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止水山水

    勿使朕背殺叔之名!

    這就是一句扯淡話。

    建文帝缺堂而皇之的下了聖意。

    但凡是腦子正常點都不能這麼說,士兵將軍是動手還是不動手?

  • 2 # 易風1988

    漢景帝削藩七國之亂,清康熙削藩三藩之亂,建文削潘靖難之變,可見三者單就削藩本身計沒有一個算成功的,都引起了足以毀滅自身的危險。所謂的景帝、康熙成功,並不是削藩成功,而是後面戰爭打贏了。至於建文為何沒打贏,可能要問他爺。

  • 3 # 依稀說史

    中國古代許多朝代都存在諸侯王,有的諸侯王在產生之初基本上就沒有實權,有的諸侯王在產生之初就擁有很大權力。如果諸侯王沒有實權的話,他們和中央完全可以和平相處。如果諸侯王擁有一定實權,那麼中央則早晚會實行削藩政策,才能穩定政權。

    中國歷史上曾經多次出現削藩行為,有的削藩可以和平的推行,有的削藩則引起了諸侯王的強烈反抗。漢景帝、建文帝和康熙的削藩政策都引起了諸侯王的反叛。不同的是,漢景帝和康熙皇帝最終取得了削藩的勝利;建文帝則削藩失敗,最終皇位也被奪走。我們來看一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

    1、皇帝的素質不同。這是他們的最終結果不同的根本原因。漢景帝雖然沒有生活在戰爭年代,但是他在太子的位子上實習了二三十年。長時間的實習生涯,養成了漢景帝果斷、堅強、腹黑等性格。當他要削藩的時候,乾淨利落直接逼反七國,早反則危害小。七國之亂爆發後,他果斷任命周亞夫前往平叛。當吳楚七國打出“誅晁錯”的旗幟後,他又狠心殺死自己的老師,拔出了叛軍欺騙性的旗幟。平定叛亂以後,他對七國的國王和官吏也絲毫不客氣。康熙皇帝更不用說,中國難得一見的雄才大略的君主,堪稱千古一帝。康熙八歲登基,十四歲親征,十六歲除掉權臣鰲拜。在平定三番之前就已經經歷了許多大風大浪。三藩之亂爆發之後,康熙對首惡的吳三桂採取堅決打擊的政策,對其他從犯則剿撫並用,重用漢臣、漢將,在極度不利的情況下扭轉戰局,轉敗為勝。建文帝的才能比起他們則差很多。我們都不懷疑建文帝是一位仁慈明君,但是他的政治手腕相對來說就差很多,他缺少政治家應該有的陰狠毒辣。他在鎮壓朱棣的時候,一再強調不能打死朱棣,自己不願意背上一個殺叔的罵名。殊不知在皇位爭奪中殺爹的情況也時有出現,更不用說殺叔。正是由於這道命令,明軍不敢痛下殺手,朱棣多次死裡逃生。

    2、平叛將軍不同。漢景帝時期,漢朝有不少能征善戰的將軍,其中以周亞夫最為出色。漢景帝果斷起用周亞夫,周亞夫在三個月內就平定了吳楚七國。康熙皇帝自己本來就是出色的將軍,親自總領全國軍務,他又大膽起用漢臣趙良棟、周培公、王進寶等人。建文帝則處於無人可用的境地。原因非常簡單,朱元璋幾乎殺光了明朝所有能打仗的將軍,尤其是善於進攻的將軍。只剩下像耿炳文這樣善於防守的將軍以及中看不中用的軍二代比如李景隆。

    3、對手不同。漢景帝面對的對手雖然有七個,但是真正有戰鬥力的只有吳楚兩國。吳楚兩國的君主絕對不是一流戰將。七國以外的諸侯大多向著中央,他們幫助中央平叛,最終吳楚兩國被耗死在了梁國。康熙面對的對手則強大很多,三藩中的吳三桂尤為強悍。可惜的是,吳三桂遇到了比他更強悍的康熙。加上吳三桂早就已經坐實了漢奸的罵名,在各族人民心中印象極差。他又想分裂國家,因而更不得民心,自然也得不多各方支援。建文帝面對敵人朱棣則是中國歷史最能打仗的皇帝之一。朱棣完成繼承了朱元璋的優良傳統,在軍事上面極具天賦。建文帝對朱棣,無疑是綿羊對餓狼。加上建文帝平定朱棣的時候,其他藩王要麼坐山觀虎鬥、要麼幫助朱棣,造成建文帝孤立無援。

