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阿升哥

    日本知名動畫導演新海誠的又一力作——《天氣之子》,也已經登陸各大院線,雖然還是比日本晚了將近一年的時間上映,可這部電影的票房成績,目前來說還是非常不錯的,畢竟作為日本電影在中國的票房成績來說,能夠破億就已經是很不錯的成績了,畢竟就連《七龍珠》這樣的作品,劇場版的票房也並不理想,而新海誠這位年輕的動畫導演,事實上在《你的名字》之前,大家對於新海誠並不是非常熟悉。

    當然了,如果你是一位非常喜歡動漫的朋友,那麼新海誠這個名字,只怕從《秒速五釐米》開始就已經聽說過了。而現如今對於大多數觀眾來說,日本知名動畫導演,除了宮崎駿之外,新海誠這個名字,應該是大家最熟悉的日本動畫導演了,而他的作品也與宮崎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至於此次上映的新作《天氣之子》,我們可以看到網路上對於這部電影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豆瓣網評分只有7.1分的成績,對於像新海誠這樣的導演來說,7.1分的成績其實並不是很理想,但依然是屬於不錯的作品了,屬於還不錯的行列。

    由於這部電影還在上映之中,所以這裡我也不會透露過多的內容,但可以確定的是,這依然是一部充滿了新海誠思想的作品,劇中也有科幻元素的結合,就如同是《你的名字》一樣,事實上,有關於新海誠的作品,哪怕是從他的第一部作品開始,就已經融入了科幻元素,嚴格意義上來說,恐怕只有《秒速五釐米》和《言葉之庭》當中,是完完全全沒有科幻元素的作品。不過對於新海誠來說,外在的各種元素都是為人物服務的,只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才是新海誠永遠關注的焦點。

    所以說,新海誠所選擇的題材往往是我們大家意料不到的,甚至是跨度很大的,劇中的內容,以及框架,主人公所經歷的事情也是大多數人無法經歷的,哪怕是《言葉之庭》中的師生戀,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也是少之又少的事情,可是新海誠的故事卻又是距離我們的生活那樣貼切,縱然我們生活的城市不一樣,生活的國家不一樣,甚至是二次元和三次元的區別,但故事中所表達的情感,卻又是那樣浪漫又現實,就如同《秒速五釐米》中,男主和女主回望的瞬間,火車阻斷了二人一樣,微微一笑後,櫻花飄落,我們還是生活中Sunny下。

    我特別喜歡將新海誠比作為“生活中的詩人。”這一點在他的作品中處處體現,被稱為桌布狂魔的新海誠,對於自己的畫面,光影的色彩,角色的位置,細節的處理,總是有自己獨特的視角,他畫面中的城市雖然是取材於現實生活,可呈現中動畫中時,雖然新海誠會很高程度的還原原本的景象,但在具象的畫面中,新海誠往往會在作畫中融入自己眼中的場景,就如同莫奈的《日出》一樣,取材於現實,大於現實才是動畫的魅力,如果僅僅是復刻現實生活中的場景,那麼為什麼不去直接看真實的場景呢?

    這就是新海誠的魅力,無論是悲劇還是喜劇,新海誠總是能發現生活中的美麗,就如同疲憊了一天的我們在回到家後,忽然間抬起頭看到火紅的夕陽一樣,視窗就成為了自然的畫框,一副大自然的畫作就欣然在我們眼前,只要我們自己願意去發現,總會有這樣動人的點點滴滴,我們人類的情感,從來就不是單一的,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天氣的變化,都可以影響到我們的心情,這就是生活帶給我們的情緒變化,一部短短90分鐘的電影中,新海誠的作品,彷彿把這些生活中難以發現的細節都呈現在我們眼前。

    讓我們去發現生活中遺失的美,無論是喜,是悲,在新海誠的畫面中,會觸動我們內心最柔弱的角落,他是一個以畫面講故事的人,每一幀畫面都牽動著我們的心,這就是新海誠的魅力,因此對於《天氣之子》這部作品,如果你喜愛新海誠講故事的方式,那麼相信這部作品一樣不會讓你失望,讓畫面動起來,來打動我們,不正是我們喜歡新海誠的初衷嗎?

