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呈文廣宇

    老師讓家長陪孩子寫家庭作業的目的,不是讓你們瞎指導孩子。

    主目的是培養孩子做題的認真,投入程度,逐步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有孩子聽音樂,看電視,拿手機,邊玩邊寫作業,這樣的壞習慣家長不去更正,卻一味的批評老師佈置作業,家長這樣真是努力培養學渣啊。

  • 2 # 教育苦行僧

    至於這個問題,我們先不要看到表現,然後就直接尋求答案——該怎麼辦呢?

    我認為首先需要尋求孩子出現這種現象背後的真正原因,然後才能對症下藥。

    比如孩子的自控力問題,即家長是否從小就注重對孩子的自控力教育與管理。孩子的自控力教育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技術。孩子離開外在的監督就自我放鬆,這就是典型的缺乏自控力的表現。

    比如孩子對待學習的態度問題。是“我要學”的狀態,還是“要我學”的狀態。如果是前者肯定不會出現這種現象,但如果是後者,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肯定不高。自我放鬆,缺乏慎獨精神的學生大有人在。

    比如孩子的學習基礎如何?在寫作業方面到底是態度問題還是學習程度問題呢?如果真的是不會,那家長就要想辦法幫助孩子彌補了。所以,學生對待作業,有時候是由於態度問題,但也有是因為自己的學習基礎問題,無論看多少遍,“不會做啊!”

    比如孩子的學習習慣問題,性格問題等,在家人、老師面前“裝”的很好,但一旦老師或家長離開,做出的事情往往會讓老師或家長大跌眼鏡。……

    針對以上的原因,再對症下藥,想處理的辦法。

    建議還是從轉變學生學習的態度方面來操作,讓孩子從“要我學”到“我要學”轉變。可以強調學習的重要性,購買勵志方面的書籍,樹立榜樣的方式,監督和強制管理的做法等,使學生在學習態度上有點變化。

    如果是孩子的基礎薄弱,那就想辦法給孩子輔導了。家長或是尋求輔導老師,會做的時候速度肯定快,不會做,肯定慢,甚至乾脆不寫。所以,補齊短板才是很要緊的。

    家長起初可以規定孩子寫作業的時間和寫作業的量。如果不按照要求來做,甚至可以採取一定的懲罰措施,或是剝奪孩子某項娛樂專案。進而得到強化寫作業的目的!

    總之,先尋求原因才是最主要的!你認為呢?

  • 3 # 北京點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題主這種情況很正常,小孩子都愛玩,再然後就是你是孩子的家長,孩子對你沒有緊張感,對你很熟悉,說白了,就是不怕你,你對孩子沒有威懾力,故而寫作業的時候會經常開小差。

    要解決這個問題,家長一方面可以從樹立威嚴著手,樹立如同老師一樣的那種地位,畢竟要經常輔導孩子作業,可以說家長現在就如同半個老師了,故而樹立像老師一樣的地位對以後也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第二個方面,就是從孩子著手,小孩子雖然還小,但也能理解很多的東西,你要給他分析寫作業了的利害,分析學習的重要性,慢慢的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孩子天生是不反感學習,不反感寫作業的,之所以很多的孩子都不喜歡寫作業,就是被逼迫弄壞了胃口,要知道,人天生對壓迫是有一種反抗之心的,小孩子從小就被‘逼’著寫作業,慢慢的心裡就會越來越牴觸,學習的興趣越來越低,甚至直接變成了厭惡。

    明白了這一點,稍稍改變一下家長的態度,不要以‘暴力’的形式強迫孩子寫作業,要以引導的方式。

    很多家長以為小孩子什麼都不懂,必須強勢,或者說‘奴役’孩子。

    其實不然,家長不說,孩子如何能懂呢?小孩子的理解力是最強的,小小的心靈是有一顆至善至美的心,他能分辨出自己該做什麼,只不過這種分辨一遇到‘暴力’就被掩蓋了而已。

    第三個方面,就是家長也要認真,你希望孩子認真寫作業,家長為什麼就不能認真輔導呢?起碼你經常離開就是你的問題了吧,家長可以為孩子做做榜樣,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在一旁看看書,從側面影響孩子。

