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趙子曰原創

    這句話出自《禮記·儒行》:“儒者可親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殺而不可辱也。”儒者的剛毅是吃軟不吃硬;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可以,要挾威迫卻行不通,士子寧可去死,也不願受侮。這句話的大義與孟子所倡導的‘生,我所欲也,義,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而取義者也’類似。

    至於當今,則社會變了,人心不古,儒者廖廖,可稱為士者更是寥若星辰。也就談不上什麼‘士可殺不可辱’了。

  • 2 # 閒雲島

    “士可殺不可辱”,意即“士子寧可死,也不願受侮辱”。語出《禮記·儒行》:“儒者可親而不可劫也,可近而不可迫也。可殺而不可辱也”。“士可殺不可辱”,到底何為“士”?“儒者”或“士子”,古時候,一般指“士大夫”和“學子”。南朝梁沉約《奏彈孔稚珪違制啟假事》:“臣聞禁憲有章,士子攸慎;守官有典,觸網斯及。蓋所以崇威闡法,下肅上尊”——這裡的“士子”,就是指“士大夫”。唐杜甫《別董頲》詩:“士子甘旨闕,不知道里寒”;明葉憲祖《鸞鎞記·催試》:“今當大比之年,士子們紛紛上京應舉”……這裡的“士子”,就是泛指“學子”,即讀書人。可見,“士”一般是指有知識、有身份、有地位、有抱負、有前程之人,而絕非“碌碌無為”的勞力者;“士子”應該從事“勞心者治人”的事業----“治人”乃上乘大道。士,多以天下蒼生為己任!“士可殺不可辱”,由今觀古,要“一分為二”觀之,既有正確的元素,又有錯誤的因子。首先,“士可殺不可辱”,成了封建“士大夫”階層的“擋箭牌”——“打不得,殺不得”。不管什麼封建王朝,總是要維護其統治階級意志,為了維護其江山長治久安,一般都會籠絡其當朝“士大夫”階層,正所謂“刑不上大夫”。這樣一來,的確也維護了“士大夫”的特殊權益,使得大多數“士大夫”階層傾力而為、死心塌地地為皇帝賣命;然而,“十個指頭不一樣”,“士大夫”階層也總有那麼一些能力平庸、品質低下之輩,要麼胡作非為犯罪,要麼因能力平庸獲罪,可他們都有一張“擋箭牌”——“士可殺不可辱”,“殺不得,打不得”!諸如,北宋神宗時期。陝西用兵失利,神宗發出聖諭,命斬殺一漕官。第二天,宰相蔡確答辯:“祖宗以來,未嘗殺士人。臣等不欲自陛下始”。神宗沉吟久之,曰:“可與刺面配遠惡處”。侍郎章淳插話說:“如此,即不若殺之”。神宗帝驚問其故,回答說:“士可殺不可辱”。神宗氣急敗壞,說道:“快意事更做不得一件”!章淳卻頂嘴:“如此快意,不做得也好”。又如,唐開元年間,“前廣州都督裴伷先下獄,上與宰相議其罪。張嘉貞請杖之。張說曰:‘臣聞‘刑不上大夫’,為其近於君,且所以養廉恥也。故士可殺不可辱。臣向巡北邊,聞杖姜皎於朝堂。皎官登三品,亦有微功,有罪應死即死,應流即流,奈何輕加笞辱,以皂隸待之?!姜皎事往,不可復追。伷先據狀當流,豈可復蹈前失’!上深然之”(《資治通鑑》)。就是說,廣州都督裴伷先獲罪下獄,唐玄宗朝議如何定罪處罰。宰相張嘉貞提議“請杖之”。而宰相張說卻堅決不同意,理由是“刑不上大夫”,“士可殺而不可辱”。唐玄宗對張說之言深以為然。可見,“士可殺不可辱”,“刑不上大夫”,無論是對封建王朝的長治久安重要方面的吏治,還是對天下百姓的公平來說,都有其錯誤因子,為封建王朝的滅亡埋下了隱患——因為,“天下為公”,“公平”才是社會長治久安的“中流砥柱”。其次,“二桃殺三士”,為了個人之一時不辱,為了所謂名譽為爭“二桃”而拔劍自殺……名義上為爭功而自殺,實則乃“士子”中“士可殺不可辱”的倫理之毒太深所致。《晏子春秋》: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聞。晏子入見公曰:“……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無君臣之義,下無長率之倫,內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敵,此危國之器也,不若去之”。公曰:“三子者,搏之恐不得,刺之恐不中也”。……因請公使人少饋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計功而食桃”?公孫接仰天而嘆曰:“晏子,智人也!夫使公之計吾功者,不受桃,是無勇也,士眾而桃寡,何不計功而食桃矣。接一搏猏而再搏乳虎,若接之功,可以食桃而無與人同矣”。援桃而起。田開疆曰:“吾仗兵而卻三軍者再,若開疆之功,亦可以食桃,而無與人同矣”。援桃而起。古冶子曰:“吾嘗從君濟於河,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流。當是時也,冶少不能遊,潛行逆流百步,順流九里,得黿而殺之,左操驂尾,右挈黿頭,鶴躍而出。津人皆曰:‘河伯也’!