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驕然

    小兒後背流汗,我記得以前聽老人說過,那往往是孩子的心臟有問題,現在醫學發達,可以帶著孩子上醫院看一看,檢查一下。

  • 2 # 白老師談健康

    小兒汗證是指在日常生活環境中,安靜狀態下或活動時,以全身或區域性汗出較正常兒 童多為主症的一種病證。多見於5歲以內的小兒。

    汗證,一般包括自汗、盜汗兩大類。睡中汗出,醒時汗止為 “盜汗”; 不分寤寐而汗 出者為 “自汗”,由於小兒往往自汗盜汗並見,常統稱為 “汗證”,歷代醫家對汗證論述 較多,雖有自汗屬氣虛、陽虛,盜汗屬陰虛、血虛之說,但不論自汗、盜汗,又各有陰陽 之別,臨證當細辨之。

    小兒陽氣偏盛,腠理疏薄,又處於活潑多動、代謝旺盛的階段,所以出汗常比成人為 多,尤其是頭、額部更易出汗。當小兒入睡時,陰回氣交,營衛和諧,清陽發越而略有微 汗,又別無其他症狀者,是謂正常現象。若天氣炎熱,室溫過高,穿衣蓋被過多,進熱 食,或食辛辣之物,或劇烈運動,或恐懼驚嚇均可導致汗出過多,這是由於外界因素所致 多汗,亦不屬病態。如無上述原因而汗出過多,沾巾溼被,此屬病理現象。在中醫學認識 中,出汗既可致病又可治病; 既提示疾病的進退轉機,又反應某種疾病的臨床表現。因此 對於汗法的合理認識,在兒科是至關重要的。

    小兒汗證,多屬現代醫學自主神經功能紊亂,而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活動期及結核 病、風溼病等也常見多汗。反覆呼吸道感染的小兒也可以見到多汗現象。臨證應注意鑑別 診斷,以免延誤治療。

    【病因病機】

    一、病因

    1. 體質因素 小兒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失調,脾胃受損,陰陽氣血虛弱,衛外不 固,營不內守而汗出過多。

    2.疾病因素 外感之後,餘邪未清;或大病之後,氣血受損; 或過食肥甘,鬱而化 熱,均可導致汗出。此時汗出過多是疾病過程中出現的一個主要症狀。

    二、病機

    1. 基本病機 玄府不固。

    2. 常證病機

    (1) 表虛不固 體表之衛氣為人身之藩籬,外御邪氣,若小兒先天稟賦不足,或 後天脾胃失調,或病後失養,致使衛氣虛弱,玄府不固,腠理開洩,導致津液外洩而 汗出。

    (2) 營衛失調 營衛為水谷之精氣,化血生脈,營行於經隧之中,衛充實於皮毛分肉 之間。營陰內守,衛陽外固,玄府緻密,不令汗出。若四時雜感,或過用發散,衛陽受 損,營陰內虧,使營衛失和,開合失司,玄府不固,營氣虛則不能內守而斂藏,故汗液 外洩。

    (3) 氣陰兩虛 氣屬陽,血屬陰,臟腑的氣血、陰陽平衡,則津液內守。若暴病、重 病、久病之後,氣血虛弱,氣虛不能斂陰,血虛心失所養,心液失藏,玄府不固,汗自 外洩。

    (4) 陰虛火旺 小兒生理特點為陰常不足,陽熱易亢,若溫熱病後,陰津耗傷; 或瀉 痢後陰血受損,或病後失調,虛火內生,玄府不固,津液受迫,外洩為汗。

    (5) 脾胃積熱 小兒脾胃運化功能尚未健全,若恣食肥甘,積滯不化,鬱而生熱,積 熱蒸騰而汗出。或熱病後裡熱未清,鬱積脾胃,迫津外洩。

    【診斷與鑑別診斷】

    一、診斷要點

    1. 以白天或夜間全身或某些部位汗出較正常小兒為多為主症。

    2. 無其他病證。

    3. 排除因環境等客觀因素的影響。

    二、鑑別診斷

    1.脫汗 發生於其他疾病病情危篤之時,出現大汗淋漓,或汗出如油,伴有肢冷、 脈微、呼吸淺弱,甚至神識不清等。

    2. 戰汗 表現為惡寒發熱,全身戰慄,隨之汗出淋漓,或但熱不寒,或汗出身涼, 過候再作,常出現在熱病過程中。

    3. 黃汗 汗色發黃,染衣著色如黃柏色,多見於黃疸及溼熱內盛者。

    【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1. 辨生理性汗出與病理性汗出 因環境及活動因素而引起的與其他小兒相比無明顯 差異的汗出,不屬病態; 若小兒睡時常常頭面微汗出,而無其他病證者,亦不屬病態。若 在同樣的條件下,汗出明顯增多者,為汗證。

