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鄰床患者家屬不在,醫院就由一名醫學專家帶領九位醫生和學生對鄰床患者做教學示範,我就去諮詢了劉醫生(我心目中的好醫生),劉醫生表示確實應該徵求一下患者和家屬的意見,以後會注意,可是我想不通所有的人都說我多管閒事,包括患者及其家屬,本人覺得很悲哀,尊重保護個人隱私任重道遠。
5
回覆列表
  • 1 # 楊醫生閒話健康

    首先要表明態度的是,這是種教學行為,事先徵求患者及家屬的同意是應該的,患者及家屬給予配合同樣是應該被表揚、鼓勵和提倡的!

    從醫學的發展史中不難看出醫學既是一門理論學,也是一門經驗學,尤其是經驗積累傳授在醫學的發展過程中,無論是過去還是將來,都不可或缺!

    古往今來, 在醫學的領域,往往世俗的觀點需退後,這已是共識,否則將極大的束縛醫學的發展。

    講一段歷史背景小故事吧!

    我們大多數人都學過新概念英語,第二冊中有一課就是櫥櫃中的骷髏(A Skeleton in the Cupboard),表達的是社會上很多受人尊重,表面風光的人或家族,其實背後都藏著可怕的足以讓名譽掃地的秘密,他們把這種現象稱為廚櫃中的骷髏(好像我們的諺語一樣)。文中所講的就是一個小孩,到一個無比尊重的人家裡發現他櫃中藏著骷髏的事!那麼櫃中藏個骷髏,有什麼可怕的呢?為什麼又能讓人名譽掃地呢?這就跟那一段歷史有關了,也是一段醫學發展艱難史!

    在200多年前的英國,宗教統治下的世俗社會,是不允許對屍體進行解剖的,如有違抗,不但名譽掃地,並會處以重刑!醫療界的先驅們,已逐步認識到了解人體對醫療發展重要性及關鍵性,所以他們當中有些人甘冒風險,不惜被抓被罰,名譽掃地,深更半夜去墓地偷屍體,運回家,供自己研究!這種行為慢慢在上流社會被接納,甚至再後來社會中一些名流大咖們,也會把收藏骷髏當成一種特立獨行的標誌!再後來,大家都知道了,解剖學的興起和發展,對當今醫療的發展起了多大的作用就不用我說了!

    今天我們都要感謝那些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醫療界的先驅們,沒有他們,就沒有醫療的今天;沒有他們衝破世俗的勇敢,我們今天只怕還要靠放血、針灸、湯藥來治病。

    現在回到題中所描述的事情,醫療工作者未事先徵求意見,當屬不妥,但要上升到個人隱私方面談這個問題,那麼請把你的世俗觀點置後!

    總不可能將個人的權益置於人類共同的利益之上!在公共利益面前,沒有私人權益的空間!

    請多些善良和理解吧!

  • 2 # 一夢千秋溯天機

    這個是必須的。教學示範應該事先向患者或其家屬說明,並徵得同意。這是對患者及其家屬的一種尊重,也是法律法規賦予的應盡責任和義務。否則,會涉嫌侵犯患者自由權,隱私權,違反醫療行業規範,未盡到溝通和告知的義務。同時,因為沒有事先告知,也很可能會導致患者及其家屬不配合,教學失敗。

  • 3 # 唐越自由談

    當然是否侵犯公民隱私權和商業不商業沒關係。但病人去醫院看病,已經達成了一個預設的協議:出於看病的需要,你的身體上的隱私對醫生和護士是公開的。所以,不管生活種你多麼害羞,病情需要,在醫生面前你要赤身裸體,這沒有侵犯你隱私權。

    最後,我查了下百科對隱私權的定義,有下面的一個總結,請君參考。

    根據中國國情及國外有關資料,下列行為可歸入侵犯隱私權範疇:1、未經公民許可,公開其姓名、肖像、住址、身份證號碼和電話號碼。2、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或以其他方式破壞他人居住安寧。3、非法跟蹤他人,監視他人住所,安裝竊聽裝置,私拍他人私生活鏡頭,窺探他人室內情況。4、非法刺探他人財產狀況或未經本人允許公佈其財產狀況。5、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記,刺探他人私人檔案內容,以及將他們公開。6、調查、刺探他人社會關係並非法公諸於眾。7、干擾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對其進行調查、公佈。8、將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會公佈。9、洩露公民的個人材料或公諸於眾或擴大公開範圍。10、收集公民不願向社會公開的純屬個人的情況。11、未經他人許可,私自公開他人的秘密。
  • 4 # 新157873

