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遠處吹來陣風

    湖廣熟天下足是明中期以後的事,而之前的原有說法是蘇湖熟天下足,指的是蘇州府湖州府等江南地區。江南一帶隨著工商業的興盛,土地由原來糧食種植為主轉向為桑棉以支撐絲綢和棉布的生產。而越南的占城稻自宋代引進後在江南普及種植,明中期後在湖廣開始也大力普及,在明代地方官員的支援下占城稻等雙季稻新作物替代了原先本土的單季稻,使得稻米的生產量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從而湖廣熟天下足替代了原來的蘇湖熟天下足的說法。

  • 2 # 四川達州人

    明代之後,湖廣省(湖北湖南)開發得比較成功,糧食產量高,而且人口比江南少,可輸出糧食多,所以就有這個說法。

  • 3 # 老曹電影

    元朝時期將湖南和湖北兩省劃分為湖廣行省,明朝建立後,基本套用了明朝的模式,至清朝又把兩省分開,形成了今天湖北和湖南省。“湖廣熟,天下足”出現在明天中期以後,《餘冬錄》一書中雲:“‘湖廣熟,天下足’之謠,天下信之,蓋地有餘利也。”道出了“湖廣熟,天下足”形成的原因,湖廣地區主要由江漢平原、洞庭平原、漢江平原等幾個平原構成,地勢平坦,宋朝以後,經濟發展中心南移,極為重視農田的水利建設,推廣新的農業生產技術,官員的考核也與農業有關,有田功者賞的政策。

    在這種模式下,湖廣地區的大批農田發展起來,水稻的種植也由一季變成一年兩季,還推行土地輪作制度,糧食產量大增。

    糧食產量的增加,必定不會只是自給自足,最後,糧食商品化產生了,湖廣地區靠近長江這條黃金運輸水路,出產的糧食可以快速運到北方地區以及其它地區,所以便出現了“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

  • 4 # 丹書戰史

    每個年代有每個年代的需求,我們現在的“天下足”,講的是全面小康社會,然而古代社會,由於時代的限制,生產力的限制,他們的“天下足”,就是很簡單的解決溫飽,老百姓一年四季能吃上飯,穿上衣,這就是太平盛世。

    那麼為什麼說湖廣熟、天下足呢?原來還有一種說法,是蘇湖熟、天下足,無論哪種說法,指的都是長江中下游地區。古代是農業社會,農業生產是國家的根本,足量的糧食生產是穩定社會的基礎,而水稻的引進與推廣,中原地區人口南遷,加上長江中下游優良的地理位置,廣袤的衝擊平原,為水稻和田園桑蠶的生產提供了絕佳的環境。 然而古代畢竟科技等落後,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更差,相對於黃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區,長江中下游對於長江的洪水災害,乾旱等,要更容易處理,中原地區不僅要面對黃河的汛期,正常的乾旱,還有凌汛,冰凍等自然災害,一旦爆發嚴重的災害,則可能顆粒無收。這就是為什麼古代各個朝廷都致力於開發江南地區,例如隋朝的京杭大運河等等。

    在太平盛世的時候,人民總想過上更富餘的生活,而蘇湖廣地區的絲織業,為老百姓創收,為朝廷創收,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渠道。即能解決溫飽,又能拉動經濟,當然是朝廷重視的後花園了。

  • 5 # 喜歡歷史的搬磚工

    以史為鑑,我是中國古代史專篇。

    “湖廣熟,天下足”這個說法出現在明朝中後期,主要是因為在那個時候,湖南、湖北長江中下游平原已經成為全國商品糧的基地,所以其每年產量基本可以滿足當全國商品糧的供應了。

    湖廣介紹

    湖廣在中國古代是作為地名的,明清以後就是指兩湖,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湖南、湖北,其實在元代的時候,湖廣是叫湖廣省,所轄地區為湖南湖北,廣西,海南,貴州大部分以及四川一部分及廣州雷州半島,但是在明清時期就只有湖南湖北,不過卻一直延用了這一稱呼。湖南湖北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正處於中國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的過渡帶,已洞庭湖為界,地貌型別多樣性,山地,丘陵,平原和崗地兼備。湖北省中南部為江漢平原,與湖南省洞庭湖平原連成一片,地勢平坦,土壤肥沃。