  • 4 # 清風細雨梧桐

    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歡玩的,有時玩著玩著就把作業給忘了,直到家長提醒才想起來,所以家長要有計劃的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一、讓孩子知道作為學生寫家庭作業是必須做的事。

    二、為孩子制定寫作業的時間,讓孩子形成習慣。

    三、孩子不能按計劃做事時,給予適當懲罰,讓孩子知道家長不在也要按計劃做事。

    四、適時給孩子鼓勵,產生良性刺激。

  • 5 # 女兒的玩具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缺少學習的主動性,乾脆先讓他玩個夠了,再提醒他完成作業任務。一味地逼迫、催促,反而會讓孩子更不愛學習。

    一、激發好奇心

    再愛玩的孩子都有一顆好奇心,對什麼東西都感興趣。這個時候,正是家長正確引導孩子主動去發現、去觀察、去探索的好時機。讓孩子知道,只要透過學習知識,才能更好的瞭解事物本質。沒有知識的積累,連搭一個複雜點的積木都無法完成。當孩子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時,那種成就感會激發孩子主動去學習更多知識。

    二、適當獎勵

    成長需要激勵。家長和孩子可以共同制定一個簡單的任務表格,以五天為一個週期,如果孩子在四天裡能按時、按量、按質,完成作業。家長獎勵孩子一個他非常想要的禮物。這樣無形中,孩子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要禮物,就要好好學習,認真完成作業。有了動力,不要催促,他也能完成任務了。值得提醒的是,孩子完成後,家長一定要兌現承諾喲。

    三、學習計劃

    適當地激勵,能讓孩子養成做作業的習慣。制定學習計劃,可以讓孩子按部就班地學習。和激勵計劃一樣,制定學習計劃一定要孩子參與進來,只有孩子認同的計劃,執行起來才能更加徹底。計劃中不要把學習排得過滿,要留出足夠充足的時間給孩子自由安排。計劃不是一成不變的,可以根據執行後的效果,孩子學習中暴露出來的弱項,有針對性地調整,目的是幫助孩子更好的學習。

    家長應該重點培養孩子學習主動性,而不是一味地強迫。

  • 6 # 人云一第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

    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很重要,陪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就讓孩子離不開家長了。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需要慢慢的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的習慣,一般習慣的養成需要21天的堅持,不妨讓孩子堅持21天沒有家長的陪伴學習,注意每次孩子單獨學習完要給予鼓勵,並進行檢查,逐步放開孩子的學習。

  • 7 # 面向孩子

    愛玩,是好事,能玩、愛玩、會玩的孩子一定很聰明!孩子會不會玩,在孩子的身上,這一點是需要被關注的重要方面。玩本來就是孩子的天性,本該讓天性得以釋放,而不是被作業、學業、學習給抹煞掉!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為什麼不陪伴孩子玩呢?這始終是一個家庭教育裡最重要的一個場景教育和情感表達。只是當下的家長們都有一個病-忙。

    孩子不做作業、貪玩,自覺度不夠,話題怎麼跑到家長身上了?

    在我看來,孩子身上一切的問題,都是家長身上問題的各種投射表現!孩子本就是家長生命的表達,和家長是一個完整體(這點,我非常的篤定),雖然孩子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但孩子真正的生命表達的好壞,也直接決定著父母的生命的感受和體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孩子終生都將是父母生命的牽絆。

    回到孩子的作業這個話題上,有以下幾個問題要解決:

    掌握學習方法,找到孩子自己的學習節奏。小學學習,特別需要注重的就是學習的態度和習慣。3年級做作業,還需要陪伴,這沒有什麼奇怪的,孩子畢竟還不滿10歲,貪玩好耍,這本就是天性,不愛寫作業、貪玩,沒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注重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養成,慢慢樹立起孩子的自我學習節奏,即可。

