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世界人文通史
-
2 # 文史磚家
其實在歷史上,“慕容復”式的人物有很多,但其中經歷最奇特的非波斯國王伊嗣埃祖孫三人莫屬。他們在亡國後,曾前後七次向大唐求援,希望興復故國,雖然歷經挫折,但初心始終未改,儘管終究未能成功,但精神可嘉。
波斯第二帝國(以下簡稱波斯),始建於公元224年,相當於中國的三國時期,是在安息帝國廢墟上建立的,以波斯人為主體民族的大帝國。波斯自建立之日起,便走上對外擴張之路。
經過數百年的征戰,到公元620年前後波斯的版圖達到巔峰,全盛時疆域包括今天的伊朗、伊拉克、阿富汗、敘利亞、高加索地區、中亞西南部、小亞細亞部分地區、阿拉伯半島部分沿海地區、巴基斯坦西南部,勢力範圍延伸至印度,甚至一度還佔據過巴勒斯坦地區和埃及,面積約560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970萬,在當時是可與東羅馬帝國和大唐帝國相抗衡的世界強國。
由於長期與東羅馬帝國的征戰,波斯國力實力大損、危機重重。就在此時,阿拉伯人開始在西亞地區狂飆猛進,給本已腐朽不堪的波斯帝國以連番重創。公元637年,在哈里發奧馬爾的領導下,阿拉伯軍隊在卡迪西亞會戰中,重創波斯首相羅斯塔姆統帥的軍隊,隨後攻陷波斯的都城泰西封,迫使皇帝伊嗣埃三世向東方逃遁。
國都的淪陷對波斯來講不啻於“釜底抽薪”,而隨後的納哈萬德戰役慘敗更是擊碎波斯復國的最後希望,加上伊嗣埃三世逃跑時放棄了大量的寶藏,以至於流亡政府無法組織有力的反擊。此後,伊嗣埃三世逃往霍拉桑東部,並在651年被梅爾夫一名磨坊工人剌殺。薩珊王朝至此終結,剩餘的貴族遷到中亞定居。
伊嗣埃三世在向東逃遁的途中,曾經四次(公元638年、639年、647年、648年)遣使向唐太宗求援,但都被後者以路途遙遠為由婉拒。伊嗣埃三世遇難後,其子卑路斯繼位,並率部眾再向東逃至吐火羅(大致相當於今天的阿富汗及巴基斯坦北部)。
卑路斯志在恢復,儘管其父四次向唐求援被拒,但依然本心不改,於公元654年再度遣使,請求唐高宗出兵援助,但依然被拒。
阿拉伯人佔領波斯後,勢力深入到中亞,意圖與唐朝爭奪西域,連番對其屬國進行騷擾、劫掠。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在肅清賀魯叛軍、穩定西域局勢後,唐高宗準備支援卑路斯的復國運動,共同對抗阿拉伯。
所以,對於卑路斯於661年的再度求援呼聲,唐高宗予以積極迴應,派將軍王名遠率軍援助,並在疾陵城(今伊朗扎博勒)設波斯都督府,任命卑路斯為都督,次年又冊立其為波斯王。
儘管有唐軍的援助,卑路斯卻依然難以抵禦阿拉伯人凌厲的攻勢,在苦撐多年後,無奈被迫再次東逃,最終於675年初抵達長安,被高宗封為右威衛將軍。卑路斯在長安生活了2年時間,期間一直在籌劃再度興兵事宜,但終究收效甚微。公元677年,卑路斯病逝於長安。
卑路斯死後,其子泥涅師繼承遺志,上書高宗請求西返吐火羅,再度召集舊部以圖興復,並被唐高宗恩准。公元679年,唐高宗借西突厥叛亂再起之機,命大將裴行儉率軍平叛,同時護送泥涅師回國。遵照皇帝的命令,裴行儉將泥涅師送至碎葉城便東返,而讓泥涅師獨自回返吐火羅。
泥涅師回到吐火羅後召集數千追隨者,對阿拉伯人開戰零星的游擊戰,但終究未能組織起強大的抵抗軍。時間一長,追隨者見泥涅師大勢已去,便漸次離散,使泥涅師的光復夢更成鏡花水月。
泥涅師在吐火羅堅持了20餘年,最終還是重走當年的東逃之路。公元707年,泥涅師重返長安,被唐中宗授予左威衛將軍,若干年後病死於該地,再沒能西返故國。
泥涅師再度逃離吐火羅時,其子普尚並未隨行,而是留在中亞繼續堅持抵抗,以故泥涅師去世後,普尚仍然被唐朝視為波斯王。據《冊府元龜》記載,在唐玄宗年間仍不斷地有“波斯王”遣使朝貢,這“波斯王”應該就是普尚及其子孫。也即是說,波斯帝國雖亡,但其餘脈長期存在於中亞,其影響力一直都在。