    湖廣地區歷史發展

    宋元時期,湖廣地區糧食產量開始又大的發展,但是糧食產量的的產銷中心仍然是在江浙一帶,當時民間則是流傳的“蘇常熟,天下足”的諺語。

    明朝的時候,政府採取了招撫流亡,放還奴隸,勸客農桑,兩湖地區人口開始大量增加,有人耕地,而此時的原來江浙地區開始種植棉花,生產絲綢,那麼江浙地區的糧食產量開始下降,只能從外地運,而多以兩湖地區為糧食產地。到了清代,人口更是大量增長,特別是長沙,成為全國著名的米市,大量銷往外省,因此這個時候就形成了“湖廣熟,天下足”的美譽。

  • 6 # 風語竹音

    湖廣是指湖南、湖北兩省,這句話的意思是“兩省盛產稻米,兩湖豐收,則天下糧足”。

    自古以來,湖廣一帶自然氣候風調雨順,乃糧食主產區,元代時設為“湖廣行省”,明代沿襲了這種行政區劃,清代時,把湖廣行省劃為湖南和湖北兩省。

    而“湖廣熟,天下足”這句諺語見於明代嘉靖年間,湖南人何孟春在《餘冬錄》中記載:“‘湖廣熟,天下足’之謠,天下信之,蓋地有餘利也。”

    之所以能夠實現“湖廣熟,天下足”,不只因為這一帶具備天時地利,還有兩湖地區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

    兩湖地區主要產糧是稻穀,明清以來,地方政府極為重視農田水利建設和生產技術,甚至對官吏實行“有田功者升,無田功者黜”的政策,生產技術也十分高超,不僅實行了雙季稻,而且還推廣了輪作複種制度。

    同時,再開發灘塗沼澤、圍墾河湖造田、興建水堤、修挖排灌渠系,保證農田旱澇保收,高產穩產。

    同治年間的《江夏縣誌》記載:“谷分早秧、晚秧,早秧於割麥後即插,六月半獲之;插晚秧於獲早谷之後,仲秋時獲之。”這些技術的推廣普及,提高了糧產區的土地利用率,繁榮了經濟也增強了糧食生產力。

    還有,兩湖地區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交通十分便利。

    地處長江大動脈中游,不僅盛產的糧食可以迅速運往各地,其他糧產區的糧食也能很快運來,這裡已成為糧運的集散地,對“兩廣熟,天下足”的實現,起到了重要作用。

    時至今日,兩湖地區仍然還是中國糧食的主產區,“兩廣熟,天下足”仍然鼓舞民心!

  • 7 # 笑看東籬

    據正規史書記載:宋朝時期,社會上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引申為“南方糧食和相關農作物”的豐收或豐產,全國“吃穿不愁”!為什麼有這樣的“諺語”呢?

    從唐至宋朝,南方戰亂較少,中原人為避戰亂南遷,帶去了先進的技術;加上自然條件優越,江南地區農業發展迅速,超過了北方。

    為提高糧食產量,從越南國引進了優良品種→“占城稻”,很快在江南地區推廣。太湖流域的蘇州、湖州地區,成為重要糧倉,因此有了“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水稻在宋朝躍居糧食產量首位。

    棉花的種植,由兩廣、福建擴充套件到了長江中下游地區。茶樹的栽培也有很大發展,江南的丘陵地區,新開墾了許多茶園。

    南方無戰禍,森林沒有受到破壞,又大量種植茶樹等,有利於自然環境的養生,利於農作物生長。

    宋朝江南地區農業的發展,為後世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蘇湖熟,天下足”諺語的內涵,今天仍然有意義!

  • 8 # 英短銀漸層層疊

    大家聽到最多的,是蘇湖熟,天下足,很少聽到湖廣熟,天下足,這是為什麼呢?

    要想理解 湖廣熟,天下熟,首先就要理解蘇湖熟,天下足。

    讓我們從政治環境和種植作物兩個角度來分析。

    “蘇湖熟,天下足”是南宋時候的民諺。大概地區,是今天的江浙地區和湖南湖北,尤其是江浙兩省。

    為什麼這樣呢,因為:宋元明清時期的中國的糧食供應基地主要集中於長江中下游的太湖、鄱陽湖和洞庭湖等平原和湖沼地區。這些地區不僅自身人口稠密,還要運出大量的糧食供應其它地區,所以從宋代以後就流行有“蘇湖熟,天下足”的民諺。

    其實,還有兩個重要原因。第一個就是北宋徽欽二帝被金兵虜走,發生靖康之變,宋朝皇室南渡,在臨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建立了南宋,此時此刻,北方地區有大量的世家大族隨皇室南遷,亦有大量平民躲避金兵的殘暴,攜家帶口逃難到南方,客觀上這也促進了中國歷史上經濟重心的南移。

    ps:中國經濟重心的南移從唐代開始,至南宋徹底完成。

    靖康之恥示意圖

    至此,中國的南方,尤其是江浙兩省,再也不是西漢司馬遷《史記》中記載的“楚越之地,地廣人希"