    2. 辨虛實

    (1) 虛汗 氣虛者,汗出惡風,動則益甚; 陰虛者,睡中汗出,醒則汗止,潮熱,心 煩,口乾。

    (2) 實汗 熱淫於內者,表現為蒸蒸汗出,煩躁,面赤或口唇紅。

    (3) 虛實夾雜 營衛不和者,汗出惡風,時寒時熱。

    二、治療原則

    1. 基本治則 固玄止汗。

    2.具體治法 治療汗證,當標本同治,以治本為主,治標為輔。治本,即虛則補 之,實則瀉之,熱則清之; 治標,指斂汗止汗而言。臨證總以辨證為要,審因論治, 則不止汗而汗自止。

    3.劉弼臣教授治療汗證的臨床經驗 劉弼臣教授認為,治療自汗,牡蠣散當為通治 之方,但需分表裡。屬表虛者,宜調和營衛,可用桂枝東加附子; 如裡血迫蒸,津液妄 洩,出現惡熱口渴、脈象洪大者,宜清陽明經熱,可用白虎湯; 若汗出,大便秘結者,又 宜盪滌陽明腑實,可用調胃承氣湯。

    三、分證論治

    1. 衛表不固

    證候表現: 自汗為主,時時汗出,以頭部及胸背部為多,動則益甚,神疲乏力,面色 少華,肢端欠溫,平素易感冒。舌質偏淡,苔薄白,脈細弱,指紋色淡。

    證候分析: 本證多見於先天不足、後天失調及病後體質虛弱的小兒,以肺衛氣虛證為 主。肺主皮毛,肺氣虛弱,衛外不固,腠理疏鬆,津液外洩而汗出; 動則耗氣,津隨氣 洩,故汗出更甚; 氣陽不足,故神倦乏力,面色少華,肢端欠溫; 衛表不固,時邪易襲, 故易外感。舌質偏淡,苔薄白,脈細弱,指紋色淡,均為衛氣虛弱的表現。

    治法: 益氣和衛,固玄止汗。

    方劑: 玉屏風散 (《醫方類聚》) 合牡蠣散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加減。

    方解: 方中重用黃芪益氣固表,配白朮健脾益氣,少佐防風走表,助黃芪御風,是補 中寓散之劑; 牡蠣散中牡蠣斂陰止汗,浮小麥養心斂汗,麻黃根收澀止汗,合黃芪益氣固 表。兩方合用,加強了益氣斂汗之力。

    加減: 脾胃虛弱,納呆便溏者加山藥、炒扁豆、砂仁健脾助運; 汗出不止者,每晚在 睡前用龍骨、牡蠣粉外撲以斂汗。

    2. 營衛不和

    證候表現: 自汗為主,汗出遍身,或惡風怕冷,不發熱或伴有低熱,精神倦怠,胃納 欠佳,舌淡紅,苔薄白,脈緩。

    證候分析: 素體虛弱,衛表不固,或病後邪雖退而正氣未復,營衛失和,衛氣不能外 固,營陰不能內守,津液不能固攝而外洩,因而汗出遍身,惡風怕冷,或伴有低熱; 汗出 過多或過久,耗傷氣血津液,則精神倦怠,胃納欠佳; 舌淡紅,苔薄白,脈緩為營衛失和 之象。

    治法: 調和營衛,固玄止汗。

    方劑: 黃芪桂枝五物湯 (《金匱要略》) 加減。

    方解: 方中黃芪益氣固表; 桂枝溫經通陽,配芍藥護營收斂,調和營衛; 生薑、大棗 補益中氣,助黃芪以固表。

    加減: 若汗出不止,可加浮小麥養心斂汗,龍骨、牡蠣潛陽斂汗; 若精神倦怠,胃納 不振,面色少華者可加山藥、太子參、生山楂等健脾。

    3. 氣陰不足

    證候表現: 以盜汗為主,也常伴自汗,汗出較多,神萎不振,形體消瘦,心煩少寐, 寐後汗多,或低熱,口乾,口唇淡紅,舌質淡或嫩紅,苔少或見花剝苔,脈細弱或細數。

    證候分析: 本證多見於熱病、久病、重病後氣陰受損,或素體氣陰兩虛者,由於臟腑 失養,故身體消瘦,神萎無力; 氣虛不能斂陰,陰虛易生內熱,迫津外洩,故汗出較多; 汗為心液,汗出過多則心血暗耗,心神失養,故心煩少寐,寐後汗多; 舌淡或見嫩紅,苔 少或見剝苔,脈細弱,均為氣陰不足之象。

