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墜落星辰海

    春秋戰國時代,天下大亂,為了救世,思想家各自提出不同的政治主張,自由爭鳴,形成百家(主要是儒家、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縱橫家、名家、商家、兵家、農家、醫家)。儒家是其中一家。但儒家為什麼稱“儒”家?儒是什麼意思?

    這些是長期有爭議的問題。

    《論語•雍也》載:孔子對子夏說“女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這裡只能說有“君子儒”,也有“小人儒”,並沒有明確說儒是什麼。《墨子》一書有《非儒》篇,講了儒者的觀點“親親有術,尊賢有等”,也沒有給儒下定義。

    戰國時代談儒甚多,卻無名儒的說法。莊子概括儒家思想為“內聖外王”。《荀子》一書有《儒效》篇,講的是大儒的社會價值。

    《史記•太史公自序》中引司馬談論《六家要旨》講儒家的特點,並沒有給儒進行界定。班固在《漢書•藝文志》載“儒家者流,蓋出於司徒之官,助人君順陰陽、明教化者也。”儒家的源頭是司徒官。司徒官就是幫助君王“順陰陽、明教化”的。什麼是“順陰陽”?就是上述的“親親有術,尊賢有等”,這實際上就是禮制。“明教化”就是宣傳禮制進行教化,簡稱禮教"。《說文解字》:“儒,柔也,術士之稱。從人,需聲。”儒有柔的意思。

    主張禮治,相對於法治,表現出來的特點是柔。熟悉禮數,主持禮儀,主張禮治,成為儒的特點。因為主持禮儀,相當於司儀,又稱相禮,後來又稱為術士。古代“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孔子出身於貴族,熟悉禮,卻沒有貴族的地位,他將禮向庶人傳播,進行禮的教化。這—學派就被稱儒者。儒者成為專家,就叫儒家。

    儒學流行甚廣,影響較大,被稱“顯學”。到漢代獨尊儒術以後,儒家著作被視為經典。深人研究經典形成門特殊的學問,就是經學。

    關於儒的釋義,後代儒家有許多說法,近現代也有許多名家展開爭論,莫衷一是。深入分析,基本上大同小異。都是利用相同的資料,得不出相距太遠的觀點。

    儒家的主張就是儒學。用儒學來進行教化,就是儒教。佛教於兩漢之際傳入中國以後,中國本土產生了以老子為教主的道教,形成儒、釋(佛教)、道三教爭立的局面,一直延續到盛唐時代。唐以後仍然有三教的說法,宋以後儒教佔了上風,又居於獨尊的地位。

    到了近代,西學湧入中國,有了宗教的說法,—些學者認為佛教與道教不是宗教,儒學不是宗教,儒教是教化的教,不是宗教的教。日本、南韓的學者也曾這樣說。但是,在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等一些國家,儒教是與其他宗教並列的,沒有什麼區別。近代有些學者提倡將儒教作為國教,以孔子為教主。現代也還有人主張以儒教為國教,那只是少數人的說法。關於儒學是不是宗教的問題,與如何定義宗教有關係。如果按基督教的模式來衡量儒學,當然儒學還不夠格入宗教。如果從其他角度來討論,儒學也可以說是中國特色的宗教。

    儒家創始人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魯華人,他主張以仁義之道,改善社會狀況,變亂為治。他帶著弟子周遊列國,企圖說服諸侯實行他的主張,結果無人接受。離開魯國十四年,最後回到魯國,整理傳統文化,經過綜合創新,形成以仁義為核心的儒學思想體系。孔子雖然自稱“述而不作”,實際上是大創作。

    孔子死後,弟子各自創立學派,“儒分為八”,各派之間也有矛盾,實力明顯降低。到了戰國時代,“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孟子•滕文公下》)。楊朱學說與墨翟學說成為當時的顯學,孔子儒學被邊緣化了,受到社會的冷落。戰國中期出現―個大儒孟子,《史記》說他受業於子思(孔子之孫孔伋)。有“孟軻師子思”的說法,據考證,年代不符,子思年長孟子―百一十多歲,因此他們不可能親相授受,孟子奮起,批判楊、墨,捍衛儒道,弘揚儒學,振興儒家。他還將孔子仁的思想貫穿於政治,提出仁政理論體系,發展孔子為政以德的思想,倡導民貴君輕,強調人性善,重視人性自覺、自律。孟子因此被後儒奉為“亞聖”。

    荀子針對孟子的性善論,提出性惡論。針對自律,強調他律,主張隆禮重法,用禮的教化和法的懲罰來約束人的行為。他的學生李斯與韓非在動亂時代,強調法治,幫助秦統一天下,成為戰國後期法家的代表人物。

    孔子創立儒家學派,歷代儒家不斷地根據時代的需要積極發展儒學。孟子從自身心性修養方面發展了儒學,荀子從禮教與法治方面發展了儒學。儒學是發展的,是開放的,是動態的,是眾多儒家共同努力的結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

