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於先生818
-
2 # 心靜如水2631
我的小侄兒上一年級,每天放學回家,什麼也不顧,第一先玩手機,玩起遊戲興趣盎然,不然的話,就坐在沙發上什麼也不願意做。經過我們家人的一起努力,現在好多了。
1、發現孩子的興趣愛好。比如:畫畫、堆積木、玩魔方等,投入到自己喜歡的事情中。
2、聽孩子講故事。可以是在學校發生的事情,
回答老師問題受到表揚,幫助同學感到高興。讓孩子多交流自己感興趣,給自己帶來快樂的事情。
3、領孩子走出去轉轉,看看周圍的變化,欣賞外邊的自然風光。
4、讓孩子參與做家務。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增強責任感和獨立意識,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享受勞動帶來的快樂!
5、讓孩子喜歡讀書。在書中豐富孩子的精神食糧。一本好書就是一位良師益友。低年級可以從繪本、漫畫書、寓言故事讀起。家長陪著孩子一起讀,一起交流。書籍伴著孩子成長,知識滋潤孩子內心。
讓孩子遠離手機,讓父母多一些陪伴!
-
3 # 泉媽育兒心得
雜亂無章的房間裡,小亮躺在床上拿著手機正興致勃勃地玩 “王者榮耀”,剛好玩到過關的緊要時刻,媽媽突然衝進來搶過手機,然後大吼大叫:“趕緊去寫作業!跟你說過多少遍了,先寫作業再玩,就是不聽,快滾!”小亮極不情願地挪到書桌前,拿出書本開始寫作業,也許腦子裡仍然是“王者榮耀”的畫面。
這樣的場景,相信有孩子的家庭多多少少都經歷過,手機在為我們提供極大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無盡的煩惱,像小亮這種不喜歡寫作業而對遊戲更感興趣的孩子不在少數,雖然還沒到成癮的地步,但對手機已經形成了極大的依賴,每天不玩一下游戲就會覺得渾身不舒服,更有甚者,為了打遊戲逃學、借錢、偷手機。
為什麼孩子對遊戲會如此痴迷?從普通人角度來看
1、遊戲本身製作越來越精美,從視覺上就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而且每個關卡設計得恰到好處,就連大人們都欲罷不能,更何況孩子?
2、生活和學習本就枯燥,根本無法與虛擬遊戲的豐富多彩相比,現實中經常受到家長和老師的批評指責,哪有在遊戲中打怪獸得金幣來得痛快。
3、家長的“榜樣”作用,陪孩子寫作業時玩手機、陪孩子上培訓課時玩手機、下班回家後依然眼睛離不開手機,孩子很快就模仿到了。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
1、孩子在現實世界中得不到心理需求的滿足。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將人的需求分為了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孩子同樣具有這五種需求,如果這些需求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得到滿足,他就會到虛擬遊戲中去尋找,並且很容易得到滿足感。
2、孩子的自控能力不如大人,無法正確管理時間。大人們可以把遊戲當成一種業餘愛好,利用工作之外時間娛樂一下,而孩子的心理年齡不夠成熟,不能很好地控制時間,會把遊戲當成生活的全部。
3、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沒有目標和方向,內心空虛。如果孩子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了困難或挫折,對未來感到迷茫,此時極需找一個載體來寄託這種負面情緒,遊戲就成為了很好的寄託工具。
4、孩子在現實生活中遇到了無法解決的問題而沉浸在遊戲當中,以此來逃避現實。這種情況多出現在生活環境差、家庭關係緊張的孩子當中,這些孩子沒有能力去改變現狀,從而沉迷於遊戲中,他們認為可以透過遊戲逃避現實,同時發洩對現實的不滿。
5、孩子喜歡新鮮事物和刺激的感覺,一旦接觸到新的遊戲,就會立刻被遊戲帶來的新鮮感和刺激感所吸引,然後沉迷於其中無法自拔,從而一發而不可收拾。
6、孩子周邊很多人都玩遊戲,尤其是孩子的同學在學校裡經常談論遊戲,為了讓自己不孤立,就懷著一種從眾的心理,也玩同樣的遊戲,這樣就會很容易融入到同學當中,並且有共同的話題可以交流。
孩子手機成癮會造成哪些危害?“手機成癮又稱手機濫用綜合症、手機綜合症、手機焦慮症等,是指個體因為使用手機行為失控,導致其生理、心理和社會功能明顯受損的一種痴迷狀態。”
1、對於正處在生長髮育期的孩子,如果頻繁使用手機,身體和心理健康都會受到影響,不僅是脊柱彎曲、視力下降,而且記憶力、注意力、反應力都會變差。
2、大部分手機成癮的孩子都習慣使用手機中的軟體進行溝通交流,這會影響他們在現實生活中的社交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及思維方式,容易與社會脫軌。
3、如果孩子長期沉迷於手機遊戲當中,會因為購買各種裝備而增加經濟負擔,購買裝備以後經常與他人比較炫耀,容易產生攀比心理。
4、分散注意力,孩子成績直線下降,這種危害應該是家長最為痛恨的,手機成癮以後,大部分孩子都沒有心思學習了,把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放在瞭如何打遊戲上。
如何解決孩子手機成癮的問題?1、預防孩子手機癮的關鍵之一,就是要找出比手機遊戲更好玩的東西,將孩子的注意力轉移到比手機遊戲更有趣的事情上去。比如,經常帶孩子外出旅行、進行戶外運動、參觀各種展覽、參加各類講座等等。
2、家長要做出真正的好榜樣,以身作則,至少在孩子面前不要玩手機。陪孩子寫作業或上培訓班時,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讓孩子看到,比如看書或摘抄筆記等。
3、家長應該多陪陪孩子,而不是以工作太忙為藉口,經常不在孩子身邊,要及時瞭解孩子的內心需求,而不是指望手機遊戲來陪伴孩子,打發孩子無聊的時間。
4、記住,預防孩子手機成癮不應該讓他與手機完全隔絕,這是另一個極端的做法,現代社會不可能讓手機消失,家長唯一能做的就是孩子使用手機時做好監督,包括時間的控制、內容的限定以及科學的管理。
目前,手機成癮不僅僅是孩子的問題,更多的是家長的問題,在對待沉迷於遊戲中的孩子時,家長應該多一點耐心、多一點包容、多一點理解,找到背後的原因,再“對症下藥”,而不是直接沒收手機,盲目採取“一刀切”的做法。
-
4 # 唬說爸道
為什麼孩子會依賴手機?該怎麼戒?