  • 2 # 飛哥愛電影

    《天氣之子》這是一部日本的動畫片,以下是我個人看過總結的感想與收穫分享。

    目前影片的票房已過億元,多數平臺也有釋出預告片,成為不少愛動漫的網友的首選,“加油吧,少年”多麼有活力的預告宣傳片

    有的人說這部電影配樂、畫面、內涵都不錯,也有人說劇情不堪入目,我其實是就是那種劇情看的不太懂的,尤其是結尾,看的不明白。按照以前新海城的風格,有些人物根本不出現,在主角面前最多是一個Phantom。

    但是最後《天氣之子》依舊給了一個完美的結局,雖然有點無厘頭。我愛看這種少年為了最愛的人又義無反顧的勇氣。新海的作品真的讓人又愛又恨。

  • 3 # 康康剪影區

    說一下我的看法

    我對於我來說這是個妥協現實,選擇前途和「出世」;還是去相信違反客觀規律的天氣、相信天氣神社六百年前天井畫上的民俗信仰,「人生を棒に振る」ように、追求“感情/つながり”的故事。 我不斷感到來自現實生活的常識,與“超現實”般的感情/つながり相互對立。前半段豐富的生活細節,特別是兩位刑警的言行,不僅代表了法體系,還代表了來自現實的社會規範與各種價值體系的制約。 這種“現實”,與超現實的雨、“控制天氣”的巫女能力、迷信般的神隱和祭品,相互對峙。在前者/“現實”的提醒下,讓男女主之間的感情/つながり,顯得像民俗信仰般虛幻。而男主為了追求虛幻的感情,做出一個個選擇的時候,前者的“現實”又以刑警追捕的形式,不斷追趕著做提醒,提醒這些行動將面臨嚴重的現實後果。 當兩者交鋒,男主對刑警說,是女主拯救了天氣,因而犧牲了自己,還有那個神隱的夢;而在代表現實的刑警面前,不過是在痴人說夢。在兩位刑警所代表的現實看來,男主所做的一連串癲狂行動,是個腦子想不清楚的少年,在毀掉自己漫長人生裡的眾多機會。 男主孤注一擲的選擇,用年老刑警的話說,就是“白白浪費人生”,也因此,不顧一切地追求愛,顯得非常有勇氣。 充滿勇氣地“逃獄”,在地鐵線上一路奔跑,在廢墟里顫抖地開槍 → 衝破現實,走進超現實的民俗世界,追求虛幻的つながり。那裡有迷之生物,有龍,有不可知的神隱、人柱力等生活規則。 最後把妹子從虛幻的民俗世界帶回現實,兩個人在晴空中下墜,那時候既是甜蜜,也是絕望的。這虛幻短暫的美好與甜蜜,在落地後不得不再次與“現實”對峙。天氣怎麼樣,世界今後會如何,都無所謂。可是男女主自身,身邊的人還要繼續生活下去。帶女主回來後,每個人的生活都糟糕透了。 男主:本來就解釋不清的非法持槍狀態,最後拒捕、逃獄,甚至做出襲警的行動。等待他的,一定是進少管所和前科,然後是備受苛責、充滿坎坷的未來生活。女主:迴歸,然後就要強制與弟弟分開,被送往不同的兒童保護設施,在兒童保護設施裡孤獨地受限制地生活。小栗旬:也因一時有感,襲擊警察,因為這段つながり沒辦法透過審查,失去了接回女兒和女兒生活的機會。 在各種惡性條件下,還能否繼續保持單純的愛,溫柔地相互體諒?“三個人”一起笑著生活?惡性天氣,像海洋生物和龍一樣的生物雨水,荒廢的東京,都無所謂。這些現實才是下了三年的雨,是不能承受的「神様の悪い冗談」。 劇情從下墜再次回到三年後的現實,是一段溫暖的故事。新海誠說,不要想太多虛無縹緲的問題,現實沒什麼可怕的。東京就算連續下了三年的雨,還是政令指定都市,就算本所上野等下町全被淹了,還是地方高中生畢業後想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就算有過短暫的不好時光,也都是可控的,每個人都還好好活著。「ホッとさせた」 對我來說,這大概是現實規則與民俗信仰規則的對立,感情和つながり在現實規則面前,無疑像民俗信仰一樣虛無縹緲。這個故事被我誤讀為,新海誠在鼓勵慫人勇敢地去做選擇,勇敢地突破現實,並且不要怕重回現實。後果都是可控的,每個人都會繼續活下去。

