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今論壇

    本人做過10年的教學和教育管理工作,有一定的教學和管理經驗。現就個人看法歸納整理如下:大約有十個方面:

    一,為什麼人們對當下的教育普遍感到不滿意。這是因為孩子少了,經濟好了,人們對教育的期望值大了。社會轉型期,有些問題在所難免,一時半刻是治理不了的。所以既不要悲觀畏難,縮手縮腳,也不要出急招下猛藥,出力不討好。教育部門自身要穩住陣腳,不急不躁,千萬不要被輿情所左右。教育是千秋大業,不是基建工程,一切都要按規律辦事,要從長計議,高層總體設計,相關部門配合協作,綜合進行整治。

    二,教師是教育工作的主體,教師的地位是否崇高,待遇究竟如何呢?古人說“家有三鬥糧,不做孩子王”,孩子的氣不好淘,中小學教師工作既艱辛又瑣碎,自古就不是人們的職業首選。這是由它的職業特性所決定的,非人為的冠以“崇高”或“國家公職人員”的名號或者過個節,亮個燈所能改變的。由於職業所限,提高政治待遇意義不大,唯有大幅提高收入才能增加職業吸引力。目前,一些地區還趕不上公務員的水平,即使趕上的地區還應繼續提高。國家應硬性規定教師工資要高於而不是不低於公務員工資水平。

    三,擇校熱持續升溫,上學真的很難很貴嗎?說難、也不難;說貴,也不貴。有時候難而且貴;有時候不難也不貴。上明校難而且貴;上普通公立學校不難也不貴,上校外培訓貴上加貴。可問題是許多家長寧願花高價上名校也不願意免費去普通的公立學校。除一些一線城市外,大部門地區的學位配置是夠的,上學難的問題本來不怎麼突出,可一些學校紮成堆,另一些學校卻吃不飽,校舍空置。所謂的上學難,其實主要是難在鄉下學生進城,城裡學生進名校上。學校永遠都會有優劣之分,家長人人都想讓自家孩子上好學校,所以這個問題很難解決,會長期合理存在。 那麼有沒有一個好的招生辦法來平衡公眾需求,化解社會矛盾呢?拋開就近入學這一點暫且不論,在政府統籌協調,保證有足夠的學位可供學生選擇的前提下。那個學生上那個學校,在高中、甚或初中階段完全可以讓學生去競爭,學生和學校雙向選擇。公立學校憑成績,私立學校高分學生憑成績為學校撐門面,低分學生高繳費為學校創收入。兩廂情願,願打願挨。主管部門要做的唯有按學校規模控制好招錄指標,完全沒有必要親自出馬實施搖號上學。至於幼兒園和小學階段,還是劃分學區,就近上學為好。

    四,目下討論教育總有一個繞不開的話題,這就是名校問題。大眾判斷學校優劣的標準是什麼呢?是學生分數,高考上線率。名校除了佔有優質師資外,還吸收了高分生源,理所當然學生成績就高。許多私立學校初始籌建時就對外宣稱是和某某學校聯辦的,先行吸引一批優質生源,繼而再吸引進更優質的生源,如此良性迴圈,最終也成了名副其實的名校。所以說,名校雖好,但遠不是人們認為的那麼好。或許它能使高分學生好上加好,但不一定能使低分學生由差變好。學生上學應該對號入座,按層次選擇學校,切忌一哄而上,一味崇拜名校。

    五, 關於教育公平,人們總在抱怨,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好學校太少。任何時候,好與差都是相對的,好的永遠都是少數。假設全部都好了,就沒有好了,即是有,人們還會好中選好,永無盡頭。這種抱怨還是緣於前面所說的大眾對教育的期望值過高所致。其實目前教育最大的不公平在於高考錄生的雙軌制:即國家給各省下指標,然後以省為單位再按分數錄取。這種辦法導致的最終結果是,同在一個大學的同一個班級上學,來自不同省份的學生,分數相差幾十分之多,據說是為了照顧邊遠落後地區。此外,還有各種高考加分也實屬莫名其妙。大學是為國家培養高精尖人才的場所,本不該承擔除此而外的其它責任。這些以低分錄取的學生能被培養成國家的棟樑之才嗎?這些做法既有失公平,也是對高校教育資源的一種浪費。而要消除這種不公平,高校自主招生就應該勢在必行。

