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酷炫腦科學

    Carel van Schaik 是位來自蘇黎世大學的靈長類動物學家,他在紅毛猩猩身上的研究發現:在食物匱乏的特殊時期,猩猩們會進入一個類似於智慧手機的“節能”模式。猩猩們會採取新的生存策略,它們會盡可能地減少活動,並且開始吃一些不太好吃但能不費力就得到的食物。而這樣的策略恰恰就是“創新”的對立面。

    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去冒險做一些可能會導致自己受傷甚至是中毒的行為,是需要投入大量時間、能量和注意資源的,而這樣行為產出卻是不確定的。為了生存,猩猩們自然而然地就轉變了行為模式。

    人類也是如此,在面對匱乏的資源面前人們同樣也會採取類似的策略。

    2013年時,哈佛大學經濟學家 Sendhil Mullainathan 和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家 Eldar Shafir 將他們的合作研究的成果發表在了當時的美國science雜誌上,他們發現:提醒低收入者他們正面臨的經濟窘境,他們在創新環境中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會立刻降低。

    隨後,在另一個對印度甘蔗農民的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這些農民在領到了一年一次的工資後,他們在認知測試中的表現立馬提升了不少。

    在生存壓力之下,人們為了生存偶爾也能有一些發明創造。然而,正如以上研究結果反映的那樣,如果一個人或者動物的思想長期被緊急的基本生存問題佔據,例如吃了上頓下頓又該怎麼辦?今晚有沒有地方住?要付賬單了但錢不夠,或者因工作繁重壓力大而時間稀缺,那麼這些情況下的大腦就很難再分出多餘的空間和認知資源給能令長期生活質量得到改善的創造性活動了。

    那麼創造力是從哪來的呢?

    研究紅毛猩猩的科學家在隨後的另一個實驗中發現:當猩猩們有了安全的住所,不愁吃也不愁吃,周圍還有新奇的玩具可玩時,它們表現出了驚人的創造力。在這種被研究人員成為“坐牢”的情況下,吃飽了閒著的紅毛猩猩就真的是有時間有精力去開始發揮創造力找樂子了。

    安全感爆棚的“坐牢”猩猩和惶惶不安只求生存的野生猩猩是這個實驗中的對照組,當研究人員把同樣新奇的玩具放在兩組猩猩面前時,前者不假思索地就拿起玩具玩了起來,而後者即使幾個月過去了都不敢碰玩具一下。不敢嘗試新奇事物直接阻礙了創新,對一個新東西連碰都不敢碰一下,那麼創造又從何談起呢?

    2015年,這一研究發表在當時的《 American Journal of Primatology》雜誌上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這麼多同類的實驗觀察都得出一個類似的結論,即只有當人或者動物處於相對安全、寬鬆的環境下,大腦不被生存、競爭的壓力完全佔據時,創造性思維才能蓬勃生長。

    在放鬆的心情和環境下的人有著更多的時間去發呆和做白日夢。

    似乎是在做白日夢時,人們透過潛意識思維的方法在不經意間就解決了問題。放鬆但活躍的大腦回路能讓你有更多的機會將看起來毫無關聯的東西聯絡在一起,加以創造力來解決在平時看起來毫無頭緒的問題。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絕大多數情況下,人類社會中的創新都不只是個別人的天才的成果。

    創新通常是對已有知識經驗的重組並在此基礎上的略微提升。而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絕大多數東西都不是某個個體窮盡一生就能夠發明出來的,這些改變了我們生活的是創造品是整個社會整體“大腦”工作的產物。在一個大型社會群體中,個體間的互相交流使得身處其中的人能有更多去與他人分享,產生更多富有創造力想法的機會。這也就是為什麼一個社會群體越大,文化進化的速度就可能越快的原因了。創新得益於失敗成本的降低。一個社會讓身處其中的人們覺得足夠安全,富足,才能啟用整體的創造力。

    創新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失敗成本的降低。一個令身處其中的人們感動足夠安全,富足的社會環境,才能啟用民族的創造力。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認知心理學家Scott Barry Kaufman教授提出高度創造力人群的八個特質:

