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寫字吧

    歐陽詢年少孤寒,幸得養父的教誨與影響。他在唐初影響很大,有史料記載,其“筆力險勁,為一時之絕,人得其尺牘文字,鹹以為楷範焉”。

    歐陽詢是一個全能的書家,《書斷》裡稱他:“八體盡能,筆力險勁。”

    《新唐書•歐陽詢傳》說他的書法:“初效王書,後險勁過之,固自名其體”,是為“歐體”。

    以上論述,三次出現“險勁”一詞,那麼,到底什麼是“險勁”呢?

    “險勁”是相較於“平正”而言,他們之間是一個相對獨立,又相輔相成的概念。從大的章法說,它體現在整幅作品的謀篇佈局,從小章法來說,它體現在一個字的結體,更小的來說,它體現在每一個字的點畫。

    要想弄清楚歐陽詢的筆力險勁怎麼欣賞,我們來舉例說明。

    《九成宮醴泉銘》是歐陽詢75歲時的作品,險勁而端莊,最能代表他的書法水平,我們就舉兩個字例,分別從用筆和結體來分析,什麼叫筆力險勁。

    一、用筆

    下圖的“必”,上面的三點,第一點向左傾倒,右邊的勾正好與第二點相呼應。左邊的兩個點整體重心向左,而右邊第三個點重心向右向下。

    二、結體

    從下圖的“勑”字來看,左邊的“來”從每一筆畫來看,都重心不穩,向左傾斜,作欲傾倒之勢,但右邊的“力”,重心向右傾斜,綜合了左邊的傾倒之意,將整個字的重心拉穩。

    險勁之美是藝術的一種表現形式,正如康有為在其《廣藝舟雙楫》中所言:“書若人然,須備筋骨血肉。血濃骨老,筋藏肉潔,加之姿態奇逸,可謂美矣。”

  • 2 # 狂喜淡墨a

    歐陽詢楷書筆力險絕,有勁力。可以如此理解:

    筆勢與筆法端倪,首先說說筆勢,筆勢特指點畫的形體姿態,及由此而表現出來的風格特點。那麼從歐陽詢的醴泉銘楷書書帖,看的筆勢特點就是險峻。可以從瘦硬筆畫,長短筆畫,曲直,方圓,平側,諸類用筆所形成的用筆特徵,理解其用筆的乾淨利索,晉代書聖王羲之曾經闡釋“莫以字小易,而忙行筆勢;莫以字大難,而慢展毫頭。”

    由此分析,寫字不要認為字小就容易寫出,主要看其筆勢,也乃筆墨力度形成的勁力。大字不要認為難寫,主要是掌控筆端的鋒杪。可見也是力究用筆方法。慢運筆毫。

    歐陽詢的用筆在於篆書中鋒鋒芒,終究是筆畫運籌自如,可有錐畫沙之感,筆力功到,瑧熟而以勢為先。古云:蓋書,形學也,有形則有勢,比如拳法重撲勢,達及筆到位,實際筆力到。固然勁取來也。險峻自然生焉。

    筆法,互會飛騰之妙,古人皆的得其妙,都是長久用筆瑧熟,亦乃所說熟能生巧者也。無法言傳,只有意會矣,比如學書幾十年的我書者都有1體驗這種飛騰之運籌,相互貫穿,融會貫通,兩種情形,一則字中的筆畫如此有相諧相合,字字之間亦乃如此。

    另外筆法取瘦硬而得筆力勁健。給人一種清俊,之美,險峻之勢。

  • 3 # 南山瞭望

    只要是學過書法的人,沒有不知道歐陽詢的,其名聲和影響力比肩顏真卿和王羲之,其歐楷被譽為楷書極則,即意楷書準則的最高標準。但能真正理解其險勁嚴整特點的人著實寥寥無幾。

    如何能真正理解其險勁的書風?

    一、歐陽詢楷書、行書筆法特點:

    理解歐陽詢書法風格只從楷書就太片面了,楷書、行書一起分析欣賞才能透徹理解。

    歐陽詢《九成宮醴泉銘》的長橫大多具有“勁”的特點。其長橫特點就是筆畫左低右高(又稱槓肩),兩頭筆畫略粗,末端最粗,中間最細,但是整個橫畫粗細變化很小,非常微妙,橫畫粗細變化過大會產生“細腰”的病態,橫畫粗細變化不大就很難產生“剛勁”的特點,增其一分過多,減其一分太少,槓肩的角度以及上下邊沿弧度亦是如此。有的上邊沿較直、有的較曲。下邊沿亦是如此。有的上邊沿直、下邊沿曲;有的上邊沿曲、下邊沿直。魅力這就是書法的。

    再來看看長豎,其長豎仍然是兩頭粗,中間細,粗細變化細微,原理與長橫一樣。

    歐陽詢《行書千字文》通篇露鋒非常多,並且露鋒筆畫拖的很長,其骨感盡顯無疑,趙孟頫的收筆就沒歐陽詢拖得長。

    歐陽詢行書與宋徽宗瘦金體瘦勁的露鋒類似,當然只是一部分相似,歐陽詢的行書與瘦金體還是有很大差別的,瘦金體露鋒實在太多了,有針扎之感。

    二、歐陽詢楷書、行書結構特點:

    歐陽詢的結構上獨具用心,歐陽詢的“帝”字第一點與豎畫不在同一垂直線上!