    4、地理位置不同。如果您仔細研究中國古代史,你會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中國古代只有明朝是南方擊敗北方後建立的朝代。中國的地形是西北高東南低。從地理上來看,西北政權對東南政權屬於居高臨下,更具優勢。中國統一大王朝中除明朝以外,都是西北政權統一東南政權。漢景帝處於西面,吳楚軍隊處於東面,只要漢景帝守住函谷關就可保京城無憂。康熙處於北面,吳三桂處於南面,吳三桂始終處於仰攻狀態。建文帝處於南面,朱棣處於北面,朱棣則是居高臨下,更具優勢。

    5、諸侯王權力大小。漢文帝時期已經在有步驟地削弱諸侯王,到了漢景帝時候諸侯王的力量已經大大削弱。康熙時期的吳三桂的勢力也只是侷限於貧瘠的雲貴高原,經濟實力無法和朝廷抗衡。建文帝面對的情況則完全不同,朱元璋屠殺了大部分有能力的功臣,卻養大了以朱棣為首的諸侯王,造成了朝廷和諸侯王實力失衡。

    6、其他因素。其他因素導致建文帝失敗,比如大風多次挽救了朱棣,朱棣多次躲過了冷箭等等。

    建文帝削藩失敗的根本原因是自己的能力比不上朱棣,而且又對朱棣心懷仁慈之心。

  • 4 # 來顆大伊萬

    準確的說,漢景帝,建文帝,康熙的削藩都不成功,因為都引起叛亂了,區別只是漢景帝和康熙成功平亂,而建文帝失敗了。而三者之間又屬漢景帝最為成功,七國之亂 僅耗時三個月,三番之亂歷時八年,還被吳三桂稱帝三年。之所以差別這麼大,主要有三點:

    第一:皇權和帝王的影響力區別

    從三者來看,漢景帝是當時最得人心的,畢竟大漢已經經歷了四個皇帝,文帝留下的基礎雄厚,景帝也不是幼主。相比來說,建文帝和康熙在當時都只能算幼主(康熙剛 親政不久)。因此漢景帝之所以平亂迅速,也跟當時的環境,大漢及景帝得人心有關。而建文帝的失敗,在外人看來,畢竟這有點像老朱家的家事,誰當皇帝都一樣,反 正都是大明,而且朱棣相比朱允炆的影響力更大一些。

    第二:打的旗號不同

    同樣是削藩,漢景帝和建文帝削的是自家的藩,而康熙削的是外人的藩。三藩說不好聽點,本身就是投降大清,現在又扛起反清復明的大旗。七國之亂和靖難之變都打的 是清君側的旗號,尤其是靖難之變,朱元璋當年分封藩王的目的就是拱衛邊疆必要的時候清君側,因此靖難之變在當時的環境來說家事大於國事。而漢景帝來的直接,七 國之亂打的是“誅晁錯,清君側”,景帝直接腰斬了晁錯,瞬間就沒了旗號了,這個時候七王還在繼續就是謀反了。

    第三:敵我雙方實力和戰局

    七國之亂的主力是吳楚,雖然吳楚兩國富有,但是沒有可用之將,而七國以外的諸侯都是向著中央,加上當時景帝的親兄弟梁王就耗死了吳楚兩國,周亞夫包抄後方。

    相比來說建文帝就可憐得多了,本來朱元璋為了自己孫子的皇位能穩一點,殺了一大批人才,誰知道留下來的都是一堆廢材,面對朱棣這樣戍守北方多年,在軍事上極具 天賦的對手,真的是太難了。而削藩也使得其他藩王都坐山觀虎鬥,唯一可能心向著中央的雲南沐王府當時也被雲南邊境之亂給拖住了。

    而康熙雖然當時並沒有什麼大將可用,但是文官不像方孝孺那樣搗亂,不管是滿人內部還是蒙古人,漢八旗都支援中央,加上康熙本身就具有軍事天賦,當時又大膽啟用 了一批新人。

    最後還有一點,靖難之變和三藩之亂有個很大的區別是,靖難之變是從北京打到南京,而三藩是從雲南福建由南向北的。自古以來,除了朱元璋是從南向北一統以外,其 他都是從北向南一統的。

  • 5 # 歷史哨聲

    漢景帝削藩是七國之亂、康熙帝削藩是三藩之亂、建文帝削藩是靖難之戰

    漢景帝能夠平定七國之亂是吳王劉濞戰略錯誤;康熙帝能夠平定三藩之亂是把熬死三藩王;建文帝削藩失敗是敢做不敢當。

    漢景帝能平定七國之亂主要原因有:

    1、吳王劉濞的戰略錯誤——和梁孝王作一城一地的爭奪,而不是採納田祿伯的分軍征服淮南、長沙,直攻五關策略,或者桓將軍的直攻洛陽、以敖倉粟米為糧草堅守,不必理會梁孝王和周亞夫的軍隊。