    治法: 益氣養陰,固玄止汗。

    方藥: 生脈散 (《醫學啟源》) 加味。

    方解: 方中人參益氣生津; 麥冬養陰清熱; 五味子收斂止汗。若氣虛不甚者方中人參 可換為黨參、太子參; 若兼有陰虛者則用北沙參,重者用西洋參。

    加減: 若精神困頓、不時汗出、汗液偏涼、面色無華者,乃陽氣偏虛,方中去麥冬加 炙黃芪加強益氣之力。

    4. 陰虛火旺

    證候表現: 盜汗為主,頭身汗出較多,形體消瘦,口渴顴紅,煩躁易怒,夜寐不寧, 唇燥口乾,便結溲赤,舌尖紅起刺,苔光或剝,脈數。

    證候分析: 本證多見於素體陰虛,或熱病之後、暴瀉久瀉傷陰,陰血虧損,虛火內 生,迫津外出,故潮熱盜汗,煩熱少寐; 火熱爍陰,陰津耗損,故形體消瘦,唇燥口乾, 便結溲赤; 舌紅苔少,脈數亦為陰虛火旺之證。

    治法: 滋陰降火,固玄止汗。

    方劑: 當歸六黃湯 (《蘭室秘藏》) 加減。

    方解: 方中當歸、生地、熟地滋陰養血; 黃芩清肺火; 黃連清心火; 黃柏瀉相火以除 煩熱; 黃芪固表實衛。諸藥合用,共奏滋陰降火斂汗之功。

    加減: 汗出淋漓者加麻黃根以斂汗; 潮熱甚者加知母、地骨皮、龜板、鱉甲。

    5. 脾胃積熱

    證候表現: 自汗盜汗並見,頭額、心胸、手足汗多,手足心熱,病程較短,面赤,或 見口臭納呆,腹脹腹痛,大便或秘或瀉,夾有不消化食物殘渣,睡臥不寧,或夜間潮熱, 苔黃膩較厚,指紋滯,脈滑。

    證候分析: 本證為汗證中之屬實者,常因食滯化熱,或餘熱未清,積於脾胃所 致。小兒脾胃虛弱,飲食不知自節,若恣食肥甘厚味,積滯不化,鬱而生熱。積熱蒸 騰,故面赤; 迫津外洩則汗出不已; 積滯內生,脾胃運化失司,故胃納呆滯,腹脹腹 痛,大便失常; 胃不和則臥不安,故睡臥不寧; 苔黃膩,指紋滯,脈滑均為脾胃積滯 所致。

    治法: 理脾清熱,固玄止汗。

    方劑: 曲麥枳術丸 (《醫學正傳》) 加味。

    方解: 焦神曲、炒麥芽、生山楂、雞內金運脾消食; 炒枳實行氣消滯; 炒白朮健脾; 檳 榔、炒萊菔子消食導滯; 黃芩、黃連、銀柴胡清熱除煩。諸藥合用,積消則熱平而汗止。

    加減: 熱盛者加龍膽草; 低熱者加地骨皮; 大便秘結者加大黃; 食積溼阻,熱象不甚 明顯,苔白膩者,用保和丸加減。若餘熱未清,鬱於脾胃者,可用涼膈散清熱瀉火。

    四、其他療法

    1. 中成藥

    (1) 生脈飲 用於氣陰不足之汗證,每次1支,每日2~3次。

    (2) 玉屏風散 益氣固表,可治肺衛不足、易汗出、反覆外感者。每次6~9g,每日 3次。

    2. 單方驗方

    (1) 穭豆衣30g,紅棗20g,水煎服,連服3~7日。用於各種虛汗證。

    (2) 糯稻根30g,浮小麥、癟桃幹各10g,水煎服。用於自汗。

    (3) 浮小麥30g,麻黃根6g。水煎代茶飲,用於自汗。

    3.藥物外治 五倍子粉適量,溫水或醋調成糊狀,外敷臍部。或與明礬等量,各研 細末,入溫水調勻,做成藥餅如銅錢大小,每次臨睡前調成糊狀,敷臍部,再用膠布固 定。有固表止汗之功。

    【預防與調護】

    一、預防

    1.合理餵養,飲食有節,避免飢飽無度及肥甘過度,以免損傷脾胃。

    2. 多飲開水,汗出過多者可用淡鹽水。不喝或少喝飲料,忌食辛散食品及藥物。

    3. 室內溫度溼度要調節適宜,陰虛者宜偏涼,陽虛者宜偏熱。

    二、調護

    1. 注意個人衛生,保持面板乾燥,拭汗應用柔軟毛巾或紗布,勿用溼冷毛巾,以免 受涼。

    2. 注意飲食調養,勿食辛辣煎炒炙煿食物,也勿過食肥甘厚味。

    3.藥物治療不宜辛散太過。室內溫度溼度要調節適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曆三月問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