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鳴人給路飛上課
-
2 # 當代師說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我的學生就不講了,給你講講我侄子的事情吧。
初中時,我侄子是個學霸,成績學校前三。考上省重點中學,分在重點班。
我們都認為,這孩子上個211一點問題都沒有。家長也是這麼想的,初中時候就不怎麼管,高中呢,自然也就不會怎麼管的。
上高中時,給孩子租了房子,他媽媽陪讀。孩子一直都很自覺,所以陪讀一段時間後,他媽媽就不再陪讀了,讓他一個人住。他家離縣城四十多里路,家長很多時候一星期都難得來一次。
就這樣,家長一直以為他還是他們認為的學霸兒子。直到老師叫家長,到學校才知道,這孩子一開始不上早晚自習,撒謊說是家長請了家教。後來呢,經常請假,各種理由。
原來,沉迷網路遊戲了,每天都是到網咖,還經常通宵。
發現時是高二,家長費了多大勁也沒拉回來。這遊戲上癮,真的很難戒掉的。他媽後來又跟來看著他,但是沒用,心散了,收不回來了。直到有一天跑出去,不回來了。高考前倒是回來了,實在沒錢了,混不下去了。
也參加了高考,結果只夠個三本。他父親征求我意見,我覺得他根本就不可能好好讀書的,就建議不要讀,直接打工,讓他吃苦受罪。他父親好長時間下不了狠心,交了一大筆錢,上了那個三本。
第二年的時候,就受到學校的開除通知。原來除了他爸帶他去繳費那次後,經常曠課,達到了規定的天數,被學校開除了。
現在,這孩子基本上就是一廢人,啃老,整天捧著手機遊戲,不出門,不跟人交流。唉,說起來都是淚。網路遊戲害死人啊!
-
3 # 孫志超說
剛上大學的時候我可以說全然的懵懂無知,可以說如同原始社會直接跨入現代社會(僅從對社會的瞭解而言)。第一次離開父母、被同學在學業和社會活動上無情碾壓,再加上我不喜社交,一度避開任何聚會和學校活動,很快沉迷於閱讀閒書和在機房泡網路玩遊戲的生活。其實後來看,任何在某個領域獲得階段性成功的同學,仍然會在其他時間段或者領域被碾壓,這是人間常態,無非是需要足夠多的投入換來較慢的成長而已。但當時的我,不願面對這一簡單的事實,選擇逃避從而成為一個學渣。所以說,一味追求學業,將價值判斷的維度單一化,很容易就變成拔苗助長。
當時北大百年校慶的時候,我確實是當時最小的學生,但實際上15,16的北大新生也很多,所以進了北大之後,莫名的自信也就被那些真正的學霸爆得一文不值,整個人開始消沉,對未來的目標也很迷茫。
因為同學都太厲害了,很多都是各種國際競賽過來的,不用怎麼上課學習都能考滿分,心理抑鬱那會也沒有什麼心理輔導,於是開始逃避,平時就聽歌、看小說、玩遊戲,後來有突然發現自己的學分幾乎不能畢業了,所以最後還是怕自己太慘被退學,拼命修了一些額外的課程學分。有驚無險的畢業了。
其實上大學對於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只要你不是真的那麼仇恨上學,大學還是應該要努力上的,比如我在大學裡學到的最重要的不是那些學分,而是開始明白這個世界的寬度,優秀的人實在是太多太多了,我們一直在封閉的環境中,其實是浪費了我們人生的質量的。
人生太長太長,大學這四年是唯一一個相對開放又對學生保護較多的環境,類似於我們說的特區,能夠開放迎接外在變化,又有內部政策和資源的支援,在這個時間段打好基礎,就有希望在未來與別人的競爭中厚積薄發,至於多少歲考上大學,大學的學分是不是滿分,這些真的不是那麼重要,我倒是建議在大學能夠順利畢業的情況下,去多元化的瞭解這個世界和當今的社會,歷史和政治都應該好好去學習,建立起最基本的價值觀和人生觀。
-
4 # 科技霹靂火
有!大學室友,這裡就叫他G吧。
首先要說一下,我並不反對玩遊戲,每個人的沉浸程度不一樣,有些人已進入就出不來,比如接下來要說的G;也有一些人帶著清醒的頭腦進去,順便收穫了不一樣的光彩,比如另一個朋友,大學時玩遊戲玩出了名堂,畢業後進了UC,後來去了阿里,現在創業,也是遊戲行業,妥妥的人生贏家。
好,說說G。
