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火楓一葉

    今天人們談論書體,往往懂得篆隸楷行草之分。不過,在閱讀古代書論時,往往會看到“八分書”的這種書體,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就書法的傳流次序來看,它由甲骨文、金文、籀文、篆書、隸書一路走來。到了漢末魏晉之際,“八分”這個名稱開始在典籍中出現。西晉衛恆在《四體書勢》中說:“鵠弟子毛弘教於秘書,今八分皆弘法也。”

    甲骨文

    據說,“八分書”是東漢書法家(一說秦代)上谷散人王次仲創造的。《 四體書勢》中說:“秦既用篆,奏事繁多, 篆字難成,即令隸人佐書,曰隸字。漢因用之,獨符璽、幡信、題署用篆。隸書者,篆之捷也。上谷王次仲始作楷法,至靈帝好書,時多能者。”

    石鼓文

    那麼,“八分書”這種書體。它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通常來說,有以下幾種說法:

    第一,“去隸字八分取二分,去小篆二分取八分”。

    據說是這種字型是,割程邈隸字的八分取二分,割李斯的小篆二分取八分,故名八分。後被漢代蔡邕簡化為漢隸用作官方字型,時稱楷書,也稱為“真書”。

    小篆

    這樣看,“八分書”應該是篆書與隸書之間的一種過渡性的字型。陸游 《老學庵筆記》卷十記載:" 周越 《書苑》雲:" 郭忠恕以為小篆散而八分生,八分破而隸書出,隸書悖而行書作,行書狂而草書聖,以此知隸書乃今真書。 趙明誠謂誤以八分為隸,自歐陽公始。""

    秦隸

    值得注意的是,唐代及六朝時期多將今之楷書稱為隸書,而我們認為的隸書,當時多稱八分書。清代阮葵生 《客話》卷十六記載:" 庾肩吾雲:"隸書,今之正書。" 張懷瓘 亦云:"隸書, 程邈 所作,字皆真正,亦曰真書。""

    八分書

    第二,字勢像“八”字的造型那樣分清筆勢向背。

    此說認為王次仲認為楷書有侷促性,就將其進行美化,引出像“八”字一樣向兩邊取勢的筆法,所以叫做八分書。(“次仲以楷字法侷促,遂引而伸之為八字之分,故號八分。”)也就是隸書的前身。而隸書與八分書的區別就好像今天的簡體字和繁體字一樣。

    第三,字的大小尺寸是“八分”。

    此說認為,王次仲因古代的書體方廣少波勢,於是在建初中年,以隸字(今楷書)的草寫(章草)為楷法,創立“八分書”,自言其中有值得學習的楷模。(王愔《文字志》說:“王次仲始以古書方廣少波勢;建初中以隸草作楷法,字方八分,言有楷模。”)

    綜上所術,八分書應該是隸書的一種,它是帶有明顯波磔特徵的隸書。所以人們又亦稱“分書”或“分隸”。

    關於隸書,還有“古隸、今隸、秦隸、漢隸、佐書、八分、草隸、魏隸”等一系列稱呼。其中,“秦隸”又叫“古隸”,相較小篆,去繁就簡,變圓為方,改曲為直,改"連筆"為"斷筆",從線條向筆劃轉變,更便於書寫;“漢隸”又稱“今隸”,產生了點畫的波尾的寫法,撇、捺向上挑起,輕重頓挫富有變化,結體扁平、工整、精巧。

    隸書被叫做“佐書”是因為,它相傳為秦未程邈在獄中所整理,“隸”指“胥吏”,即掌管文書的小官吏。初創的秦隸有許多篆意,後不斷髮展定型,成為漢朝佔統治地位的書體,同時,派生出草書、楷書、行書各書體。漢隸在用筆上,方、圓、藏、露諸法俱備,筆勢飛動;結構上由小篆的縱勢長方變為正方,再變為橫勢扁方,雄闊嚴整而又舒展靈動,橫向取勢,最終形成左掠右挑的八分筆法。

  • 2 # 奚譽賢

    八分書辨

    清楊錫觀撰。參見《六書辨通》。是書系考辨八分書體之作。關於八分,歷代眾說紛紜,言人人殊。楊氏辨之曰:“八分即漢隸,今楷之別名爾。”“漢之隸皆可謂分,其從篆體者,即八分是篆二分是隸也;其與正楷無異者,即八分是隸二分是篆也:所以分也。再變而為楷分,又在楷隸之間,轍跡小異,故多其名爾。以其分而言之,漢之隸非盡秦之隸,今之楷非復漢之隸:變易不同也。以其合而言之,漢之隸即秦之隸,今之楷即漢之隸,故指隸為八分也可,指楷為八分也可,八分並非別種書。”其語辨而證精,人多從其說。是書有雍正刊本。

