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紫氣東來—天圓地方
-
2 # 青言論史
唐朝皇帝失去對地方的控制,根子在“安史之亂”;不過,後面的皇帝也統一過,只不過時間不長而已。
唐朝從極盛到衰,其轉折點就在安史之亂。安史之亂雖然從頭到尾只有八年不到,但是其破壞力確實極大的。且不說唐帝國的人口數銳減了一半以上,只說其一個副作用就夠了——打出了一堆新軍閥。
這個邏輯是很顯而易見的——有人作亂,政府軍又無力戡亂,就只好放權給地方官員,允許他們自行招兵買馬。最後的結果,就是叛亂雖然被平定了,但是一堆新軍閥卻尾大不掉了。這樣的故事,不僅見於安史之亂以後的唐朝,還出現在黃巾之亂後的東漢、太平天國以後的清。
不過,像唐朝這樣的異數,確實比較罕見。比如東漢,在黃巾之亂後36年亡國;太平天國之後50年,清朝也亡於內憂外患之間。更加典型的如孫恩盧循之亂後的東晉,政權直接被劉裕篡奪,很快就完蛋了。
而唐朝,能在安史之亂後苟延殘喘一百五十年,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當時政府尚且能控制的地盤還比較多,尤其是在安史之亂後,第二次衣冠南渡開始,曾經被忽視的江南地區逐漸開發,為政府提供了極大的稅源。
有還算強大的政府,唐朝的那些藩鎮就沒有起來搞事情的心思。因此,他們本質上還是願意承認大唐這個政府的,只不過自己要做獨立小王國的國王而已。而一旦有強勢的皇帝,就會拿他們開刀甚至成功,這個皇帝就是唐憲宗。
在唐憲宗的殫精竭慮下,河北諸藩鎮被唐帝國一掃而空,還留下了“李愬雪夜襲蔡州”這樣的著名戰例。憲宗皇帝開創的“元和中興”,也成為了一件美談。
只不過,強勢皇帝的去世便導致統一大業人亡政息,從此以後,藩鎮再未統一,直到二百年後的宋朝才終於復原。
-
3 # 沈慕言shine
唐朝為何會失去對地方的控制?
來自於安史之亂的破壞。安史之亂髮生於公元755年,直到公元763年才結束,長達八年的戰亂嚴重地削弱了北方的社會生產,而唐王朝為鎮壓這場內亂耗盡了國力。當叛亂髮生,唐王朝的中央軍隊一觸即潰,首府失陷,皇帝逃亡,對於中央的權威是產生了極大的衝擊。中央政府無力鎮壓這場叛亂,只得藉助於地方勢力。結果中央的權威一弱再弱,最終只得任由地方擺佈。中央的財權、兵權都逐漸下移直至地方,地方最後逐漸形成與中央分庭抗禮的局面。
唐朝之後出現過短暫的中興,那就是“元和中興”。原因在於中央政府強力鎮壓地方割據勢力,中央的權威逐漸加強。之後無法統一,在於中央的權力逐漸趨弱,地方勢力坐大而已。
-
4 # 開新說事
想了解唐朝中後期為什麼會失去對地方的控制,我們先要了解唐朝前期中央是如何控制地方的,以及唐玄宗時如何會爆發安史之亂,安史之亂以後唐朝的中央政府和地方的關係又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1.唐朝前期的政治軍事體制是如何形成的。
唐朝的制度繼承的是南北朝時期西魏和北周的體制,所以我們要了解唐朝前期如何控制地方,可以從西魏時期建立的府兵制說起。當時的中國正處在後三國時代,北方是東魏和西魏,南方是蕭梁政權。東魏和西魏是死敵,基本以黃河和潼關為界,兩個政權進行了長期的戰爭。西魏相對較弱,為了更好地組織境內的鮮卑人和漢人團結在一起,西魏的掌門人宇文泰建立了府兵制,將西魏建設成了兵民合一的政權。
府兵制最基本的組織形態是,中央層面設立八個柱國大將軍,宇文泰自己就是其中的首腦。另外七個人中,有六個柱國每個人統領兩個大將軍,就是十二大將軍。每個大將軍下面設定兩個開府,一共是二十四開府。開府為基本的行政和軍事單位,將人組織起來。西魏的百姓平時務農,戰時為兵。府兵一般都集中在首都長安附近,由中央直接統領。到了發生戰事的時候,由中央直接委任將領,派軍隊到戰場,等戰爭結束了,軍隊多數解散,部分回到京城,將領的權力也收回。可以看出,這是一種“強幹弱枝”的管理方式,非常有利於中央對地方的控制。
