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最近很悲哀的發現自己對古典音樂沒有發自內心的熱愛和敬仰,我從小喜歡流行樂,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對古典樂沒有這種感覺,我怕自己麻木地練琴。
4
回覆列表
  • 1 # 混音師天職TimChan

    對於一種音樂形式的熱愛,是需要從內而外地發出,一方面可以說是天生的,一方面也可以是透過培養,但是強扭的瓜不甜這個道理難道不知道嗎?

    古典音樂這個形式,說實在也,喜歡的人佔比在國內並不大,更多的還是喜歡流行一些的音樂形式。原因是流行大部分都是歌曲,音樂的內容很大一部分靠著歌詞來傳達,因為文字更易於傳達資訊。再搭配上音樂的氛圍,更容易讓人產生共鳴。尤其是中文歌曲。

    而古典,除了歌劇,大部分都是純音樂。對於國內現在的音樂教育,是很難培養出我們華人對於古典音樂的欣賞能力。因為,要懂古典音樂,除了純粹從整體感官上欣賞,還有欣賞裡面理論的內容,包括和聲等。有一定的樂理基礎才能更好去欣賞古典,甚至說最好自己會一兩樣樂器,並且是真心實意喜歡這個樂器,而不是像現在很多小孩子學樂器那樣是家長給的一個任務,或者自以為喜歡,學下去卻怕困難的那種。

    另外就是,欣賞古典音樂,需要更多去了解作者本身的一些資訊,包括他的人生經歷,生活的時代背景,那個時代發生過什麼大小事,作者自身又經歷了什麼事,作者身處的地方是哪裡,等等。不然,也純粹就是看看音樂標題,自己幻想一下音樂場景。當然,這個也是一種欣賞方式,只是說,相對比較表層。

    那麼,想要慢慢喜歡上古典音樂,首先是真的不能在心理上有抗拒,至少說,要能接受。不然還不如不聽了,別逼自己做不喜歡的事情,除非你靠它生活和工作。

    然後是試著去從比較近代的古典音樂去了解,畢竟越接近現今,音樂背景的資料越是豐富容易獲得,試著先去聽一些資料豐富的古典音樂。慢慢推進時間的倒退去聽更久遠的。並且在聽的過程中也別太漫無目的地找個古典歌單,然後從頭到尾去聽。最好先找一兩個名家,看看他們的資料,然後從他們起初的作品開始往後聽,直到這位名家臨終前的作品,不用聽全部,聽一些重要時期的,比較有名的就可以。

    接著是,這個培養的過程中,心態非常重要,強調一下,去聽或者去欣賞古典,只是一個興趣問題,不是一個任務,有空就去做做,沒空就該幹嘛幹嘛。平常心去對待音樂就可以。形成對於古典音樂的喜愛,這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是強行聽上個幾百首,強攻個幾個星期幾個月就能達到的。持之以恆,成為生活中的一個可愛的組成部分就可以了。

    最後,有一個話說的不錯,你要想放不下一個東西,那你就不停去為那個東西付出你的一切,等你付出足夠多了,你就愛上了。有一定道理。想要去喜歡古典音樂,就要付出,去花精力去了解她,用行動去了解她。如果付出了很多,還是沒辦法喜歡,那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就像喜歡一個人一樣,這個世界上真有的人你是怎麼想去喜歡,可自己始終都不來電,喜歡不起來。

    隨緣吧。。。。

  • 2 # 消炎藥兒

    培養對任何事物的熱愛和敬仰,最明顯的模仿物件就是宗教了。你可能會說,熱愛和敬仰不同於虔誠與敬拜,我說吧,程度都是可以深化的啊。

    現在稱為古典音樂的作品歷經專業和聽眾的雙重鑑定,還有天災人禍的倖免於難,肯定有某一方面成為經典的理由,逐漸變得不容置疑,也就是樂迷常說的,這部作品聽不懂或不喜歡,但仍然是名作。這話再正確不過了,其實呢?暫且不表。

    所以,培養對任何事物的熱愛和敬仰的第一步,就是承認其不容置疑,無法否定。

    第二步是宣傳神蹟,宣傳超人。拿古典音樂為例,就是找出名人名言、大師身上發生的感人故事、奇妙的案例、創作對人的影響,讓你對古典音樂開始膜拜。比如大提琴家海因裡希·席夫就說過,他重病期間練習巴赫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神器康復的經歷;還有巴赫失明、貝多芬耳聾仍然寫出著名作品;出版商卡普蘭第一次應約聽馬勒復活交響曲,從此學習指揮。

    第三步是加入組織,樂迷群、進音樂廳、逛網上唱片店、訂閱音樂媒體,越來越多時間沉浸在耳旁風之中,可能聽音樂時間與消耗在這些周邊的時間差不多,成為樂迷的決心越來越大。