大一的時候,我們同一個宿舍,那是第一學期學校是不允許我們帶電腦的,手機那時候都是NOKIA。G從第一節高數課就讓我看到了天賦,一節課下來,全班的女生(雖然就4個,工科班你懂的)都圍著要他講習題,期中期末績點4.0以上(相當於100分的卷子考了90多分,高數啊親);然後跑去數學建模,一堆資料拿回來幾天就看完,還能去跟大二的那些菜鳥掰一掰。大一第一學期結束,全班第一,專業第三。
下學期一開始,G就抱了一臺電腦會宿舍,然後,一開始還編程式設計,後來不知道怎麼了就開始玩起魔獸了。一開始還能準時關機睡覺按時上課,接著就是晚上一兩點還慢慢翹課,最後課都不上了。成績,可想而知,第二學期末專業排名都靠後了,還好沒掛科(大一老師閱卷還是很鬆的)。大二開始更加變本加厲了,有時候甚至飯不吃,整天就是電腦和遊戲,連班級活動也懶得參加,後來班主任找過去聊天,好了一陣,但是沒兩週又開始沒玩沒了了。
到大三的時候,模電、數電、訊號與系統等等,只要老師閱卷嚴的科目,沒有不掛科的。大學畢業,肄業。。。。
說起G我感覺很可惜,這期間班裡確實有一些人沉迷在遊戲裡面,但是大部分的人還是有分寸的,只是G,雖然好多人都明裡暗裡提醒著,就是沒聽進去。
但願他過得開心吧。
最後最後,對於年輕的朋友多說一句,20歲左右的年紀是最珍貴的,每個人想法不同做法不同,這都無所謂。但是心智這東西確實要歷練的,諸君共勉吧。
-
5 # 三七好苦
高中室友,我們班是普通班,高一高二上期他可以和在普通班排第一,就算尖子班很多人都不如他,其它班班主任都和他班上學生都提到過他。可是後來看小說打遊戲每天玩到很晚才睡,上課也不認真,人也變了很多,之前和我玩的比較來,可是感覺打遊戲過後就變了,隨口髒話,和哪些班上打遊戲的的比較玩的來了,高三我成走讀了,和他接觸也很少。關係就變淡了,之前一直是我班的第一,高二下期以後就沒有當過我們班第一了,有時候連我都考不贏(本人在班上成績也不差),本來最差都可以考一個普通一本,結果只上了一個普通二本。
-
6 # 葛大羊
我!
我要將我的經歷作為反面教材分享給大家。
04年,讀小學的時候就跑去黑網咖上網,玩CS和帝國。
小學教材還算比較簡單,成績上和同學之間沒有產生明顯的差異。
但是卻種下了一顆種子,嚴重影響到了我,這個後面會說到。
初中的時候,初一第一次期中考試,在語文58分的情況下,班級排名第二,年級排名第九,三門學科年級第一。這樣的成績,班主任對我的重視程度超過了班裡的第一名,因為語文成績提升相對而言還算比較容易的,母語的學科都考不好,班主任作為語文老師臉上也很無光,認為給我補習之後可以成為年級的第一。
當時我每天上網的時間是中午在家吃完午飯後至下午上學的時間。
就算精力再好,在本應該午休的時間,聚精會神的去遊戲中“奮戰”,下午上課也會吃不消,沒辦法集中注意力。在家的時候也很少看書,根本無法集中注意力,腦子裡裝的都是遊戲片段。
所以很自然的在期末考試的時候成績下滑了,掉出年級前十。
讀初二的時候又開始迷上了盛大的冒險島ONLINE和傳奇私服,那時候可以說是全名冒險島了,身邊的每個“小網民”都在玩。去網咖玩的時間又增加了,每天放學都還要去網咖玩上一個小時才回家。
初二考試的成績又下降了,父母也急了眼,就去問班主任,然後班主任就在班上問別的同學,經過調查,瞭解到我在課餘時間總是會和同學聊網遊。很快去網咖上網玩遊戲的事情就被暴露了出來。
父母對我的零花錢也開始管控,每天都必須在家裡吃飯,沒有零花錢。也導致我沒辦法去上網了。就這樣維持到了初三,都一直沒去網咖。初三的時候又興起了一款叫做魔域的遊戲,內心被種下了種子的我,太容易被勾起興趣。
經過了一個學期的戒網,父母對我管控也稍微鬆懈了,我開始編造理由去網咖通宵,5元錢玩一個晚上。
也就是通宵,真正的讓我體驗到什麼是一落千丈,頭一天晚上通宵,第二天簡直就和做夢一樣,閉上眼睛是時候是語文老師,再睜開的時候就變成了數學老師,感覺每閉眼一次是一瞬間,可真實的是過了1個小時,渾渾噩噩的這樣玩了一個學期。直接成績下滑到了班上墊底,另外還有兩個經常一起去玩耍的小夥伴由於曠課、打架被退了學。
這樣算是廢了吧!不!我認為只是廢了一半,因為我的父母還對我抱有期望,剩下的一半還需要我自己重新努力!