    漢隸辨體

    清尹彭壽(生卒年不詳)撰。彭壽字慈經,光緒六年(1880)科副貢,候選教諭。光緒十七年(1891),山東學政裕德以其邃於訓詁、學有根源薦於朝,賞加國子監學政銜。著作除是編外,還有《石刻證經》五卷。是編以《說文》五百四十部首為次,始一終亥;凡《說文》所有之字而亦為漢隸所有者,條舉列之;或漢隸無其本字而有其假借字者,則著其假借字於下,並各為詳說,以明形體之嬗變、字義之引申,旁徵博引,頗為精確。然而不免過於牽引,有失於謹慎。是書有光緒二十一年(1895)刻本。

    漢隸字源

    宋婁機(1133-1211)撰。婁機字彥發,嘉興(今屬浙江)人。乾道二年(1166)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兼給事中,進參知政事。深於書學,家藏碑版圖籍甚富。所著除此書外,尚有《班馬字類》、《廣幹祿字書》,皆傳於世。是書首卷前列“考碑”、“分韻”、“辨字”三例,次為“碑目”,凡漢碑三百零九種,魏晉碑三十一種,各記其年月地裡書人姓名,以次編列,即以所編之數,注卷中碑字之下,以省繁文。以下五卷按《禮部韻略》二百零六韻排列所收文字,皆以真書標目,以隸書列下。其文字異同,隨字附註。另有十四字不能歸入各韻,附於五卷之末。為研究隸書及漢字演變的重要資料。《四庫提要》雲:“於古音古字,亦多存梗概,皆足為考證之資,不但以點畫波磔為書家模範已也。”是書有明汲古閣本,清丁傑校刊本,《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本。

    漢隸異同

    清甘揚聲(生卒年不詳)輯。揚聲字實求,寶山(今屬上海市)人。這是隸書異體字的彙編。依照《康熙字典》體例,按地支分為十二集,每集之內亦分作若干部,每部之內錄漢碑中不同於今字楷體的隸書(僅與今字波磔不同結構不變者不錄)。對於所錄的異體字還要加以分析,如“仞”省作“刃”、“供”省作“共”,與“裘”古文作“求”省“衣”同例”,是為“省形存聲”;“彷”作“仿”、“徘”作“俳”。與“”篆文或作“”易從“角”為從“革”同例,是為“易其形體別從一體”;“僮”作“偅”、“勳”作“”,與“禩”篆文作“祀”易“異”聲為“巳”聲同例,是為“易其聲體別從一體”;“殿”作“壂”、“泥”作“埿”,與“冊”古文作“笧”增“竹”同例,是為“從本體別增一體”。可見隸書變更之體,雖與《說文》所引古籀,小篆變更之體各不相襲;但其變更之例,則與《說文》所引古籀、小篆變更之例如出一轍。這說明漢時字型變更尚多沿古籀小篆之例。至於“什”作“汁”、“僕”作“赴”以同音而假借,亦與《周禮》、《儀禮》古文“某或作某”同音相假正同,可證漢人臨文不限定必書本字,凡同音之字,皆可借用。是書對漢隸異體的分析,頗有參考價值。尚有原刻本。

    漢隸分韻

    不著撰人名氏與編撰年代。考其分韻,以一東二冬三江等標目,當為元韻而非宋韻。取宋洪适等所集漢隸,依次編纂,又以各碑字跡異同,縷列辨析。《四庫提要》雲:“考吾邱衍《學古編》,有‘合用文集品目一門,其第七條隸書品中,列有《隸韻》兩冊,麻沙本,與《隸韻》(按,此《隸韻》為劉球碑本《隸韻》,十卷)為一副刊,字型不好,以其冊數少,乃可常用之,故列目於此’云云,疑即此本。顧藹吉《隸辨序》稱‘別有《漢隸分韻》,字既乖離,跡復醜惡’,其詆諆此書,與吾邱衍略同。然二人第以書跡筆法論耳。要其比校點畫,訂正舛互,亦有足資考證者。”是書收入《四庫全書》經部小學類,有《格致叢書》本,辨志堂刊本,拜經樓刊本等。

  • 3 # 全峰山

    隸書的出現是有原因的。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政務繁劇而產生的一種″應急字型″。它的書寫比小篆簡單的多了,它是隸人(下級胥吏)所用的字型,所以叫隸書。開始叫″古隸″,後代稱″今隸″。

    早期的隸書在字形上保留篆書的形跡較多,後來筆畫中寫出了波磔(捺筆),前人把這種隸書叫″八分″,即如″八″向左右分開。

    漢字經過隸變″後,形體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①變不規則的曲線和勻圓的線條為″平直方正″的筆畫;②改變了少數偏旁的形體,使有些偏旁跟″獨體字″的形體不完全相同。

