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金風C玉露一相逢

    說到中國歷史上盛極一時的朝代,不得不說唐朝,現在的海外華人在當地建立的聚集地都叫唐人街就可以看出華人對於唐朝骨子裡的一種懷念,唐朝也是漢人建立王朝以後對外擴張達到一個巔峰的朝代。

    唐朝時期,先後平定了突厥,薛廷陀等部,使得更多的邊疆少數民族部落歸附,為了有效的對突厥,回紇,靺鞨,鐵勤,室韋,契丹等部實施管理,遂仿照漢朝開始設立都護府的建制,最早是建立了安東,安西,安北,單于,北庭,安南,東夷,昆陵,蒙池九大都護府,但是自武后執政至玄宗時期,實際上只剩下了我們後世所熟知的六大都護府,就是安東,安西,安南,安北,單于和北庭,其中猶以安西都護府更為出名。

    大唐盛世之時,領土面積擴張至1200多萬平方公里,其中關是安西都護府就管轄3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相對於其它都護府,管轄面積不是一般大,而且相比其它五大都護府,安西都護府自成立以後就一直沒能消停過,和吐蕃之間的衝突一直持續。據史書記載,安西都護府雖然管轄面積300萬平方公里,但是實際駐軍才兩萬多,都護府駐地在今天的新疆吐魯番,後擊敗龜茲國,又把都護府遷至龜茲,也就是今天的新疆庫車縣。

    安西都護府管轄範圍內在波斯以東十六國,設定了十六個都督州府,統轄八十個州,一百一十個縣,一百二十個軍府,面積西抵波斯,還包含了現在的吉爾吉斯斯坦部分,哈薩克部分,雖然唐軍數量很少,但是都是百戰之兵,採取的政策也是武力加安撫,由當地人治理,並帶給他們先進的技術,讓當地能夠從心裡歸附大唐,可見安西都護府的強盛。

    安史之亂時,安西都護府抽調精兵參與平叛,讓吐蕃有了可趁之機,派兵佔領了安西四鎮,切斷了大唐與還在安西都護府駐守的唐軍的聯絡,致使他們孤軍奮戰,面對吐蕃進攻,拒不投降,失聯長達三十多年,直到郭昕遣使者冒死回唐求救,唐德宗才知道,哇塞,原來安西都護府還在我大唐手裡,只是由於當時吐蕃勢大,郭昕戰死,安西才最後失陷,在當時也是一個可歌可泣的捍衛國家領土主權的悲壯事蹟。

  • 2 # 歷史縱橫帝

    導讀:個人以為安西之所以出名就是因為它管理這龐大的關鍵的戰略要地西域。毗鄰吐蕃、大食,還處於東西交通要衝,所以還要抵禦吐蕃和大食的襲擾。尤其是在北庭都護府設定之前,安西都護府管理著這數百萬平方公里的龐大國土,安西之所以重要並不僅僅因為所謂的經濟利益,更重要的是透過安西可以從東和北兩個方向保持對生死大敵吐蕃的軍事壓力。終唐一朝突厥被擊敗後,吐蕃就成為大唐的心腹之患。安西都護府設立

    在唐太宗的貞觀年間,為針對西突厥唐朝設定安西都護府作為抵抗突厥的前沿陣地。在唐高宗時期,大唐徹底擊敗西突厥把突厥故地全部納入安西都護府的統治範圍。此後安西都護府轄區雖然有所變化,但是建制一直持續了130多年。也許在安西都護府建立之初並沒有考慮到軍事壓制吐蕃的想法,但是隨著吐蕃的崛起,吐蕃與大唐之間的為地盤和生存空間的爭奪就一直沒有停止過。

    安西都護府對對吐蕃的壓制的關鍵作用

    大唐之前的主要對手是突厥,其次才是吐蕃。下面我們來看一張唐高宗時期的地圖,如下圖所示。此時的吐蕃和大唐接壤的部分就是河西和劍南兩部分,松州之戰就發生在這劍南接壤的部分。

    由於吐谷渾和西突厥的存在,所以唐蕃在彼此核心的關中和西域地區還沒有那麼激烈的爭奪。所以此時兩國戰爭的烈度比較弱。但是這個局面很快被打破,隨著吐谷渾和西突厥的滅國吐蕃在河西隴右和西域直接和吐蕃接壤。雙方的戰爭烈度和頻繁程度直線上升,如下圖所示:黃色曲線表示全面截然

    兩國基本都處於國力的巔峰狀態,彼此的爭鬥是火花四射。從高宗咸亨元年(670年)的西域之戰開始包含大非川之戰、青海之戰、安西之戰到玄宗時期的石堡城之戰,唐朝和吐蕃在從劍南、隴右、關中、河西一直到西域的各條戰線上展開了全面爭奪。此時安西都護府的作用就非常明顯了。

    唐朝從安西到劍南呈現一種半包圍的方式和吐蕃接壤,吐蕃的人口基數決定了他的兵員數量不是非常充足。所以唐朝可以從東和北兩個方面保持對吐蕃的軍事壓力。尤其是安西精銳善戰的安西陌刀隊對吐蕃的威脅更大,在相當程度上減輕了吐蕃對大唐關中核心的軍事壓力。吐蕃被牢牢壓制在青藏高原的版圖上。(如下圖所示)