孩子們依賴手機的原因不盡相同。
第二類是遊戲型依賴,手機裡面的遊戲特別多,全部都是大型的網路遊戲比如連連看、魂鬥羅、超級瑪麗等等,在長期的戰鬥中積累下來的功勳和經驗使得孩子不忍離去,更願意戰死沙場,馬革裹屍。
第三類是娛樂型依賴,手機裡面好友不多,遊戲不多,全部都是電影、音樂、電子書。
所以如果孩子特別依賴手機,作為家長,最好先分析一下自己孩子到底是屬於哪一類的,然後再對症下藥,找到應對方法。家長需要怎麼做?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往往等問題已經很嚴重了再去想辦法,想著從源頭上處理,這個時候已經沒有源頭了。也就是剛開始的時候我們沒有一個非常清醒的認識,等到我們有時間或者有精力來處理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那我們需要怎麼做呢?
1、規定時間,對犯規有懲罰 美國矽谷的很多高管,包括喬布斯在內,他們都會限制子女使用數碼產品的時間,比如禁止他們在非週末晚間使用數碼產品,並且週末可以使用數碼產品的時間也很有限。我們認為,孩子玩電子產品,無論是過度放縱還是嚴格禁止都是不理性的,把握好分寸才是正確的做法。 我們可以跟孩子約法三章,給孩子規定玩的時間,比如每次玩不能超過半小時,如果這次按時歸還下次就還可以玩,如果這次不按時歸還下次沒得玩,按照規矩來做,慢慢地孩子也會習慣於遵守。
2、轉移興趣和注意力 一旦孩子已經上癮了,那也不要太急,慢慢幫孩子戒掉。當孩子要玩電子產品或是不能停下來時,爸媽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跟孩子來一場家庭遊戲、給孩子講有趣的故事、跟孩子畫畫,或者帶孩子外出去散步逛公園、讓孩子交朋友、慢慢培養孩子的各種其他興趣等,都是不錯的注意力轉移法。這樣孩子玩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的興趣就會慢慢降下來。 孩子之所以沉迷玩電子產品,很大的原因是由於沒人陪同玩,或者父母少陪伴,甚至是父母主動給孩子提供“電子保姆”所致。
3、父母以身作則 孩子出生前,他們並不知道手機、Ipad是啥物,因為父母總在一旁玩兒,所以好奇的孩子也想看看把吸引父母的東西是什麼物體,然後他們便學著父母的樣子這裡劃一劃,那裡按一按,漸漸被裡面的新奇所吸引。每當父母在用時,孩子也要玩的意願往往會更加強烈。 所以,想要孩子少玩電子產品,父母的榜樣作用尤為重要。因此,下班回家後,爸媽們請將手機和Pad等放一邊,好好地陪伴孩子游戲和玩耍,這是戒掉孩子這種癮的最理想途徑。
4、不要用玩手機當獎勵 這是很多家長會犯的錯誤,只要孩子不聽話就把電子產品給孩子玩,作為聽話的交換條件。經常這樣,一旦孩子想玩了,就會鬧,做什麼都不願意,跟你撒潑。這時候,估計很多家長都沒折了,一旦習慣養成是很難改變的。所以孩子調皮時,不要把玩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當作獎勵。
5、讓孩子意識到危害性 如果孩子根本就沒有意識到玩手機的危害,我們就得想辦法跟孩子溝通,最好讓孩子自己體會迷戀手機的這幾年以來,自己的一些變化,比如耐性的減弱、體重的增長、成績的下降、朋友的減少等等。並且要幫孩子增強自控能力,比如讓他向自控能力強的同學朋友取經,制定自己的每日作息計劃和每週學習目標等等。
說了這麼多,其實最有效的就是一條: 如果父母能每天抽出時間陪伴孩子看書學習,並且在孩子面前做一個嚴格自律的人,孩子耳濡目染之下,肯定會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花在玩手機以外的事情上。
回覆列表
1. 家長以身作則。當我們在要求孩子放下手機的時候,我們家長能不能放下手機呢?家長或許會說:“我不是忙著用手機打接電話,聯絡業務等等嘛!”很顯然,這是“雙標”呀!家長認為自己使用手機就是“有用”的,而孩子用手機就是無用的,貪玩的。
2.孩子玩手機,很可能是沒有比手機更好玩的作業。想想我們大人,假設我們有許多自己喜歡做的作業佔據了我們所有的時間,我們哪裡還有精力去去玩手機,去無聊呢?孩子也是相同的。想要讓孩子放下手機,我們是不是能夠考慮幫助孩子去發掘一些他或許會喜歡的作業,多給他培養一些興趣愛好?比如繪畫,舞蹈,攀巖等等!
3.家長的陪同至關重要。大一些的孩子會有許多同齡的同伴一同玩,小一些的孩子會十分需求家長的陪同。良好的親子關係,高質量的陪同,會讓孩子有更多的心理營養。感觸到了來自父母的愛和重視,他們會愈加樂意聽取父母的意見,當然也就愈加樂意放下手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