    為什麼要強調趙宋皇室和大量貧民貴族的南遷呢?因為靖康之變導致北方人口快速下降,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北方的難民到達還未充足開發的太湖平原,就像清末民初闖關東的難民們一樣,發現了大量未開發的土地。這導致了兩個非常重要的效果,第一個就是江南的富足得到了基層平民的切身體會與驗證,那麼蘇湖熟,天下足這樣的說法才會有傳播的可能。第二個就是南宋偏安一隅,所謂的天下足,真的、真的、真的無法包含被金夏二國所佔領的北方地區和西北地區,所以蘇湖熟,天下足,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是,南宋的天下是不包含中原的,南宋的天下,狹義上只是太湖平原罷了。

    南宋狹小的國土

    第二個原因就是占城稻的推廣。北宋年間,由朝廷也就是官方出面,從今天的越南(當時稱之為安南,占城)引進了高產水稻品種占城稻。眾所周知,除了在現代化的今天,北方可以種植水稻(以東北的三江平原種植水稻數量為最多),在封建時代,北方是無法種植 水稻的。占城稻的畝產比本土水稻要高很多(據說味道不如本土水稻),而江浙兩省所在的長江三角洲(太湖平原)地勢平坦,水熱條件適合水稻種植,自古以來就是稻米的重要產區,引進佔城稻之後,普通農民的歲收會明顯提升。有關占城稻的作用,有大量的文章,在此不再論述。

    平坦的太湖平原:

    那麼湖廣熟,天下足的含義有什麼不同呢?第一個不同是天下足的含義不同,第二個不同是種植作物的不同。

    湖廣熟,天下足的說法據推測應該是明朝末年出現的。明朝末年,北方被農民起義,尤其是李自成的農民起義破壞了生產關係,糧食產量下降。南方地區今天的江浙兩省在明末已經是人口密集的地區,經濟發達,甚至出現了所謂的資本主義萌芽。也就是說,明末的江浙地區雖然沒有戰亂,經濟發達,糧食產量也很高,但是人口數量也是數一數二,又加之工商業發達,以紡織行業為代表,經濟作物侵佔了一部分農田(比如桑樹),所以江浙地區自足可以,想要外調,達到天下足的效果還是差強人意。

    發達的工商業修建了繁華的江南都市,桑樹等經濟作物也侵佔了大量農田:

    那麼此時此刻的兩湖地區是什麼特點呢?今天的武漢長沙似乎在二線城市裡也是排前列的,而事實上,一直到清末張之洞在武漢興起洋務運動之前,武漢在中國的經濟版圖裡是不如蘇州南京的。在明朝中期,兩湖地區甚至發生了以李原為首的農民起義,人數在最多的時候達到150萬之多。因此在兩湖地區人口並不如江浙地區密集的前提下,明朝中期順利的解決了荊襄流民問題,兩湖地區的生產關係和生產力得到了恢復,糧食產量上升,除了滿足自身的需求之外,還有相當數量 的糧食可供外調。

    第二個原因是明朝中期,因為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導致甘薯和玉米傳入中國,而甘薯和玉米的產量是明顯比水稻要高的。事實上,這兩種作物也是後來清朝人口突破兩億四千萬的重要原因。在過去的歷史上,不論是強盛的漢朝還是唐朝的開元盛世,都極少突破一億人口。

    玉米的畝產量能養活的人,遠超水稻:

    地瓜(甘薯)的畝產量也是驚人的:

    所以湖廣熟, 天下足的天下包含的地區更廣,或者說從統治者的角度看,湖廣熟比蘇湖熟的意義更大。而南宋末年和明朝末年的作物種植在此時此刻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總的來說,這兩種說法都是一個相對安逸的時代,在相對安逸的地區發生的現象,在應對天災人禍手段有限的封建時代,這種說法的出現是底層普通人的幸運。其實這樣的道理很明顯,我們可以推理到今天的中國,耕地廣大而人口稀少的地區同樣能起到兼濟天下的作用,那就是東三省,尤其是黑龍江省。不過今天的科學技術已經足夠發達,即使是人口多如山東河南,其本身的糧食產量也是不低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衛報稱:若曼聯無緣下賽季歐冠,博格巴和德赫亞等多名球星可能選擇離隊,你支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