    莊子概括儒學為“內聖外王”,孟子強調“內聖”,荀子重視“外王”。《大學》中的八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前五項都是內聖的修養過程,後三項是外王的內容。修身是為了治國、平天下,修身是起點,外王是目標。修身是倫理道德的話,平天下就是政治,從理論上說,倫理是為政治服務的,因此,儒學的主要內容是政治哲學,與政治關係密切。從焚書坑儒到獨尊儒術,從宋明理學到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批孔,都是與政治形勢密切關聯的合理性的過程,儒家尋求與政治家結盟也說明儒家哲學是政治哲學。

  • 2 # 洛書河圖畫龍筆

    因為魯國是東周王室所在,相當於當時的首都,是政治,文化中心。春秋時期,東周列國爭霸兼併,戰火頻繁,孔子提出尊王復禮的主張,對有實力稱王稱霸的諸候國進行遊說,這便是克己復禮。儒學只是孔子弟子整理其遊說言行,並系統化,規範化的產物。

  • 3 # 西漂逐夢

    孔子思想與儒家學說誕生在魯國,與魯國特定的文化環境有關。魯國地處泰山之陽、黃淮平原東部屬東夷,農耕文化和禮樂傳統發達較早。大汶口文化與海岱龍山文化的考古成果令人信服地證實了這一點。商部族源出東夷,商王朝在盤庚遷殷以前,曾在這一帶建都四十餘年。

    西周建立後,周公父子受封建魯,這裡又成為周王朝控制東方的頭號重鎮。與姬姓貴族推行“周禮”的示範性大國。春秋時代,魯國在文化上仍舊保留著最多的周文化傳統,以致到春秋末期還享有“周禮盡在魯”的名聲。為他創立早期的儒學思想體系提供了條件。

    孔子把西周以來奴隸主貴族的文化思想,改造成為以“仁”為核心的社會政治、倫理道德和文化教育的儒學,從而創立了儒家學派。

    孔子思想的基本內容:孔子是儒家創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禮”。“ 仁”的主張是“仁者愛人”,這一主張是要求統治階級體察民情,反對苛政.孔子認為,要實現“愛人”,還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要求。“禮”的主張是“克己復禮”,就是說要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禮”要求,孔子追求的“禮”是西周的等級名分制度,孔子還進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張,就是校正等級秩序,達到貴賤有序。

    魯國初封時,因為周公的關係,在各大諸侯國中有著特別優越的地位,曾被賜以整套的祝宗卜史、文物典冊、官司彝器,後來又被特許祭祀周公可用“天子禮樂”。直到春秋時期,魯國仍以完整儲存“周禮”著稱。這為孔子創立儒學提供了基礎。

    孔子學術的主要特點,春秋時期無疑是西周禮制的“複述”期(包括改造和突破),鄭重其事的禮學和後世儒家所推崇的理想“周禮”形態都是在這一時期逐步發育和成熟起來的。

    《左傳》襄公十年記晉人稱道“諸侯宋、魯,於是觀禮”,是說宋存“殷禮”,魯存“周禮”,各具典型。其實,即使在魯國及魯都城內部,“周禮”與“夷禮”、“殷禮”並存的局面也從未消失。魯城內有“周社”、“毫社”,後者即是為土著的殷遺民專門設定的行禮場所。

    “周禮”與民間禮俗的差異既包含了階級對立的內容,也包含了國、野之別。所謂“禮壞樂崩”,主要是指周王室東遷後上層貴族社會禮制的混亂與多變,對民間禮俗未必有多大影響。據考察,孔子早年習禮所接受的還是“殷禮”遺制。他是殷王室後裔,但自幼生活在魯地,接觸最多的還是東夷風俗。他“十有五而志於學”,由於家境貧困,曾做過倉吏、牧吏之類卑微差事,實際是透過“宦學事師”的途徑求學的。起初他還不可能學習貴族禮制,《論語·八佾》記載“子入太廟,每事問”,被時人譏笑為“鄒人之子”不“知禮”,說明他那時對“周禮”還知之不多。

    孔子在36歲時“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說明他已開始自覺搜訪古代文化遺產了。他對東夷文化始終不能忘懷,晚年還萌生過“欲居九夷”的念頭(《子罕》),又說過“道不行,乘桴浮於海”的話(《公冶長》)。

    孔子自稱“三十而立”。孔子真正得以系統地接觸周官典籍,並全面檢討“周禮”,恐怕就始於此時。後來隨著所辦私學的擴大,他一面整理和傳授《詩》、《書》、《禮》、《樂》等典籍,一面不斷地充實自己的學說體系,最終以一位古典王官文化繼承者、傳播者和集大成者的成就,成為魯國的“國老”和儒學的開山。