府兵制是一種非常具有活力和戰鬥力的軍事和政治組織,後來北周滅掉了北齊,隋朝滅掉了南陳,都是以府兵制為基礎的統一戰爭。唐朝前期,社會組織較南北朝並沒有發生大的變化,所以當然將府兵制都繼承了下來。可以說,唐前期政治安定,社會出現繁榮景象,都是和這樣的一套政治軍事體制分不開的。
府兵制在中國由南北朝分裂到統一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它也有弊端。參軍的人是在盡義務,並不是職業軍人。朝廷讓人當兵的條件是免除了他家的賦稅,並沒有給他足夠的錢養家,他們生活上的來源還得靠種地。這就決定了戰爭的時間不能太長。這個條件是西魏時是成立的,因為西魏的國土較小,出征行軍的距離較短,士兵能夠兼顧打仗和養家。到了唐朝,全國都統一了,疆域擴大了很多。但是因為唐朝前期的國家比較為穩定,軍事活動較少,所以府兵制一直儲存了下來。
2.安史之亂如何會突然爆發
這種情況隨著邊境戰事的增多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知道,唐朝本來就是一個漢胡統一融合多元文化的王朝,唐朝皇帝都有很深的鮮卑血統。所以唐朝並不在意“夏夷之辨”,對胡族都特別包容,唐太宗就有天可汗的稱號。所以,唐朝時和邊境胡族、西域的貿易就非常發達,唐朝也就要不斷派出軍隊到邊境去保護商人的利益,使貿易能夠長久維持。這樣問題就出來了,這種到邊境上是路途既遙遠又長遠的事,府兵不是職業兵,還要種地養家,到邊境去駐守就顯得很不合適。很多士兵出去從軍四五年回到家鄉,發現田地荒蕪,妻離子散,日子沒法過了。
由於府兵制的諸多弊端,社會的尚武風氣逐漸下降,府兵制也就走到了盡頭。這個時候,中國北方的突厥、回紇不斷崛起,東北的契丹和奚人也強大起來,對唐邊境構成了很大的威脅。原來的兵役制度已經不能湊效,唐玄宗只好採用新的方式,那就是募兵制。
募兵制的含義就是直接花錢招募人當兵,讓有當兵意願的人參軍。這樣的好處顯而易見,招到計程車兵更有戰鬥力,很多人都願意到邊境長期駐守,有了功勞還可以升遷,成了靠當兵吃飯的職業軍人。但募兵制的壞處也顯而易見,那就是花錢太多,軍費節節攀升。要知道府兵制是朝廷用免稅的政策換忠誠,成本較低,而到了募兵制,就是直接用金錢換忠誠了。
軍費的攀升讓唐玄宗壓力抖然增大,戰爭連年不斷,但朝廷的賦稅卻連年吃緊。最後唐玄宗不得不給予節度使很多權力讓他們自己籌措軍費。軍隊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那就是拿誰的錢,替誰賣命,所以地方藩鎮的將領權力就越來越大,逐漸發展成了獨立的王國。
從以上敘述中,我們可以看出一條非常清晰的變化線,從府兵制到募兵制:士兵由臨時招募,較短時間打仗,到職業軍人,長期在邊境駐守;將領由平時在朝,戰時為行軍大總管,到後來要在邊境長期駐守,集軍權、財權、行政權於一體的節度使。唐帝國前期到中期,從“強幹弱枝”變成了“強枝弱幹”
安祿山是胡人將領,大唐用胡人為將並不罕見,唐太宗時就任用了很多胡人將領。到了唐玄宗時,這種現象更為普遍。唐朝名將高仙芝、哥舒翰、李光弼等人都是胡族將領。安祿山是突厥人和蘇特人的混血,長期在東北駐守,深受唐玄宗的賞識。他不斷加官進爵,最後擔任了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的節度使,分別是現在的遼寧、北京和山西。
到了唐玄宗後期,北方十大節度使共駐軍40多萬,光是安祿就掌握了18萬軍隊,而中央則只有9萬老弱殘兵。在當時,是個明眼人就能看出天下要大亂,因為中央的力量已經非常弱了。到了公元755年,就爆發了安史之亂。
我們再來看看,唐朝是如何平定安史之亂的。唐朝中央政府並沒有平定安史之亂的過程中培養出一支完全由進行控制的軍隊。原因是錢不夠,安史叛軍所攻佔的河北、河南、山東等地方是唐朝的主要稅收區,中央政府斷了財路,幹什麼事都不好使了。唐朝政府只剩下一條路,那就是用忠於朝廷的節度使的軍隊去平定叛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和河東節度使李光弼,還要藉助少數民族回紇的力量去平叛。由於這軍隊都不是直接受皇帝指揮的,所以皇帝對這些軍隊既依靠,又防範。皇帝要依靠他們去平定叛亂,同時又要提防這些節度使勢力過大,成為新的叛軍。這皇帝做得真夠糾結。於是,安史之亂中戲劇性一幕就出現了,往往叛軍勢頭強的時候,皇帝就特別信任郭子儀和李光弼,等到郭子儀和李光弼打了勝仗,皇帝又往往急於將他們召回,不令他們窮追猛打。這樣的劇情反覆上演。