    由帶教資格的醫院進行教學活動是非常正常的行為,臨床教學除了課本知識,離不開臨床患者,患者作為教學課件一樣存在。相信每個帶教老師進行臨床帶教前,會充分得跟信任自己的病人溝通,徵求她們自己及家屬的意見,告知她們在教學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和情況,包括部分隱私的暴露,只有得到病患同意,才會帶學生去臨床示範帶教。另外,學生這邊也是告訴他們在採集病史和臨床學習過程中,充分認識到保護患者隱私的重要性,以及洩露隱私要承擔的處罰,並且注重人文的關懷。

  • 5 # 抓住一隻小榮榮

    作為一個生病化療一年半的病人來說,這個情況實在太常見了,因為我就是一個非常特殊的病人,經常被醫生當做教學示範,每次需要拿我做教學示範時,主治醫生都會提前告知,讓我不要怕,只是每次被十來個實習醫生觀察,有種莫名的尷尬

    我記得最清楚的一次,2017年的6月,那個時候是夏天,醫院裡也有空調特別涼快,我的主治醫生說,這次要來十來個實習醫生,你的情況比較特殊,臨床上非常罕見,給他們講解一下,你不要害怕,實話實說就好

    當時我覺得這沒有什麼關係,本來就是事實,分享一下也沒問題,只是沒想到被十來個醫生圍著看,當時那種尷尬真無法表達,每個實習醫生都要對我查體,我像個傻子一樣的回答,就像是在審犯人,多麼渴望早點結束,多麼希望以後再也不要有如此壯大的團隊來審查

    至於說是否侵犯到隱私,這一點確實存在,因為醫生問得很詳細,病房裡其他病人家屬都在,醫生詢問病人回答時,其他病人及家屬也能聽到,對自己會造成一定的困擾,特別是一些不願被人知道的事情被廣為人知,這就比較難以接受

    所以我覺得在教學示範前還是應該給病人通知,病人不願意的話,便不能強迫做示範,作為醫生,也應該尊重病人的隱私

  • 6 # YiLin3951

    應該,尤其從維護個人隱私角度!但可惜中國當前法規尚不健全,加上患者及其家屬通常渴望獲得醫生及醫院重視以便得到更好的治療,對醫院的這一做法往往或樂意或遷就或無奈……但是,從提高醫學水平,以培養更多的白衣天使角度,似乎,此舉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當然,能在徵得患者或患者家屬的同意後在無無關人員在場下再進行就更好了。

  • 7 # 零點1008

    首先肯定的是必須徵求患者及其家屬的同意!

    中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規定,醫學院校教學附屬醫院有帶教醫學生的義務。同時《債權法》中也提到,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有典型病例或症狀時,患者有義務配合醫學院校教學。當然這裡的條件許可主要指的是患者的自願。

    中國《民法通則》中關於患者的隱私保護範疇,指的是患者享有不公開自己的病情、身體隱私部位、異常生理特徵等個人生活秘密的權利,醫院及其工作人員不得非法洩露。但醫生在診療過程中如果患者隱瞞自己的病史,則醫生不承擔醫療活動造成不良影響的後果。

    關於對患者的示範教學,這裡還牽扯一個隱私權的問題。所謂隱私權,是指公民的基本人格權,它包括以下幾種智慧:

    一、隱私隱瞞權,公民對自己的隱私有權隱瞞,使其不為所知

    二、隱私利用權,權利人可以利用自己的隱私,滿足自己在精神上物質上的需要

    三、隱私支配權,支配自己的隱私,准許或者不准許他人知悉或者利用自己的隱私

    四、隱私維護權,當自己的隱私被別人窺探透露後,當事人可以利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

    綜上所述,無論是教學醫院還是社會公益醫院,如果利用患者做為醫學生的示範教學物件,要經過本人及其家屬的同意,尤其是必須徵得本人同意!