    歷史事實已經證明:″隸書是由″古漢字″演變為現代漢字的一種″過渡字型″。

  • 4 # 天中山人

    隸書書體也稱“分隸”,“分書”。其名始於魏、晉。清劉熙載《藝概》卷五《書概》:“未有正書以前,‘八分’但名為隸;既有正書以後,隸不得不名‘八分’。名‘八分’者,以別於今隸也。

    隸書是繼小篆之後通行的漢字書體。漢許慎《說文解字序》:“秦燒滅經書,滌除舊典,大發隸卒興役戍,官獄職務繁,初有隸書,以趣約易,而古文由此絕矣。”其主要特點是:筆畫由圓轉變為方折,結構刪繁就簡,便於書寫,所以晉衛恆《四體書勢》曰:“隸書者,篆之捷也。”傳說隸書為程邈所創。邈,秦下邽人,因得罪了秦始皇,幽系雲陽十年,在獄中作隸書,始皇善之,出為御史,使定書。蔡邕《聖皇篇》以為“程邈刪古立隸文”,隸書萌芽於古,趨用於秦,定型並大盛於兩漢之際。

    隸書又稱佐隸、隸字、隸文、佐書,今文、史書等等。往後又有秦隸、漢隸、古隸、八分、飛白、散隸之分。東漢是隸書的鼎盛時期,魏、晉後始被楷書所替代,僅用於書法。漢隸名碑甚多,最佳者當推《禮器碑》《華山碑》《乙瑛碑》《曹全碑》《西峽頌碑》等等。其書或端莊凝重,或雄渾跌宕,域典雅雋秀,皆為後代臨摹之佳作。因為漢代是隸書的黃金時代,所以人們學習隸書都從漢隸入手。說起“漢隸”又有二義:一、泛稱,西、東兩漢隸書的統稱;二、專指東漢隸書成熟期的帶有明顯波磔的隸書,與秦、西漢隸書初期的風格不同。所以說漢隸是漢字發展史上最重要的一次變革。

  • 5 # 出於幽谷

    關於漢隸的定型繁榮有怎樣的重要歷史意義?這個不好定義。原因如下。

    第一,認識上有個過程。從現在能看到資料來說講,漢隸或者說八分書的定型,只有一般說法,沒有蓋棺定論碑帖。書法界一般認為,隸書發端於戰國末年,定型於西漢末期,成熟於東漢下半葉。其認識基於前人的考證和流傳下來的碑拓本等。隨著近現代的考古的不斷髮掘發現,尤其是竹簡帛書的文物出土,對原先定義行成了挑戰。認識也進行了調整,所以,一些定義概念是處於爭鳴階段的。

    第二,實物上限於碑拓。所謂八分書,就是現在一般意義上的漢隸書法。什麼是八分書呢?一般來講,八分書的外形為扁方,波磔撇捺分明,每個字大都內斂而外張。我們今天看到的一些隸書書法碑帖有名的,如《石門頌》《張遷碑》《史晨碑》《乙瑛碑》等等等。這些都是從石碑上拓下來的拓片,漢朝人等用毛筆寫的隸書沒有實物佐證。但隨著考古發掘出了秦簡即秦人寫的隸書,漢簡帛書即漢人寫在木竹上帛上的隸書後,今人對漢隸,或者八分書的認識,有了一個大的飛躍。

    第三,從秦隸到漢隸發展。從《中國書法簡史》等書所列的出土竹簡影印片來看,已經提到了西漢居延漢簡,西漢武威漢簡,和西漢馬王堆帛書。這為分析或者判斷漢隸即八分書發端發展定型成熟提供了實物範例。說兩個著名的考古發現吧。一個是湖北雲夢睡虎地秦簡,一個是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

    前者,湖北雲夢睡虎地的秦簡書寫的字形來看,如,和平毋怨當務而治是人心不夫札等,與後來的西漢馬王堆出土的帛書隸法,可以說是,如出一轍,一脈相承。需要說明的是,雲夢睡虎地秦簡是秦隸,也有說是古隸書 ,已露八分。許多筆畫有明顯的小篆的圓潤特色,但隸法已經很明顯。其書寫年代約在商鞅變法,到秦始皇統一六國這段時間。

    後者,馬王堆帛書。其成書時間大約在公元前221年到168年,即秦始皇到漢文帝這段時間。現已經眾多專家學者編撰成集,內涵極其豐富。大約五大類50餘種,如六藝類,諸子類,術數類,方技類等。包含《周易》《戰國縱橫家書》《老子》甲乙本等等。其字型由篆向隸轉變,取勢由縱向往橫變化。如外特討貪尹小之夾戍等等,有明顯的波磔撇捺筆畫變形,即漢隸的八分形態吧。(材料來源書法教材與網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乳腺增生怎樣回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