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櫻桃番茄GO

    前兩天,一個朋友小F跟我說,她剛剛交往了一個男朋友,這個男人38歲,和她一樣都有過一段不超過五年的婚姻。

    他們在一起已經有4個多月了,在一起的時候能感覺到對方挺開心的,他對自己也很好,可不在一起時約對方出來見個面就感覺對方並不熱情。

    但自己真的遇到一些事了對方又很盡心的幫忙。這種不冷不熱的態度讓小F感到非常困惑和無力。

    “他似乎更享受自己一個人” 小F跟我說,

    “我嘗試跟他溝通,表達我的感受,但他竟然發給我一句,‘我可能很難達到你的期待,到我這個年齡,已經不會非常非常愛一個人了’,他這是什麼意思?!” 小F一臉錯愕的看著我。

    “他的意思是,他已經愛不動了,經不起折騰了,提前告訴你,降低你的期望值。讓你想清楚再跟他交往。”我知道小F心智還算成熟,能聽真話,就直接說了。

    “周梵,那我該放棄他嗎?” 小F一臉虔誠的看著我,期待我給她答案完成這個人生選擇題。

    反正這種問題我聽的很多,也不差她再問我一次。

    我笑,“是不是我讓你怎麼選,你都會乖乖照做?並且不管結果如何都無怨無悔?”

    她馬上明白了我的意思,“其實我還是很喜歡他的,並不想放棄他,而且我也知道如果碰到點障礙就放棄並不能解決問題。但他這樣的話,我該如何呢?”

    我告訴她:如果你決定要跟這個人在一起,那麼最困難的部分就在於你要在面對他的冷迴應時保持自己的無價值感不會被勾出來,明白他這個反應跟自己好不好無關,而是對方的內在狀態的一種反射。

    並且還要在這種情況下保持自己的中正,不討好不埋怨不拯救不放棄,尊重並信任對方這個重建關於愛的認知的過程。

    我猜和小F一樣,很多人看到這段話的第一感覺就是——這太難做到了吧。

    我並沒有說這麼做很容易,這確實需要更系統的學習和成長,但正是因為一旦你能做到,你會發現你的整個生命模式都會改變,這難道還不值得我們全力以赴嗎?

    事實上,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所做的成長並不是為對方這個人,而是完完全全的為自己。

    如果目前你會吸引一個這種“愛無能”的人在身邊,那麼就表示其實我們內在也有和對方一樣在關係中的無力和挫敗感。

    如果一個人跟你講了一個他過去在愛裡無限付出,最後被辜負,現在弄的自己一身傷痕的故事,通常這種故事會吸引怎樣的人呢——有拯救者情節的人。

    故事就是故事,同一件事,不同的當事人,他們都會有屬於自己版本的故事,一個人在自己人生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心智成熟度,相同的故事每個階段也會有不同的解讀。

    別人怎麼講他們的故事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會被怎樣的故事吸引:

    當你看到一顆受傷的心在自己面前袒露時,你會很心疼這個人,這種心疼恰好和你內在的受傷的小孩產生共鳴,於是一種區別於他人的連結感就產生了。

    當然,不同型別的人會選擇向一個人或是多個是釋放這種型號。

    “某個人會因我而改變”是種不小的誘惑,許多人都渴望透過一些事來證明自己是與眾不同的。

    如果我們不能在一個大範圍內體驗與眾不同的感覺,那麼“某個人因為我而改變他的人生”這種特殊性的誘惑也足以讓很多人願意陷入這樣的故事中了。

    於是很多人會不惜跳入到這樣的故事中,無意識的扮演起個拯救者的角色,然後就會上演一幕幕狗血的愛恨糾葛,深陷其中卻不明白自己是怎麼自導自演還自己當觀眾,創造出這些戲碼的。

