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為何不闊集全國之力抗擊英軍?
8
回覆列表
  • 1 # 南朝居士

    顯然,你不知道清政府怕什麼

    清政府最怕的內部漢人勢力的壯大,而不是外部的入侵。

    滿清統治的普遍地區(大明內地十八省),對於滿清開始,這是他殖民統治地區,他是外族人,來統治漢人,就像曰本統治某灣一樣,

    所以,外華人來了,是跟他爭奪資源的,但不會威脅它的統治,他還是能做皇帝,而如果全民抗戰,結果就是外華人是打跑了,漢人武裝崛起了,滿清怎麼辦?

    可能很多人不懂為什麼會導致漢人崛起。

    這個其實很好理解,一般來說,皇帝對軍隊和兵權控制得很好,但到了晚期,都會出現內部農民叛亂、財政困難、軍隊戰鬥力不行等問題,

    皇帝怎麼辦呢?為了集中權力平叛,會給武將很大權力,平時限制的權力都會放開,

    比如,會給他募兵權,招募的兵肯定就是他的私兵,而不是國家的皇帝的,會給他財權,因為皇帝給不了錢,肯定就是他自己籌錢了,這就等於給他財政權,給他人事權,讓他激勵將士,提拔軍官,給他部分地方政權,讓他調集資源糧草,

    這些權利平時是會嚴格限制,不讓武將染指的,不可能給武將的,但一旦戰爭,就不得不放權,放權的結果就是收不回來。

    曾國藩等人就是典型,如果洪楊之亂髮生在1895年,曾國藩平叛成功了,反手就會滅了滿清,只是他當時時機不對,太早了。

    所以你看,曾國藩打安慶、南京,滿清就在不遠處駐紮,實際就是防著曾國藩想不開。

    如果你所說的全民抗戰,會有多少個曾國藩?那曾國藩的底氣就足了,滿清當時就翻船了。

    所以,滿清的敵人不是外族,而是內部漢人。

    話說,滿清滅亡了不好嗎?被殖民統治上癮了?

  • 2 # 月曉YB

    能不能打得過英國不確定,但中國一定會亂。

    鴉片戰爭可能被我們現代人賦予了太多當時並沒有人察覺到的意義。今人審視這場戰爭可能會痛苦,憤怒。但對於當時的人來說,尤其是統治者來說,這大概是一場勝利。

    坦白講,從戰爭的開始到結束。道光皇帝都沒弄明白英華人到底來中國幹什麼來了。是簡單的通商,還是想要推翻清王朝,亦或是其他的目的?

    不過正經說,最遲至英華人白河投書,道光皇帝並沒有把鴉片戰爭這事當做一件危急存亡的事情來看待。再加上白河投書,這國書的翻譯質量(天津博物館裡有翻譯的文字,有機會可以去看看)使得道光帝確信,英華人是為通商來的。所以這不會危及統治。

    而英國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其實也是通商,準確的說是平等的通商,如果可以再和葡萄牙一樣要一個港口囤積貨物。

    於是琦善與英華人簽了穿鼻草約,但是道光皇帝卻並不買賬認為琦善太大方了,而且天朝尊嚴被英華人踩在了地上,因此戰端又起,直到英華人兵臨南京城下,最終簽訂了《南京條約》

    問題是,南京條約籤的雖然有些不體面,但還符合封建王朝對待少數民族的一貫政策:羈糜。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講和,給你點好處,你還是得聽我的。

    因此,當時的清王朝並不在意這個問題,也就更不用說舉全國之力來對付英國了。

    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已經輸出了一套完整的與外族打交道的體系。而且清朝還是集大成者,自身就是少數民族,而且成功的融合了漢族,蒙古族,藏族,滿族等各種民族文化,因此他們對於英華人的到來並沒有高看一眼。

    相反他們擔心的則是漢族人,王朝在走下坡路,土地兼併嚴重,百姓失業,流民增多,秘密結社各個地區頻頻出現,因此一旦因為外部矛盾激化內部矛盾,這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南京條約籤也就簽了。

    有一個很有意思的論點我們可以思考一下,日本學者提出來的:印度,中國,日本,三個國家當中最擅長與外民族打交道的是印度,最不擅長的是日本,中國則處在中間。結果當西方人瓜分世界時,印度的損失最大,而日本卻損失最小。

