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詩詞書院
-
2 # 梧桐樹邊羽
什麼是“有我”?
在文藝作品中帶入作者的感情,讓讀者真切體會到作者要表達的內容。說簡單點,你在描寫景物或者事情的時候,必然帶有自己的態度,這種態度透過作品傳達了出來,引起了讀者的共鳴,就是“有我”。
什麼是詩詞的“有我”?詩詞的“有我”、“無我”之說,王國維的《人間詞話》曾經做過闡敘:
“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這話不難理解。“有我”,即是“以我觀物”,詩人所寫的情境都是詩人看到的東西,所以代表的都是詩人本身的心裡想法。比如我們看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之六》:
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我們在讀到這首詩的時候,能感覺到杜甫的狀態嗎?他當時託庇於成都地方大員嚴武,衣食無憂,算是他顛沛流離一生中最安穩的時刻。人一旦沒了生存壓力,他便也不憂國憂民了吧?“黃四孃家花滿蹊”,起句如此輕佻,你能想象得到他像個浪蕩公子的狀態嗎?這些景色,這些“戲蝶”、“嬌鶯”的詞彙組合出來的意象確切地反映了他當時的心態。
再看一首寫春景的詩,袁枚的《題桃樹》:
二月春歸風雨天 ,碧桃花下感流年 。
殘紅尚有三千樹 ,不及初開一朵鮮。
都是春天,都是花下,為何這首詩卻給人一種悲傷的感覺?“殘紅”、“不及”這些詞彙的組合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易逝,追悔不及的心情。
同樣的景色,寫出不一樣的味道,這就是因為“有我”。
我這是隨意找了兩首詩,其實這種例子比比皆是,大家肯定能找到更合適的。
如何在詩詞中體現“有我”?作為一個寫詩的人,感情充沛、細膩簡直就是必備條件。當你為景色和事情感動,覺得有話要說,不吐不快的時候,就可以寫詩了。
那麼這個時候,找準感動你自己的點,用最合適的詞彙最精準地表達出來。
如果自己都不能感動,肯定不能感動讀者了。
你的感情準確無誤地傳達到了讀者腦海裡,並且打動了讀者,你的詩詞,就“有我”了。
其實,這個“有我”的“我”只是你心中的感情罷了。
-
3 # 無名草2020
詩詞中物之色彩為我色,物之情愫為我用,
就“有我”了。這個“我"不是生硬硬安插進
去的,是你用心血澆灌出來的。
-
4 # 一往文學
從古至今,作詩填詞的人盈千累萬,在葉影參差的詩詞作品中,最打動人們的,從來不是珠圓玉潤、華而不實的言辭,也不是別出心裁、險怪突兀的意象,而是詩意,即詩詞的意境。
意境之於詩詞,猶如擎天之柱,不可或缺。王國維先生是意境說的集大成者,他曾提出"有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鞦韆過"。"可堪孤館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有我之境也,以我觀物,故物借著我之色彩。"(王國維《人間詞話》)"有我之境"強調"我"的存在,詩詞中"有我"不但使得作品內容不至於空泛,更能豐富作品內容,使其飽滿、意味無窮。鮮明的情感、豐富的想象、深刻的思想是"有我"的幾個必備要素。
一、"有我"必有主題情感的投入當我們能在作品中清晰地感受到作者的心情,這一作品當屬"有我"之作。站在客觀物體之外,用景物或者事情在隱晦中淺白地表達作者的生活感觸,如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春望》)花無情而有淚,鳥無恨而驚心,花鳥是因作者才有了怨恨之情。"感時"、"恨別"都濃聚著杜甫因時傷懷,苦悶沉痛的憂愁。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中"對瀟瀟暮雨灑江天,一番洗清秋。漸霜風悽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爭知我、倚闌干處,正恁凝愁。"黯然蕭條之感緊逼而來,全詩意境淒冷,抒發了身在異鄉的愁思和仕途失意的悲慨,語淺而情深,融寫景、抒情為一體,透過寫羈旅行役之苦,表達了強烈的思歸情緒。與前二者的愁苦不同,"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裡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就給人呈現了一幅安寧祥和的畫面,透過這一畫面可以感受到作者輕鬆愉悅的心情。無論是表達的感情是悲是喜,這三首詩都成功地傳遞出了作者的主題情感。
詩詞貴在有情,無情即無詩。所謂情真意切,一方面是作品本身感情飽滿深沉,能夠打動人心;另一方面是寫實感、不矯情。不論何種題材或用何種形式,都需要直接地或曲折地把自己的情感傾注到作品中。主題情感的投入,不一定借景抒情,即使借用歷史事件或者典故,我們也可以從中感受到作者的人生沉浮。"境非獨為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王國維《人間詞話》)真情投入,情動而無變,才能達到"有我之境"。
如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詞句溫麗婉轉,把一腔愁情寫進詞裡,愁為景變,景為愁生。詩詞所洋溢的情感是強烈和集中的,由於篇幅限制,不可能細緻地描述事件、人物和場景,也不可能用演繹推理來說明道理,因此必須依靠詩人以"情"來感動人,從而引起讀者的共鳴。故而寫出"有我"之作,須得投入真情實感,此乃首要之務。
