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孔乙己亂彈
-
2 # 學士貓
系列化總會完成的,但要說迅速系列化,恐怕難以實現!
從戰機發展歷史來看,在一戰二戰時期,戰鬥力更像是一種耗材,除卻飛機本身的技術性能外,其生產工藝簡化以及成本控制也很重要,能夠在損耗以後快速補充的一方往往能夠取得較大的優勢,通俗來講,那個時候是“機海”戰術。
二戰結束後,戰機並沒有隨著戰爭結束而停滯發展,反而跟隨著技術水平的迅速發展而日益先進和複雜,發展到三代機後,就可以比較嚴謹說,“機海”戰術基本已經徹底退出歷史舞臺。現代戰機有著相當複雜的生產流程,且不說複雜的航電系統、機身材料製造,單就渦扇發動機而言,便已經是工藝足夠複雜,產量有限的裝置了。這也就意味著後續戰機會趨向於一種武器發射平臺,像戰艦一樣,一支由先進戰機組成的部隊要很長時間才能組建起來,戰時基本難以實時補充,只能是消耗存量,損失一架便少一架。
三代機尚且如此,四代機尤甚!當前在中國,四代機基本上是戰略性武器,受預算及生產能力及工業基礎等各方面限制,在沒有嚴重外部威脅的情況下,不會快速大批次裝備,也就意味著系列化可能需要較長時間,個人貿然評估,8~15年,各位認為可妥帖?
-
3 # 航天兔
就在今年珠海航展開幕當天,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在珠海召開了一次關於中國20系列飛機的新聞釋出會,在新聞釋出會上殲20總師楊偉院士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殲20不是一個機型的代號,而是改革開放40年,中國航空工業發展成就的代名詞,殲20戰機將會持續不斷髮展下去,未來會在殲20的基礎上尋找發展和殲20迥然不同、可以起到關鍵作用的飛機。”這也是中航工業首次對殲20將系列化發展的表態,作為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五代先進隱身戰機,殲20不僅代表著中國航空工業的最高技術水平,也將很可能將以現階段殲20為依託,發展出更多的系列型號,好為中國的國土防空發揮更大的作用。
而縱觀目前世界同類五代機的發展,美製F22A、俄製蘇57目前均都沒有系列化發展的新型號,只有美製F35系列有不同種類的系列化發展型號,但是F35系列與其他五代機專案有本質的不同,因為F35的起源JSF“美國聯合攻擊戰鬥機”專案,本身就要求三軍通用的系列化發展,所以F35並不能成為五代機系列化發展的代表。而其他兩個五代機中F22A已經關停了生產線、模具已經被封存並遣散了熟練技術員工,所以F22A的系列化發展可能性不大,而俄製蘇57雖然在此前被俄羅斯多次表示,可能被用於俄羅斯新建核動力航母的艦載機專案,但是根據這幾年俄羅斯的造船工業能力來看,恐怕連“新建航母”這個專案本身都有問題,所以蘇57未來也會被系列化發展的可能性也不大。而殲20的未來系列化發展很可能與俄羅斯對蘇57的發展遠景一樣,被用作新建航母的艦載機專案上,眾所周知隨著中國003、004號航母的相繼開工建造,中國下一代航母艦載機的爭論開始進入白熱化階段。
在此之前曾有多名知名博主爆料,沈飛殲31專案有可能已經得到海軍訂單成為中國下一代艦載機,但無獨有偶是,就在11月5日楊偉院士表態殲20將未來系列化發展的時候,中航工業釋出了一部展示中航工業未來發展的宣傳片,在片中除了艦載隱身無人機外,還出現了“艦載版”殲20的身影,這很可能是另一種特別的“暗示”。而殲20如果能作為艦載機上艦的話,將會有非常重大的效能優勢,因為目前全世界第五代艦載機只有美製的F35B/C,而作為聯合攻擊機專案起家的F35,本身就在空戰效能上大幅弱於殲20這種典型的重型制空戰機,如果殲20能夠上艦能夠完全壓制美製F35B/C成為當今世界最強艦載機。其次,從1989年中航艦載機預研階段來看,當年中國艦載機預研專案被拆分成了兩個方面,由成飛與沈飛分別負責不同方向的技術攻關,雖然現在成飛沒有實際的艦載機專案,但是在艦載機還裝上,成飛還是有一定的技術經驗的。
同時殲20採用的還是低速起降效能好的鴨式佈局,與小展弦比機翼設計,這對殲20上艦的改裝都是有好處的。
而除了艦載機的改裝之外,殲20還可以借鑑其他四代機的多系列發展方案,比如俄製蘇27與F15的系列化發展,發展出多樣的特種改裝方案,比如能攜帶反艦導彈與反輻射導彈的遠端攻擊機,或者其他的特種改裝方案。借用楊偉院士在今年3月20日,出席人民代表大會接受採訪時的說的話:關於今後的發展,在殲20正式列裝的今天,我們一方面會大力支援部隊儘快形成戰鬥力,另一方面也會進行系列化的發展,不斷提升飛機的作戰能力,同時我們也會更積極的探索一條彎道超車的技術途徑,創新開發滿足國家戰略需要的全新戰機。未來我們會在戰鬥機的機械化、資訊化、智慧化發展的征程上不斷前行、再立新功,給大家帶來更多的驚喜!