    隨著安史之亂的爆發,安西軍的精銳被大唐不斷抽調到中原平定叛亂。安西和河西地區軍事力量逐漸薄弱,吐蕃抓住這難得的戰機展開了對河西和安西的侵蝕。由於河西被吐蕃切斷,唐朝在安西的駐軍不發得到補充慢慢的被吐蕃消耗殆盡。真個西域河西都納入了吐蕃版圖,這樣失去了安西的軍事壓制,吐蕃的兵鋒直接指向關中河西地區。在這種惡果下,吐蕃甚至攻破了唐朝的都城長安。雖然只有十幾天的時間,但是他們依然立了以為傀儡皇帝,由此可見安西都護府對吐蕃的軍事壓制的重要作用。

  • 3 # 造班長

    寫在前面:安西都護府如此有名,不僅因為它是大唐曾經的榮耀,更是因為一群人的堅守,他們就是安西唐軍!

    先說說安西都護府為什麼是大唐的榮耀。

    都(dū)護,最早出現在西漢時期,“都”意為全部,“護”意為為監護、保護,合起來就是:全都保護起來!

    大有一番可親可愛的憐愛之意。

    既然決意要保護好一方子民,必不可少的就是軍隊,所以都護府也是國家為邊境人民設定的軍事機關,一能撫慰諸藩,二能輯寧外寇,相當於現在武警和解放軍的合體。

    曾經的大唐總共設立過九個都護府,到唐玄宗時期確定出六大都護府,分別是安西、安北、安東、安南、單于、北庭,在不同區域各自將突厥、回紇、靺鞨、鐵勒、室韋、契丹等可能侵犯我們的遊牧民族給盯牢了。

    640年,高昌國王麴文泰和西突厥聯合佔據了西域商路,扣押了唐朝商人和使者,唐太宗便派兵征伐高昌。

    這一年,麴文泰在唐朝軍隊還沒有打進來之前,就在惶恐中病逝。

    高昌這個位置太重要了,扼守在天山南路的北道咽喉,是東西交匯的要衝。以大唐的國力,擴張的版圖遲早也會覆蓋高昌。

    高昌滅國以後,唐太宗在此地先設下西洲都護府,不久又在不遠處的交河設定下安西都護府。

    接下來二十餘年,安西都護府幾次移址,每一次搬遷也都伴隨著唐軍在西域管轄範圍的擴大與名望的提升。

    公元648年,安西都護府遷至龜茲(今庫車),同時,在天山以南的焉耆(yān qí)、龜茲(qiū cí)、疏勒(今喀什)和崑崙山以北的于闐(今和田),設定四座軍事重鎮,是為安西四鎮。後來為了方便掌控天山以北和蔥嶺以西的廣大區域,又用碎葉鎮(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替換了最東邊的焉耆鎮。安西四鎮,成為唐帝國控制西域的最強防線。

    在北庭都護府分治天山以北前,安西都護府的管轄範圍也異常廣闊,北起阿爾泰山,南至崑崙山,西邊一直管到如今烏茲別克的鹹海(鹹海馬上就要消失了唉),那真是一段波瀾壯闊的光輝歲月。

    ▼公元685年前後的安西都護府

    再讓我們把目光集中在大唐最精銳的野戰軍團——安西軍上。

    由於安史之亂,玄宗出逃,肅宗調安西軍回中原平叛,這一決定造成西域兵力空虛,覬覦河西已久的吐蕃乘機攻佔河西,同時也掐斷了西域與中原的聯絡,從此,西域成了中原王朝的一塊飛地。而駐守西域的剩餘安西軍甚至連唐朝兩次改元都不知道,曾經出土的文物有“廣德四年”的字樣,而真實的廣德只有兩年,他們對中原朝廷發生的一切都不瞭解,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堅守了西域長達半個世紀之久!

    公元768年,西域的一小股部隊終於突破重圍到達長安,將那裡的一切告訴了唐代宗(他們甚至都不知道代宗即位)一時間滿朝為之悵然落淚,代宗感動的說:“不動中國,不勞濟師,橫制數千裡,有輔車首尾之應。以威以懷,張我右掖,凌振於絕域,烈切於昔賢。微三臣之力,則度隍逾隴,不復漢有矣”。

    然而感動歸感動,大唐帝國此時連中原都快不保了,更別說西域,最終“十動然拒”,沒有派出一個援兵,這就是讓他們自生自滅的委婉表達罷了。

    然而,這支中原部隊仍然不屈服於吐蕃,奉華夏為正朔,繼續為大唐堅守西域。到了公元783年,德宗答應了吐蕃以割讓西域作為其出兵幫助唐朝平叛的條件,但是這一命令並沒有傳到西域,西域守軍以為是吐蕃的計策,所以堅守不降,奮力抵抗。他們就這樣在毫無補給和援兵的情況下堅守了西域四十多年!(此時此刻讀這篇文章的你應該都不到四十歲)期間無一人投降,直到公元808年全部陣亡。