以當時的成績,我會連普通高中都考不上,被父母強制去復讀一年初三。
我沒有辜負他們對我的期望,中考,636分,本地最好的中學,最好的理科班。
所以告誡所有未成年孩子的家長們。
一定不要讓孩子接觸到網路遊戲,真的是太容易上癮了。
不要由於你的“繁忙”和想要的“清淨”將你的手機,電腦給到你孩子。、
回覆列表
我12年的時候教過一個學生,yb,剛進班的時候他是班裡的1號,學號是2101.所有任課老師都對他寄以厚望,因為從分班成績看,他的成績比第二名高30分,從班主任到任課老師都認為這是顆好苗子,應該好好栽培,我們都認為他會內有任何懸念的考進重點班。但是,事情的發展出乎所有人的預料。
高一剛開始,他就三天兩頭的請假,不是頭疼就是嗓子疼,班主任一開始沒怎麼在意,認為他可能是不太適應高中的節奏,就給了他假。可是,他後來的請假越來越頻繁,有的 時候一請就是三天,一週請兩次。平時上課,他也不積極,作業也做,但是不怎麼認真,就是上課老睡覺。老師也沒怎麼在意,班主任找過他,但是也沒有問出什麼問題,每次請假都是家長過來接的。第一月考很快到了,他的成績出乎所有人的預料,考了班裡第68名,班裡一共75人,他是1號,退了67名。
班主任急了,任課老師急了,找他談話還是那樣,不怎麼說話。把家長叫來,一起說說他的問題,三說兩說就說道了請假,家長說,我是來接過他,可每次,都是上午接出去,下午他就回來了。班主任說,每次請假他都是第三天下午才回來。在班主任和家長共同逼問下,這個小子終於說了實話。他去網咖玩遊戲了,每次放假都去網咖玩兩宿,所以每次回來都在班裡睡覺。家長急了,班主任急了,他哭了。家長很無奈,班主任和無語。他在家長和班主任面前哭的很悲慘。說以後再也不玩遊戲了,一定好好學習。老師和家長看他這麼可憐,就沒有再說什麼。
月考後,他沒有再請過假。上課怎麼睡覺了,但是學習依然沒有多少起色,有一天,在英語課上,英語老師從他兜裡搜出來一個手機。他對英語老師哭哭哀求,哀求老師千萬不要告訴班主任,英語老師見他那麼可憐,沒有告訴班主任。不久以後,他又被班主任抓了個正著,叫家長,回家反省,苦苦哀求,留下來。緊接著班主任又在他那裡收到一個手機。按照學校紀律,兩次玩手機,要被記大過處分,留校察看。他的家長還有他,都給班主任說好話。都哭。班主任沒有辦法,沒有上報學校。
分班後,我沒有再教他,到了高三,我知道了他在文科班,成績是班裡的倒數後三名,上課睡覺,經常玩手機,據說他高三一年被班主任搜到了13個手機,他有一個外號“13機”。但是,學校一直沒有開除他,因為他的家裡真的太窮了,每次他違紀時,他的家長都會在班主任和學校領導前,哭,下跪。學校裡沒有辦法。
再後來,他參加了高考,考了一個南方的民辦高校。17年的時候,我在政務大廳見到他了,我依然記得他那呆呆的眼神。他也認出了我。我們沒有過多的交流,他說,他大學沒有上完,現在在南方打工。我說,你還玩遊戲嗎?他說,玩,我現在玩王者榮耀,老師,咱倆來一局吧。我說,我不會。
我出了大門,Sunny明媚,但刺眼。
我想,如果沒有遊戲,或許,他會有不一樣的人生。願這樣的悲劇,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