  • 4 # 五千年糟粕依舊

    根源就是社會制度的過度和變遷,有人順應潮流,有人反思過去,有懷古有人朝前。孔子只是反思懷古裡面的佼佼者而已。

  • 5 # 好玩的國學

    齊文化盛產道家,魯文化盛產儒家。

    中華文化由很多種不同的地域文化組成。大體上可以分成中原文化和蠻夷文化。中原文化是中國文化圈的核心,主要包括當時周朝的主要分封國和晉國分裂以後的幾個國家的文化。如晉國,齊國,魯國,魏國,趙國,燕國等。像偏居一隅的大國楚國和秦國,因為長期處於中原文化圈之外,被鄙視為蠻夷,這是一種文化上的歧視。

    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這是由特殊的地理和歷史環境造成的。比如燕趙之地,多出英雄壯士刺客等,號稱是多慷慨激昂之士,魏國多出外交家和軍事家,晉國是法家人才的聚居地。齊國,多出道家思想家,而魯國,則以儒家思想家為主。比如孔子是魯國曲阜人,孟子距離不遠,魯國鄒城人等。

    那麼,為什麼山水相連的齊國和魯國,在文化上有如此的差異呢?

    首先,地理環境的不同。齊國位於山東省的東北部,那地方高山大川很多,有黃河入海口,有天下第一山泰山,還靠近大海,整天雲山霧罩的,很容易引起先人們關於神仙的聯想。中國神話中的蓬萊等海上仙山,仙人的傳說,大部分從齊地開始起源。秦始皇求長生不老藥,就是從山東半島的海上出發。後來齊國還成為全真教的發源地。

    而魯國具有完全不同的地理環境。魯國位於齊魯大地的西南,多丘陵,多平原,農業是最基本的產業。我們知道,農業的特徵就是相信天,相信自然,追求規律規則,追求穩定,而不喜歡冒險。這個就像是我們中國的黃色文明,相比於古希臘發源的歐洲的藍色文明一樣,魯文化屬於內陸文明,而齊文化屬於海洋文明。一個是黃色的穩定的內斂的文明,一個是開放的創新的向外的文明。

    第二,與國家的立國政策有關。在周朝滅掉商朝之後,開始分封國家。具有道家思想的大謀士姜尚,被封到齊國,而周公的兒子伯禽,被封到魯國。伯禽到魯國來,無疑是擁有巨大優勢的。他老爸周公,締造了一系列的周禮文化,是儒家的先聖,可以說是儒家的早期創始人。周公還專門給兒子寫了一本家訓,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家訓。

    周公誡之曰:“往矣,子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於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吾聞,德行寬裕,守之以恭者,榮;土地廣大,守之以儉者,安;祿位尊盛,守之以卑者,貴;人眾兵強,守之以畏者,勝;聰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聞強記,守之以淺者,智。夫此六者,皆謙德也。夫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謙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紂是也。可不慎歟?”

    從這個家訓中,我們可以非常明確地看到,這就是典型的儒家文化。所以,伯禽到了魯國之後,嚴格執行周公的指示,把周禮文化帶到了魯國,這也是魯國後來產生儒家文化大師孔子的根源。

    而齊國則採取了完全不同的治國理政方略。姜太公到了封地以後,以道家思想治國,實行開明的文化政策,“因其俗,簡其禮”,促成了東夷文化向齊文化的轉變。

    這就是為何齊國多道家,魯國多儒家的真正原因。

  • 6 # 使用者正話正說

    因為魯國是典型周禮的儲存者和實施者,世人稱”周禮盡在魯矣”。各國諸候瞭解周禮也往往到魯國學習,魯國是有名的禮儀之邦。魯國是周公子伯禽的封國,而周公無論在幫助武王爭奪天下都有卓著的功勳。魯國建國之地殷商勢力很大,伯禽要把魯國建成宗周模式的東方據點,因此他們代表周王室擔負著鎮撫周邊部族,傳播宗周文化的使命,極力推行周朝禮樂。春秋時期,魯國實際己經是積弱之國。春秋未年,孔子看不慣層出不窮的違背禮樂制度的現象,他希望恢復周禮,推行”王道”於天下,並以禮樂之學教授生徒,孔子的思想也就這樣產生了,儒學於是創立。

  • 7 # 淮東路觀察

    當時下克上很厲害,朝堂政策如何才是正確的,扭曲的厲害,孔子給出了一種標準,使政治開明化,秩序穩定化,同時又沒有西方那種政教合一的窒息感。但是孔子之後的儒家受到佛教影響很大,空談務虛的變多了,所以唯有漢朝最牛

  • 8 # 寧靜致遠156774934

    禮制可以讓位於民主法制了,華人已經進步了,找到更加先進且符自然之道的方法。孔老先生亦得欣慰了。儒家後輩們你們是否應踏著偉人先輩的足跡更上一層樓才對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風扇的輻射真的比電腦大嗎?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