公元874年,一個名為薩曼帝國的強大政權興起,其版圖囊括今日的伊朗大部、中亞大部及阿富汗等地區,面積達285萬平方公里,其建立者納斯爾正是薩珊王朝的後裔。換句話說,薩珊王朝在滅亡200餘年後,終於迎來光復的一刻。
-
3 # 桃花石雜談
(曾經盛極一時的薩珊波斯王朝)
而在伊嗣俟死後,他的兒子,當時年僅15歲的卑路斯三世繼位成為波斯流亡政權的首領。而卑路斯三世在繼位三年之後,其流亡地再次受到阿拉伯人攻擊。波斯人不敵,不得不繼續向東逃亡,投奔當時中亞地區的吐火羅人,並向薩珊波斯的傳統友邦唐朝求援,希望大唐出手幫助其復國。但當時唐高宗以波斯距中國路途實在太遠,無法施救為由,拒絕了他的請求。
公元661年,卑路斯再次以大食步步緊逼為由,請唐朝出兵相救,但當時唐朝在帕米爾高原以東的統治尚不穩固,因此確實無力在帕米爾高原以西與阿拉伯人直接對抗。因此唐高宗仍然沒有出兵,但卻派使臣王名遠出使西域,以卑路斯所在的疾陵城(今天阿富汗扎蘭季市)為中心,設立了大唐波斯都督府,任命卑路斯為波斯都督,在名義上將波斯收編為大唐的領土。
(唐朝疆域,吐火羅地區即包括波斯都督府)
大唐組建的波斯軍在公元670年,卑路斯又親自來到長安,以波斯都督的身份請求唐朝中央發兵,高宗封其為右武衛將軍,卑路斯在長安住了四年,最後在長安去世。而他原本就在長安生活的兒子泥涅師則被高宗冊封為新一任波斯王。
(波斯錢幣上的卑路斯)
公元679年,唐高宗釋出《波斯軍別敕》,在中原人及客居中原的大量波斯難民中徵兵,並輔以西州的府兵,組建了由蕃漢兵混合組成的波斯軍,由安撫大食使裴行儉統領,護送泥涅師回吐火羅地區波斯都督府所在地繼續抗擊阿拉伯人。當然,高宗組建這支軍隊其實也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因為在此前一年,已經被唐朝征服的西突厥地區發生叛亂,因此裴行儉領兵西行也帶有平定西突厥地區叛亂的意思。
在波斯軍護送下,泥涅師再次返回波斯都督府所在地,繼續抗擊阿拉伯人的東侵。但波斯都督府畢竟距中原路途遙遠,在當時唐朝很難真正給予直接支援,所以泥涅師在當地堅持抵抗了將近30年之後,最終無法維持,在公元708年率波斯王族返回長安。大唐朝廷感念其多年征戰,加封他為左威衛將軍。幾年之後,泥涅師在長安去世,而大唐根據當時的形勢,認為助波斯復國已經無望,因此沒有再冊封波斯王,而是承認波斯已經亡國,但將在中原的波斯人全部視為國民,並將其中許多人賜唐朝國姓李姓,波斯王族後世幾乎全部融入漢族之中。
(唐朝時的波斯人
因此,面對波斯被滅國,大唐並未坐視不理,而是曾經多次給予幫助,甚至曾經專門組建軍隊,助其復國。但因為波斯和唐朝地理距離實在遙遠,中間地理阻隔眾多,直接發大軍到波斯本土確實超出當時唐朝的能力,因此對其的援助以間接方式為主。但即便如此,在唐朝的支援下,波斯首都失陷之後,還是在中亞堅持了七十年之久,可以說至少起到了延緩伊斯蘭教東傳的作用,而且後來完全入漢,可以說對中原王朝也立下過一定功績,這段歷史也是不應該遺忘的。 -
4 # 虎歷
慣例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唐朝真的沒有幫助波斯嗎,答案是否,661年設立的波斯都督府就是證據。
最早從薩珊王朝時期,波斯就開始朝貢中國,那時候這邊還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魏書》就對這段友好歷史多有記載。
繼波斯第一帝國後,第二帝國薩珊是在224年立國,它崛起之時吊打羅馬帝國和貴霜帝國,中東地區都是它家,繼承古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優良傳統第二次橫跨亞歐非。
然而不久後就遇到了嚈噠人,從此遊牧民族亂鬥不斷。
波斯為遠交近攻幹掉嚈噠,在455年到522年好好地給北魏朝貢了十次使團。
然而從632年開始,薩珊倒黴地遇上了開掛的阿拉伯。
此時阿拉伯處於四大哈里發時期,阿拉伯征戰四方那可是所向披靡。