    歐陽詢這種錯位是非常危險的,很可能會把字寫的不穩,田蘊章的字就很規矩,寫的非常對稱端正,這樣容易把握住字的平衡,這也是初學者該有的學習過程,就如孫過庭所說:“初學分佈,但求平正。”

    但是初學過後就應該提升審美境界,像歐陽詢一樣,學會把字寫“歪”,也正如孫過庭所說:“即知平正,務追險絕;既能險絕,復歸平正。”的學書境界,但是前提要學會如何把“歪”字掰正。

    如何把“歪”字掰正呢?

    歐陽詢的處理方法是將“帝”字兩端左低又高,左邊部分結構緊收,有向左下傾倒之勢態,右邊結構則為使其兩端“重量平衡”,故加重提按,並向右伸展,即欲將左邊傾倒之勢往上“掰”回水平線。如同物理學中的槓桿原理:(欲將物體翹起,需增大力距(筆畫長度),或者增大拉力(筆畫加粗)這就是書法審美的物理學原理,學會了這一招就能應用的很多字上去!瞬間讓你的字更加富有美感!

    這就是歐陽詢的“險”,當然還有很多險,讀者可以自己細細琢磨。歐陽詢行書張翰帖,其行書總體特點是廋長。

    可以說歐陽詢的行書的藝術魅力次於楷書,而歐陽詢的楷書贏在在結構上。初學者很不容易把握其特點,只要你懂得造“險”的原理,也能寫出險勁的風格!

  • 4 # 醒墨齋

    歐陽詢楷書將漢隸和晉代楷書相融合,同時熔進六朝碑帖特色,博取眾家之長而獨具一格。風格特徵體現在用筆嚴謹工整,於平正中再現峻峭。雖字形略顯瘦長,但布白分間嚴謹整齊,中宮緊密有致,主筆長而奔放,有疏有密,氣韻生動,氣勢豪放。特別是點畫配合有序,結構安排妥帖,字型右展而顯平衡,雖欹斜而重心直立,寓險絕而側傾有度。歐陽詢楷書線條筆畫秀麗多姿,每一筆畫都有所謂:“增一分太長,減一分太短”,清雅得體,瘦健適宜,恰到好處。歐體的用筆非常注重筆畫中段的力度,有的長橫中段稍顯飽滿,而邊側略顯瘦削,但均適度有法,妙趣橫生。所有這些都是歐楷用筆獨特的地方,給人一種勁健穩重、如雕似刻的氣勢。

  • 5 # 千年蘭亭

    歐體以“險”著稱,可說到如何是“險”,其實不大容易說清楚。在我看來,歐體之險,險在其字形瘦峭、中宮緊收、扶大廈之將傾。

    字形瘦峭

    在天安門看升旗,我們見到的那些護旗手,一個個精瘦、俊朗、利索,沒有一個肥頭大耳,一舉手、一投足,整齊而剛健。

    歐體之“險”,首先“險”在其硬瘦上,筆畫瘦而骨力強,字形瘦而乾淨利落。

    而筆畫粗壯如顏體者,則如中年大叔,踱著方步,不緊不慢,不怒自威,端重大氣,與歐體的“瘦峭險峻”形成鮮明對比。

    中宮緊收

    每次到銀行辦事,總忍不住要多看幾眼那些漂亮的美女職員,一身收腰緊身的制服,襯托出女性獨有的曲線美。

    歐體之“險”,也“險”在其中宮的緊收,而長橫、長豎、長捺又拉長取勢,更添其險峻。

    歐體的特點之一——豎畫的背勢,尤其體現了其中宮緊收的特徵。所謂背勢,就是一個字中的兩豎,採取“)(”的形態,比如目字,背勢是不是讓人想到了銀行職員的小蠻腰?