    第四步是買買買,買票、買書、買音響、買唱片、四處下載,為古典音樂宗教貢獻真金白銀。

    第五步,不管是聽自己的,還是聽別人的,終於樹立了幾個喜歡的大師,幾張喜歡的唱片,不容置疑,無法否定。這個關鍵步驟使你對古典音樂的熱愛和敬仰澆築成固體。哈哈。

  • 3 # 厚德揚善文化小館

    《牧神午後》前奏曲

    拉威爾

    拉威爾(Maurice Ravel,1875年- 1937年)出生於法國西南部,靠近西班牙邊境的西布林城,在巴黎長大。拉威爾7歲學鋼琴,12歲學作曲,14歲時考入巴黎音樂學院,跟福列和佩薩爾等人學習作曲。在校期間接受印象派畫家和象徵主義詩人的作品,在藝術觀上深受他們的影響。早期的作品如鋼琴作品《水的嬉戲》等,在旋律、和聲、織體方面都有一些新的創造,也顯露出他所受的印象主義美學思想的影響。1905年,拉威爾從巴黎音樂學院畢業之後,進入個人創作的成熟時期。一戰期間拉威爾自願參軍,1917年復員後,繼續作曲生涯。1932年在車禍中頭部受傷。1934年患腦瘤,不再創作。1937年手術不久後去世。

    圖6.4.2 拉威爾

    拉威爾作品的總體特徵體現在色彩性和聲、配器技法上,明顯地繼承了印象主義音樂風格。他在創作中繼承法國古典音樂的傳統,借鑑俄羅斯、匈牙利等外來音樂的成果,重視民間音樂,其音樂已超出了印象派的範圍。作品結構明確、織體清晰,節奏鮮明規整,常具有舞蹈性,配器精緻嚴謹而富有光彩,被譽為“二十世紀的管絃樂色彩大師”。主要代表作有:芭蕾舞劇《達夫尼與克洛埃》;管絃樂作品《包列羅舞曲》、《西班牙狂想曲》、《鵝媽媽組曲》;鋼琴作品《水的嬉戲》、鋼琴組曲《鏡》、《G大調鋼琴協奏曲》、《D大調左手鋼琴協奏曲》。

    《包列羅》是拉威爾廣為流傳的管絃樂曲,是拉威爾應女舞蹈家伊達·魯賓斯坦之邀而作的一首管絃樂舞曲。作曲家借用了“包列羅”這種西班牙舞曲的名稱,保留了西班牙的音樂風格,但音樂性質不同於舞曲。這首作品由貫穿始終的固定節奏和兩個交替演奏的具有西班牙民間舞蹈風格的固定旋律組成,結構格外單純、清晰。兩條旋律原樣反覆了五次,在反覆時,節奏、旋律基本固定不變,只是在最後一次才有所變化,而力度、和聲、織體、配器……都在變,音響的力量也漸漸增強。這首作品後來演變為民間旋律廣泛流傳,晚年的拉威爾在摩洛哥聽到當地人哼唱這個曲調時,被感動得熱淚盈眶。

    譜例6.4.2:

    《包列羅》舞曲的兩個固定旋律

    二、晚期浪漫主義音樂

    馬勒

    古斯塔夫·馬勒(Gustav Mahler,1860年-1911年)出生於捷克的一個猶太家庭,家境貧寒。他早年就表現出出眾的音樂才能,15歲時進入維也納音樂院開始接受正規的音樂教育,在校期間因學習成績優異而多次獲獎,1877年到維也納大學學習歷史、哲學和音樂史。28歲時擔任布達佩斯皇家歌劇院指揮,逐漸顯露出自己獨特的指揮風格。他熱情而又精益求精,對樂曲有獨到的解釋和處理,不為傳統看法所束縛。

    圖6.4.3 馬勒

    當他感到自己的藝術才能很難發揮時,他不斷地轉換陣地,先後在布達佩斯歌劇院、漢堡歌劇院、維也納皇家歌劇院等地方擔任指揮。其中在維也納皇家歌劇院任職時間最長,前後共10年。然而,馬勒在藝術上的嚴肅態度卻引起了崇尚靡靡之音的維也納上層社會的不滿,加上他的猶太血統,使他成為當時維也納上層社會誹謗和攻擊的物件。1907年,他憤然辭去了皇家歌劇院的一切職務。在人生的最後歲月,身受三重打擊(女兒夭折、自己患心臟病、被迫辭去歌劇院職務)的馬勒將自己的希望寄託在創作中,藉以獲得安慰。1911年馬勒逝世於維也納。

    馬勒在作曲方面的才能很晚才被人們承認。他把他所有的體驗和感受都一一寫入他的音樂中,用音樂匯成一幅人生百態圖。他的作品常常從哲學、宗教角度對人生問題進行探索,使其音樂具有深刻的人文意義。馬勒作品的觀念深深啟發了後人。他把交響曲看作一個無所不包的世界,對人生的思考、對宗教的觀念、對人世間的感受都被包含其中。