    那時候,全軍都已是白髮蒼蒼,他們大多數都是十幾歲就跟隨將軍出塞,為大唐帝國守衛最遙遠的尊嚴,也是這份尊嚴,讓他們為之付出了一生的宿命,從此再未踏足中原故土。他們人生的一切,就是這半個世紀的堅守。至此,西域一半以上地區永遠“不復漢有”,直到今天也是如此。誰曾想過,那些最後為中國守衛絕域的勇士,他們就這樣孤軍奮戰的過完了自己的一生。

    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公元766年前後吐蕃攻佔河西走廊

    ▼公元790年孤立無援的安西都護府

    沒有人知道那些士兵們,在怎樣為國家廝殺,也沒有人記錄下他們最後的英勇,精銳強悍的安西軍無一人生還。

    更令人動容的是,學者從史料上的線索推斷,安西都護府可能一直到808年前後才徹底陷落,也就是說,在與中原失去聯絡以後,安西軍苦苦支撐了近半個世紀。

    如今安西都護府已經消失了一千多年,只有這個名字還不曾被遺忘,不僅是因為它代表了一個繁盛時代的榮光,更是因為它的背後是無數人的肝膽忠腸!

  • 4 # 江雨燕

    因為安西都護府管理著唐王朝同西域各國密切來往的“絲綢之路”,同時又因為安西都護府在軍事上管理著西域各國,由此使得安西都護府的地位和名聲都明顯要優於其它都護府

    都護府的作用的是什麼?

    唐代的都護府的前身是漢朝的西域都護府,隨著張騫出使西域和匈奴被漢廷擊敗並退出西域後,漢宣帝便在西域設立都護府,行政建制上屬於郡級,都護府的最高行政長官都護與太守平級。都護府的設立是中央朝廷設立的行政機構,其主要作用是負責傳達和實施中央政策和命令,維護轄內諸國治安和穩定。唐朝安西都護府的建立最初是為了防備西突厥,伴隨著西突厥的失敗,安西都護府的轄區得以逐步擴大。

    安西都護府特殊的地理位置

    隨著東、西突厥的逐步滅亡,西域各國開始依附於唐朝統治下,其鼎盛時期,安西都護府一度管轄著新疆、哈薩克東部、東南部、吉爾吉斯斯坦全部、塔吉克東部、阿富汗大部、伊朗東北部、土庫曼東半部、烏孜別克斯坦大部等遼闊區域,並在龜茲(新疆)、焉耆(今新疆焉耆西南,後被替換為碎葉城)、于闐(今新疆和田西南)、疏勒(今新疆喀什)等地設定安西四軍鎮。

    唐朝逐步控制西域各國後,西域同唐朝內地的交流也日益密切,唐朝因此重修了玉門關,並開放和打通了從天山通往中亞各國的絲綢之路東段,而西域各國的臣服保證了絲綢之路的穩定,大量阿拉伯商人沿著絲綢之路擁入唐朝內地。其中,正處於絲綢之路必經之地的“昭武九姓”國對於中亞各國和唐朝的交流來往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中轉作用。

    透過上面這幅“古絲綢之路”的陸上路線圖我們就可以證明這一點,在唐太宗李世民時期由於採取和親政策使得吐蕃和唐朝保持了和平友好的局勢,使得沿著古絲綢之路交流來往的各國商人、傳教士和文化使者都沒有受到干擾。古絲綢之路從長安出發,出玉門關走敦煌,最後從龜茲(新疆)進入中亞,而這段路線正是安西都護府管轄的區域。

    而相比較其他都護府,經由安西都護府管轄內的絲綢之路同中原進行進行商品貿易和文化交流的頻率是最高,也是古代中國同世界文明主要來往的一條路線,也是交流往來最為密切的地區,而反觀東邊主要是契丹、高句麗和日本,這顯然是無法同西域比較的。

  • 5 # 潮白河畔風叔

    首先,安西都護府自唐太宗貞觀十四年(640年)起,到唐憲宗元和三年(808年)止,共存在約170年。管轄包括今新疆、哈薩克東部、東南部、吉爾吉斯斯坦全部、塔吉克東部、阿富汗大部、伊朗東北部、土庫曼東半部、烏孜別克斯坦大部等地。安西都護府另設有四個軍鎮,即龜茲、疏勒、于闐、碎葉。 從太宗至武后,建立了安東、東夷、安北、單于、安西、北庭、昆陵、蒙池、安南等九個都護府。到玄宗開元天寶時,只剩下安東、安北、單于、安西、北庭、安南都護府,這就是著名的六都護府。北庭都護府等一是時間跨度短,二是管理區域小,產生的歷史影響小。

    2、《舊唐書·地理志三》記載“安西都護府,鎮兵兩萬四千人”。區區兩萬餘人能管理三百餘萬平方公里的西域。這一點自古就留下了很多的研究話題。史學家,文學家研究,記錄的多,自然知名度就高。

    3、西域這個詞在中國歷史上出鏡率相當高,張騫出使西域開始,歷代歷史經常提及。那麼對西域的管理問題自然受終始程度就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父母在我3個月大的時候離婚了,如果母親去世我該如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