本的,而最重要衡量標準中,是這個國家的教育普及率。
所以,什麼是教育呢?普及教育做什麼呢?為什麼對人類社會和國家這麼重要?
裴斯泰洛齊先生,19世紀著名的瑞士教育家。1780年出版的《一位隱士的夜晚時刻》概括了他的“教育必須順乎自然”理論。
他堅信人性具有無窮的應變能力;人的道德修養和知識造詣由他自己負責,而教育則應發展人的天才,使他能夠獨立思考問題。
裴斯泰洛齊教育思想中最突出的一點就是強調情感教育,愛的教育。他強調教育者首先必須具有一顆慈愛之心,以慈愛贏得學生們的愛和信賴。因此,教師要精心照顧好兒童,注意兒童的需要,對兒童的進步和成長報以慈愛的微笑。教師要用親切的話語、情感、面部表情及眼神打動兒童。當愛和信賴在兒童心中紮下根以後,教師要盡力激勵它、增強它,使之不斷昇華。
裴斯泰洛齊也強調教師的權威性,但這種權威性不是來自對兒童的懲罰、告誡、命令和指示,不是來自凌駕於兒童之上的特權,而是來自教師對兒童強烈的愛和責任感。
裴斯泰洛齊還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將“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這一思想付諸實踐的教育家。
畫個重點,這位瑞士的裴老先生(假裝姓裴)在說的是,教育是讓一個嬰兒怎麼被教育成為一個合格的社會中的人。
跑題了嗎?
並沒有。
裴斯泰洛齊先生說的看起來是素質教育吧?
可素,素質教育對於教師來說,對於教育系統來說,對於國家來說,對於平等來說,都有點懵。
什麼是素質?素質怎麼能系統化實現呢?
每個孩子怎麼才能區別化的發掘他們的特點特質?引導他們成人?
總要有一個系統來進行考核教師,促進教育的理性化,是不是?
總要有一個體系化的課程標準,是不是?
要給全中國的孩子,每個人定製一個課程?這點,有理性的人都知道,做不到。
只能從客觀事實出發。
這時候就出現了應試。
它是考核評價辦法。
如果,今天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差異化太大,只能說明一個問題,教育系統的理性化標準出現了問題。
應試變成了應試本身,脫離了它服務的目標,素質教育,合格成人教育。
這是教育的異化。也是系統設計出現了問題。
當然,教育系統目前在調整,在加素質教育的內容。努力扳正。
可是,家長們又不理解了。覺得,應試就是考試,搞那麼多花頭,幹什麼?耽誤我孩子考試成績!
家長們吶,高考只是人生關口之一,還是最簡單的那個。
孩子們他們進了大學,進了社會怎麼辦?要把孩子一無所知的沒有準備的推向社會嗎?
大學,沒辦法矯正孩子厭學,沒辦法燃起孩子對生活的興趣熱情。大學從來就沒有這個功能。
中外都一樣。美國大學也不是給孩子治厭學症用的。美國大學的學習壓力,更可怕。
所以,教育是為了孩子能有一個健康的人格,能夠有足夠的能力去在社會中獨自工作、生存,獨自和他人建立合作、親密關係,是不是?
不從基礎教育開始正視的問題,最後,都會絆倒孩子。
教育不是目的,教育就是人生過程。
有多少家庭,在幼兒期,就隔斷了幼兒和外界的交流聯絡的?不讓孩子出門?不讓孩子和同齡孩子玩耍?孩子和同齡小朋友發生爭執,家長沒有給孩子自己處理的機會自己出馬的?
孩子,學的會與人相處麼?他們,害羞吧?不外向吧?不敢說話吧?
這都是誰造成的呢?
教育,就是生活,不要把它割裂出來。
不是在學校,在早教中心的,才叫教育。
言傳身教。
所以,到了學校教育階段,也一樣。
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不是對立的。
素質教育是目標,應試教育是功能系統方法。
在人生裡,沒有人能搶跑。不要把自己的焦慮轉嫁於自己的孩子。
孩子們他們還有很長的人生試錯機會。
家長們可以想想自己身邊的同事,同事成功的是偶然嗎?失敗的是活該嗎?都不是,都是原因必然的。都是一步一步走的。
幼兒期很多家庭教育不合格,到了小學就得補。家長和孩子都很可憐。知識要補,教育習慣要補。
這世上,最困難的職業就是父母,可惜的是,父母卻沒有崗前培訓。
多看看教育書籍。
當父母並沒有想當然。
(來自4歲寶媽的友情提示)
-
7 # 學習力教育視點觀察
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並不是對立和衝突的關係,而是相輔相成的。不得不說,現今絕大多數人對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的認識是有偏差的。多數老師和家長把學校不重視的教育,比如藝術教育,體育教育等認為是素質教育,而要應對考試的則是應試教育。
所謂的素質,是指後天形成了一種生活、學習習慣。所以真正的素質教育應該是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能力、生活能力和創造力。那麼學校透過數學的學習,培養孩子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難道這不是一種素質教育嗎?學校透過語文的教學,讓孩子更好的提升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這也毫無疑問是一種素質教育。
所以,我個人覺得,大家真正要表達的所謂的應試教育是灌輸式的、題海戰術式的,扼殺孩子學習能力、創造力的這種粗暴的教育方式。
真正的素質教育是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能力,當孩子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以後,他的學習效率就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那麼只需要花較少的時間,就能獲得良好的學習成績。所以素質教育和應試教育並不是對立和矛盾的關係,有效的提升孩子的學習能力,孩子就能夠更輕鬆的應對考試,從而有更多的時間可以用於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天賦的發展。
回覆列表
應試教育的主要弊端:片面重視智育,輕視德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造成學生的片面發展;片面重視應考學科,肢解課程體系的科學性和完整性,造成學生認知結構、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殘缺不全;著眼於少數學生、忽視大多數學生的發展;教學模式和方法單一,扼殺學生個性的發展等。從而導致教師和家長以及學校急功近利,不管三七二十一,一切為考試科目讓路,分數是天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