    1. 細心的白日夢者

    這類人是觀察人性的大師,他們善於利用平日觀察到的細枝末節來創造出新鮮獨特的想法或產品。與此同時,他們也十分擅長沉寂自己的內在世界,讓思想自由馳騁,探索想象新的世界該是什麼樣

    2. 充滿想象力且堅毅

    具有高創造力的人大多比常人堅毅且有很高的決斷力,他們擅長在遭遇挫折或艱難險阻時默默堅持,內心想象的美好世界是他們永不言棄的原動力,他們會盡一切努力讓那個世界變成現實的。

    3. 熱情的內向者

    雖然這類人私底下看起來很內向,他們也常常會因為專注於內心的想法暫時忽略外界的刺激。對於他們內心深處真正在乎的東西,他們會投入很大的熱情,但也正因投入了全副熱情,對外界展示的自己的發明創造成果時,他們看起來又會十分外向。

    4. 開放式的敏感

    他們對新鮮的體驗、情緒、感覺和想法永遠都抱著開放的態度。不過他們對這些新鮮資訊又相對的敏感,他們常常會有要被進入頭腦的大量新鮮資訊給淹沒的感覺。

    5. 玩樂式的認真

    我們常常發現那些具有高度創造力的人蠢萌蠢萌的,他們雖然愛玩,能意識到生活的荒謬,但他們也能極度認真專注於他們那些最在乎的、最想要解決的問題。即使是在最需要專注的時候,他們的玩樂的思維特不會被捨棄。正是這種思維幫助他們度過大大小小的困難,並且讓他們能享受嘗試,包括失敗的樂趣。

    6. 邏輯性的直覺

    這類人能在聽從於直覺的同時又不會被直覺牽著鼻子走。也就是說,在跟著直覺的引領做出決策的同時,他們也能理智、有邏輯的思考。

    7. 復原能力

    和絕大多數人一樣,有高度創作力的人也會在生活中遇到許多磨難和挫折,但他們更多的是從中學習,吸取教訓並實現自我成長。此外,他們也不害怕展示自己脆弱和柔軟的一面,因為他們知道只有這樣做才能讓自己能更好地和同樣遇到過挫折的人心靈相通。

    8. 反抗專家

    這類人永不妥協於現狀,他們喜歡和現狀作鬥爭。他們是自己領域的專家,但也同時也會對同領域中作出貢獻的前輩表示出高度的尊敬。

    參考文獻:

    1. Tim Vernimmen,http://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where-creativity-comes-from/

    2. Scott Barry Kaufman,http://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beautiful-minds/creative-people-are/

    3. Benjamin Baird, Inspired by Distraction Mind Wandering Facilitates Creative Incubation. Psychological ScienceAugust 31, 2012

  • 2 # 檸檬心理

    我是心理學專業,我給大家分享一些心理學研究的貧困理論。具體如下:

    早期貧困心理研究主要圍繞著貧困文化理論展開。貧困文化涉及外在物質及內在精神兩方面。其中,內在精神文化以文化自覺與文化自信的視角考察貧困條件下,個體消極的貧困文化心理及思維方式。因此,貧困文化(culture of poverty)可以理解為貧困群體心理定勢、態度、思維、行為、決策等方面的基本特點、人格以及獨特的生存狀態與生活方式。此外,該理論同時從個體視角與群體視角對貧困心理進行了研究,外部視角聚焦地域文化意識特徵,將貧困文化視為個體對貧困的心理適應,認為貧困群體因適應社會不利條件(即權力、財富等方面的社會分配製度等)而逐漸形成的個體特徵。個體視角研究針對貧困個體在特定社會條件中的認知觀念,認為致貧原因在於個體自身存在思維觀念、知識素質,生活態度、心理定勢等使個體難以接納新思想、新觀念、新行為。同時,貧困心理產生的貧困亞文化催生了貧困累積和代際傳遞等負面效應使得貧困的程度加深並在時間上得以延續即使脫貧後, 貧困經驗仍會帶來持續負面影響在貧困文化理論框架內,貧困的心理機制( 如歸因、決策、人格因素、自我概念等因素都是貧困心理的研究主題之一。