-
4 # 鑑丶天下
殲20最大的優勢,在於是我們完全獨立自主的研發,對飛機的理解非常完整。通俗講就是殲20身上小到每一顆螺絲為什麼這樣設計,都非常清楚。不僅如此,殲20的設計保證了充分的提升空間,其還在原型機階段,一系列的改進設想就已經開始實施。這些改進包括內部結構改進、機體和蒙皮材料改進、光傳飛控系統改進、動力系統改進、能源排程系統改進、人機介面改進、軟體部分的改進與完善、機載裝置換代升級、綜合探測系統與計算機的升級、AI輔助系統進化、氣動佈局最佳化、多用途拓展和家族系列化。可以這樣說,設計師和工程師們可以在殲20上面盡情揮灑自己的設想,只要能夠得到資源上的支援。
殲20的總師很早就提出了殲20要系列化,這明顯是在說殲20不僅僅是一種現有的空軍版主力隱形空中優勢戰機。
那麼如何迅速的系列化?就來探討下:
首先,競爭上艦肯定是殲20下一步的目標之一。這個是想推辭也推辭不掉的。畢竟殲20是用舉國之力研發並裝備的第一種五代隱身戰機,也是我們在航空主戰裝備上第一次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型號。若空軍武器到位了,海軍還沒到位,未來海軍的主力航母艦載機還達不到一流水平,肯定是不行的。在現有成熟可靠的殲20的設計基礎上進化海軍版,是最可靠的方案之一。
殲20優秀的氣動和結構設計,儘可能降低了飛機重量還不損失結構強度。設計師們對如何修改殲20內部結構瞭然於胸。現在已經可確保,殲20的艦載型能比現在的殲15輕X噸,而航程大30--40%。這是非常驚人的進步!至於飛控,殲20的艦載型可以利用人工智慧輔助能保證夜間降落安全,殲20機身各個方向上的感測器作用巨大,配合向量推力,起降都沒有問題。
其次,殲20是當今世界作戰半徑最大的隱身戰機。大航程自然有進化成遠端戰鬥轟炸機的潛力。狼山建議在現有殲20的基礎上,增加成雙座,而且擴大機翼面積和內彈倉,研發出一種隱身版本的殲轟20!打擊半徑在3000公里,可以進行電子壓制,仍然具備強大的空戰能力,和轟20搭配,成為遠端進攻的雙發利器。
第三,殲20還可以推出一種單發隱身版本。只需要一臺渦扇15發動機和更緊湊的機身結構,但卻具備雙發版90%的戰鬥力。單發版本可以迅速增加數量。並且一旦推向國際市場,將具備極強的競爭力。單發殲20本身也可以完全代替未來並不明朗的隱身版殲10D。
殲20的系列化,未來可能還要有更多功能版本的變形,將來出現殲20的亞軌道飛行版,無人機空中指揮版,都很有可能。
-
5 # 兵器瞭望臺
殲20系列化也是一種必然,因為殲20的定位就是空中優勢戰鬥機,未來系列化的第一個目標是逐漸向目標狀態前進。所謂的目標狀態,就是上渦扇15,帶二元推力向量,機載武器全部專屬配套,6中距2近距格鬥彈配置。
第二個發展方向是向遠端對地打擊平臺方向發展,可以形成FB-22的模式,放大機身,內建彈艙增加容積,與轟20形成戰術、戰略對地攻擊高低搭配。
第三種發展方向就是反衛星平臺,殲20近40噸的重量完全可以執行這個任務,由翼下掛架攜帶反衛星武器。
殲20作為反艦平臺就沒有必要的,因為反艦導彈射程以後可以很遠,不需要隱身能力。
而且殲20內建彈艙的容積再大也容納不下反艦導彈,空中優勢戰鬥機發展方向就是空天方向。空天方向就是大氣層內外,往這個方向系列化將是一個趨勢。