    這是愛情嗎?我並不是說這種感覺不是愛情,但我也不能說這就是愛情。

    愛情本來就有個人化的需要和期待,以及超越個人化需要的屬性在裡面,每個人在不同的成長階段,其能夠體驗到的愛情的品質和意義都是不同的。

    當你來到更有覺知的意識層面時,自然會體驗到更高品質的愛情,你就會明白在上個階段的那些痛得死去活來的戲碼,對現在的你來說並不是真正的愛情了。

    那種傷痛的感覺也會真正的被轉化(而不是被壓抑),但如果你一直停留在同一個階段,是無法體驗這種開闊感的。

    當自我意識被擴充套件之後,過去的負面情感可以被放入一個更大的框架,這時我們可以用一種多維的全觀視野來觀察那段經歷,那麼對同一段經歷的認知和感覺自然就完全不同了。

    接下來,我們再來講講“愛無能”的人,為了表述方便,接下來這個“愛無能”的人我都會用男他,但其實不分男女,女人也一樣可以把這個位置坐穩。

    那些“愛無能”的人,通常是在愛裡受過傷的人,他們最初都是在愛力用力過猛的人,把自我犧牲當做是愛,過度付出,壓抑自己的需要和感受,最後傷痕累累。

    然後說,我再也不相信愛了,我再也愛不動了,我愛過,但受傷太深,現在我不會在那樣愛了。

    這樣的表達似乎在說,我曾經相信愛,但愛傷害了我,現在我不再相信愛了。

    但這個世界並不是這樣運作的,不是現實體驗總結出信念,是你的信念創造現實。

    你會有這些受傷的被辜負的體驗,是因為你內心深處早就確信自己是不值得被愛的,就算得到愛也是不會長久的,就是相信這個世界上沒有無條件的愛,所有的愛都是交換而來的。

    只不過很多信念早已深深埋藏到了我們的意識深處,已經變成了我們觀察世界的背景,自己根本從未意識到它們的存在,直到他們以此行動做決定,創造出現實事件並體驗到與之相匹配的感受。

    比如我的一個學員L,在她的男朋友最初追她的時候,真的對她非常非常好,各種大大小小的貼心暖舉。

    每天到家裡來接送她去上班,其實她離公司的距離並不那麼遠,反倒是男朋友這樣的接送,每天來回差不多需要花上進三四小時,甚至她都說不用這樣了,但對方卻堅持,經過了這麼幾個月,她感動了,然後他們在一起。

    但是當他們在一起之後這個男人卻和之前不一樣了,而且發現他有非常多的控制,而且非常喜歡翻舊賬,問你和你的前男友真的沒有聯絡了嗎?你真的一點都不想他了?你怎麼總在加班?為什麼又要出差?

    因為這樣的原因,他們隔三差五的吵架,而吵架的原因也沒有太多的新意,就這樣分分合合糾葛了好幾年,旁邊的人看他們談戀愛都累。

    其實會作的絕不僅僅是女人,男人也一樣,作絕對不是女人的專利,而是沒有安全感,低自我價值感的人的專利。

    因為他們內心深處覺得自己不夠好,他們相信自己不值得被愛,所以當他們進入親密關係的時候就會非常的敏感、多疑、進而有很多控制和抓取。

    很多人的自我價值感是很低的,這和他們的容貌職業收入學歷沒有任何關係,而且這個絕對是不分男女的,一個人愛自己的程度和TA所擁有的東西其實沒什麼關係。

    在情感方面,這樣的人就特別需要一個用力愛自己的人來填補這種自愛力的匱乏。

    所以他們需要被感動,討好,不計成本,他們往往需要對方做很多事來證明你是愛我的。

    為了得到確信感,會需要很多很多證據,那麼就很容易會吸引一個在關係裡面過度用力的人,在關係的早期,他所表現出來的是事無鉅細統統都圍著你轉,甚至不惜丟下自己的生活,而把你當做自己生活的全部。

    於是他們就很容易吸引另一類的低自我價值感的人——過度付出者。這種不計成本的付出往往並不是他已經強大到真的可以完全不在乎,而是在這種付出背後隱藏著一種隱蔽的控制。

    而所有的控制又是不安帶來的,害怕被拋棄的恐懼感一直被埋藏在心頭深處,不確定自己是否值得被愛的惶恐感,所以才停不下來的過度付出,這樣才會感覺到自己是有用的,是有價值的,被需要的。