若冶視之,則大黿之首。若冶之功,亦可以食桃而無與人同矣。二子何不反桃”!抽劍而起。公孫接、田開疆曰:“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讓,是貪也;然而不死,無勇也”。皆反其桃,挈領而死。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冶獨生之,不仁;恥人以言,而誇其聲,不義;恨乎所行,不死,無勇。雖然,二子同桃而節,冶專其桃而宜”。亦反其桃,挈領而死。使者復曰:“已死矣”。公殮之以服,葬之以士禮焉。聖人“孝”寓意中的第一孝——“君子勿立於危牆之下”,身體髮膚,授之父母,勿敢損傷,以免傷及父母心靈。因此, 儒者,乃至儒者至聖都不會贊成動不動就“自殺”,因為,在他們的血液中永遠流淌中“孝”的血清——“孝為百善先”、“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為的是盡“孝”的理念,“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也就是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一是盡孝不敢損傷,以傷父母之心;二是,兒女沒有損傷的權力……連“髮膚”都不能損傷,更不用說動不動就自殺啦!但是,儒家為什麼又提出“士可殺不可辱”的信條呢?竊以為,一方面,僅是一種信念罷了,即儒者,特別是“士大夫”,他們為人清高、信仰高雅、地位顯赫,是絕對不能夠接受屈辱的,到了什麼程度,那就是“寧可死去,也不可屈辱”,就是說“士可殺不可辱”。另一方面,“士多以天下為己任”,當民族、國家處於危難之際,面對外來民族的侵略、欺凌,大多數“士”、“士大夫”,則都有“士可殺不可辱”的氣概,像文天祥至死不接受元朝的賞封,並留下“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絕唱;民族英雄岳飛,為了不失抗金良機,連抗“十二道金牌”,最後被大漢奸、奸臣秦檜以“莫須有”罪名殺害,但其“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抱負則千古流芳……他們,才是國家功臣、民族英雄,真正詮釋了“士可殺不可辱”的真諦!至於“二桃殺三士”中的主人公公孫接、田開疆、古冶子,為避一時之辱,為爭虛幻功名,逞匹夫之勇,居然被“晏子”設計“二桃殺三士”的局所殺,從而留下了千古笑柄,他們所演繹的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士可殺不可辱”!名義上為爭功而自殺,實則乃“士子”中“士可殺不可辱”的倫理之毒太深所致。圖片來自網路:景公養勇士三人 ,晏子入見公曰:“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無君臣之義,下無長率之倫,內不以禁暴,外不可威敵,此危國之器也,不若去之” 。最後,“士可殺不可辱”,對成大業者來說,卻是一種倫理障礙;能超越障礙的英雄豪傑,必成大器,諸如韓信“忍胯下之辱”而拜將封王,勾踐“嘗便問疾”而“三千越甲可吞吳”,正所謂“大丈夫能屈能伸”!《孟子》:“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中,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乃儒家亞聖,他對“士可殺不可辱”的論斷,恐怕不得而知,但是,他對“忍辱負重”、“克己自重”的論斷,卻不知激勵了多少仁人志士、英雄豪傑,超越“士可殺不可辱”的倫理障礙,為報效祖國而“忍辱負重”、“發憤圖強”!諸如,淮陰侯韓信“忍胯下之辱,拜大將封王”。《史記》: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於是信孰視之,俛出袴下,蒲伏(匍匐)。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圖片來自網路:韓信忍胯下之辱假如,韓信當時超越不過“士可殺不可辱”的倫理障礙,不能忍受“胯下之辱”,而是拔劍擊殺市井流氓,那結果可想而知:市井流氓雖然被殺,韓信也出了惡氣,但恐怕韓信也會因官司纏身而不能自拔,又怎能實現他“安定天下”的偉大抱負呢?劉邦從蕭何諫,拜韓信為大將,韓信不負漢王,為西漢打下了天下,誠如《史記》所云:八月,漢王舉兵東出陳倉,定三秦。漢二年,出關,收魏、河南,韓、殷王皆降。合齊、趙共擊楚。四月,至彭城,漢兵敗散而還。信復收兵與漢王會滎陽,復擊破楚京、索之間,以故楚兵卒不能西。圖片來自網路:韓信被拜大將!能忍奇辱者,必有奇才;有奇才者,必有奇智。韓信歸附劉邦,協助劉邦“還定三秦,以奪天下”。楚漢戰爭期間,韓信率兵數萬,開闢北方戰場。破魏,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攻其不備,俘獲魏王豹。