  • 3 # 伊麗莎白女王她老舅

    如果第一次鴉片戰爭取勝了,中國可能國土損失不會太大。但是我們在亞洲這一個版圖上,有可能都沒有地位了。短暫的勝利會讓統治階層繼續保持原有政策。與我們相鄰的日本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他們會努力的,學習歐洲,學習西方。到那時候,他們養精蓄銳,跟我們決一死戰的時候。估計輸得要比甲午戰爭還要慘很多。有可能會肢解這個國家。所以說鴉片戰爭有一些正面意義才讓我們瞭解的世界開始了學習。否則的話,我們還是不知道問題在哪裡。

  • 4 # 靜夜史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

    歷史的選擇總有它的道理。如果鴉片戰爭清政府發動全民之力抵抗英軍取勝,清朝會是什麼結果呢?可以肯定的是:

    如果英軍被打跑,那麼下一個被打跑的就是自己!

    1、清朝奇葩邏輯:英軍不足為慮,漢人實為大患

    1644年,清軍入關後,迅速南下,依靠吳三桂、洪承疇、耿精忠等漢人鷹犬,清軍迅速擊敗農民起義軍和南明政權,統一全國。

    1645年,根據漢奸孫之獬的提議,多爾袞第二次頒佈剃髮令,此令一出,江南地區反抗風起雲湧,很多原本歸順清朝的漢人也再次反抗起來。但是在清軍的血腥鎮壓下,反抗最終被平息。

    漢人,尤其是南方的漢人反抗被平息,但不代表他們從此就成了清朝的順民。事實上,此後清朝一直在重點監視漢地十八省的漢人,實施了保甲法等嚴厲的防範措施,並且以漢人降軍組成綠營鎮守全國各地。而漢人也在清軍懈怠的時候不時發起反抗。其中最著名的當屬乾隆執政晚期爆發的白蓮教起義,起義前後持續了15年,範圍遍及數十省,沉重打擊了清朝的統治。

    因為是少數民族,對於統治如此龐大規模的漢人始終不敢馬虎大意。在清朝皇帝心中,如何防備漢人覺醒和造反,比打贏一場對外戰爭更有意義。

    在清朝統治時期,大興文字獄,使當時的讀書人“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老百姓則變得更加愚昧和麻木。

    1841年虎門海戰,當地老百姓不僅為英軍提供各種支援,還在岸上觀戰,每有一艘清軍船隻被擊沉,他們會在岸上歡呼。

    在他們眼中,英軍更像是解放者,清朝實為外華人。

    所以,清朝不想不能也不敢發動廣大群眾,因為一旦人民群眾組織起來,在對英國作戰中開始覺醒,那麼下一個被推翻的,就是清朝自己。

    1841年,英軍北上定海,道光皇帝急調四川松潘2000藤牌兵前往浙江剿匪。這支精兵用了4個月風程僕僕穿越2000多公里來到浙江,碰到了在這裡休整了4個多月的英華人,然後,一戰就被打得滿地找牙。

    所以在清朝,軍隊和民眾絕對是兩碼事,不存在合力擊敗英華人的可能。

    2、鴉片戰爭悖論:戰敗尚有活路,戰勝則萬劫不復

    那麼,凡事總有例外。萬一民眾突然愛國心爆發,認清了英國殖民者的邪惡本質,和清軍並肩作戰,就一定能夠取得勝利嗎?

    非也!

    因為取勝尚有活路,而戰敗則萬劫不復。

    很詭異啊,為什麼呢?

    因為英華人目的是逼迫清朝開放口岸,也就是通商,不是來消滅清朝的。如果清軍合力擊敗英軍,那麼英軍在戰敗且沒有達到目的的情況下勢必捲土重來,清朝則有可能陷入更大的被動。

    而一旦戰爭擴大,就有可能出現兩種結果:

    一是英軍繼續戰敗,依靠人民群眾的清朝因為戰爭的巨大消耗加重對民眾剝削,導致百姓生活更加困苦,繼而鋌而走險,揭竿而起;

    二是清軍戰敗,清朝面臨著鉅額的戰爭賠款和更大的政治讓步,清朝將這些負擔加到百姓頭上,最終百姓不堪忍受,奮起反擊。

    所以,鴉片戰爭如果勝利,絕對是對清朝索命的勝利。

    相比之下,清朝喜歡溫水煮青蛙。

    鴉片戰爭中的割地賠款對於摳門的道光皇帝而言確實多了些,但是對清朝而言卻不算什麼,最重要的是,這些損失保全了清朝的統治,使清朝能夠繼續往下走。

    可以說,鴉片戰爭的失敗使清朝的愚民政策得以繼續推行,大清朝仍然在渾渾噩噩中堅持了十好幾年,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時,清朝才被打疼了,於是有了後來的洋務運動!