    注重孩子知識的掌握和作業內容是否能與之匹配。老師佈置作業,都是一種群發的方式,無論孩子的情況如何,都是一個作業量標準,孩子到底對知識鞏固的需要在哪?對學習的某些刻意練習在哪?……這些是需要家長做到心中有數的,決不能機械式、工廠流水線式的去完成一種形式而忽略了內在的實質。孩子的學習,是需要一定的態度養成和規則要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沒有態度沒有目的,孩子學習的態度養成和規則的形成,往往需要制定對應的目標和孩子這方面意識的建立,故時間管理,讓孩子認識時間是很必要的功課,即在不同時間裡,幹什麼事情等。家長要有自己陪伴的目的和要達到陪伴的目標。陪伴不是單純的督促,在我看來,更重要的是去發現孩子的學習輔助,即哪些地方需要學習輔助,哪些不需要,同時在孩子自覺性方面,要對孩子有一定的意識方面的干預,父母的陪伴是為了在沒有陪伴的時候能有所自律的養成,好的學習習慣的形成。

    還是那句老話最有感慨,學是為了不學,教是為了不教,而家長的陪伴是為了不再陪伴,孩子也能有一個自己的學習的節奏和自我要求,帶著這樣的目的去完成的陪伴,才是有思考的陪伴,否則一切形式上的配套,都是多餘的可有可無。

  • 8 # 凝時空教育說

    孩子做作業要不要家長陪是家長比較糾結的一個問題。現在題主提出的問題是孩子三年級了,屬於小學低年級,這樣的孩子做作業的時候需要不需要家長陪呢?如果三年級的孩子學習習慣不好的話,家長應該再陪一陪,扶上馬,陪一程。如果孩子學習習慣比較好的話,那麼家長就該放手了,放心讓孩子自己做作業就行了。

    一,孩子低年級時做作業大多需要家長陪。

    孩子在低年級的時候,特別是一二年級,學習習慣沒有養成,寫字比較慢,容易比較拖拉。所以在這個時候家長陪一陪孩子,督促一下孩子,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一個朋友工作比較忙,一般上班白天忙,晚上也要加班,所以沒有時間陪孩子。孩子晚上回到家就一個人,簡單吃完媽媽做好的晚飯之後,他就一個人在自己的小書房裡,先玩一會兒玩具,然後再玩一會遊戲,等到想寫作業的時候已經很晚了。

    就這樣一直到孩子四年級,孩子好的學習習慣一點沒有養成,作業經常完不成,而且常常遭到老師的批評,這時候家長才想起來陪孩子,但是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時機,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結果。

    但是另外一個朋友就特別注重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孩子放學回到家以後,他就一邊做飯一邊督促孩子做作業。不時的看看孩子作業的情況,孩子遇到不會的問題,立即幫孩子解決。而且家裡也從來不開電視,直到孩子做完作業。這個孩子學習習慣特別好,我是看著他長大的,一直到初中,高中成績都比較好,很優秀,考上了不錯的大學。

    所以孩子小學時,家長陪著與不陪著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二,孩子高年級時做作業一般不需要家長陪。

    孩子到了小學高年級,小學四五年級的時候。如果孩子學習習慣還非常的不好,那麼家長也要注意一下,適當的陪一陪孩子。要讓孩子在思想上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在行動上能緊張起來。

    如果孩子學習習慣比較好了,那麼這個時候家長就完全可以放手了,只是不陪孩子做作業,不代表就把孩子放任自流。儘可能的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家長也不要外出,可以在家做點家務。

    我的孩子現在已經讀大學了,在孩子小的時候,我注意陪孩子一起成長。特別是一二年級的時候,總感覺好像自己的孩子比別的孩子慢一拍。比如學習拼音的時候,因為之前沒有上預科班,就遇到了非常大的困難。這個時候我找出書,並找到了一些資料,和孩子一起攻克了拼音這個紙老虎。

    三,家長在陪孩子做作業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家長在陪孩子做作業的過程中,並不是簡單的坐在那裡像木頭一樣陪著。而是要用心地陪,那就是家長要擺出一副學習的姿態,比如拿一本書坐在孩子旁邊,和孩子一起學習。而且要注意觀察,要善於發現孩子在學習中的不足,比如寫作業是不是專注?寫作業的質量如何?寫作業時孩子碰到問題具體是怎麼解決的?

    在孩子學習的過程中碰到問題的時候,家長如果能幫上忙,最好不是能夠幫孩子們一下,但是不能讓孩子養成依賴的壞習慣,要教孩子學會自己去解決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形容晉劇的唱詞的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