波斯剛經歷了跟拜占庭的兩敗俱傷,最終是希拉剋略領導下的拜占庭小勝,這樣的薩珊直接被阿拉伯東征渾水摸魚打廢,都城泰西封多次被破。
末代皇帝伊嗣矣三世兩次求援唐朝,唐朝是有意支援波斯,雖然這時候主力部隊還在北韓打仗。
可惜唐朝在西邊最遠只到碎葉城,夠不著中亞波斯的領土,高宗是答應了派兵支援,唐軍就走到了碎葉城才回來,路途太遠也只能班師回家。
末代皇帝在出逃的路上被阿拉伯大食截殺,他的兒子俾路斯繼續向唐朝求援,高宗決定派使者到吐火羅地區分封州縣,以波斯最後一個都城疾陵城設為都督府。
唐朝在662年封俾路斯為波斯王,想著藉機幫波斯復國的,679年裴行儉也被任命為“安撫大食使”,不過小裴到碎葉平定突厥叛亂後就班師了,把俾路斯扔在吐火羅。
這個波斯王子在吐火羅死撐20餘年,最終在708年逃回長安,唐朝非常寬容地收留下他,可惜波斯復國的遺願自此而止了,波斯遺民也都最後請求政治庇護入華定居。
至581年,伊嗣侯掛掉之後,阿拉伯其實就宣佈了波斯帝國狗帶,天下清真,當時哈里發還給唐朝派使者來說這事,雖說史料沒有具體記載,不過波斯還是固守著最後一座城。
事實上波斯已經是名存實亡,不過後來在《冊府元龜》還不斷有“波斯王”朝貢的記載。
在874年,自稱薩珊的後裔薩曼又在波斯原有的土地上興起,波斯頑強的生命力可見一斑。
回覆列表
(唐朝巔峰時期版圖)
俾路斯是波斯帝國薩珊王朝的末代君主亞茲路德爾德三世的兒子,他父親在位時期正是阿拉伯帝國全面崛起而波斯全面衰落的時代。眼見波斯帝國的領土逐漸被阿拉伯帝國吞噬,心急如焚的亞茲路德爾德三世透過絲綢之路得知古老的東方存在著一個強大的唐帝國,武運昌盛。亞茲路德爾德三世得知唐太宗李世民消滅了草原霸主東突厥汗國,被尊為“天可汗”,於是想要藉助唐朝的軍事力量來打壓阿拉伯人。
根據一些波斯文獻和《舊唐書》記載:7世紀上半葉,亞茲路德爾德三世曾多次派遣波斯使者沿著絲綢之路到達長安向唐太宗求助,並提出願意臣服,只要唐朝能夠出兵中亞,但是這些請求無一不被擱置下來,唐太宗明確表示可以接納亞茲路德爾德三世,但路途遙遠實在不能出兵。實際上,唐太宗不願意出兵的原因至少有三點:
第一、強敵阻隔。唐朝當時並沒有突破蔥嶺地區,西北還有強敵西突厥汗國存在。唐朝要出兵中亞,首先就要突破西突厥人的領地,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第二、唐朝陷入了與高句麗的戰爭。唐太宗一直對高句麗用兵,希望在有生之年滅掉東北的強敵。因此在唐太宗後期,唐軍主要在東北作戰,戰略重心無暇顧及中亞。
第三、道路遙遠。長安距離波斯人的統治地區有萬里之遙,中間還要穿過數千裡的荒漠地帶。為了一個不想幹的波斯帝國,唐太宗不願意冒這個險。(唐高宗往中亞的擴張)
可憐的亞茲路德爾德三世最終也沒有等到唐朝的援軍,在651年死於內亂中。他死後,波斯帝國徹底瓦解。亞茲路德爾德三世的兒子俾路斯因為遭到阿拉伯人追殺,逃到了靠近唐朝邊境。
俾路斯對於其父親想借助唐朝力量的想法念念不忘,於是在661年又派出了使者到達長安,俾路斯的兒子泥涅師還留在長安作為人質。俾路斯之所以再次向唐朝求援,是因為他看到此時的中亞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公元657年,唐朝名將蘇定方攻滅西突厥汗國,自波斯灣以西、蔥嶺以東俱為唐土。唐朝消滅西突厥汗國以後,得到大量的中亞領土,並設定了一系列的羈縻都督府,直接與阿拉伯人相鄰。(唐朝與阿拉伯帝國、吐蕃王國三足鼎立)
公元661年,唐高宗派遣使者在中亞設定了一個波斯都督府,讓俾路斯作為立身之所。波斯都督府距離中原萬里之遙,是唐朝邊境的最西處。俾路斯在波斯都督府滯留了一段時間,最終還是經受不住阿拉伯人的軍事壓力逃往長安。後來,俾路斯父子都在唐朝長安擔任官職,至死也沒能恢復波斯薩珊王朝。
(663年,唐朝的西部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