    所以民眾不可聯合,聯合也必須敗!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5 # 歷史韜略

    首先,看待歷史需要用多種史觀來研究它。

    那您用了一個假設,假設“敵軍來入侵全民來反抗它們”那我們就用假設,虛擬的角度來描述事實。

    1從基礎設施來看:鴉片戰爭時期,中國的國民仍過著自給自足的農田生活,而英軍已經歷過第一次工業革命。手裡拿著的是洋槍洋炮,而華人手裡還依然是大砍刀,鋤頭,農用工具。

    2經濟上:農民老百姓受西方鴉片的影響,有些人逐漸開始吸食鴉片,給英軍帶來滾滾利潤。而英軍利用這些利潤打造洋槍洋炮,轉化為市場資本。

    3統治者:當時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鎮壓當時少有的思想開放的農民起義軍,內憂外患。清政府以此來討好西方侵略者。

    綜上所述,落後就要捱打,當時,清政府不盲目自大和英軍友好通商,中國也不會有後來的慘局了。

  • 6 # 歷史茶坊

    鴉片戰爭開啟了中國近代史的序幕,這場戰爭以林則徐“虎門銷煙”為起因,從1839年6月到1842年2月,持續時間近三年,最終英國軍艦逼近南京,取得重大勝利,迫使清政府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那麼,假如清政府舉全民之力抗擊英軍,會發生什麼樣的後果呢?

    戰爭性質

    鴉片戰爭,英國稱之為通商戰爭,根本原因是出於英國希望清政府能夠開放貿易,為此英國分別於1793年和1816年派出使團訪華,向當時的乾隆帝和嘉慶帝提出開放貿易的請求,但均在禮儀問題上發生分岐,清朝皇帝夜郎自大,以天朝大國自居,對英使訪華行為認定是藩屬國進貢,而對他們的訴求置若罔聞。兩次出使失敗使英國明白,和平開展貿易的訴求既然無法實行,那就只好訴諸於武力來解決。因此,鴉片戰爭的性質並不是侵略戰爭,而是一場因貿易糾紛引發的區域性戰爭,因而無法獲得廣大人民的擁護和踴躍參與。

    戰略戰術

    英國前後投入戰艦60餘艘,兵力4000餘人,攜帶當時最先時的火槍火炮,封鎖廣州海面,攻佔定海,直趨天津,企圖脅迫清政府同意開放貿易,賠償損失。道光帝懾於兵威,同意通商,並派出欽差到廣州與英方談判,隨後道光帝又出爾反爾,出兵收復定海。失去耐心的英軍再度北上攻佔寧波,定海,進入長江,清軍派出數萬軍隊作戰,皆被英軍擊退,在英軍逼近南京之際,道光帝迫於壓力,才不得不與英方簽訂《南京條約》,結束了這場戰爭。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是一場根本就不會發生的戰爭。但在閉關鎖國的清政府看來,洋人的傲慢無禮令他們遭受了奇恥大辱,必須給點顏色讓他們看看咱大清朝的厲害,結果是一敗塗地,自食其果。如果清政府能夠發動廣大群眾,舉全國之力抵抗,應該能夠取得區域性戰役的小規模勝利,但英國原本並未在這場戰爭中投入過多兵力,如果清朝負隅頑抗,英國一定會增派軍隊,擴大戰爭規模,導致的結果是清朝失敗,國民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戰爭啟示

    鴉片戰爭是中國“冷兵器時代”對陣外國“火器時代”的第一場戰爭,大刀、長矛對陣火槍火炮,結果可想而知,可戰爭結束後,以道光帝為首的腐朽統治階級並未痛定思痛,全面分析戰爭失敗的原因,提出應對的策略,這也導致了後來清政府在對陣西方列強時的節節敗退。孫子兵法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清朝統治階級雖然在戰爭開端具備勇於一戰的決心,卻沒有充分了解和分析敵人,制定出有效的防禦對策,面對殘酷的戰爭,光有勇氣和決心是遠遠不夠的。決定戰爭勝負不僅需要有勇氣,更需要武器裝備,戰術運用,糧草供給等多方面的資源與配合。

    如果鼓動全民抵抗,先不說能不能實施,單論所要付出的代價便是無可估量的,60年後的1900年,慈禧太后對西方十一國同時宣戰,就是最好的例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自控如何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