    只要吳軍攻下洛陽,西漢軍必然回守長安,否則一旦長安失守,這仗就打完了,劉濞也可以稱心如意的當上了他的皇帝。

    2、膠西王等人在齊地內鬥,而非西進進攻,給了周亞夫偷襲吳王劉濞後勤線的機會。

    康熙帝能夠平定三藩之亂的原因

    1、吳三桂反叛時已經65歲,活不了多久。如果沒有康熙帝的削藩政策,吳三桂是不會反叛的,吳三桂只是想要世代鎮守雲南。

    65歲的高齡去造反,自然是和30、40多歲時期不可同日而言。相比19歲的康熙,吳三桂能夠在如此高齡還能有心有力,算是精力旺盛了。康熙帝到了吳三桂這個年紀,不見得比吳三桂精力好多少。

    加上吳三桂兒子吳應熊被殺,導致吳三桂身邊都沒有成熟有能力的能力輔助,都是靠吳三桂去支撐。吳三桂一死,只能靠孫子吳世藩。

    2、吳三桂策略錯誤。吳三桂一反叛,本應該先行鞏固雲貴川三省內政治理,徹底切割省內官員和大清的聯絡,收買人心,對內休養生息,對外實行觀望政策,儲存實力,協助盟友對抗清軍。一旦盟友敗落,即以報仇名義,奪取廣西、廣東、福建三地,形成和臺灣鄭經呼應的形勢。

    吳三桂只有得到廣東、廣西這兩個出海口之後,才有和大清奪取天下的資格:

    一則可以和荷蘭、西班牙、葡萄牙發展海洋貿易,提升國家實力;二則可以購買西洋軍火,提升部隊近代化水平,甚至可以組建海軍,透過封鎖長江,配合陸軍奪取兩湖、江西、江浙等地,擴大地盤。

    從時間上看,1688年葛爾丹同意蒙古,則是吳三桂固守的一大收穫。在南有吳三桂、北有噶爾丹的情況下,康熙很難勝利,大清最多能夠抱有東北、華北、中原等地,江南和蒙古草原肯定會被吳三桂和噶爾丹所佔據。

    建文帝削藩為什麼失敗

    1、敢做不敢當。在朱棣已經率兵造反的情況下,建文帝反覆要求明軍不得傷害朱棣,導致明軍有多次可以擊殺朱棣的機會而被浪費。

    不能殺敵軍主帥——這仗怎麼打?

    國事和家事分不清楚,可見建文帝的治理能力太一般。

    既然覺得削藩是正確的,承擔一個殺叔的罵名又如何?如此沒有擔當,難以有所作為。

    2、對官員不夠信任。朱棣一反,就撤銷了三個力主削藩的官員——這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說明削藩是錯誤的嗎?

    在戰事上,目標不太清晰:究竟是阻止朱棣南下呢,還是滅朱棣呢?

    策略不清。若真要滅了朱棣,明明可以從山東水路直接進攻燕京的,何必非要和朱棣糾纏呢?

  • 6 # 公子皇羽

    建文帝失敗可以說是“三分天註定,七分自己作”為什麼說“三分天註定”?

    這個天指的是天子,即他的爺爺朱元璋,建文帝雖然佔據著絕對的優勢,但是他爺爺朱元璋晚年殺戮功臣,怕功臣造反,愣是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給朱允炆留下。反而是朱棣自幼跟隨朱元璋南征北討,熟知軍事,通曉用兵,在自己侄子朱允炆這個豬對手的幫助下一步步走向勝利。

    為什麼說“七分自己作”?

    第一、優柔寡斷、舉棋不定。朱允炆性子過於平和,沒有帝王削藩應有的果決,開始時候對於是否削、從誰開始削、什麼方式削都是優柔寡斷,其實他最好的削藩時機應該是在朱元璋死後諸王進京奔喪時,但是朱允炆卻遲疑了,後來下令已經在路上的諸王返回封地,不準進京奔喪,這也是後來朱棣起兵的理由之一。

    第二、心慈手軟、當斷不斷。朱允炆性格過於柔和,對待敵人又有些心慈手軟,曾在靖難之役時下令不要讓他背上殺叔的罵名,對待敗軍之將、投敵之人沒有懲戒,在朱棣一番裝瘋賣傻之下竟然放朱棣的幾個兒子回王府探視,白白丟掉令朱棣忌憚的人質。

    第三、識人不明、用人不當。朱允炆一系列用人中表現出識人不明的突出問題,依仗的智囊黃子澄、齊泰和方孝孺,雖然學識淵博,但是對於用兵戰略不是專家,用了個大將李景隆不但前線敗仗損失幾十萬大軍,更是在最後關鍵時刻開門投敵。

    因此,在“三分天作”“七分自浪”的綜合作用下,朱允炆的失敗就不可避免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夢想的人是哪首歌的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