  • 8 # 醫心大俠

    1.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年長的醫生,要把自己的臨床經驗傳給年輕醫生或醫學生,就必須進行教學示範。

    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科學。光靠讀書,很多東西是學不到的。臨床醫學,顧名思義,就是在病床邊的醫學。老師的帶教是相當重要的。醫學生就好比是從沒駕駛經驗的司機。臨床帶教,就好比是教他們上路開車。不教讓他們自己去摸索的開,以後病人會吃大虧的。生命不是兒戲,這不用我多說吧。

    2.醫生在對住院患者做教學示範時,必須注意對患者隱私的保護,這是醫生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另外,我們也應該詢問患者,是否介意。儘管沒有硬性規定說我們在教學示範時,要徵得病人和家屬的同意,但多一些禮貌的請求,會更便於醫患雙方的融洽。這應該也是我們要提倡的。互相的理解和尊重,將使醫患關係更為和諧。

  • 9 # 你是我的小旺財

    題主並不是多管閒事,你的這個建議提得非常好,很有可能因為你的一個建議而讓這位醫生或者說整個科室更加的注重患者的隱私,從而產生改變。

    除了題主在描述中所說的隱私外,還有就是一個尊重的問題。

    在這件事上這位醫生可能沒有考慮得那麼周到,也可能是根本就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教學示範不管是對於患者還是年輕的醫生來說,都有著非凡的意義,首先患者能夠得到醫生全面且系統的檢查,也能讓年輕醫生和實習生對體格檢查熟悉,對疾病的認識更加深刻。

    在一些醫生眼中,這畢竟是對患者有益的事,告不告訴都一樣,反正來醫院就是看病的,現在有個專家願意為你詳細的檢查,應該偷著樂才對。

    告訴患者,是讓患者有知情權和選擇權,雖說是為患者著想,但也應該讓患者瞭解其中的好處,讓患者有尊嚴感,如果不然即便患者不說些什麼,但是不平等感覺在患者心中依然存在,這就會造成醫患之間的隔閡,往往這些是容易被醫生所忽略掉的細節。

    當然醫院是最重視隱私的地方,因為在治療、檢查、詢問病史中,都很容易涉及到患者的隱私,因此在各種規章制度法律法規中,都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醫生要注重保護隱私。

    可隱私這個詞是很籠統的,規章制度裡只說了保護隱私,但沒說明到底什麼屬於隱私,公認的隱私醫生都會盡量去保護,甚至為了保護患者的隱私被家屬誤會,辱罵。

    但有些在大眾看起來無所謂的東西,卻又被部分人當成了隱私,我記的有次我為一個男病人打心電圖,在打的時候他什麼也沒說,一會我老師去詢問病情時他告訴我老師我不注重他的隱私。

    所以每個人心中的隱私是不一樣的,醫院裡做任何關於患者的事,詢問患者的意願是必須的,這不僅僅是對隱私的尊重,也是對於個人的尊重。

  • 10 #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你的做法沒有錯,是要尊重患者隱私的。但是,另一方面講,如果說是普通的查體,不涉及敏感部位(比如不涉及女性乳腺查體、或男女會陰部檢查的話)進行教學示範一般來說不涉及隱私問題,可以在臨床查房中給學生做一下示範。當然,如果給患者說一下情況會更好,比如我如果帶教學生或進修醫生,遇到比較典型的疾病特徵或少見病例時,想給學生講一講,或讓學生做一下檢查,我會提前給患者及家屬說明情況,99.9%的患者和家屬都同意,也都理解,醫學教學的必須組成部分和醫生成長的必要經歷,尤其在大的教學醫院。

    比如這位劉醫生,可能工作較忙,查房時給下級醫生和學生做了教學示範,本意是好的,我想應該不會涉及隱私部位。並且事後提醒後劉醫生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因為現在大家是都需要隱私的,不要說敏感部位的檢查,就是在門診就診時,我一般也會盡可能的問診患者時不會讓其他人在周圍聽或看,這是相互尊重的問題。

    保護患者隱私在學生時代就反覆要求的問題,比如給女性患者做體檢時,要在相對遮擋的環境,並且要有家屬在旁邊或者女醫生或女護士在一旁,這是要求,也應該這麼做。

    醫生應該也必須尊重患者的隱私。同時患者也要對醫生帶教學生可能需要對患者做一下教學示範動作或檢查給予充分的理解。醫學是實踐性很強的科學,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理論聯絡實際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實際的患者病情來教學,醫學的進步,醫生的成長是需要這個過程的。比如香港醫生的考核,其中有一項問診和查體就是透過實際患者來做的,這就需要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相互理解、相互尊重,都是為了醫學的進步和醫生的快速成長,最終更好服務患者,提高更高的醫療水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歐洲的城堡有哪些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