井陘之戰,背水為陣,使將士死地求生,奮勇爭先,大破趙軍。淮水之戰,藉助河水,分割楚軍,各個擊滅。參與指揮垓下決戰,擊滅楚軍。熟諳兵法,戰功卓著,韓信為劉邦奪取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司馬光《資治通鑑》中稱:“漢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也”。西漢建立後,劉邦分析楚漢成敗原因時說:“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號鑲,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功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范增百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所擒也”。 又如,勾踐“嘗便問疾”,忍常人之不能忍,臥薪嚐膽,發憤圖強,最終實現“三千越甲可吞吳”的復國抱負。越王勾踐三年(前494年),越軍被吳軍敗於夫椒,勾踐被迫在吳為奴,為吳王夫差牽馬墜蹬,甚至“嘗便問疾”,麻痺了吳王,贏得吳王的特赦回國……返國後,勾踐臥薪嚐膽,發憤圖強。十五年(前482年),吳王夫差興兵參加黃池之會。越王勾踐抓住機會率兵而起,大敗吳師。夫差倉卒與晉國定盟而返,與勾踐連戰慘敗,不得已與越議和。十九年(前478年),勾踐再度率軍攻打吳國,在笠澤之戰三戰三捷大敗吳軍主力。二十四年(前473年),破吳都,迫使夫差自盡,滅吳稱霸,以兵渡淮,會齊、宋、晉、魯等諸侯于徐州,遷都琅琊,成為春秋時期最後一位霸主。《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於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圖片來自網路:因其“臥薪嚐膽”的典故,勾踐如今已經成為中華民族不懼怕失敗與屈辱,敢於拼搏的楷模形象。因此,“胯下之辱”也好,“嘗便問疾”也罷,均為亙古以來之奇辱,如果按照“士可殺不可辱”的倫理,那韓信、勾踐不知要拔劍自殺多少個千百回……可英雄豪傑、天下之君,又有誰能與之比呢?那可是鳳毛麟角啊!由此可以佐證,像“二桃殺三士”之類的“士可殺不可辱”,那可是狹隘的、偏激的、短視的匹夫之勇!韓信“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以弱勝強,謀取天下,那才是“胸懷天下”、“以天下蒼生為己任”英雄本色;勾踐“忍一時之辱,謀萬世天下”,那才是以弱勝強的萬世楷模!正所謂“不謀萬世者,不足某一時;不謀全域性者,不足謀一域”。“士可殺不可辱”,鑑古視今,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既要批判,又要繼承!首先,天下並不太平,世界上霸權主義盛行,特別是特朗普發動的“中美貿易戰”,那是一場真正的戰爭,只不過暫時還“見不到硝煙”……當強權欲欺凌我們中華民族時,我們必須向古人學習,必須有“士可殺不可辱”的英雄氣節,像民族英雄文天祥那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像革命先烈一樣,“頭可斷,血可流”,堅決捍衛中華民族的尊嚴和利益。其次,在和平時代,大家都是國家的建設者、奉獻者,大家都在辛勤工作,只不過分工不同,但都在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添磚加瓦……在這樣的和平環境中,我們一定要和諧相處,同舟共濟;一定要修身養性,切不可為了圖一時之快、爭一時之名、奪一時小利,而上演“二桃殺三士”的悲劇。最後,一定要超越“士可殺不可辱”的倫理障礙,忍辱負重,奮發圖強!像韓信那樣忍“胯下之辱”,建人間奇功;像勾踐那樣,臥薪嚐膽,謀萬世基業。“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3 # 冰雪將釋

    士可殺不可辱,首先要為“士”,並不是所有人能稱得上“士”的,所以不能要求所有人能做到“士可殺不可辱。”但是要希望大家做到“士可殺不可辱。”

    做任何事情都要從陰陽兩面去看待,做最壞的打算是“陰極”,往最好的方面發展是“陽極”。

  • 4 # 打哲人生

    這個問題,怎麼說呢!正反也好陰陽也罷!兔子急了也咬人!狗急了跳牆!這是底線尊嚴!每個事物都有底線,平常不容易見到事物底線而已,所以人們常說人們沒有了古人的骨氣!時代變遷朝代更替,人也發生了變化,不能用以前的眼光看待,現在的問題~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漢景帝削藩成功,康熙也成功,為何建文帝佔據絕對優勢卻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