3.安史之亂後,中央和地方的關係
安史之亂最後不是被完全平定下去的,而是唐朝政府將分化瓦解掉的。唐中央政府以軍事實力為後盾,不斷招募叛軍將領歸順,許以優厚的條件,結果很多叛軍的將領都歸順了。他們都得到了很好的優待,就是帶領他們的兵馬在他們佔領的地方稱王稱霸。唐朝政府為什麼要這樣做,原因也很簡單,中央軍力量嚴重不足,如果依靠郭子儀和李光弼徹底打敗安史叛軍,那他們的力量勢必會無法遏制。最後只誅叛軍的首惡,讓其他叛軍將領都享受他們已經有的成果。這樣,各地藩鎮中不會有哪一個太強以威脅中央,還可以相互制衡。所以,這種戲劇性的平叛思想也導致了戲劇性的結果,在安史之亂結束後,河北、河南、山東這些地方依然不向中央交稅。中央政府還是很窮。不過這種結果也是一種必然,因為唐中央政府在安史之亂前夕就已經羸弱不堪了。
好在唐中央政府又找到了新的中央財政,那就是南方的經濟資源。隋朝時修建了大運河,南方的經濟在唐朝時獲得了飛速的發展。安史之亂以後,北方的人口又大量南遷,為南方經濟的發展又增加了很多的勞動力。唐朝政府透過大運河,將江南的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到西北地區,讓唐朝又持續了一百多年。但是經過安史之亂的打擊,唐朝現也無力重振雄風,恢復當年盛世了。中央政府對地方藩鎮的控制也顯得力不從心。
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現象,那就是唐中央和地方的主要矛盾,並不集中在和河朔三鎮的矛盾,也就是當年安祿山部下的藩鎮。唐中央打擊的藩鎮主要在江淮一帶,如淮西節度使李希烈,主要的目的在於保護京杭大運河的通行安全,這樣才能保證朝廷財政的安全。中唐時曾經出現過憲宗中興,但也只是曇花一現。
-
5 # 安鍋說道
唐朝失去對地方的控制根本就是制度出現了問題,尤其是兵制。
唐朝前期用的是府兵制,府兵制以均田制為依託,初期還算可以,但隨著土地兼併,均田制遭破壞,府兵戰鬥力變得低下,而此時的唐王朝還在熱衷開疆拓土,經常對外用兵,軍隊是不能沒有作戰能力的,所以到了唐玄宗時期就開始實行募兵制,重用領兵節度使。
開始實行的時候,效果確實不錯,軍隊戰鬥力明顯提升,但是“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唐玄宗為了“武功”不斷擴大節度使的權力,地方的事也歸節度使管,培養出了安祿山,釀成“安史之亂”。
在古代,資訊閉塞,訊息傳輸非常緩慢,過分的放權很可能讓地方獨立性增強,進而不受中央節制,特別是有了軍權和財權,這簡直就是形成割據的沃土。
“安史之亂”以後,隨著唐王朝中央統治力量的削弱,原本就有割據傾向的地方藩鎮,更加尾大不掉,而河北地區的藩鎮尤為跋扈。
最可怕的是,這種割據並不是一家一族能左右的了的,它是一種控制地方大權的職業軍人組成的武人集團,多數時候是集體領導,甚至節度使不如他們的意也會被他們廢掉殺掉。所以唐王朝中央無論怎樣征討冊封都無濟於事,無非是換換幾個牌位式的節度使而已,根源問題解決不了,藩鎮割據就如夢魘一般,始終伴隨著唐朝,甚至到最後大唐天子被藩鎮包圍,幾乎沒有寸土立錐之地,這是一件多麼諷刺的事。
有很多人羨慕唐朝打下了一大片疆土,可誰又知道,這種“武功”培養出的藩鎮巨獸,竟然把唐朝反噬得連骨頭渣都不剩。
回覆列表
分權治導致了藩鎮割據,最終瓦解了唐朝最後的政權。
宋太祖趙匡胤看到了分權治的結果,採取了中央集權的方法――――杯酒辭兵權。集權後的後果就是文人治邊,本末倒置終至國破家亡。
天下紛擾……
集權治,分權治;何治以興天下乎?
惟民心為治――――則天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