    天氣之子這部電影算是新海誠在商業化的範圍內所能做出的最大讓步。與君名這部人人叫好的電影不同,天氣之子的適合收看的受眾範圍比較窄,甚至可以說是嚴格限制了觀看群體的年紀,只有剛失去少年時的勇氣,但又還沒有變成麻木的成年人的觀眾才能有觸感。也許因為現實的壓力,我早已失去了為愛拋棄一切的勇氣,成天被現實的壓力逼迫的喘不過氣來,但我的內心深處還是羨慕那些少年們為愛情的奮不顧身。 也許在現實中我再也無法實現了,只能在電影裡, 把自己代入這個少年,讓他去代替自己瘋狂。這可能就是新海誠在這部電影中所想表達的東西,去安撫每一個被現實逼迫得不敢再有夢,不敢再有愛的人們。讓這成為他們的避風港,成為他們情感宣洩的地方。這也正是動漫所能給予我們的。 儘管電影中夾雜著各種商業元素,但仍少不了的是新海誠早期的風格。其實你的名字更多的像是一部愛情喜劇片,和新海誠之前的風格都不同,感覺這是新海誠對商業化所做出的讓步,而這部天氣之子讓人感覺是新海誠有了錢了之後開始浪了,這部電影沒有一味地迎合觀眾的需求,反而是寫出了新海誠所想表達的。 所以這部電影影評的兩極分化那麼嚴重,剛好跟這部電影感同身受的人吹爆它,沒有觸感的人覺得它很中二。 但為愛情所付出一切的勇氣不正是我們這些成年人沒有的嗎?為家人著想,為朋友著想,為這個世界著想……我們成年人需要考慮的太多了,我們已經沒有能力去轟轟烈烈的愛一場了。這就是成熟,每個人都必須要經歷的,我們不能逆轉這個過程,所以只能靠著電影來緬懷那個少年的你。 巧的是,新海誠的電影往往都刻意淡化了人物形象的刻畫,而注重場景裡氣氛和情緒的渲染,讓我們如身臨其境親身地體會著主角的經歷。可能我們看完電影都還不記得主角叫什麼名字,但那份心情會在我們心裡珍藏很久很久。 我覺得這就是新海誠這個導演的魅力所在。

  • 4 # 向日葵聊劇

    《天氣之子》是由日本新海誠執導的一部奇幻愛情動畫,醍醐虎汰朗、森七菜、小栗旬、本田翼等人參與配音。

    影片以天氣變化混亂的時代為背景,講述被命運操控的少年與少女,自己“選擇”生存方式的故事。

    影片於2019年7月19日在日本上映,2019年11月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影片主要講述的是高中一年級的夏天,從離島離家出走,來到東京的帆高。但是他的生活立馬變得窮困,在度過孤獨的每一天之後終於找到的工作,是為古怪的超自然雜誌撰稿。如同預示著他接下來的命運一般,連日不斷地下雨。此時,在人潮熙熙攘攘的都市一角,帆高遇到了一位少女。由於某些緣故,少女·陽菜和弟弟兩人一起堅強生活。而她,擁有不可思議的能力。“吶,現在開始就要放晴了哦”雨逐漸停止,街道籠罩在美麗的光芒中。那是僅僅在心中祈禱,就能讓天空放晴的力量。

    華人熟悉新海誠,應該是從2016年的《你的名字》開始的,這部電影的大火,所以大家才會倒回去開始刷他的《秒速五釐米》、《言葉之庭》。正是這些電影的成功,所以才會讓大家對《天氣之子》如此讓人期待,備受矚目。而越是讓人期待的東西,往往人們就喜歡跟之前的作品進行細枝末節的比較,興許有點吹毛求疵。

    有一名叫做甜咖啡的網友評論到《天氣之子》從劇本的角度上來說,這部作品的設定是有一些邏輯問題,原因還是因為最後的東京淹沒的劇情,實在太不符合絕大多數人對於‘喜劇片’的定義。大部分人眼中的喜劇是,戀人要在一起,壞人要受到懲罰,然後世界和平。戀人為了在一起而犧牲了世界,這樣的事情,在第三者的視角看來是非常有道德壓力的。整場電影走下來,劇本上男主角帆高的行動並沒有任何可以指責的地方,而造成‘東京淹沒’這個結果的‘壞人’則是‘神’。沒有人想看到‘東京淹沒’這樣是由‘男主角帆高’的選擇造成的結果,因為這會有道德壓力。但‘男主角帆高’的行為並沒有可以指責的地方,所以觀眾們只能指責創造出‘神’這個壞蛋的作者。從一開始,就不要創造神這個不可以解決的問題,不就好了?給觀眾一個想象和需求,然後去做違背這個想象和需求的事情,在構建劇本上是非常危險的。他分析的非常到位,正是大家覺得這個結局似乎不符合現實發展的邏輯,所以又開始吐槽導演怎麼這樣設定電影情節。個人覺得本來電影就是新海誠心中所想的,原就屬於虛構的情節,又何苦那麼較真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隨著歐冠出局皇馬這個賽季基本算結束了,沒有c羅的皇馬是否更團結?踢得更有整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