    六,為什麼高考是教育的生命線呢?這是因為學生就業唯文憑論所導致的。學生追求分數是為了上大學,上了大學就有資格參加招考找工作。各級各類招考都有嚴格的文憑要求,連高速公路收費員,公廁管理員都要求本科文憑。正因為這樣,連高校都捨本求末,變成了職業培訓所,一切向學生就業看齊。既然黨政事業單位“凡進必考”,那就按考試成績優中選優,還有必要對文憑提出那麼高的要求嗎?當然,專業部門除外。據報道,香港公務員招考的文憑要求是高中。有些行業工作性質一般,具有基本的知識水平完全可以勝任工作,大可不必對文憑提出過高要求。國家應該對這方面大力改革,否則,目前的教育現狀就不能從根本上加以改變。

    七,學生學業負擔過重已經成為社會問題,那麼教師呢?實際上,教師也承擔了不該承受之重。既要教書育人,還要照管學生的吃喝拉撒睡;既要承擔地方中心工作,還要為留守兒童當爹做娘。放學後上門訪貧問苦,暑期看水庫防溺水。法定的假期常常被擠佔得所剩無幾。教育不是萬能的,好多工作本不該教師承擔,不幸都落到了教師頭上。辛苦不說,有些責任確實擔當不起。所以在為學生減負的同時,也要為教師減負。

    八,每年一度的高考猶如農民收穫一料莊稼,工人完成一批產品,再平常不過。說白了,不就是學生考個學嗎?有考公務員重要嗎?況且考上了還不包分配。完全沒有必要那麼過度渲染,大肆炒作。可上到各級政府,下到社會各界,特別是媒體過度炒作。計程車免費接送考生,警察駕駛警車鳴笛送准考證。有些行為純粹是為了搶風頭,沾熱度。高考是對考生綜合素質的整體測試。考生忘帶准考證猶如戰士上戰場忘記帶槍。我們的社會實在不應該為這些學生的低階過失買單,更不應該為學生及其家長乃至整個教育部門製造緊張空氣,形成無形壓力。

    九,最近,教育部在下大氣力整治校外培訓。有需求就有市場,家庭教師古來有之,校外培訓也由來已久。校方,教師以及家長和學生對校外培訓各有所求,培訓機構因利益驅使更是不遺餘力,強力推進。無論校方或者家庭要的都是學生的好成績,考個好學校,將來找個好工作。所有問題的根子都在於用人制度和高考制度。這些制度不改革,培訓需求和培訓市場就依然存在。只能規範,難以消除。

    十,教育工作目前最大的問題是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的需求得不到滿足的問題。這是個大問題,也是個難問題。所以必須要有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從國家層面上來說,總起來簡單歸結幾句話:輿論要因勢利導而不是火上澆油,改革要大刀闊斧而不是修修補補,投資要刀下見菜而不是畫餅充飢,管理要宏觀調控而不是事無鉅細……

  • 2 # 難道名字可以很長嗎

    首先,先說下當前教育的定位,相對於國

    內教育來說,比幾十年前是有不少進步的,相對於國外教育來說,比上不足比下有餘,也是不爭的事實。日韓歐美確實再教育上走在我們前面,這個無需多說。

    再來說說教育自身熱點問題,問題一,我們的教育在實踐了這麼多年以後是不是已經找到,或者掌握很重要技術,精髓。

    也就是說我們知道了如何可以教育出好的,符合社會及家庭的合格優秀的成年人? 答“沒有,我們依舊在探索,我們不知道幾十年後這些孩子長大後是否是合格的家庭成員,是否是優秀的社會成員”。

    問題二,我們始終沒有明確家庭對教育的重要作用,只是把學校認定為教育機構,家庭所做的都是輔助性工作,比方家長就在學校被學校安排監督孩子的家庭作業,而不是該在家完成父輩對子女人格及心理教育。

    問題三,我們的世界在不停的轉變著,我們的社會國家也是一樣的,而我們認定的知識或許沒有變化,但它的作用卻在慢慢轉變,比如數學,我們或許再過一千年,1+1=2不會變,但我們社會變了,誰稀罕你會算數學題呢?你口袋裡沒錢,你怎麼算也是沒錢,不會起作用的。知識已經被機器(電子)等慢慢承接了。我們需要對知識進行一次有序排列,然而沒有的,數學還是數學,你用不上歸你用不上。教育考核還在追考你這些東西,太多知識離我們實用越來越遠,但教育主題並沒有對此做出任何舉動。