    馬勒的作品數量不多,所涉領域只有交響曲和歌曲。除去少年時代的習作,其全部成果只有10部交響曲(第10部沒完成)和40多首歌曲。這兩種體裁的創作緊密相連。他的交響曲是“歌曲化的交響曲”,歌曲則是“交響化的歌曲”。例如《第一交響曲》與聲樂套曲《流浪徒工之歌》關係密切。第二、第三、第四交響曲與歌曲集《少年神奇的號角》緊密相聯絡,都讚頌了自然之美景和天堂的幸福。第五、第六、第七交響曲與聲樂套曲《亡兒之歌》有關,都訴說了人在現實生活中的不幸。最後三部交響曲和聲樂交響曲《大地之歌》都反映出馬勒晚年時的心理特徵。

    《第八交響曲》號稱“千人交響曲”,是馬勒交響曲,也是整個西方交響曲歷史上規模空前巨大的交響鉅作。它包括兩個樂章,構思宏偉,樂隊規模十分巨大,1910年11月20日在慕尼黑演出,由馬勒親自指揮,樂隊加聲樂演員達1003人(樂隊146人,兩個混聲合唱隊共500人,童聲合唱隊350人,獨唱者7人)。作品選用中世紀歌頌上帝威力的聖詠和歌德《浮士德》第二幕終場的劇詞,用激昂澎湃、排山倒海般的音響來體現理想中的世界和諧、宇宙與人類的昇華,試圖探索找尋人類的出路。

    理查德·施特勞斯

    理查德·施特勞斯(Richard Strauss,1864年- 1949年)生於慕尼黑,4歲開始學鋼琴,6歲開始作曲,未滿10歲就寫出了管絃樂《節日進行曲》和《管樂小夜曲》。1882年中學畢業後,考入慕尼黑大學哲學系,接受叔本華、尼采等人的哲學思想,並在以後的創作中有充分的體現。1885年,他在德國東部的邁寧根任馮·彪羅的助理指揮,當時與樂隊的小提琴家裡特爾相交甚密,而裡特爾狂熱崇拜李斯特和瓦格納,他鼓勵施特勞斯擺脫保守的創作風格,去寫作表現詩情畫意和哲學思想的交響詩。此後,他轉而追隨李斯特和瓦格納,走上了寫作標題交響音樂的道路。1886年~1895年,理夏德創作了《唐吉訶德》等交響詩7首,1898年後轉向歌劇,二戰期間曾為納粹服務,戰後旅居瑞士,在那兒度過了他的餘生。

    圖6.4.4 理查德·施特勞斯

    理夏德·施特勞斯的標題交響音樂作品的描繪性很強,情節描寫生動逼真,戲劇效果突出,近乎自然主義的描繪性手法,配器手法高超。聽眾可以跟隨著總譜上的標題、文字及細緻的表情符號,去聯想那富於描繪性的音樂所包涵的瞬息萬變的情景,千姿百態的人物,去體會人物的性格和情趣。他的標題性交響詩代表作有《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1896年)、《梯爾的惡作劇》(1895年)、《唐·吉訶德》(1898年)、《英雄生涯》(1899年)、《唐·璜》(1889年)、《死與淨化》(1890年)。另外還有兩部交響曲《家庭交響曲》(1903年)、《阿爾卑斯山交響曲》(1915年)。

    20世紀初,理夏德·施特勞斯透過三部歌劇《莎樂美》(1905年)、《埃勒克特拉》(1908年)、《玫瑰騎士》(1910年)征服了歌劇舞臺。《莎樂美》劇情取自英國作家王爾德的戲劇,題材帶有頹廢傾向。描寫狂放不羈的女子莎樂美瘋狂地迷戀預言者約翰,她給領主跳舞(逐漸脫去她的裙紗),誘惑領主砍下預言者約翰的頭給她,使她能夠得以向預言者約翰訴說自己的戀情,並親吻他。作為音樂創作,其器樂有明顯的獨創性。《埃勒克特拉》與《莎樂美》題材相似,都被認為預示了二十世紀的表現主義,創作手法超前,極端、變態地表現出世紀末的頹廢主義傾向。歌劇《玫瑰騎士》轉向甜美風格,是一部喜歌劇,背景是18世紀的貴族社會。全部音樂的和聲基於自然體系,有著優美的旋律和動人的維也納圓舞曲節奏,管絃樂音響也很細膩。似乎是莫扎特與瓦格納二人的結合。這是理查德·施特勞斯眾多的歌劇中最通俗也最受歡迎的一部,標誌著理查德·施特勞斯事業的頂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美國總統特朗普向中東增派1500名士兵,他究竟想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