-
6 # 兵器瞭望臺
殲20系列化也是一種必然,因為殲20的定位就是空中優勢戰鬥機,未來系列化的第一個目標是逐漸向目標狀態前進。所謂的目標狀態,就是上渦扇15,帶二元推力向量,機載武器全部專屬配套,6中距2近距格鬥彈配置。
第二個發展方向是向遠端對地打擊平臺方向發展,可以形成FB-22的模式,放大機身,內建彈艙增加容積,與轟20形成戰術、戰略對地攻擊高低搭配。
第三種發展方向就是反衛星平臺,殲20近40噸的重量完全可以執行這個任務,由翼下掛架攜帶反衛星武器。
殲20作為反艦平臺就沒有必要的,因為反艦導彈射程以後可以很遠,不需要隱身能力。
而且殲20內建彈艙的容積再大也容納不下反艦導彈,空中優勢戰鬥機發展方向就是空天方向。空天方向就是大氣層內外,往這個方向系列化將是一個趨勢。
-
7 # 航空視界
殲-20戰鬥機是我軍裝備的最先進的戰鬥機,這是中國研製的第一款隱身戰鬥機,從2011年1月11日完成首飛,到2016年開始交付部隊。如今殲-20戰鬥機已經在作戰部隊服役,成為我軍空中力量的拳頭裝備。
殲-20戰鬥機的序列化也是一種全新的發展模式,中國的殲-20戰鬥機與美國的F-35閃電II戰鬥機不同,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的F-35系列有三款型號,包括常規起降的F-35A,具備短距/垂直起降能力的F-35B和美國海軍航空母艦艦載機F-35C。
殲-20戰鬥機的發展與美國的F-35或者F-22A有很大的不同,這是由於殲-20戰鬥機使用的發動機型號所導致,殲-20戰鬥機原型機使用的是從俄羅斯引進的AL31F系列發動機,而目前正在試驗中國產型號的渦扇10發動機。
殲-20戰鬥機的發動機按照AL31F,渦扇10發動機,渦扇10發動機向量型號,渦扇15發動機等這一系列的發展。如果說要把殲-20戰鬥機發展成為類似美軍聯合攻擊機也很困難。
-
8 # 薩沙
2017年殲20沒有大規模生產?美國當年也是如此
北美媒體根據衛星圖分析,目前只發現2個解放軍基地部署了殲20戰鬥機,同修建有8個機庫。
整個2017年,衛星圖上沒有發現殲20大規模生產的跡象。
今年頭3個月,在成都132飛機制造廠只發現了1架殲20戰鬥機,2個月時間沒有移動位置。
成都132飛機制造廠,也沒有發現擴建的跡象。
由此判斷,殲20的生產還是有很大難度。
外媒認為,這並不稀奇,F22的例子在前。
而F22從2006年首飛,頭幾年生產速度緩慢,數量始終是個位數。
為什麼F22也好,殲20也罷,初期生產速度會如此之慢呢?
如此高精尖的現代化戰機,生產的難度是非常大的。
成本高昂只是其中一方面,主要是生產程式異常複雜。
很多零部件的生產難度大,甚至配套材料的製造也非常困難。
以解放軍的殲15為例,費盡心血也不過生產了20架,其中還有3架失事。
而殲20的生產難度,遠遠高於殲15。生產方面,自然不能有絲毫含糊,不然恐怕就是殲15的例子在前。
那麼目前殲20究竟裝備了多少,外媒觀點不同。
一般認為,總數量為十多架。
這點數量,還是不足以和大量的F22和F35對抗的。
路漫漫其修遠兮。
回覆列表
套用J20總設計師在珠海航展上與新聞媒體的見面會上的講話回答這個問題!
:“走著看吧”!
回答完畢!
拭目以待,走著看!