    貧困文化理論具有一定的侷限,首先,忽略了積極心理在貧困條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否認貧困群體對脫貧的能動性,認為個體自身是致貧主因,加深了貧困群體刻板印象。其次,文化視角對貧困的解釋力度不足,對貧困產生根源的解釋具有爭議,更多的解釋僅是對貧困產生的再描述。群體觀念和行為的差異更多是對於社會經濟地位的反映,一些研究認為貧困群體並不是同質性很強的群體,且與其他人群在文化差異方面有待考證。

    認知視角下稀缺理論

    稀缺理論(scarcity theory)認為貧困能使個體產生稀缺思維定勢(scarcity mindset),會對稀缺事物形成忽略成本與收益關係的心理傾向

    使個體注意力集中於稀缺資源的有關內容,造成“認知聚焦” (scarcity-induced focus)。具體而言,注意力集中在某一方面會造成其他方面的注意力忽視(attentional neglect),因此,貧困影響個體注意的指向和集中。例如,個體飢餓或口渴時更易將注意力集中於飲食線索該理論認為在稀缺條件下,個體對稀缺事物形成忽略成本與收益關係的心理傾向並由此提出致貧的惡性迴圈機制Mani 等(2013),即貧困情境→貧困心理→認知偏差→認知分配→錯誤決策→加劇貧困有研究以自然經歷相對貧困(收穫前)到相對富裕(收穫後)的務農人群為被試,結果發現,相較個體在收穫後,其收穫前的流體智力和執行控制力更弱。此外,“稀缺”不僅僅基於經濟因素,也基於機會、時間等其他資源。當被試擁有猜謎機會較少時,雖然所用正確率時間(感覺這裡不對)顯著少於那些擁有猜謎機會較多的被試,但在後續任務中表現較差,表明非經濟因素稀缺也同時消耗了個體注意力。與此類似,當實驗設定時間為稀缺資源時,也得出了同樣的結果,較少的時間資源增加了認知負荷,誘發了個體注意力損耗。

    該理論在認知層面解釋了致貧的核心根源,提出了貧困心理認知致貧的惡性迴圈機制,認為脫貧的關鍵需要個體認知層面入手具有較強的適用性與解釋力。當然,諸多研究結論大多基於有控制的行為實驗,與現實難以契合,認知測驗也可能存在天花板效應。

    消耗論

    日常生活中,貧困人群需要抵制更多誘惑,而個體抑制外部誘惑會消耗自身意志力導致自我損耗(ego depletion)。當意志力損耗較多時,就會出現非理性行為(暴飲暴食、短視決策等)。研究發現,在逛街、購物等需要做出經濟決策的條件下,窮人吃零食行為頻次較之富人多出約1/3,說明,個體在抑制商品誘惑及有限預算方面意志力消耗較多,因而個體更有可能在逛街時吃零食Spears (2011)。意志力是個體自我損耗過程中執行控制的核心心理資源。

    有研究發現,注意力損耗無法單獨起作用,僅在綜合心理過程中起到部分作用Spears (2011)。在意志力消耗論的基礎上,發展了更具統一性的包含了意志力、自我控制、認知控制的綜合性概念的“執行控制損耗論”。執行控制(executive control)是個體依據相關目標,自上而下對所屬資訊儲存、計劃和操控的廣泛而綜合的心理過程。執行控制消耗理論並非考察單一資源對個體造成的認知消耗,而是從整體層面考察了綜合心理資源消耗對貧困者決策行為的影響。

    執行控制損耗理論認為,抵制外部誘惑會綜合消耗個體執行控制資源。貧困情況愈嚴重,個體抑制外部誘惑的需要就會更強烈,與此同時,執行控制消耗也會愈嚴重。當執行控制的消耗增加時,個體會出現行為偏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ipc賠償標準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