    問題四,對人,這個生命理解過於膚淺,小學時候希望你是優秀的小學生,初中的時候希望你是優秀的初中生,請問,成長的過程那個年齡度過度突出是對孩子一生負責任嗎?為什麼要評優秀的孩子?”他不優秀又說明什麼?他不是在成長嗎?長大了以後會是怎麼樣?為什麼要追求一個短暫的過程?

    問題五,對教育自身理解存在扭曲,社會需要各種各樣人來從事工作,任何一種個性都是十分珍惜的寶貴資源,可我們的教育呢?或者還在提倡(“獨立啊團結啊”),走極端片面路線,你看看社會的人,以致團結一切向錢看,學校也是一樣,唱什麼風跟什麼風,是各個行業都在賺錢,連教育都不能免俗。為什麼人都沒有屬於自己的個性?教育為什麼要整成一盤棋,如果是一盤臭棋,如何解?

  • 3 # 鷹眼看教育

    當前教育的熱點難點問題較多,暫舉幾例試作分析:

    2、教師工資待遇地區差別較大。低的3~4千,高的7~8千、近萬。原因:主要由各地經濟發展、財政狀況、消費水平等決定,也與地方重視程度、作為不作為有關。解決辦法:發展地方經濟,增加財政收入;優先發展教育事業,優先保障教師工資待遇,確保不低於或高於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但由於全國發展經濟的地域環境和自然條件差別較大,消費水平不一,講求不同地區教師工資待遇的絕對均等是不切實際的。

    4、學生難管、家長難纏、教師難為。原因:經濟社會發展、生活水平和需求提高;家庭教育、社會教育部分缺失;社會趨名趨利性風氣、家長對孩子不切實際的過高期望;行業歧視;尊師重教口號多、實際行動少、流於形式等等。我十分讚賞這一觀點:跪著的教師,教不出站著的學生,撐不起站立的教育!

    2018年是教育吐槽年、呼喚改革年、綜合治理年。從國家到地方政府,從教育部到各級主管部門,對教育工作的重視程度和出臺的政策措施,是罕見的、歷史性的。堅冰已開始融化,春天還會遠嗎?

  • 4 # 楊永厚說教育

    教育是國之大計,是育人的系統工程。教育領域內目前的熱點難點問題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八個:

    一 是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這是事關培養人,培養什麼樣的人,怎樣培養人的方向性、根本性問題。學校必須面對,必須創新性落實,使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並取得實效。

    二是破解教育發展中的不均衡問題。區域之間、城鄉之間教育發展不均衡,優質資源不足,上好學校難等是目前教育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需要透過多種政策性、機制性措施予以解決。

    三是提高教師地位及待遇。國家已經制定出臺了中小學教師社會地位及工資待遇的檔案,各級政府如何儘快使這些好政策落實到位,真正提高教師的地位待遇,調動廣大教師的積極性,是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

    四是改革教育教學模式,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以知識傳授、升學為中心和目的的中小學教育教學模式中,存在不利於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弊端,如何改革傳統落後的教育教學模式,探索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已刻不容緩。

    五是提升中小學教育教學質量。質量是學校的生命。中小學教育質量中出現區域、城鄉差別拉大的趨勢,如何儘快縮小區域內學校之間特別是城市與農村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差距已成為當務之急。 六是改革中小學教育質量評價體系機制。針對目前在教育質量評價中存在的以分數為唯一標準的傾向,需要建立全面的、科學的教育質量評價體系機制,引導中小學教育全面科學發展。

    七是減輕中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課程多、作業多、考試多,學生壓力大,負擔重,已成為突出問題。如何真正有效落實國家相關減輕中小學生負擔的檔案,切實把學生的過重負擔減下來,讓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已顯得十分重要。

    八是整頓規範校外培訓機構。校外培訓機構違規混亂的現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整治,但依然存在不少問題。如何建立科學長效機制,規範校外培訓機構的行為,減輕學生和家長的負擔,需要深入研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銀行春招,怎樣的簡歷能透過網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