二、"有我"還有奇思妙想的牽引總有一些詩詞作品中的句子讓人深感意外同時又十分驚喜。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陸游《沈園二首》)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李賀《馬詩二十三首·其五》)
這些詩句中,作者無一例外地對描寫物件展開了新奇的想象,畫面清奇而富有詩意,毫無違和感。我們在欣賞寫法之妙的同時也會驚歎於作者的一顆玲瓏之心,他們竟能用如此清奇的想象來如此自然地表達出此時、此地、此身的所見所感。
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透過詩詞中一些想象的畫面窺見作者個人的個性風采。如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中"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嶽掩赤城。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FIT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從大膽、奇特而又連貫的想像中,可以窺見詩人李白的率性恣意、狂放不羈,從另外的詩作中亦可見其仙風道骨、豪放飄逸,如"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李白《夜宿山寺》)
同樣的,當我們讀到蘇軾的詞,"亂石穿空,驚濤拍案,捲起千堆雪......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崗"(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從此類揮灑自如的想象中便可以窺見蘇軾的豪放、曠達、圓通。
故而"有我"之作,運用"我"之想象,可以寫出"我"之才思、"我"之個性。
三、"有我"更有人生體驗的總結和思考那些知名度極高的詩詞,都不約而同地體現了一種普遍的生存哲學,他們都是作者對過去人生的總結和思考,是"我"的思想,"我"的文字。這些句子我們一定不會陌生: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軾《水調歌頭》)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辛棄疾《青玉案·元夕》)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
詩詞流傳至今,大多出色之作不止表達"我"的情緒,更能透過進一步的思考昇華出普遍的人生哲理,以此顯露"我"的思想。宋徽宗趙佶與李煜二人都是一國之君,且都寫過亡國之恨的詞,但提到亡國,想必很少有人想到宋徽宗趙佶,但我們都會想到南朝後主李煜和他的詞作,有這樣的結果原因就在於二者詞作的思想內涵上。
"窗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
"裁翦冰綃,打疊數重,冷淡燕脂勻注。新樣靚妝,豔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閒院落淒涼,幾番春暮。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裡、有時會去。無據。和夢也、有時不做。"(趙佶《燕山亭》)
回覆列表
詩和詞兩字並用時,一般泛指格律詩詞。格律詩詞在文學體裁中,是最講究法則的。包括聲律、意象、句法、章法等均有一定要求。而今人創作詩詞,也多會遵守這些法則,謂之循古。
一、有我無古
組成詩詞的基本單位是意象。而詩詞的意象大都為有出處、有來歷的,並經過歷代詩人的共同體驗,形成一個成熟的意象體系。例如,柳、芳草、長亭、古道等均為寫離別的意象,具有客觀性。我們在進行詩詞創作時,不宜遊離於此意象體系之外,強調自己的主觀感受。
二、有古無我
在遵循傳統詩詞的意象、聲律、句法、章法的基礎上,也不宜因為循古而失去自己的觀點和感受。畢竟時代不同,核心文化價值觀也會不同,更何況,每個人的意趣也有所不同。
三、有古有我
不論意象體系、聲律體系還是意境學說,均為詩詞的核心價值。一但遊離其外,則不能稱之為詩詞。而傳統詩詞所用的抒情方式也是間接抒情,也就是說,須將自己的情感和觀點寄託於傳統意象中,進行表達。做到有古有我。
四、如何有我
首先要選擇能切合觀點或情感的意象,這謂之情切。例如,你要寫一首愛情表白的詩詞,可以選取芍藥花作為意象,因為,古音中“藥”和“約”諧音,常作為定情的信物,此一意象的出處為《詩經》。黃庭堅說杜甫之詩,“字字有出處,句句有來歷。”而到今日,詩詞的意象更是經過歷代的沉澱,已形成成熟的體系。如何組合這些既存的意象,“點鐵為金,化腐朽作神奇。”則是每一個詩者均需要解決的問題。
所謂“有我”,也就是將“我”的情趣或理趣,融入到詩詞的創作體系中。而對於初學者而言,掌握更多的詩詞意象和學會運用聲律則為首要任務。就正如行文必須先掌握一定的詞彙量一樣。詩詞的意象掌握得越多,詩者可發揮的空間也就越大。而意象運用得越精準、越細膩,“我”的情感或觀點也就會表達得越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