    這樣的人自然也不會也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需要和感受,沒有力量跟對方溝通,明確自己的邊界。

    於是就這樣,付出著,犧牲著,隱忍著,壓抑著,直到到達一個零界點,他們終於受夠了。

    接著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他們會毫無徵兆的突然把所有的愛全部收回,然後以某種決絕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憤怒和決心。然後關係中的角色就調轉過來,壓迫者變成被壓迫者,奴隸變成了奴隸主。

    這個階段是一個人成長必須要經歷的過程,對身邊那個已經習慣被付出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衝擊,對方突然收回所有的關愛了,這個人要突然從依賴的接受者,變的獨立起來。

    但這是一個讓雙方都更好的在給予愛和接受愛學習平衡的過程,兩個人角色的調轉也是有必要的,有時候我們確實需要在兩極都體驗一下,才能回到中間的中正。

    最後人們能學會成熟的愛。成熟的愛沒那麼戲劇化,是尊重,是給彼此的空間,是彼此獨立又相互支援。

    他絕對不會過度付出讓自己在關係裡透支,他們會表達自己界限,同時也會適時的給出對方支援。

    但也並不是所有人都有智慧讓傷痛變成養料讓自己成長。當過度付出者受傷之後,會轉向另一極變成過度封閉者,但卻因為缺乏有深度的自省能力,而固化在這一極的位置上。

    很多人在情感關係中體驗到受傷的感覺之後,他們就徹底在愛情這個領域收回希望(不是不想要,而是害怕了)。

    於是他們關閉自己的心,對自己說,還是努力工作吧,只有工作不會辜負你,你付出多少就會有多少回報。

    聽上去似乎很有道理,對吧。但他們忘記了很重要的一件事,工作中也有人,也要建立關係。

    當這些人真的把自己一頭扎進工作時,他們會把原來的模式原封不動的帶進工作場景中去。

    因為自己的信念系統沒有變,性格模式沒變,他們所創造出來的關係模式就不會改變。

    只不過換個物件換個場景,但底層的故事結構仍舊是一樣的。無論他們的個人能力有多出色,他們還是會再一次體驗到在工作中被辜負,受傷、不被理解或是被放棄的感覺。

    當相同感受的故事一次又一次的發生,最矇昧的觀點是看不到自己生命中這些事件彼此的關聯,而只是完全對外歸因,比如,命不好,運氣不好,這個社會太黑暗了,或者人就是不能對他們太好了,太好了會吃虧。

    這種加強黑暗信念,以掩蓋自己的錯誤,來彰顯自己的無辜。我所有不好的結果都只是因為我“人太好”“我用情太深”“我為人太耿直了”“我太傻了太天真”。

    這種歸因方式是最容易導致“愛無能”的,因為他們並不想去學習成長以改變自己。

    更有智慧的觀察方式是意識到,任何事都不會偶然發生的,都是有因果關聯的,他們能找到事情之間的線索,看到第一件事是如何影響第二件事,第二件事又是如何影響第三件事。能看到這些關聯的人,會更有機會去看到自身的侷限而開始改變。

    但這種觀點終歸是線性的機械的觀察方式,依然是二元對立的,認為有一個“我”和一個完全獨立於“我”的外部世界,我能做的是儘可能做好我能做的那部分,但更大的範疇我是影響不了的,依然會有無力感。

    更終極的真相是意識到在影響你生命中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其實只有一個唯一的作用力,那個作用力就是你。

    每件事都有你在場,你都在把你內在的意識背景投射在你的外部事件中,影響它們運作的軌跡,當你自己的意識框架沒有發生改變,外部的事件不會有本質上的變化。

    如果你沒有需要透過別人對你的理解和寵愛來獲得自我價值的確定感,他們的“愛無能”就不會引發你的委屈和憤怒,而憤怒都是被裝飾過的無力感。

    旁人對你的好或差就不容易讓你的心境上下起伏,當你可以更多的保持內在的中正和穩定。

    那麼你就可以開始成為那個無條件的愛,並真正給到身邊人支援,這時他們的轉變就會得以發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動擋裸車7萬元左右,有哪些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