    扶大廈之將傾

    “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常用於形容在歷史轉折的重要關口,那些扭轉乾坤的重要人物。

    歐體之“險”,“險”在其結體看似不穩,快要傾倒,卻有關鍵之筆將其扳正,於險中求正。

    比如“德”字,右邊上半部向左傾倒,看似不穩,但下部的鉤畫向右伸出,尤其是最後一點向外飛出,一下子將整個字穩住,恰似黃山飛來石,似乎將要傾倒,但卻屹立萬年。

  • 6 # 史添元

    我就喜歡田英章的楷書,每個字都好看。有人評價這不好那不好,都是帶著私人成見胡說八道,有本事自己拿出楷書來讓大眾看看,有比較才有高低!

  • 7 # 墨耘855

    歐陽詢生於南朝,陳武帝永定元年,公元557年,在隋朝,任太常博士,到唐時,他與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並稱四大書法家。

    歐陽詢筆力險勁,用筆精到,在險峻中求穩定,結字嚴謹莊重,間架堅實平衡,在平正中求變化,在點畫上不類同。這是後人對歐體的高度總結與評價。

    歐體筆力險勁這一特點是什麼。為了講清楚這兩個字的理解,就先講一下勁,勁可以理解為剛勁、有力道,這樣講就容易多了,看九成宮字帖的每個字的點畫是不是感覺都很有力道,這個感覺就是勁。

    在仔細讀帖看風字,會明顯的發現,字型每一筆都向右擴充套件,但重心仍然十分穩固,無欹傾側之感,這就是險。

    歐體妙就妙在,於正之趣,而得寓險。筆力險勁是個形容詞,形容歐陽詢寫的書法筆畫執行的路線,不是橫平豎直。

  • 8 # 宋鳳洲書法

    所謂險勁,是一種觀字感受。一是指結字險峻;一是指點畫勁健。這兩種特點,正是歐陽詢的字的風格和給人留下的審美特徵。

    歐陽詢的結字,總的來說,比較嚴謹規範。如嚴陣如哨兵,有神聖不可侵犯的氣勢!歐陽詢字的筆法,瘦挺凝練,骨力強勁,豐腴微肉。八法之勢清晰,變化豐富,修短合度,布白勻稱,氣象多端。在歷代楷書宗師中,尤其在被書家公認的“歐顏柳趙”四大家裡,更以結構最為優美出眾。下面舉例簡要說明“歐體字”的險峻結體和動靜炒造:

    先說奇中求正,如“暨、壑、智”字,都屬於綜合結構。其在上下結構裡,上部又分左右結構。歐陽詢處理這類字,是將上部的左部寫高長,右部寫矮扁,使左右不平等而成奇險之勢,再將下部多點補右上之狀,拉全字回到平穩平正。

    次說工中求險,如“理、藉”等字的左奇斜右平正;“慶、憂”等字

    的頭歪尾斜、曲中求直。

    再說主筆突出,如“九、成、武”等字,筆力剛勁,曲直合度,一筆壓陣,它筆從輔,竒險在點畫強弱變化之間。

    總之,歐字的穩健,在於布白勻稱,重心安穩;更巧在佈勢不俗,妙在奇險,能活脫生姿上。(宋鳳洲)

  • 9 # 北窗軒

    險勁在於他的結體精妙到極致,差一分就不行,就像是驚險的雜技或體操。

    就在九成宮第一頁上挑幾個字來舉例:

    奉:

    撇和豎的方向讓整個字向左傾,三條橫也是放射形的展開,但橫結尾的部分以及捺筆下拉把字形又拉了回來,整個字處在一個非常微妙的平衡中,哪怕些微的偏離,就倒了。可以和四平八穩的印刷體比較一下。

    侍:

    所有橫豎的平行都被打破,左右結構也出現上下錯位,但這個字非但站得住還有一種向上的張力,可以和印刷體比較一下。

    臣:

    一豎撐起了整個字。印刷體就沒有這種張力。

    所以歐陽詢的字需要仔細觀察才能體會里面的妙趣。

  • 10 # 喔喲290

    說到歐楷字型的險峻,發現很多人,包括那些書法家都喜歡用那些虛無飄渺,朦朦朧朧語言講述,故作玄虛,給人感覺很深奧的樣子,給人聽完後一頭霧水,最終還是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一句話就能說得清楚的,不知道他們為什麼喜歡用那種囉哩囉嗦,像裹腳布一樣,又臭又長的深奧語言來描述,難道就是為了嘚瑟,操!說到歐體字的險峻,最簡單不過的描述就是,歐陽詢玩的就是,現在物理學上所說的“槓桿平衡力原理”,比如一根槓桿,左邊放的東西重了,要掉下來了,如果想要保持平衡,不讓它掉下來,那就把右邊的槓子加長,把重心拉回來,保持平衡,就像街頭上的那些表演把戲,也是這種原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小區裡的私人麻將館該不該被取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